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許可程序分析論文
時間:2022-08-16 08:17:00
導語:行政許可程序分析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數一數行政許可法的條文,總共有八十多條,其中規定辦理程序的條文就有四十多條,超過了總條款的一半。這說明程序規定在行政許可法中具有很重要的地位。從某種意義上說,這個法律可以稱為行政許可程序法。
行政程序是什么?它是行政機關行使行政權力的方式、順序、步驟和時限的總稱。應當說程序是權力(利)的運行方式,也是行政權力實現公正的保證。一個行政行為只有實體規定,沒有程序規范和約束,這個權力是運作不好的。如果把行政管理目標看作結果,程序就是方法。正確的結果往往就蘊含在正確的方法當中。我們的許多干部和群眾對程序作用的體驗不深,往往認為我辦事辦對了就行,不需要遵守什么嚴格的程序,這就是重實體、輕程序的思想。外國有一位法學家說,迄今為止法治的歷史,主要是程序的歷史。這話說得很中肯。舉個通俗的例子,可以看出程序對于結果公正至關重要。有的國家的學校給兒童上法治課,課題是姐妹倆分一個大蘋果,采取什么辦法分均?按照我們中國人的傳統思想,因為不重視程序規則,無非采取兩個辦法:一個辦法就是由大人給蘋果切一刀,倆人各拿一半,但大人也不一定切得很公正,難免引起糾紛;另一個方法就是犧牲一方利益,如三字經上說的,“融四歲能讓梨”,從謙讓角度來說這是好的,但從法律的角度來講,還是犧牲了一方利益。而這堂法治課告訴孩子們一個程序規則,就是你們誰切都行,但操刀切蘋果的人要后拿自己的那一半。這個程序規則制約切蘋果的人,必須把蘋果切得公正,否則自己吃虧。這就是程序的價值。辦事欲達目的,方法必須正確。雖然程序公正不一定能夠絕對保證行政結果的公正,但程序公正與結果公正之間存在內在聯系,是不容否認的。
說到行政許可法,它對行政許可辦理程序的規定是比較系統、比較詳盡的。它按照行政許可的辦理過程,規定了行政許可的申請與受理、審查與決定、辦理期限、變更與延展,并對幾類許可規定了特別程序,同時又在不同的環節分別規定了具體的程序制度,如公開制度、說明理由制度、行政機關職能分開制度、時限制度等。這些程序制度的作用是:
第一,保證實體規定的正確實施。辦事行政許可的實體規定,集中起來說,就是行政機關依法對行政許可申請進行審查,對符合法定條件的準予許可;對不符合法定條件的,不予許可。這些,只能通過履行科學、合理的法定程序才能實現。
第二,對行政權加以制約,防止權力的濫用。有些行政許可,如對產品的檢驗、對動植物檢疫,因為有法定標準,行政機關的自由裁量的余地很小。而更多的行政許可,因為客觀事物復雜、多變,行政機關有較大的自由裁量權,這是不可避免的。為使自由裁量權不致超出法律允許的范圍,使行政許可能夠公正,行政許可法通過審批標準的公開、申請人的陳述申辯、聽證、行政復議等程序,保證當事人參與行政許可的審理過程,這是一個重要的制約機制,使行政機關自由裁量權的行使不致偏離法定原則。又如過去有的審批機關故意不公開審批標準,使申請人無所適從,當事人往往送禮,換取批準,成為滋生腐敗的溫床。現在行政許可程序中規定行政機關必須公開審批條件,符合條件就應當批準,這無疑會對腐敗起到抑制作用。
第三,提高行政效率。行政程序的一個重要的價值趨向是以最小的資源耗費取得最佳的行政管理效果。行政許可法把各系統、各地方自行設置的審批程序,包括不同的步驟、方式和時限加以相對統一,減少環節,統一格式、使之標準化、規范化,這將會大大提高行政效率。
- 上一篇:法律手段與行政執法分析論文
- 下一篇:行政許可公開原則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