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分析教學模式下系統解剖學論文

時間:2022-04-25 02:53:38

導語:病例分析教學模式下系統解剖學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病例分析教學模式下系統解剖學論文

1研究對象與實施方法

1.1研究對象及分組

在2012級臨床醫學本科班的教學中,隨機選擇8個班(約40人/班),分為4組(2個班/組):對照組(傳統教學法組)、置問法組、病例分析法組與病例分析聯合置問法(聯合)組。對各班進行標本辨認測試、期末考試成績進行統計學分析和問卷調查分析,通過統計學分析得出最佳教學模式。

1.2實施方法

1.2.1傳統教學法:即課堂教學全程由教師講授、學生聽課,不設置問題,不進行相關病例分析,傳統教學法作為本實驗的對照組。

1.2.2置問法:置問法以課堂基礎知識的相關問題為中心,把問題作為教學的首要環節。采用置問法應在下一次上課前將問題提前布置給學生,讓學生課下學習相關解剖知識并查閱相關文獻資料。課堂教學實施過程中,圍繞所設置的問題用課堂相關知識解釋預設問題。

1.2.3病例分析法:教師明確教學目的與要求,將學生的注意力吸引到相應的教學內容上。每次課都要精選典型、易懂而又緊扣系統解剖學相關內容的臨床病例。教師將課堂理論知識運用到病例分析中,而后再安排一定的時間進行討論、講評。使學生能主動地去理解和掌握知識,尤其是重點和難點問題,由此加深學生對知識的掌握。

1.2.4病例分析聯合置問法:每次課結束后,布置下次課的問題及相關病例。精選典型的臨床相關病例,然后根據病例由教師設置相關解剖學問題。根據所提問題,教師將學生分成若干小組,讓學生帶著問題課后查閱資料。由每組一名成員將本組集中討論的結果陳述,然后其他組同學向該組所述結果提出質疑,質疑問題由該組同學答疑,展開討論。討論時,教師應抓住關鍵性問題進行引導啟發。要引導學生思考鉆研,使學生能主動地去理解和掌握知識,對爭議較大的問題教師適當作出答復,并根據學生討論的結果進行綜合、總結。

1.3教學效果的檢測

1.3.1標本辨識測試:8個班同題、相同標本進行標本辨識測試2次,考試結束的學生按要求安排在規定的教室,杜絕與未考學生進行交流,禁止攜帶電子通訊設施。對測試成績按統一標準答案,由相同教師批改,并對標本測試成績進行統計學處理。

1.3.2期末考試試卷對比分析:完全實行教考分離(即任課教師不參與出題,由本教研室年長教授單獨出題)。考題嚴格按教學大綱要求,試題由名詞解釋、填空、選擇(單項選擇和多項選擇)、問答題四種題型組成。試卷按統一標準,由相同的教師進行集中批改,每位教師負責批判一種題型。將四組成績進行統計學比較分析。

1.3.3問卷調查:在8個班中獲取學生對各種教學模式效果的評價。

1.4統計學處理實驗數據用SPSS16.0進行分析處理,多樣本均數兩兩比較采用單因素方差分析(onewayANOVA),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兩次標本辨認測試結果均顯示,四種教學模式組間存在顯著性差異(P<0.001),聯合組標本辨認測試成績最好,與其他各組存在顯著性差異(P<0.01),而置問組、病例分析組標本辨認測試成績均較對照組高(P<0.05)。期末考試試卷成績分析結果顯示,四種教學模式組間存在顯著性差異(P<0.01),聯合組測試成績最好,與其他各組存在顯著性差異(P<0.05),而病例分析組與對照組也存在顯著性差異(P<0.05)。試題類型中,名詞解釋、填空題與問答題組間存在顯著性差異(P<0.05),而選擇題組間無差異。問卷調查結果顯示,問卷調查各項組間均存在顯著性差異(P<0.001),聯合組問卷調查各項前二者的百分比(好與較好)最高,與其他各組均存在顯著性差異(P<0.01),而置問組、病例分析組與對照組也存在顯著性差異(P<0.05)。

3討論

傳統教學模式往往平鋪直敘、課堂氣氛枯燥,師生互動少,知識交流途徑單一,極易使學生產生厭煩心理。學生在課堂上處于被動地位會對知識的獲取產生負面影響。本研究結果表明,病例分析聯合置問法教學模式教學效果明顯優于傳統教學法,具體原因可能如下:

(1)明顯提高學生對課堂基礎理論的掌握。病例分析聯合置問法教學模式要求學生運用所學到的知識對臨床病例進行分析并回答相關問題,在此過程中相關基礎知識得到鞏固,擴大了學生思維的深度與廣度,為學生分析問題、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提供了機會,增強了知識間的相互聯系。

(2)學生由被動接受轉變為主動學習。互動的教學模式對教與學都將起到促進作用。病例分析聯合置問法教學模式靈活機動,把教學作為一種探索活動,學生真正有機會參與課堂教學。將臨床病例分析與相關問題引入課堂,促使學生認真讀書,積極查閱資料,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把枯燥抽象的內容與具體的臨床病例聯系起來,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與積極性,尊重和強化了學生的主體意識,提高了課堂教學效果。

(3)教師自身素質的不斷提高。要想上好病例分析聯合置問法模式課程,教師必須具備較為淵博的理論知識,豐富的授課經驗。不僅能夠選擇恰當的臨床病例,又能夠依據病例提出相關解剖學問題,引導學生掌握解剖學知識并能夠合理解答相關臨床問題。這些都需要教師認真備課,精心查閱資料,認真編寫教案,由此促進了教師知識的不斷提高與更新。總之,在系統解剖學教學中引入病例分析聯合置問的教學模式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需要。該教學模式能夠拓寬學生的知識面,將學生由被動轉為主動;培養了學生索取知識及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明顯提高了學生對標本、模型的興趣;學生靈活運用知識的能力與技巧顯著提高;對基礎知識的理解、掌握、記憶顯著增強,整體上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率,是一種值得推廣和應用的教學模式。

作者:賈建新閆旭升李梁崔成立單位:內蒙古科技大學包頭醫學院解剖學教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