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剖學實驗考試系統建設探討
時間:2022-10-28 03:42:21
導語:解剖學實驗考試系統建設探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考試是教育評價體系中質量監控的重要手段。近年來,許多高等教育工作者圍繞專業培養目標,嘗試了各種考試方式和方法[1,2],提出課程的考試改革應面向實際、面向應用,重視學生實踐能力和操作能力的培養,促進學生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3]。解剖學是基礎醫學向臨床醫學過渡的橋梁學科,采用恰當的教學手段提高學生實踐和動手能力對于其他基礎醫學和臨床醫學課程的學習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而解剖標本的學習和考試是實現這一教學目標極其重要的方式[4]。本課題通過優化實驗考核內容,以新疆醫科大學考易網絡題庫與考試系統為支撐,建立解剖學實驗考試試題庫;制作系統解剖和精致瓶裝標本,建立實驗標本考核室,從而構筑起一套人體解剖學實驗教學考核體系。具體建設如下:
1建立解剖學實驗考試系統的意義
鑒于解剖學實驗考試在解剖學教學檢驗、教學反饋、學習激勵等方面發揮的重要作用和對整個解剖學教學過程的影響,解剖學實驗考試在廣大醫學院校普遍進行著[5]。就解剖學實驗考試的形式而言,主要存在標本彩色圖片考試和實物標本考試兩大類:標本彩色圖片考試主要應用于護理、藥學、信息管理等對解剖學要求相對較低的專業;實物標本考試適用于臨床、口腔等專業。這種針對不同專業培養目標和教學要求而采取的差別化的考試模式受到眾多解剖學學者的認可。就解剖學實驗考試的命題形式而言,目前實物標本考試基本采用任課教師出題及組卷的方式,標本彩色圖片考試主要通過PowerPoint制作的實驗考試課件來實現,近年來也有部分院校嘗試通過Authorware軟件設計制作了專門的解剖學實驗考試課件[6]。任課教師人工出題與組卷的方式,全憑經驗來確定試題,存在著試卷標準、難易程度、規范性等方面的不確定性和缺乏客觀性等方面的問題。PowerPoint制作的實驗考試課件,存在試題總數量少、非隨機命題等問題。采用Authorware軟件設計制作的考試課件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試題總量和試題的隨機性,但是依然無法形成較為客觀的考試分析,做出更加具有指導意義的教學反饋。就解剖學實驗考試的組織方式而言,實物標本彩色圖片考試適合一次性大規模集中考試,但是問題重復;實物標本考試更切合解剖學實際要求,利于結合臨床實際操作操作,但組織難度大,費時多。借鑒傳統解剖學實驗考試模式,揚長避短,我們提出和進行了解剖學實驗考試系統的建設,主要包括兩部分,即解剖學實驗考試試題庫建設和實驗標本考試考核室建設。
2解剖學實驗考試試題庫的建設
解剖學實驗教學是理論知識的驗證和支持,其核心是觀察與認知,驗證與實踐。因此,試題庫題目選用選擇題(題干內容為結構圖片)、填圖題和指認結構三種題型。根據專業培養目標和教學大綱要求,選擇題、填圖題供中醫、護理等形態學學習班級實驗考試使用,指認結構題針對臨床、口腔、預防等專業。考核知識點的設計遵從四個要求,即:按教學大綱設置的“三基要求”為“知識點”設計考核內容的基礎;緊密結合臨床教學涉及到的解剖學名詞和內容;緊密結合臨床常見病、多發病所涉及的解剖學知識和內容;緊密結合臨床治療過程,新技術的應用和醫療行業發展動態、前沿熱點等,著重考查學生的記憶、理解、分析、應用和綜合能力。試題知識點分布對應為核心內容要求掌握,重點內容要求熟悉,一般內容要求了解。試題難度分為較難、中等、簡單三個等級,所占比例分別為15%、60%和25%左右。題庫錄入以新疆醫科大學考易網絡題庫與系統系統為支撐。題庫的知識結構和邏輯框架三級主題詞錄入,主題詞類似于教材中的章、節以及知識點,共計設置“骨學”“關節學”等14個一級主題詞,“中軸骨”“顱”等62個二級主題詞,“椎骨”“胸骨”等170個三級主題詞。主題詞表以教學大綱為準,不會因教材的更換導致題庫使用上的不便,有效保證題庫較長的生命周期,把最重要的內容以三級主題詞表達體現出來,確保今后組卷過程中抽取的試題更具有效度。
3解剖學實驗考試標本考核館的建設
從解剖學的學科特點來看,觀察標本有利于學生觀察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加深對相關知識點的學習和掌握,提高學生臨床實踐和動手能力。標本考試作為解剖教學效果的有機組成部分,也需要努力培養學生的觀察、辨認、分析和綜合等能力的培養。對臨床、口腔、預防等專業的實驗考試,不應當僅限于非實物(如圖片)的認知,更應加強學生對實際標本的觀察與辨認,并能在實際標本上準確地辨認出器官的位置,從而更好地了解其形態、結構,以此推動學生在腦海中建立各系統、器官的空間立體結構,熟悉器官之間的毗鄰關系,強化學生的實踐意識,培養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因此,針對臨床、口腔、預防等專業的指認結構題目還應配合有必要的考核標本材料。標本材料宜按照人體九大系統排放有大體解剖學瓶裝標本,同時配合以局部解剖學瓶裝標本,大體標本要求保證系統性、完整性,局解標本作為大體標本的有效補充,既能夠清楚顯露局部結構,又應該保持器官的原位狀態,保證真實性。大體標本與局解標本互相補充,能夠在標本上標識出實驗考試試題庫所有考核內容,并貼以數字標簽。在實踐中,我們建立的標本考核館,館內首先放置兩具整尸標本,一具取除內臟(肺、空回腸等),胸腔顯露縱膈結構,腹腔顯示腹膜后隙結構,四肢、頭面部左右側分別顯示淺深層肌肉、血管;一具保留內臟,胸部去除肋間肌,能夠左右側分別能夠觀察肺臟和胸膜,腹腔臟器保持原位觀,四肢、頭面部重點顯露周圍神經。所考核的每個系統,首先放置系統組成結構標本,后面依次放置器官和器官毗鄰標本。
4討論
計算機和網絡技術帶動了醫學教學方法及教學組織等多方面的變革。考試試題庫建成后,考試前,教師只需要根據題庫錄入過程中設定的一到三級主題詞、考核內容的認知領域分布、知識點分布和題型分布,提供相關數據,即可生成所需數量的質量上乘的試卷。較傳統模式不僅節約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更能在實質上實現教考分離,客觀、公正、公平的反映教學的效果和質量,為形成更有參考意義的教學反饋打下基礎。解剖學的實踐性極很強,但學生接觸解剖學課程初期,因為怕臟、怕福爾馬林刺激、怕觸摸尸體標本,甚至產生恐懼心理,導致實驗課質量不高。通過標本考試的組織,不僅激勵了學生在課堂上積極觀察標本,很多同學對實驗室開放學習表現出濃厚的興趣,逐漸從“需要學”,過渡到“喜歡學”。該考試系統未建立前,鑒于實驗考試的工作量大,需耗費大量人力、物力,所以,每學期只能組織一到兩次實驗考試,考核結構約20個,考核片面、局限,不能全面反映學生的學習狀態。系統建立后,將教學全程分為運動系統,內臟學和內分泌系統,循環系統和感覺器,神經系統(每部分授課時間大約為四周)四部分分別進行實驗考試,定時檢驗學生的學習、接受和掌握情況,調整教學方案,同時把對學生的形成性評價落到實處[7],真正做到了教、學、考三者的有機統一。《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提出了“加快教育信息化進程”的建設要求,對學業的評測逐漸從“知識評價"走向“能力評價”。我們構筑的解剖學實驗考試系統,一定程度上滿足了教學檢驗、教學反饋、學習激勵等方面的作用,提高了解剖學課程的教學質量和效果。同時,我們在探索中也感受到,隨著網絡技術的發展,特別是手機的普及和功能的加速提升,能夠結合在線學習的手機終端的考試題庫建設,可以更好地服務于老師教學和學生自主學習,在后續建設中,我們也將進一步探索和研究。
作者:王水泉 陳勝國 牛淑亮 單位:新疆醫科大學
參考文獻:
1麻寶斌,馬曉杰.行政管理專業課程考試方法改革問題研究[J].高教研究與實踐,2010,29(2):17-20.
2王燁,李亞寧.新形勢下專業課程考試考核評價體系改革淺析[J].蘭州交通大學學報,2012,31(2):158-160.
3鄧武,鑫華,趙慧敏,等.面向實用型人才培養的數據庫課程考試改革探討[J].中國電力教育,2011(8):77-78.
4冉建華,汪克建,賀桂瓊,等.人體解剖標本考試評價方法的實踐與探索.局解手術學雜志,2012,21(1):99-100.
5劉偉.補充動物實驗及改進實驗考試對人體解剖學教學質量的影響[J].解剖學研究,2015,37(1):75-78.
6司道文,孫紅,劉奕蓉等.解剖學實驗考試方法改革與智能化題庫的應用[J].中國現代醫學雜志,2012,22(10):108-110.
7欒婷,崔長勇.臨床醫學專業核心課程形成性評價指標體系構建研究[J].新疆醫科大學學報,2013,36(5):717-719.
- 上一篇:地震傷員康復醫療管理探討
- 下一篇:解剖學教學中教學策略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