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裝設計傳統民間藝術探析

時間:2022-02-26 03:01:01

導語:包裝設計傳統民間藝術探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包裝設計傳統民間藝術探析

摘要:傳統民間藝術以其寓意豐富性、象征性、裝飾性特色,為現代包裝設計注入了無窮的創意,也讓現代包裝設計更具傳統文化特色。從文化視角看,任何民族的設計活動都與其傳統文化息息相關,并對現代設計帶來深刻影響。同樣,在現代包裝設計領域,對傳統民間藝術的借鑒與創新,亦是對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發展。

關鍵詞:現代包裝設計;傳統民間藝術;融合發展

在傳統民間藝術范疇內,源于民間、土生土長的傳統藝術形式,既是民族智慧的結晶,又是民族文化內涵深蘊的傳承載體,成為世界文化寶庫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傳統民間藝術多取材于自然,以豐富的圖案、多樣的色彩、變化的文字等要素,詮釋文化的厚重與璀璨。張道一提出:“民間藝術是從勞動者心中長出的花,花開花落,自生自發。”同樣,這些帶著泥土氣息的傳統民間藝術形式,猶如獨具地方特色的原味小吃,盡顯生機與活力。現代包裝設計在不斷變革與創新發展中借鑒與應用傳統民間藝術,傳統民間藝術“粗、俗、野、土”等特色中閃爍出民族智慧的光彩,為現代包裝設計營造了更為廣闊的創意空間。

一、傳統民間藝術的特色

挖掘民間藝術的內涵,可知民間藝術所包含的內容廣博,如日常生活中的陶罐、竹筒、瓷壇、篾籃等器物,以及極富創意的年畫、剪紙、泥塑、紋飾、民間活動等藝術形式。從藝術文化的歷史源流看,傳統民間藝術是民族文化的基石,也成為展現地方物質生活、突顯文化形態的豐富載體。從傳統民間藝術的特色看,其既是生活中的一部分,又具有獨特風格。1.傳統民間藝術具有創作原發性。從藝術形態看,傳統民間藝術來自民間,表現民間生活,特別是在創作形態上,以“原發性”為最。傳統民間藝術在表現內容上,多寄寓了豐富而真實的情感,表達對豐收的期盼和對美好生活的祈望、祝愿,如田地耕作、兒童嬉戲、生活勞動、福祿長壽、平安康健等主題;在創作材料上,以自然物料為主,如竹、木、草、麻、貝殼以及陶土、石料等,所附紋飾更顯得率真與天然。傳統民間藝術的經典作品,給人接地氣的精神沖擊力,更讓人們從中獲得心靈震撼。2.傳統民間藝術兼有實用與審美。傳統民間藝術創作源自百姓生活,表現民眾的生活,在很大程度上,實用性是其首要功能。很多學者贊美民間藝術,如魯迅提出的“生產者的藝術”。同樣,這些與民眾生活、生產相隨的民間藝術也具有審美性。在物質條件匱乏的古代,民間藝術映射了人們對美好世界的憧憬與希冀,而這種兼具實用性、審美性的民間藝術形式,展現了藝術創作的質樸與生態觀。如不同技法、形態、造型、色彩、材料所構成的民間傳統藝術,給人以美的體驗與享受。3.傳統民間藝術在造型上的樸素感。綜觀傳統民間藝術形式,在造型設計上,無論是生活中的器皿還是用于裝飾的剪紙,抑或是各類泥塑、年畫、臉譜等,都寄寓了現實與理想,并從造型設計上體現了由手到心的創造,既顯得無拘無束,又毫無造作之感。傳統民間藝術作為民眾生活的一部分,吸引了無數設計師的關注。設計師圍繞現代包裝設計,將民間藝術融入設計,豐富包裝設計的文化內涵,傳達被世界所認同的藝術文化。

二、傳統民間藝術對現代包裝設計的影響

傳統民間藝術離不開特定的民族文化,尤其是在價值取向、審美觀念上,既影響著民眾的思想與行為,又對現代包裝技術與藝術帶來深刻影響。包裝設計原本是民族傳統文化的一部分,更是民族技藝的重要形式。在歷史發展中,包裝設計的時代性與民族性相統一。今天的現代包裝設計既是對傳統民間文化的傳承,又是對現代藝術設計的革新;而傳統民間藝術代表著勞動人民對生活、對世界的精神希冀與情感表達,傾注了對未來生活的美好祝愿。文化是伴隨人類活動而生的“造物”活動,又是一個民族區別于其他民族的顯著標志。在社會分工越來越細、社會生產力越來越發達的今天,文化的內涵也逐漸多樣化。傳統民間藝術是造物文化與精神文化的綜合發展,更與某地方的自然、氣候、環境以及民眾的生活習俗產生緊密聯系。這些內化于特定區域、民族生活中的民間藝術形式,為現代包裝設計注入了豐富的素材和創意。包裝設計的本質意義在于保護產品、傳遞信息,而在精神層面,包裝設計又是對民族文化的詮釋與延續。如:日本的包裝設計注重象征性表達;德國的包裝設計注重嚴謹、理性與科學;法國的包裝設計往往蘊藏詼諧、幽默與浪漫特色。這些具有識別性的包裝設計風格既是對其民族文化的傳承,又讓民族文化走向了世界。可見,在民間傳統元素與現代包裝設計的融合中,運用民間藝術審美要素,表達更具民族精神屬性的文化定位,增強包裝設計對傳統審美的傳承與發展,能夠讓我國的包裝設計產業走向更為多元的人文之路。

三、在現代包裝設計中應用傳統民間藝術

傳統民間藝術豐富多樣,不同的民間藝術形式為包裝設計師提供了不同的設計創意。設計師可以提煉與挖掘不同民間藝術的要素,重新整合其材料、造型、色彩、形態、圖形等要素,展現現代包裝設計的審美意趣,增添文化屬性。現結合包裝設計實踐,就其對傳統民間藝術的應用展開梳理。1.對自然材質的選擇與運用。包裝設計應基于商品的本身特性,選擇適宜的包裝材料。“人靠衣服馬靠鞍”,設計師在進行包裝設計前,首先需要確定選擇什么材料。在綠色、環保、健康理念下,對自然材料的運用成為主流,包裝設計師也越來越多地選擇無污染的環保材料。如自然界中的竹、木、草、藤、泥土、葉子、果殼等天然材料,本身就具有較強的親和力,加之與生活聯系緊密,為包裝設計增添了創意。如,我國傳統飲食中的粽子,盡管粽子的包裝南北各異,但多取自本地材料,如葦葉,包好后再用細繩捆扎,置于鍋里蒸煮后,葦葉的清香與糯米的米香融合,使粽子成為舌尖上的美味。將植物的葉、莖等引入包裝設計,既易于取材,又便于攜帶,還能增添包裝的民間特色。如:利用竹筒盛裝食物,既保溫又易儲存;竹材料還可以編制各類造型的籃、筐、筒,以滿足不同商品的多樣化包裝。利用現代技術處理自然材料,可以獲得更好的包裝工藝性能。從傳統的茶葉、酒、食品包裝,到家居、陶瓷、文創產品的包裝設計,竹、木、草等材料的應用更趨多元化,也體現了人與自然的和諧。2.對民間吉祥紋飾的選擇與應用。在傳統民間藝術領域,吉祥紋飾以其豐富的表現形式,歷經千年的傳承而更具獨特的民間特色。如獨具地方特色的民間剪紙、社火臉譜、年畫、泥塑、雕刻等,這些土生土長的民間傳統藝術形式,往往通過獨特的吉祥紋飾隱喻祈望、祝福。如,桃子喻示長壽,蝙蝠喻示福,羊形紋飾喻示“三陽開泰”,“喜”字喻示喜事連連,等等。將獨具民間藝術特色的吉祥紋飾應用于現代包裝設計,能夠在傳達商品信息的同時增強包裝的視覺效果,豐富包裝的文化寓意。現代包裝設計在對傳統民間藝術形式圖案的提煉與挖掘中,逐步增強了商品包裝的識別性。如,剪紙造型豐富、寓意親切、形式樸素,為大眾所喜愛。在一些地方傳統食品、紀念品等的包裝設計中,往往引入各類剪紙圖案,強化包裝的藝術性與地域特色。同樣,在民間藝術吉祥紋飾與包裝的融合中,這種既有民族性又具特色的設計手法,往往能夠傳達出樸素、簡潔、真摯的情誼,受到國外友人的喜愛。3.對傳統民間藝術色彩的選擇與應用。在民間藝術中,色彩是最具吸引力的要素。有言道“遠看色,近看花”“七分色、三分花”。色彩是構成傳統民間藝術的獨特要素。如傳統的“五色觀”,不同的色彩隱喻豐富的象征意義。紅要紅得鮮艷;綠要綠得嬌嫩;白要白得干凈。“紅搭綠,一塊玉”“紅靠黃,亮晃晃”。傳統民間藝術色彩運用大膽明快,強對比、高彩度,展現了色彩的活力。因此,現代包裝設計選擇與運用傳統民間藝術色彩,可以展現對真、善、美的追求。色彩的選擇應恰當。在包裝設計中,色彩要反映商品的屬性,還要易于辨識、賞心悅目。對民間藝術色彩的運用往往可以創造包裝的附加值,給消費者帶來別樣的視覺沖擊和情感愉悅。如,靳埭強在對榮華餅家系列食品的包裝進行改良設計時,引入傳統高亮度、高明度的黃色為主色調,輔以紅色、青紫色,形成鮮明而又和諧的視覺美感。4.對傳統民間藝術中文字的應用。文字是文化的載體,中國的漢字文化源遠流長。從早期的甲骨文到今天的簡體字,每一種字體都與其時代一脈相承。漢字在現代包裝設計中的應用,一方面為了說明商品,另一方面作為商品的標志。對于文字的多元化應用,從文字的布局、文字的裝飾等方面,賦予了文字更豐富的藝術內涵。漢字本身具有圖畫性、表意性、象形性,在漢字的應用中,可以將其與花鳥、蟲魚、走獸、龍鳳、日月星辰等相結合,使其既可以讀,又可以看。如春節時貼的“春”字、賀壽時的“壽”字、婚慶中的“喜”字等,這些漢字,既凝聚了漢字的豐富寓意,又展現了漢字的裝飾藝術特色。在現代包裝設計中,設計師可以通過對漢字的結構、寓意、形狀等進行構思,展現包裝設計的創新意識。如漢字的“字里有畫”“畫中藏字”等藝術手法,形象生動,意蘊深刻,更能增添包裝設計的文化旨趣,提高包裝的審美性、民族性、識別性。如,可以在一些月餅包裝中引入書法“秋”字、“月”字,還可以融入有孩童形象的民間繪畫,醞釀濃濃的節日氛圍。

傳統民間藝術是絢麗的、多彩的、豐富的,既是我國多元文化的一種體現,又為現代包裝設計創新發展注入了創意與活力。作為對傳統民間藝術的傳承與發展,在現代包裝設中融入傳統民間藝術,能夠突顯民族文化特色,增強包裝的藝術表現力,贏得消費者的心理認同。

參考文獻:

[1]周楊靜.地域特產包裝設計的文化轉譯.南京藝術學院學報(美術與設計),2015(4).

[2]皇甫娟.包裝設計中民間藝術元素的體現.包裝工程,2015(2).

[3]胡艷芹.包裝設計中可持續發展要素應用方式——基于實用價值分析.黑河學院學報,2018(3).

[4]梁淑敏.廣府民間藝術在包裝設計中的應用.包裝工程,2017(8).

[5]嚴晨,史啟新.設計不設界——現代包裝設計中的多感官表達.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2(24).

[6]陳勇軍,錢定志.體驗性包裝設計探析.咸寧學院學報,2012(3).

[7]李鵬斌.交互性在現代包裝設計中的應用及特點.包裝工程,2012(4).

[8]劉穎,楊猛.包裝設計中“五感”應用的探究.包裝工程,2011(12).

[9]陳瑩燕,李蔓麗.現代包裝設計中的多感官表達之探討.裝飾,2011(2).

作者:王荔 單位:大連科技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