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保障脫貧攻堅工作的思考
時間:2022-04-05 08:38:37
導語:社會保障脫貧攻堅工作的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2016年8月,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印發《關于在打贏脫貧攻堅戰中做好人力資源社會保障扶貧工作的意見》,提出促進貧困勞動力就業創業、加強貧困勞動力職業培訓、提高貧困人口社會保險水平、引導各類人才服務貧困地區、提升貧困地區勞動就業和社會保障公共服務能力五項政策措施。本文結合廣西區情,就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工作如何助力脫貧攻堅提出相關思考。
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工作是脫貧攻堅戰的重要戰場
廣西是全國脫貧攻堅的主戰場之一,2015年底,廣西有農村貧困人口452萬人、貧困村5000個、貧困縣54個。按照中央的要求,這些貧困人口、貧困地區要在2020年之前全部實現脫貧摘帽。為全面落實中央扶貧開發工作戰略部署,2015年12月,中共廣西壯族自治區第十屆委員會第六次全體會議通過了《關于貫徹落實中央扶貧開發工作重大決策部署堅決打贏“十三五”脫貧攻堅戰的決定》,提出精準實施“八個一批”脫貧攻堅、全力推進脫貧攻堅“十大行動”重要舉措。其中,“轉移就業扶持一批”“農民工培訓創業行動”由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負責組織實施。做好人力資源社會保障扶貧工作,對廣西全面打贏“十三五”脫貧攻堅戰意義重大。“十三五”開局之年,廣西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認真貫徹落實國家、自治區關于扶貧開發工作的重要決策和工作部署,全力實施“轉移就業扶持一批”“農民工培訓創業行動”,精準幫扶農村貧困群眾脫貧致富,助力脫貧攻堅效果明顯。創新實施“兩后生”職業培訓。組織48所技工院校結對幫扶54個貧困縣開展貧困家庭“兩后生”職業培訓專項計劃,重點對參加為期1學年培訓的“兩后生”,給予每人1.2萬元的補貼。2016年全區共有6350名學員入學。該計劃實施期5年,將有約3萬個貧困家庭受惠,3萬名“兩后生”得以掌握一門職業技能,有望實現穩定就業帶動家庭脫貧。此項工作被列為廣西四項扶貧工作亮點之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將此政策轉發各省,并安排廣西在全國會議上作交流發言。精準組織轉移就業。2016年共組織617場農民工招聘會,本地企業吸納農村勞動者就業人數10.34萬人,公共就業服務機構幫助建檔立卡貧困勞動力實現就業9.31萬人。廣西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與廣東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擬定兩廣勞務合作框架協議,深圳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與河池、百色兩市擬定勞務合作協議。2017年初,舉辦深圳對口幫扶河池、百色貧困勞動力轉移就業專場招聘會,組織35家優質企業,共提供2860個崗位,進場建檔立卡貧困勞動力1345人,現場簽約人數超過700人。加強就業創業信息化建設和基層公共服務平臺建設。通過互聯網實現崗位信息、就業創業服務、就業政策實施等各項就業工作的全程信息化,推進信息共享和對接。全方位收集、扶貧就業供求信息,在廣西就業網開設“精準扶貧、就業先行”就業崗位信息專區,2016年共收集區內外593家企業22905個崗位信息。加大基層公共服務平臺建設投入力度,構建連通城鄉的就業信息網絡體系,2016年提前實現全區1254個鄉鎮(街道)就業社保服務平臺規范化建設。全面實施農民工職業技能提升計劃。免費對貧困戶勞動力開展訂單、訂崗、定向、菜單式培訓。2016年度,全區開展職業培訓扶貧攻堅工程,貧困縣勞動力參加技能培訓7.85萬人,培訓合格5.96萬人,培訓后實現就業3.14萬人。舉辦廣西第三屆農民工技能大賽,現場頒發職業資格證書16583本,帶動10萬多人次參加技能培訓和崗位練兵,2萬多名農民工同臺競技,打破以往農民工要通過考試獲得職業資格證書的傳統方式,實現了“以賽促學、以賽促評、以賽促技能提升”的目標。建設農民工創業園,創新創業擔保政策。依托現有各類工業開發園區、農業產業園,盤活閑置廠房等存量資源,2015—2016年支持20個貧困縣建設示范性農民工創業園,給予每個園區500萬元資金補助和10-20公頃用地指標,扶持農民工創業項目與服務精準脫貧工作疊加。截至2016年底,第一批14個創業園累計入駐企業262家,其中,農民工創辦企業176家,開工企業183家,提供就業崗位10996個,累計吸納農民工就業8752人。在全國率先實施農民工創業擔保貸款貼息工作,2016年全區農民工創業擔保貸款總量達到8.2億元,支持超過10000人實現創業。精準落實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政策。建立宣傳發動、參保發放經辦、信息數據更新和共享工作、考評獎勵等4個創新機制,把60周歲以上城鄉老人全部納入養老保險,對城鄉重度殘疾人、貧困殘疾人、城鎮“三無”人員、農村五保供養對象、城鄉低保對象等5類特殊困難群體,逐村逐戶上門辦理參保手續,做到應保盡保。2016年全區參保1770.91萬人,其中,5類特殊困難群體參保112.33萬人,領取待遇22萬人。
二、廣西人力資源社會保障精準扶貧工作挑戰與機遇并存
2016年12月,副總理在全國扶貧開發工作會議上強調:對脫貧攻堅的成績不能高估、困難不能低估、問題不能回避。廣西人力資源社會保障扶貧工作要實現新突破,必須正確研判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工作形勢,才能找準工作的薄弱點和發力點。當前世界經濟復蘇緩慢乏力,復雜性、不穩定性和不確定性進一步凸顯,國內“三期疊加”階段性特征明顯,經濟穩定運行的基礎還不牢固,產能過剩和需求結構升級矛盾突出,去產能、去庫存、去杠桿、降成本、補短板任務艱巨,經濟增長內生動力不足,社會風險積累。廣西經濟企穩向好基礎不夠牢固,下行壓力仍然很大,制約發展的不可預見因素很多,就業和增收形勢嚴峻。這些都直接影響就業、社會保障等工作的開展,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工作存在諸多風險與挑戰。2016年4月,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副組長、辦公室主任劉永富指出,實現脫貧攻堅目標任務,面臨五個方面的困難:數量多、越往后越難、貧困人口發展能力弱、特困問題突出、易返貧。這既是全國扶貧工作的共性問題,也是廣西扶貧工作和人力資源社會保障扶貧工作的難點問題。從人力資源社會保障事業自身發展看,新問題、新情況不斷涌現。2016年,廣西16-59歲的建檔立卡貧困勞動力總量為267.84萬人,其中,外出務工107.68萬人,未轉移就業(含部分失去勞動能力)160.16萬人,促進穩定就業、轉移就業和技能提升任務艱巨。同時,還存在社會保險政策體系建設不夠完善、職業技能培訓力度不夠、貧困地區人才支撐政策不足、配套政策出臺不夠及時、分類指導不足、科學施策欠缺、人民群眾獲得感還不夠強等問題。和“十二五”對比,“十三五”廣西人力資源社會保障扶貧工作任務更重,困難更大。面臨挑戰的同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扶貧工作也迎來良好的機遇和條件。進入“十三五”,我國經濟運行總體平穩,廣西發展的外部環境趨好,積極因素不斷涌現,為各項事業發展提供可能。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扶貧工作,2015年底以來,相繼召開農村工作會議、扶貧開發工作會、東西部扶貧開發工作座談會,出席會議并發表重要講話。2015年,中共中央、國務院出臺《關于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決定》。2016年,國務院印發《“十三五”脫貧攻堅規劃》,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就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決定》制定配套文件10個,相關部委牽頭出臺政策文件或實施方案118個,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國務院扶貧辦印發《關于開展技能脫貧千校行動的通知》,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印發《關于在打贏脫貧攻堅戰中做好人力資源社會保障扶貧工作的意見》,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財政部、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辦公室聯合印發《關于切實做好就業扶貧工作的指導意見》,等等。這些政策文件的出臺,為各地開展扶貧工作提供了強大的政策保障,起到了重要的指導作用。2016年中央和省級財政專項扶貧資金投入首次突破1000億元,有力推動脫貧攻堅進程。此外,中央也賦予廣西“三大定位”的新使命,《西部大開發“十三五”規劃》《左右江革命老區振興規劃》等傾斜性扶持政策為廣西補齊短板、加快發展、早日脫貧致富奔小康提供了歷史性機遇。2015年12月,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召開十屆六次全會,討論通過《中共廣西壯族自治區委員會關于貫徹落實中央扶貧開發工作重大決策部署堅決打贏“十三五”脫貧攻堅戰的決定》,隨后出臺“1+20”系列扶貧文件及后續配套措施,形成了較為完備和過硬的精準脫貧政策體系。《“十三五”全區脫貧攻堅財政投入穩定增長機制工作方案》規定:各級財政按當年地方財政收入增量的10%-20%增列專項扶貧預算,當年清理回收存量資金中可統籌使用資金的50%以上用于扶貧開發,行業部門每年安排的涉農項目資金原則上50%以上投向貧困縣。引導企業方面,中央要求,對吸納農村貧困人口就業企業,按規定享受稅收優惠、職業培訓補貼等就業支持政策;廣西規定,貧困地區企業吸納符合條件的建檔立卡貧困勞動力就業,并簽訂1年以上勞動合同的,按企業為其實際繳納的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失業保險予以補貼。為加強組織保障,廣西在扶貧開發領導小組下設綜合協調、資金政策、基礎設施、產業開發、移民搬遷、公共服務、組織保障等7個專責小組,各專責小組均從成員單位抽調干部駐組辦公,各市、縣參照自治區成立相應的專責小組,形成各級各部門合力推進脫貧攻堅的強大合力。強化駐村幫扶和定點扶貧,實現貧困村黨組織第一書記、扶貧工作隊員全覆蓋。2015年10月至2016年1月,廣西舉全區之力,通過“四合一識貧法”,全面完成建檔立卡貧困戶精準識別工作。“十二五”期間,廣西貧困人口累計減少562萬人,2016年超額完成120萬貧困人口脫貧、1000個貧困村和8個貧困縣脫貧摘帽任務,實現脫貧攻堅開局“首戰告捷”。面臨挑戰與機遇,2016年,廣西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黨組提出了“服務一個中心”“深化三項政策創新”“抓好三大建設”的“133”工作思路,即突出抓好服務精準扶貧工作,深化就業創業政策創新、深化社會保障政策創新、深化人才人事和收入分配政策創新,抓好基層服務平臺建設、創新創業平臺建設、抓好干部隊伍建設。
三、做好廣西人力資源社會保障精準扶貧工作的對策建議
“十三五”時期,是廣西與全國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期。廣西人力資源社會保障扶貧工作要在全區脫貧攻堅戰中作出更大貢獻,必須緊扣黨中央、國務院和自治區黨委、自治區人民政府以及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的扶貧開發戰略目標,壓實責任,聚焦重點,創新政策,精準施策。強化擔當,壓實責任。強化責任擔當和政治擔當,將扶貧工作作為重大政治任務,擺在更加重要的位置,統籌部署,提高效能,順民心,厚民生,真抓實干,努力幫助困難群眾脫貧致富奔小康。科學分解“十三五”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領域脫貧攻堅重點任務,將工作責任落實到人,區、市、縣層層簽訂脫貧攻堅責任書,傳導壓力。樹立科學扶貧觀,引導貧困群眾轉變“等靠要”思想,激發貧困群眾脫貧的內生動力,樹立勤勞脫貧的光榮理念,鼓勵貧困群眾通過自強自立實現穩定脫貧。聚焦重點,精準施策。圍繞促進未就業貧困勞動力轉移就業和促進已就業貧困勞動力穩定就業兩大核心任務,千方百計幫助有意愿有條件的貧困勞動力加速轉移,使有崗位有就業的貧困勞動力穩定就業。落實《“十三五”兩廣扶貧協作綱要》,加強兩省區勞務合作,協調建立深圳各區(新區)與百色、河池兩市17個國定貧困縣結對關系,輻射帶動全區勞務輸出轉移就業工作。有計劃地引導貧困地區農村富余勞動力轉移到發達地區就業,實現務工脫貧。加快建立和完善輸出地與輸入地勞務對接機制,做到精準對接、穩定就業。突出抓好貧困地區勞動力職業技能培訓工作,繼續推進技工院校結對幫扶貧困家庭“兩后生”精準職業培訓,確保培訓率和就業率。加大社會保障制度改革力度,強化政策創新,提升社保經辦管理服務能力。動員貧困群眾積極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對城鄉特殊困難群體,實施動態跟蹤和精準參保。確保60周歲以上城鄉老人的養老金及時足額發放到位,支持和鼓勵有條件的市縣提高基礎養老金標準。強化貧困地區人事人才支撐服務,引導各類人才服務貧困地區,全面落實向貧困地區、艱苦邊遠地區和基層傾斜的工資政策。加強農村貧困勞動力就業信息平臺建設,推進村一級就業社會保障平臺規范化建設,將便捷的就業和社保服務送到老百姓身邊。創新引領,打造品牌。指出:“抓創新就是抓發展,謀創新就是謀未來。”脫貧攻堅工作已經到了啃“硬骨頭”、攻堅拔寨的沖刺階段,所面對的都是貧中之貧、困中之困,采用常規思路和辦法、按部就班推進難以完成任務,必須以更大的決心、更明確的思路、更精準的舉措、超常規的力度,眾志成城實現脫貧攻堅目標。要進一步提升創新思維能力,轉變思維方式,不斷推進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體制、機制、制度、方法創新,以創新促改革、提質量、出成果。鼓勵創新,允許各級敢于嘗試破冰,營造干事、創新、容錯氛圍。圍繞脫貧攻堅重點工作,結合廣西實際,繼續加強“兩后生”職業培訓、兩廣勞務合作、勞務品牌等特色工作,形成工作亮點,力爭在全區、全國有一席之地。加強調查研究,做好政策評估。加強調查研究工作,對現行政策進行跟蹤研究,為黨委、政府決策和出臺新政策提供參考。研究出臺廣西人力資源社會保障政策評估辦法,做好重大決策社會穩定風險評估,對現行政策中落地難、未能真正發揮服務民生作用的政策作評估并提出調整完善建議。對待執行政策進行調研論證、分析評估,提出擴大正面影響、消除或減少負面影響的措施,切實提高政策執行的預見性和科學性。提升執行力,推進業務協同。自治區主席陳武在自治區十二屆人民政府第四次全體(擴大)會議上強調,既要抓好決策部署的“最先一公里”,更要抓好執行決策部署的“最后一公里”,確保決策部署真正落實。要加強作風建設,提高行政執行力。整合資源和力量,在更大范圍、更深層次推進信息共享、業務協同,搞好服務,全力以赴配合自治區黨委、自治區人民政府打贏脫貧攻堅戰,用實實在在的脫貧成果取信于民,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勝利召開。
作者:農清清
參考文獻:
[1]中共中央宣傳部.系列重要講話讀本(2016年版)[Z].北京:學習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6.
[2]國家行政學院編寫組.中國精準脫貧攻堅十講[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
[3]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決定,2015.
[4]國務院.關于印發“十三五”脫貧攻堅規劃的通知,2016.
[5]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事業發展“十三五”規劃綱要,2016.
[6]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關于在打贏脫貧攻堅戰中做好人力資源社會保障扶貧工作的意見,2016.
[7]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財政部、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辦公室.關于切實做好就業扶貧工作的指導意見,2016.
[8]中共廣西壯族自治區委員會.關于貫徹落實中央扶貧開發工作重大決策部署堅決打贏“十三五”脫貧攻堅戰的決定,2015.
[9]廣西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廣西脫貧攻堅“十三五”規劃的通知,2016.
[10]廣西壯族自治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廣西壯族自治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事業發展“十三五”規劃,2016.
- 上一篇:公共危機的社會保障政策干預研究
- 下一篇:電力工程施工圖預算管理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