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述高中思想政治教學策略

時間:2022-12-21 10:26:39

導語:簡述高中思想政治教學策略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簡述高中思想政治教學策略

摘要:高中思想政治作為文科教學體系中的重要學科,應遵循新課改下素質教育的要求,以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為教學目標,探索高效的教學策略,在提升課堂效率的同時,促進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

關鍵詞:高中政治;素質教育;核心素養;有效性;教學策略

所謂思想政治,無疑是以構建學生的人格思想為目的的教學。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學科涵蓋內容十分廣泛,其必修內容有:《經濟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生活與哲學》,此外,還有《科學社會主義常識》《國家和國際組織常識》《科學思維常識》《生活中的法律常識》《公民道德與倫理常識》等選修內容。然而,傳統的教學方法是以教師為課堂主體進行知識的講解,學生則一味讀、記、背。這樣的課堂模式往往使學生覺得枯燥、乏味,學生無法透徹地理解每一個知識點。長此以往,學生難免對高中政治的學習失去興趣。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首先應該深入研究教材,探索科學而高效的教學策略,引導學生以理性思維思索問題;其次,從各教材的標題可以看出高中政治學科與生活中的政治、經濟、文化與哲學緊密相關。因此,教師可聯系生活實際進行教學,以加深學生對教材知識的理解,并提升學生將理論知識運用于實際的能力,從而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本文將結合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教材從以下幾個方面探索高效的教學策略。

一、設置巧疑妙問

以問題形式開展教學,在學生的心中埋下疑惑的種子,有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其在課堂上能集中注意力,全神貫注地解決心中的疑問;授課過程中教師設置巧疑妙問,有助于引導學生的思維導向,啟迪學生的心智,促進學生形成理性思維和創新思維等,從而培養學生自主發現、獨立探索、深化理解知識及解決問題的能力[1]。問題的設置也有一定的技巧,教師需要注重以下幾點。(1)從多角度進行提問。教師應從不同的視角進行提問,即對同一個案例設置不同的問題,可以有效拓展學生的發散性思維,避免其形成思維定式,使其在遇到不同的問題時能靈活地解決。(2)設置適宜難度的問題。教師應充分考慮學生的現有水平及解決問題的能力,其問題難度可略高于學生水平,一定程度的難度可發揮學生的潛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以促進學生的發展,提升學生的思維高度;但難度也不能過高,避免學生產生畏難心理。(3)設置合理坡度的問題。所謂問題的坡度,指的是根據問題從提出到解決的過程的不同,可將其分為四個階段:初級階段,學生參照課本即可解決的問題;中級階段,學生將課本答案進行變化和翻新即可解決的問題;高級階段,學生需要將所學知識進行綜合才能解決的問題;高級階段的發展,該階段屬于創新階段,需要學生以創新的思維來解決問題。教師在設置問題時應充分考慮學生的實際情況,循序漸進地鍛煉學生的解題能力、理性思維和創新思維。同時,教師還應注意提出學生感興趣的問題,以調動學生思考問題的積極性,并且注意問題貼近教材、貼近生活、貼近實際,促進學生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

二、創設生活情境

生活即教育,在教學過程中創設合適的生活情境,以生活實例促進課堂教學的開展,有利于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增加學生的課堂參與度,同時促進學生對生活的探究精神。高中政治是一門理論性非常強的學科,對于一些深奧的理論,學生通常較難理解,而適宜的教學情境則可以將抽象的理論知識具體化、生動化。學生通過分析真實的情境,可以更加深刻地理解理論知識。教師在課前應做好充分的準備,結合高中思想政治與生活緊密相關的特性,注重對日常熱點新聞的積累,以便能隨時運用于教學之中,創設合適的教學情境。首先,教師應該樹立生活化的教學理念,建立平等的師生關系,帶領學生共同探索生活化的思想政治教學。其次,教學情境的創設應當著眼于學生的生活認知,即以實際事物或相關背景為載體,解決學生在認知過程中可能存在的實際與理論之間、感性與理性之間的矛盾關系,進而對教學目標進行優化。最后,創設基于生活化資源的教學情境,可有效拓展學生的知識層面,教學內容不再局限于課本內容之中,教師將其所積累的時事熱點資源引入課堂之中,學生與時俱進地了解國內外的經濟、政治、文化等案例,并進行分析,從而培養理性思維,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經濟、文化、政治構成了社會,是生活的基礎,因此,充分利用生活化資源,以生活資源為載體創設適宜的教學情境,可使高中政治課堂更加高效,同時有助于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2]。

三、引入網絡教學

當今時代是信息技術的時代,網絡技術幾乎覆蓋了學習、生活、工作等各個方面,隨著信息技術的高速發展,其在教育領域愈加受到重視。將網絡教學引入課堂之中,如微課、多媒體輔助教學、視頻、音頻等措施極大地豐富了教學模式,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與好奇心,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其全身心地投入到課堂之中,使課堂變得生動而活潑,打破傳統的教師板書、學生筆記的枯燥課堂。更重要的是,學習高中政治,關注時事熱點新聞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與價值。而四通八達的現代網絡技術,可以幫助師生在最短的時間之內得到自己想要知道的信息,諸如國內外的經濟、文化、政治等與高中政治相關的時事新聞。當然,有些新聞中帶有作者的主觀臆斷,教師需帶領學生以正確的三觀理性分析相關時事熱點。同時,教師可利用網絡增強與學生之間的溝通交流,尤其對于部分平時不善與教師溝通的學生而言,一旦遇到疑惑,可及時在線上向教師進行反饋。教師在線上進行答疑解惑,當遇到一些有價值或經典的問題,也可以在課堂上提出來,讓全班同學思索、討論,最后進行點評。這樣的模式可節省課堂上的有效時間,從而提高課堂效率,完成教學目標。而教師也可以根據這些疑問及時了解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情況。

總而言之,對于理論教學占較大比重的高中政治教學來說,首先需要轉變教師傳統的應試教學理念與思路,探索創新的教學策略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營造活潑的學習氛圍,通過設置巧疑妙問使學生能在課堂上集中注意力,在教師的引導之下、自主思索并尋求解決方法的過程中,形成理性思維、發散思維、創新思維,從而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將時事熱點與教材相結合,創設合適的生活情境用以教學,將抽象的理論變得具體,在引起學生的興趣的同時,加深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從而能更快速而牢固地記憶繁雜的理論知識;充分發揮網絡工具的優勢,將其運用于教學之中,豐富高中政治教學模式,從而提高課堂的有效性。同時,對教師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需要加強自身的專業素養,對知識框架有系統的認知且能熟練把握每一個知識點,從而能設置有效的課堂問題與生活情境,并且注重自身綜合素養的提升,以便以身作則地培養學生的綜合素養。

[參考文獻]

[1]秦春芳.高中政治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J].考試周刊,2018(38):149.

[2]李秀琴.淺談網絡教學在高中政治中的應用[J].學周刊,2018(13):148-149.

作者:陳利昌 單位:江蘇省蘇州工業園區第二高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