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宮出血疾病行宮腔鏡檢查護理分析

時間:2022-01-05 04:32:59

導語:子宮出血疾病行宮腔鏡檢查護理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子宮出血疾病行宮腔鏡檢查護理分析

【摘要】目的分析對圍絕經期異常子宮出血(AUB)患者進行宮腔鏡檢查時的護理對策及效果。方法選擇我院婦產科2017.07~2019.07收治的70例圍絕經期AUB患者為對象。隨機分為實驗組(n=33,系統護理)和對照組(n=37,常規護理)。對比2組檢查時間、正確診斷率與護理滿意度。結果實驗組檢查時間(13.29±2.84)min,其短于對照組(P<0.05),實驗組護理滿意度96.97%,其高于對照組(P<0.05),2組正確診斷率差異小(P>0.05)。結論系統護理可以縮短檢查時間,提高患者滿意度,具有選用價值。

【關鍵詞】圍絕經期;異常子宮出血;宮腔鏡檢查

圍絕經期AUB屬于婦科常見疾病,同時也屬于宮腔鏡檢查指征。醫學界表示宮腔鏡是當代新型診療一體的技術,目前已步入成熟應用階段,它的出現解決了傳統治療創傷大的問題,更有助于預防并發癥發生,且能夠提高預后效果[1]。但許多患者對其了解有限,臨床診療有恐懼、擔憂等心理,配合度低,提高了治療難度,有必要給予患者適當的護理服務,通過前中后各個時期的護理干預,消解其錯誤認識,提高配合度。本文選擇我院婦產科2017.07~2019.07收治的70例圍絕經期AUB患者為對象進行分析

1資料及方法

1.1一般資料。選擇我院婦產科2017.07~2019.07收治的70例圍絕經期AUB患者為對象。隨機分為實驗組(n=33)和對照組(n=37)。實驗組年齡42~58歲,平均(55.42±3.81)歲。對照組年齡43~59歲,平均(55.86±4.03)歲。2組差異小(P<0.05)。納入標準:均行宮腔鏡檢查;均有不規則持續出血癥狀;均有經量異常表現。排除標準:近期參與相關研究;中途退出研究。1.2方法。2組患者宮腔鏡檢查方式一致。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方法。如常規檢查、心理干預、用藥指導等。實驗組:采用系統護理方法。如下:①檢查前:宮腔鏡檢查操作易引起患者不良情緒,患者會對自身所患疾病產生懷疑,即是否罹患了惡性疾病,對此,檢查前護士應與患者積極交流,扭轉患者錯誤認識,使其以平穩心態看待疾病。協助其擺好體位,便利檢查,并告知患者不要變化體位,以保障操作順利。②檢查時:注意配合醫生完成檢查操作,觀察患者表情變化,若其出現面目蒼白、面目扭曲等情況應暫停檢查。排凈氣泡后置入宮腔鏡,調節膨宮壓力,流速保持在250~300ml/min內,予以低壓灌注。做好血液循環不暢、栓塞等預防工作。③檢查后:檢查后6h嚴密監測患者血壓、心率等變化,以1次/20min的頻率巡視病房。鼓勵患者早日下床活動,詢問患者感受,做好保暖工作。患者出院后叮囑其1月后復查,并在1月內禁止性生活與盆浴。1.3觀察指標。檢查時間、正確診斷率與護理滿意度。1.4療效判定。觀察記錄2組檢查所用時間(越短越好),統計記錄2組診斷的正確率(越高越好)。護理滿意度:檢查后用自制滿意度量表調查,1~10分,7分及以上記為滿意,否則記為不滿,滿意度越高越好1.5統計學處理本文均用SPSS21.0計算數據,檢查時間用(x±s)表示,t檢驗,正確診斷率與護理滿意度用n(%)表示,x2檢驗,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結果

實驗組檢查時間(13.29±2.84)min,其短于對照組(P<0.05),實驗組護理滿意度96.97%,其高于對照組(P<0.05),2組正確診斷率差異小(P>0.05),見表1。

3討論

圍絕經期AUB臨床癥狀多、對患者影響大,近年來,宮腔鏡技術發展快速,為臨床診療該疾病提供了新路徑。系統護理可以幫助患者正確認識治療目的、方法等,可以大大改善患者負面情緒,提升檢查依從度。該護理模式下還能夠隨時了解患者體征指標,進而給予其及時干預,預防并發癥,進一步提升檢查效果。本文中實驗組檢查時間(13.29±2.84)min,其短于對照組(P<0.05),實驗組護理滿意度96.97%,其高于對照組(P<0.05),2組正確診斷率差異小(P>0.05)。可見,應用系統護理后,臨床診療效果更優,于提升診療速度、和諧護患關系均有利。需要注意的是,宮腔鏡檢查對患者機體的損傷雖小,但仍不代表檢查過程完全安全無風險,護士必須重視配合醫生實施檢查,密切關注患者機體狀況,發現異常立即告知醫生,進行處理。此外,應重視術前的心理干預,這是保障患者術中配合檢查以及檢查順利的關鍵。總體來講,系統護理可以滿足宮腔鏡檢查要求,臨床可采用。但為了更好地保障檢查效果,建立針對心理護理與體征監測兩方面進一步完善與改良。

參考文獻

[1]常愛芳,申青陽.圍絕經期異常子宮出血疾病行宮腔鏡檢查的護理研究[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8,3(10):103.

作者:陶麗佳 單位:承德縣中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