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存在問題及對策

時間:2022-12-21 10:02:13

導語: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存在問題及對策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存在問題及對策

一、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概述

所謂的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是由政府出資、地方財政配套、集體經濟支持、農民個人繳費三個出資主體,農民自愿參加,報銷一定比例的門診、住院費用及意外傷害等醫療費用的一種制度。在新農合制度中政府的專項資金支持,在新農合制度中各級政府是不僅是出謀劃策的主要人,更是承擔責任最多的主體。遼寧省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于2005年成立,至今運行已經有十年的時間。參加農村合作醫療的農民,占常住農業人口比例為99%。十年來,新農合籌資標準逐步提高,從十年前的20元/人,增加到2014年400元/人,其中農民個人80元;各級政府配套320元。農村五保戶、低保戶及優撫對象個人繳費資金由財政全額代繳。新農合工作得到廣大農民的認可。

二、遼寧省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存在的困難及問題

(一)缺乏全省統一的管理及監督機制

目前,遼寧省并沒有建立全省統一的新農合管理平臺,各市分頭制定政策進行管理,執行標準差異很大。

1、缺乏全省統一的定點醫療機構信息化網絡平臺。2011年,遼寧省衛計委投資建設全省統一的信息化平臺,旨在使全省的定點醫療機構全部實現聯網,方便各市農民看病、轉診及報銷。

2、缺乏省、市、縣(區)三位一體的全透明資金監管審核機制。目前,各市執行的新農合資金監管機制都是以經辦單位為主的督查機制,只有遼陽市作為試點正在運行審核軟件系統,其他各市均為人員定期現場監督檢查,沒有一套完整統一的電子化信息監管系統,難免出現監管不到位的情況。

3、缺乏全省統一的管理、執行方案作為指導工作的依據。遼寧省各市縣的新農合都是作為獨立的系統在省的統一指揮下工作,但是省里面并沒有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工作流程和切實可行的操作方案。比如門診報銷的比例統一是多少,是否封頂,住院報銷的比例是多少,是否包干,這些都沒有明文的規定,只是要求不能透支,導致各市都是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出臺相應的政策,基金剩余量大的地區農民享受的待遇就好一些,資金結余量小的地區農民享受的待遇就差一些。

(二)乏工作執行依據及法律保障

1.藥品目錄和醫療目錄體系尚不健全。目前,遼寧省沒有出臺統一執行的適用于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機構執行的醫療目錄,暫行的目錄是醫保的醫療目錄。而新農合的藥品目錄已經過于老舊,很多常用藥沒有收錄其中,不能滿足農民日常用藥的基本需求。

2、缺乏相關法律切實保障參合農民、經辦單位和醫療機構的權益。目前,遼寧省的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工作屬于協議合作階段,即經辦單位和醫療機構簽署協議規范權利義務來約束雙方行為,并沒有相關的法律法規可以依照,一旦出現重大糾紛則沒有依據保護相關單位的權益。

(三)基層醫療單位服務水平參差不齊,醫生素質普遍偏低

1、遼寧省范圍鄉鎮醫院服務水平差距很大,比如,遼陽的穆家醫院是首山的一個鄉鎮醫院,工作人員61人,其中正高5人,副高5人,科目基本全覆蓋,該醫院甚至可以進行關節移植手術和血液透析這樣的高難手術。而同樣是鄉鎮醫院的遼陽河東衛生服務站只有13個工作人員,不能提供住院治療,門診基本只賣一些常用藥,有兩個中醫輪流坐診,醫療服務范圍十分狹窄,水平跟穆家醫院相差甚遠。

2、招人難,招聘高素質人更難已經成為全省各地鄉鎮醫院甚至縣醫院共同面臨的問題,隨著我省進人制度的改革,各單位基本很少進入正式在編制的員工,基本都處于只出不進的情況,一些實例較強的醫院則花高新聘請其他醫院退休職工坐診以增強本院的服務水平,但是一些實力較弱或者公立醫院則用人缺口則更加明顯。

三、遼寧省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存在問題的解決方案

(一)建立全省統一的信息化平臺,實現定點醫療機構及基金監管系統網絡全覆蓋

將全省的合作醫療定點醫療機構全部實行聯網,方便統一領導、統一指揮。建立全省統一的基金監管系統,統一管理模式,使基金使用充分透明,實時可查,建立電子病案系統,隨時可監可控。

(二)完善新農合相關政策,出臺新農合法律法規

新農合工作開展十年,一直沿用醫保的醫療目錄,盡早組織編寫新農合醫療目錄,以實現為參合農民就醫更好服務;新農合的藥品目錄已經過時,很多藥品不能滿足農民常見病的需要,應該組織重新編寫,根據當下實際情況,更好解決農民實際問題;制定新農合的相關法律法規,使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有效保障農民、經辦機構和醫療機構的合法權益。

(三)統一醫療機構服務能力,提升基層醫生基本素質

各地相關部門應該著手改革、整合、基層醫療機構,縮短同級別醫療機構差距,讓農民公平的享有就醫的權利;地方政府應該制定一些利于基層醫療機構進人的利好政策,以保證基層醫療機構的服務能力,保障農民的權益。總之,做好農村合作醫療工作是關系農民醫療保障的大事,遼寧省新農合實行十年,服務水平和支付能力逐步提高,做好農村合作醫療工作,讓廣大農民得到實惠,是實現中國夢的重要一步。

作者:潘文曼 單位:遼寧行政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