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有企業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研究
時間:2022-04-21 04:39:01
導語:國有企業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企業退休人員的社保管理社會化工作是建設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的重要環節,與民生安全、人民幸福生活緊密相關,關系社會穩定、國家安全。研究企業退休人員社保管理社會化工作,對于與保障民生工程的落實,全面提升公共管理服務水平,確保公共服務均等化具有重要的理論與實踐意義。長期以來,我國退休人員的服務管理工作都是以“企業辦社會”形式,依托各類企業進行,企業承擔各種員工福利,負擔沉重。1978年經濟體制改革以來,國有企業改革不斷深化,社會保障制度也在改革,企業角色由多元角色向單一經濟角色轉變,以擺脫福利責任的負擔,在市場經濟中更好地發揮作用。單位養老模式的堅冰被打破,一大批退休人員失去了原單位的依托,從而亟需通過構建社會化服務管理體系,為退休人員提供管理與服務。經濟發展作為政府關注的重心,要求政府能夠為企業提供更好的營商環境,激烈的市場競爭也要求企業擺脫企業辦社會的沉重支出負擔,輕裝上陣,聚精會神搞生產經營。實行政企分開,也是深化國有企業改革以及整個經濟體制改革的關鍵性問題。
一、研究思路與研究方法
(一)研究思路
本研究的主要思路是根據政策研究中對于企業落實最新政策文件要求必須完成的核心企業退休人員社會化的具體工作出發,聯系主要的社會化理論,并根據對于陜西省、西安市人力資源與社會保障部門的要求,經過訪談得出企業和政府在實施完成國有企業退休人員社會化的過程中存在的實際困難與問題進行研究,明確政策未來發展的主要導向,得出本研究的主要優化措施,以及對主要相關三方的合理化建議。
(二)研究方法
1深度訪談法。通過對SX省、XA市人力資源與社會保障部門經辦人員深入訪談,全面了解掌握企業和政府在實施完成國有企業退休人員社會化服務現狀,對訪談得出資料進行整理、分析、從而提出退休人員社會化事務經辦的過程中存在的實際困難與問題,并分析問題。進一步解決問題,為企業提出推進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移交工作提供實踐借鑒和基礎支撐。2.文獻研究法。根據本文的研究目的,查閱公共管理相關書籍,并登錄中國知網、超星數據庫、萬方數據資源系統等數據庫。同時通過搜索歷年重要的政策文件進行文本分析,認真研究查閱政策文件、數據等得到本研究相關信息內容,系統研究黨和政府關于國有企業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相關政策、文件,尤其特別要深入研究十八大以來國家關于國有企業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相關政策。歸納出全國范圍內關于企業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存在的共性問題、經驗,以及本企業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的個性問題,深入分析問題產生原因,探究解決辦法與優化策略。
二、理論基礎及政策分析
2003年10月,十六屆三中全會首次明確將提供公共服務列為政府職能之一,提出要“完善政府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職能”。2006年10月,十六屆六中全會列舉公共服務領域包括教育、衛生、文化、就業再就業服務、社會保障、生態環境、公共基礎設施、社會治安等方面。2012年_5月,國務院常務會議討論通過的《國家基本公共服務體系“十二五”規劃》進一步將基本公共服務范圍明確為一般包括保障基本民生需求的教育、就業、社會保障、醫療衛生、計劃生育、住房保障、文化體育等領域的公共服務,1}‘義上還包括與人民生活環境緊密關聯的交通、通信、公用設施、環境保護等領域的公共服務,以及保障安全需要的公共安全、消費安全和國防安全等領域的公共服務。公共服務均等化對于企業退休人員的社會化管理的借鑒意義在于兩個方面:一是退休人員享受的基本公共服務在政府的關注度及國家財政的投入力度不低于其他領域;二是企業退休人員的養老服務體系建設要同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養老服務體系建設大致對等,并逐步縮小不同地區、城市和農村以及不同社會群體之間的基本公共服務差距,使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逐步實現。推進退休人員由“單位制”服務管理向社會服務管理轉變。中共中央辦公廳和國務院辦公廳在2003年6月聯合轉發了勞動和社會保障等13個部門《關于積極推進企業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服務工作的意見》。該《意見》的出臺,標志著退休人員社會服務管理進入全面推進階段。根據2003年《關于做好企業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服務四項基礎工作的通知》到2020年的《關于支持地方做好中央企業及原中央下放企業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工作的通知》下發的一系列文件,企業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工作由局部脫離過渡至高脫離,逐步實現后期工作穩定有序,工作重心由基礎服務變為保證服務質量;相關部門之間的相互協作關系變為分工明確、相互監督,極大的提高了社會化服務的工作效率;操作方式漸漸完善;企業任務具體明晰等,為進一步深化國有企業改革,加快剝離國有企業辦社會職能和解決歷史遺留問題,加速推進企業退休人員社區管理步伐創造了有利條件。
三、深度訪談
本研究分別對于SX力資源與社會保障局人員、西咸新區社保經辦中心、XA住宅建筑公司等企業人社經辦人員進行了訪談,深入了解了企業社會保障管理社會化工作在操作中包括經辦單位、企業、退休人員存在的主要困難與問題。
(一)單位情況
根據訪談內容獲悉,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從2003年開始,有三種主要形式,第一種街道社區承接管理。第二種是企業自管包括企業成立的勞動服務中心或實業公司等代為管理,由經辦機構人社部門發牌管理。第三種就是經辦機構自管,在偏遠的地區以及人員不是很集中的地區,養老保險經辦機構牽頭來做這項工作。在實際中企業代管的情況比較多,其中大型企業做的比較好,包括中鐵等大型集團公司。社保經辦機構核心職責是負責按時足額發放養老保險待遇。國有企業分步驟實行推進。存在的主要問題包括:a.實行街道和社區的承接,因而必須把街道與社區的職能落實到位并且要細化責任,服務水平需要保障,人員、資金、設施等必須做好全面保障,才能保障管理服務水平。b機構涉及部門眾多,社保經辦機構,民政部門、醫保經辦機構,檔案局、街道社區等多方,在操作過程中,街道社區存在業務量過于飽滿,人員不夠,經費不足等現實問題。
(二)企業主要問題
每家企業要和當地區、縣政府、街道社區要簽訂協議,協議要把要進行移交的人員信息等進行移交,提供什么服務等進行明確。由于總體牽頭部門是國資委,市、縣等政府都需要擬定實施方案與操作細則,國資委下屬剝離辦辦理此項工作,企業需要根據各級實施方案,統籌外的費用酌情根據要求細則去和各級市縣的實施方案簽訂協議。企業根據國家總體改革思路,剝離企業辦社會職能,減輕企業負擔,企業主要是進行市場競爭,實現聚精會神搞經營生產,退休人員回歸社會。
(三)退休人員主要問題
企業退休人員對中央政策存在吃不透、主動性積極性較低。一方面,國企退休人員對單位歸屬感較強,退休人員在思想上、情感上難以脫離企業,存在抵觸情緒。另一方面,退休人員存在一些顧慮,包括統籌外費用相關政策的落地,保障現有合理待遇的訴求實現,晚年生活質量的保障等,企業退休人員希望統籌考慮基本養老金、年齡段等情況,保障退休人員的現有合理待遇不降低。
四、政策建議
(一)對地方政府的建議
1健立企地工作互通機制。加強與油田相關部門的對接,對涉及國有企業退休人員相關政策,應充分聽取所在企業的參考性意見。2.加強退休人員服務管理。以購買服務方式為主體,配備管理服務工作力量,成立專業化管理服務隊伍,確保國有企業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后相關服務管理主梁不降低,相關活動正常開展,活動場所及時開放,促進當地社會發展大局穩定。3統一統籌外費用過渡期限。國家層面及陜甘寧三省區文件都明確統籌外費用可設立不超過3年的過渡期,但未對過渡期起止時間作明確要求。4.加速配套政策出臺。街道、社區職能需要落實落細,需要政府的領導統籌,確切來說需要民政部門需要統籌進行牽頭管理,而街道、社區在人員、資金、設施等方面存在的短缺不足問題,也需要政府加大財政投入,改善目前存在的檔案人員管理不足、保管設施容納有限、管理經費不足等問題。因而地方政府要確保統籌謀劃到位、配套政策措施跟進。在與企業簽訂協議時,政府都需要擬定詳細的實施方案與操作細則。
(二)對企業的建議
1.明確退休人員合理待遇落實問題。退休人員統籌外費用是老同志最關心的現實問題,具體來說就是老同志既得的各項福利待遇如何妥善處理的問題,其直接影響到老同志切身利益,處理不好極易誘發不穩定因素。建議集團公司明確相關政策后,保持政策的延續性和可操作性。2.明確因地施策、因企施策的問題。很多大型國企存在著區域差異,也存在著與“屬地管理”之間的不一致、不匹配、不銜接等問題。建議企業對此予以充分考慮,因地施策、因企施策。3.明確建立統籌協調工作機制的問題。退休人員社會化改革非常復雜,政策性強,涉及面J,.,可能存在著一個較長的過渡期,單靠某個部門難以獨立完成。建議企業明確專門工作機構,確定牽頭部門,長期建立對外統一協調、對內分工負責的責任機制,并考慮保持相應專業組織機構和工作業務協調延續性問題。4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改革3年過渡期及過渡期后,建議企業根據國家關于離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的文件政策和要求,參照其他行業中央企業的經驗和做法,做好頂層設計,認真履行企業社會責任和經濟責任,指導所屬各企業單位在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中依法合規做好專項經費保障工作,確保退休人員與中石油的感情紐帶不斷,讓國家改革大發展紅利惠及企業退休人員。另外,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移交過程中,需要企業明確部分移交業務工作專項資金及渠道,如移交退休人員人事檔案數字化加工、專用資產設施的評估及審計等費用。
(三)對退休人員政策建議
推進國有企業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工作是一項政治任務,國有企業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改革不可能一蛾而就,不可能一交了之,要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和地方政府及集團公司決策部署,加強與地方政府的溝通與協調。通過“待遇不降低、服務水平有保障、感情紐帶不會斷”三個定心丸,持續關心關愛油田退休人員,做好退休人員管理服務保障,提升街道社區管理服務能力,強化無縫對接,實現無感移交,有序銜接,確保屬地政府街道和社區“接得住、接得穩、接得好”,努力提高油田退休人員移交后的歸屬感、獲得感和幸福感。
作者:劉慶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