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評價體系分析
時間:2022-08-08 08:45:34
導語: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評價體系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在提倡法制的大環境下,政府部門反腐倡廉工作逐步提上日程。然而,我國不少行政事業單位內部仍存在濃厚的形式作風、官僚作風色彩,為有效遏制這些不良風氣的蔓延,助力反腐倡廉工作的進行,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顯得尤為重要。基于此,為了使單位內部控制能夠得到合理、有效運行,本文對事業單位內部控制評價進行分析,希望能夠對我國行政事業單位提供借鑒。
關鍵詞: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內部控制評價
1引言
近年來,隨著我國事業單位改革的不斷推進以及反腐倡廉工作的開展,政府對于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建設越發重視。相比于企業,事業單位的服務性質和工作重心都有很大的不同。2012年11月,財政部《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規范(試行)》,2014年1月該規范全面實施,但對于實施的細則從未進行說明。因此,行政事業單位應該建立與之配套的內控評價體系,對癥下藥,才能有效提高單位內部管理水平,從而實現我國行政事業單位的可持續發展。
2我國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評價現狀
2.1缺乏統一的內部控制評價標準。我國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建設起步較晚,對于單位內部控制評價的研究也不太成熟,未能形成統一的內部控制評價標準。相比于企業,其內控評價較為成熟,但考慮到二者之間的機構性質和工作目標的差異,因此不能完全照搬企業的內控評價標準,而2014年正式出臺的《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規范》中并未提及具體的實施標準,導致現行事業單位內控評價體系難以構建。2.2內控評價指標單一、涵蓋面窄。目前,我國行政事業單位內控評價指標的建立只注重目標能否實現,而忽視了單位內部控制執行的方式和過程,指標覆蓋面小,未能涵蓋整個內部管理活動;另外,對于不易量化的指標在評價時主觀性大,不能夠做到科學、全面、客觀、公正評價。2.3內部控制評價報告透明度嚴重不足。公開行政事業單位內控評價結果對于事業單位的長足發展有著重大意義。一是能夠讓社會公眾更全面的了解單位內部控制的運行狀況;二是能夠為事業單位體制改革提供幫助。而從目前來看,我國行政事業單位內控評價公開的寥寥無幾,嚴重缺乏公開度和透明度。
3構建行政事業單位內控評價指標體系
3.1評價指標體系構建的基本原則。構建事業單位內控評價指標體系是開展內控評價最為關鍵的一步,在建立內控評價指標體系時,應從全面性、層次性、相關性、重要性(成本效益性)等方面,對各項指標加以衡量,確保所選指標的合理和有效。(1)全面性原則。全面性要求內控評價指標必須能夠覆蓋單位內部各項評價活動的全過程,確保評價內容的完整。(2)層次性原則。層次性原則要求所建立的指標應具備相應的層次,依據劃分標準進行歸類細化,從而對其實施評價。這樣形成的評價體系才會更加直觀立體,所評價出的結果才會合理。(3)相關性原則。相關性原則要求所選評價指標應與評價的目標相關,與評價對象相關,與評價內容相關,以保證評價結果的有效性。(4)重要性原則(成本效益原則)。考慮到單位的成本效益性,單位應該在保證全面性的基礎上盡可能降低成本,著重關注單位內部運行項目的重大風險點,設置有針對性和代表性的評價指標進行評價。3.2構建評價指標體系。行政事業單位內控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應由多層次構成,這些指標應從整體到具體,多層次多角度逐步深入評價,由此形成完整的內控評價體系。第一層次可分為兩個層面:單位層面和業務層面。第二層次是對第一層次的具體細分。其中單位層面可分為組織結構、運行機制、財務管理系統、信息管理系統;業務層面可分為預算、收支、采購等。第三層面是對第二層面的具體細分。其中組織結構又可下設內部控制機構設置、崗位職責權限、內部控制制度建設等指標;運行機制可下設風險評估、議事決策、相關部門溝通協調機制等指標;財務管理系統可下設財務機構、人員、業務管理等指標;而在業務層面中的預算可下設預算編制、執行、決算管理、績效評價等指標;收支可下設收入、票據等指標;采購可下設采購需求、審批、驗收等指標。
4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評價的具體實施流程
在建好內部控制評價指標后,需要明確評價的具體流程。實施內部控制評價的流程大致分為三個階段。即評價前的準備階段,實施評價階段以及評價報告總結階段。評價前的準備包括制定評價整體規劃,明確評價內容,明確評價對象,組建評價小組等;實施評價階段包括對內部控制活動關鍵點、風險項進行評價分析;評價報告總結包括在完成內部控制評價后,對所得出的評價結果進行分析匯總,并編制評價報告。
5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評價報告
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評價報告應該以書面形式呈現出來,所出具的內控評價報告應該包括整體性評價,個別項目重大風險評價以及提出的整改意見。
6結束語
總之,加強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評價,對于改善事業單位內部控制狀況有著重大的現實意義,同時也能夠響應國家反腐倡廉的號召,為行政事業單位創造風清氣正的發展環境。另外,行政事業單位在建立自身內控評價體系的同時,一定要著眼于本單位發展的實際情況,針對重大風險點和關鍵項目實施有針對性的評價,而不要盲目照搬企業的評價模式。
參考文獻
[1]財政部.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規范(試行)[S].2012.
[2]高建永,劉偉.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管理系統的設計及應用研究[J].經貿實踐,2017(15):34-39.
[3]許文強,劉冠男.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建設與評價研究[M].西安電子工業出版社,2017(08):63-66.
[4]田祥宇,王鵬,唐大鵬.我國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制度特征研究[J].會計研究,2013(9):29-35.
[5]唐大鵬,杜紅,馮明,等.國家審計推動完善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的路徑[J].審計研究,2015(04):52-60.
[6]張詠梅,周文琳.行政事業單位預算業務內部控制評價指標體系構建[N].吉林工商學院學報,2015(04):32-36
[7]陸娟,徐鳳霞.事業單位內部控制研究現狀與發展展望[J].中國內部審計,2014(11):23-28.
作者:胡迪 單位:黑龍江科技大學
- 上一篇:基層央行行政執法分析
- 下一篇:植物新品種行政執法困境與對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