小微企業工會組織建設論文

時間:2022-07-15 08:17:09

導語:小微企業工會組織建設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小微企業工會組織建設論文

一、目前小微企業工會組織建設的現狀

談及小微企業工會組織建設的現狀,必先熟悉小微企業的概念。什么是小微企業?官方的定義是資產在3000萬元以下,工業企業用工在100人(其它企業80人)以下,年繳稅在30萬元以下。此標準中兩項是經濟指標,一項是用工人數指標。談工會組織建設,當然只談與人數有關的指標。如果按此標準中的上限認定,在揚州所謂的小微企業已經是具有相當規模的企業了。規模大了設立工會組織是應該的也是可能的,如果把80人以上的企業比喻成“籃球”,本文只研究“乒乓球”大的“袖珍型”小微企業工會組織建設問題。列舉一組數據,且看揚州小微企業中“袖珍型”主體究竟有多少、有多小。

1.小微企業戶數和從業人數及占比。截至2015年2月底,揚州市共有在業企業(不含外資和個體工商戶)81243戶,從業總人數1293420人,具體分布情況是:個體工商戶207195戶,從業總人數389438人。這里,20人以下的企業有7.15萬戶,占企業總數的87.99%;人數40.85萬人,占企業從業總人數的31.58%。10人以下的企業有20.56萬戶,占個體工商戶總數的99.28%;人數36.69萬人,占個體工商戶從業總人數的94.26%。

2.目前小微企業工會組織建設的基本狀況。經過各級專職工會組織的長期努力,結合日常工作中掌握的數據估計,如果從業人員20人以上的企業、10人以上的個體工商戶已基本建立了工會組織,揚州市仍然有7.15戶企業、20.56萬戶個體工商戶基本沒有建立或參加基層工會聯合會,有77.54萬從業人員沒有“工會之家”可歸,在這部分企業和個體工商戶及從業人員中,基本沒有工會組織的概念,所涉及的面還是相當大的。

二、制約小微企業工會組織建設的因素

據調查,制約小微企業工會組織建設的因素有以下幾個方面:

1.市場主體規模太小、從業人數太少。有相當比例的小微企業是“夫妻檔”、“父子檔”,基本上是“校長兼校工,上課帶打鐘”,由于從人員太少,基本不具備單獨建立工會組織的條件,也就沒有建立工會組織的可能性。

2.抓小微企業工會組織建設的力度不夠。部分專職基層工會工作人員尚未從計劃經濟的思維方式中走出來,抓小微企業工會組織的組建仍然是“等上門”多、“走進門”少,基本沒有宣傳發動,沒有主動出擊,長期基本處于放任狀態。

3.小微企業本身積極性不高。因為沒有建立和參加工會組織,大部分小微企業沒有感受到工會組織對生產、經營、發展帶來的利好,有的業主甚至將工會組織視為對立面,認為工會組織是來“看管”業主的,造成外部沒有壓力、內部缺乏動力的狀況。

4.設立或加入工會組織程序繁瑣、渠道不暢。實事求是講,黨的十八大以來,簡政放權、減少審批在大部分行政機關都做到了,在企業“立等”就能拿到營業執照的情況下,而這個企業如果要申請成立或加入聯合工會組織,肯定不是“立等”的事,甚至連到哪里申請、怎么申請都搞不清。這說明工會機關的服務還做得不夠。

三、加強小微企業工會組織建設的路徑

擴大工會組織的覆蓋面,既是法律的剛性要求,也是小微企業自身生存發展的需求。抓好小微企業工會組織的建設,對各級工會組織來講意義十分重大。針對小微企業工會組織建設的現狀,工會組織既要有長期的規劃,又要有短期的目標,在此基礎上按照“建起來、轉起來、活起來”的要求循序漸進,堅持不懈,終會取得成果。

1.建起來,就是要想方設法擴大工會組織在小微企業的覆蓋面。前面我們分析過小微企業設立工會組織的關鍵難點是小微,對“袖珍型”小微企業如何設立自己的工會組織,《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會法》給予了足夠的法律支撐,其中第十條規定:不足25人的,可以單獨建立基層工會委員會,也可以由兩個以上單位的會員聯合建立基層工會委員會,也可以選舉組織員一人,組織會員開展活動。企業職工較多的鄉鎮、城市街道,可以建立基層工會委員會。同一行業或者性質相近的幾個行業,可以根據需要建立產業工會。第十一條規定:基層工會的建立,必須報上一級工會批準。上級工會可以派員幫助和指導企業職工組建工會,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阻撓。筆者以為,抓好小微企業工會組織建設,最直接的應是貼近基層的專職工會工作者,因為他們長期工作在第一線,能及時掌握新的市場主體增加情況,一旦有新的市場主體誕生,能主動跟進,零距離對接,作出最合理的安排。最有效的手段是“聯合”,除了人數相對較多的企業能夠自己設立工會組織以外,大部分小微型企業還是要依靠聯合來建立自己的工會組織。幾年來,揚州市依托基層工商所和個協分會建立“私營企業工會聯合會”的做法,有效解決了小微企業及員工“無家可歸”的問題。在試點中,對小微企業工會組織和聯合工會組織的設立,除了堅持“必須報上一級工會批準”的底線之外,免去一切繁文縟節,把申請、批復、選舉、批準、登記等所有反映工會組織設立的信息登記在一張表上,企業完成選舉后任意時間報市私營企業工會聯合會,立等可取,“一章審批、一紙搞定”。經過幾年不懈的努力,試點和探索取得十分理想的效果,截至2013年底,市直直屬的4000余家公司自主設立和參加聯合工會組織的達95%,基本實現了工會組織的全覆蓋。

2.轉起來,就是建立一支有激情的小微企業工會干部隊伍。小微企業工會組織建起來以后,僅僅是解決了工會組織有無的問題。有了健全的組織以后,工會工作能否正常開展,人的問題成了關鍵。為此,揚州市私營企業工會聯合會十分注重小微企業工會工作人員隊伍的建設。首先是注重小微企業工會和聯合工會從事工會工作人員的選拔和任用,無論是專職的還是兼職的,一定要熱愛工會工作,要有把工作做好的“激情”。其次是適時進行工會工作的業務指導,起碼的常識要知道,通過適時適當的培訓,提高小微企業工會干部的協調能力和組織活動的能力。再次是運用新型的通訊聯絡方式,建立健全網絡體系,通過建立QQ群、微信群等方式,做到工會組織上下級之間、與企業工會之間、與會員之間聯絡通暢,有聲音要傳得出、傳到底,有活動要喊得響、呼得應。

3.活起來,讓工會的利好惠及更多小微企業員工。小微企業的工會組織由于企業規模和人數的制約,開展活動受到諸多限制。如何根據小微企業自身特點開展工會活動,讓小微企業工會充滿活力,是需要不斷探索和研究的問題?!吧谟谶\動,工會在于活動”。近年來,揚州市私營企業工會聯合會除了履行正常的工會職能以外,更加注重于牽頭開展小微企業工會難以組織的一些活動,比如困難幫扶活動、會員短途考察學習活動等,通過活動增強了協會的凝聚力。由于小微企業小而散,開展活動要充分發揮信息暢通的優勢,活動內容、方式的設計也很重要,既有參加人數較少的精品活動,更有“普度眾生”群體活動,達到“太陽要從家家門前過”的效果。加強小微企業工會建設,是新形勢下工會組織建設必須重視的問題。隨著經濟成分的不斷變化,非公有制企業必將越來越多,小微企業也將越來越多,如果各級工會組織仍然用計劃經濟的思維方式去做工會工作,整天圍著公有制企業轉,圍著大企業轉,將會失去占勞動者人數近一半的小微企業這塊陣地。各級工會組織要解放思想,想方設法擴大工會組織在小微企業中的覆蓋面,讓小微企業的員工更多沐浴到工會組織的陽光雨露。

作者:高云 陳洪 王漢城 單位:江蘇省揚州市總工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