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污染治理的監督與管理研究
時間:2022-11-09 08:41:47
導語:水污染治理的監督與管理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伴隨著我國城市化進程逐漸加快,經濟快速發展的同時,水環境與經濟發展之間的矛盾日益突出。水污染的加重不僅會對社會和人們的生活造成影響,且不利于經濟社會持續發展。為保障水體安全,切實維護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我國加強了水污染治理工作,制定了“水十條”“河長制”等一系列的有助于水污染治理的計劃與政策,在實際管控中,水污染的預防和治理、污染治理設施的正常運行是減少水污染問題的關鍵。因此相關管理部門需要構建符合水污染治理的多元化管理機制,完善相關制度,促進我國流域水污染的協作治理工作順利開展,解決我國的流域污染問題[1]。
關鍵詞:水污染;流域污染;協作治理
水污染主要是指水體因某種物質的介入而導致其化學、物理、生物或者放射性等方面特性的改變,從而影響水的有效利用,危害人體健康或者破壞生態環境,造成水質惡化的現象。流域是水污染的主要載體,為有效地治理水污染問題,政府、社會、個人、相關管理者都需要加大對于治理工作的重視程度,樹立環保意識,從而促進水資源可持續發展,為我國社會政治經濟發展夯實基礎?!熬G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只有及時治理水污染,才能實現綠水青山,才能確保我國的可持續發展。
1水污染危害概述
水資源造成的污染會直接或者間接影響人們的生產和生活,以及未來城市的發展,主要危害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它將直接威脅著飲用水的安全問題,水資源是人類最寶貴的資源之一,無法想象如果有一天水資源消失人類將會變成怎樣的景象。而如果水資源存在污染情況,就會導致人體吸收有毒有害物質,影響人的身體健康,甚至危及生命。在目前情況下,個別的發達城市地下水源污染、飲用水管網污染、二次供水設施污染等現象較為突出,城市中的居民飲用水安全遭到威脅。其次,無論是工業生產還是農業生產都離不開水資源的支撐,水污染會嚴重地影響社會生產,水污染問題會影響到生產產品的質量,直接導致企業利益的虧損。同時,在我國生態文明建設中,治理水污染問題是十分重要的內容。如何確保供水安全,水環境符合國家標準,降低水體污染對人體、動植物產生危害成為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指標。在眾多危害中,水污染將直接影響到我國生態文明建設質量,嚴重影響我國社會經濟轉型,阻礙我國的綠色發展。
2水污染治理監管存在的問題
2.1缺乏協作理念,信息不夠公開
目前在我國水污染治理的監督與管理過程中,由于缺乏協作理念,導致各部門在工作開展中缺乏有效地溝通與協調,難以為各部門環保意識的提升提供支持。同時由于監督與管理的全過程信息不完全公開,無法得到社會及媒體的有效監督。
2.2制度供給體系不完善,執行監督功能不強
目前我國尚未形成完善的、科學的制度供給體系,導致部分區域在發展過程中重視經濟效益,忽略環境保護。同時,由于監督功能的執行力度不夠,無法確保制度體系的有效落實,難以對水環境污染進行有效監督。
2.3采取不適當的水污染治理措施
在對水污染進行治理過程中,在治理前缺少對水污染原因的深度了解,以及對治理措施的論證,導致水污染治理措施不適當,無法達到預期效果。
2.4缺乏完善的考評體系
水污染治理工作的有效開展以及水污染的治理全過程,未能針對實際情況,制定有效的考評體系,導致治理人員工作積極性不高,難以提升工作質量與效率。
3水污染治理監管的應對措施
3.1培養協作理念,公開相關信息
我國相應的協作管理制度存在問題,這就需要政府部門在進行建構過程之中要樹立相關的協作理念,同時加強彼此之間的信息共享,共同致力于相應的管理工作,確保工作的順利開展。信息共享是各部門及單位開展水污染監管與治理的重要基礎,更是做好此項工作的橋梁,在良好的溝通機制下,及時分享信息,確保工作的有效開展。在信息共享、公開機制下,還能借助社會、媒體的廣泛監督,督促水污染治理工作的有效開展,嚴禁污染水環境現象繼續發生。通過協作理念的培養,形成協調治理,全局意識,共同商議水污染監管與治理的方法,這樣才能對水源進行全方位監管與治理[2]。在我國政府工作中要加強對體制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處理,針對流域水污染治理的困境建議政府和其他相關利益方樹立協作理念,有意識地致力于污染問題的解決。信息共享和相互信任是良好溝通的前提和基礎,在進行信息共享的過程中應該加快建立全國統一的流域水治理平臺,以期能夠幫助各地政府和企業加強對環境的保護,遇到的問題可以及時解決,促進我國各部門的協作治理。
3.2完善制度供給體系,強化執行監督功能
在我國流域水污染治理過程中,國家逐漸完善對于法律法規的頒布與管理,要求各部門按照相關法規進行工作,并逐步加強了對各部門工作的監督。從宏觀層面,需要建立健全相應的法律體系,從源頭上針對水環境管理方面加強相應的立法工作,同時明確相應水污染治理問題的急迫性,鼓勵各部門加快建立有效的水污染協調解決對策,更好地解決水污染問題。從現實層面,政府需要按照相應政策要求來執行工作,高度認識水資源污染的嚴重性,并按照實際生活中所調查的信息,對于地方各企業的管理工作進行要求,并嚴格按照相應的綠色GDP發展為導向,促進地區內各企業對于水資源問題的有效處理和治理工作順利開展。在微觀層面,進行相應的集體選擇和監督,更好地落實于相關的治理工作。在進行我國水資源治理過程中,加強對于流域水污染問題的關注度,同時建立多元主體之間相互有效監督。落實相應國家政策和地方政府要求,結合政府和上下級之間的有效監督,促進相應工作順利開展,更好地保護環境,促進水資源可持續發展。
3.3采取科學的治理措施
在執行水污染治理工作過程當中,需要根據具體的污染治理需求和實際的污染情況采取有針對性的措施進行治理。第一,對于污染的治理工作應該從源頭開始,要求治理區域相關工作人員嚴格管控各種廢水的排放量和排放標準,除此之外,對于污水排放企業應該引導其引進先進的水凈化處理設備,使企業內部的水資源實現真正的循環利用的目標。第二,確保水資源治理工作的資金投入和人力投入,保證整個工作的順利開展,第三,治理措施一般情況下分為化學治理、物理治理以及生物治理,在采用不同的治理措施之前,具體的執行人員應該對水污染治理區域進行整體的治理試驗工作。第四,選擇先進的技術與設備,設置監測點,對水環境進行及時監測,這樣才能對水環境污染程度、水環境治理效果等情況進行及時了解。第五,組建高質量的隊伍,水污染的監管與治理工作,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作,此項工作涉及到的內容較多,如果處理不好會損害各方利益,也會對水污染治理工作進度產生影響,所以一定要組建高質量的人才隊伍,對水污染問題進行研究,確保執行力度,提升水污染治理水平[3]。第六,加強對國內外先進治理方法的學習,不斷優化治理措施,提升治理效果。
3.4完善考評體系
對于水污染治理工作來說,一定要針對具體的治理項目以及責任主體建立非常完善的考核評價體系。在通常情況下,應該把大規模的綜合治理項目作為本市重點項目來抓,在這樣的要求下才能促成考核督辦工作的不斷完善,把具體的水污染治理成效和和項目實施進度等情況整體納入年終績效考核內容中,從而使得水污染治理工作的成效與責任目標管理的考核緊密聯系在一起,提高責任人對水污染治理工作的重視程度,進一步確保項目高質量的實施。在考核過程中,可以制定個性化的考核方案,這樣就可以具有針對性地開展考核工作。比如可以按照監管主體的不同,考核的等級也不同,這樣就可以讓不同監管主體認識到自身工作的重要性。同時也要將水污染監管納入到政府領導及負責人的績效考核中,讓其能重視水污染監督管理,并能落實到具體工作中[4]。
3.5倡導公眾參與監督管理
生態環境管理部門在向公眾宣傳舉報污染既是義務,也是權利的同時,可以通過采取獎勵舉報等方式,支持、鼓勵公眾積極參與生態環境監督管理,廣泛凝聚社會力量,最大限度地形成治理環境污染和保護生態環境的合力,嚴厲打擊環境違法行為,全方位保障環境安全。
4結語
綜合來看,我國現階段水污染治理工作在中央和各級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視下,得到了有效的改善,但是水污染問題時有發生,制約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因此需要多方協作、共同監督管理,才能全面改善我國水環境污染問題,確保生態文明建設和綠色可持續發展取得最終勝利。
參考文獻:
[1]黎元生,胡熠.論水資源管理中的行政分割及其對策[J].福建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4):54-57.
[2]張睿.山西省城鎮污水處理廠建設運行情況分析及宏觀對策探討[J].經濟研究導刊,2018(30):38-38.
[3]劉宏偉.兩次約見跟蹤監督——樂昌人大推動污染防治工作落到實處[J].人民之聲,2020,346(10):54-54.
[4]羅治華,何潔,李斌,等.滇池流域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水污染物排放標準制訂探討[J].環境科學導刊,2020(5):20-25.
作者:劉麗力 單位:吉安市生態環境保護綜合執法支隊吉州大隊
- 上一篇:農村環境污染治理模式及治理體系
- 下一篇:農田土壤化肥污染治理優化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