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銀山街道“便民聯系卡”架起干群連心橋

時間:2022-02-25 07:55:00

導語:金銀山街道“便民聯系卡”架起干群連心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金銀山街道“便民聯系卡”架起干群連心橋

求真務實創新載體

銀山街道便民聯系卡架起干群連心橋

金銀山街道地處益陽市中心城區,轄區總面積7.9平方公里,下轄6個社區居委,常住人口5萬余人。今年以來,為創建“誠信、高效、務實、創新、節約”的黨政機關,街道以制度創新為切入點,扎實開展區委、區政府提出的“制度創新作風建設年活動”。其中,為切實改變群眾辦事難、難辦事的癥結,進一步加強機關效能建設,打造和諧的黨群、干群關系,街道推出了一項別開生面的“便民聯系卡”制度,取得了明顯的成效,深受廣大群眾歡迎,并多次得到區委、區政府的高度好評。

一、具體做法

便民聯系卡是街道專門印制的一張藍白色過塑小紙片,正面印著制訂聯系卡的宗旨:“裝百姓心,進百姓門,聽百姓音,辦百姓事,幫百姓忙,致百姓富,解百姓愁,與百姓樂”,背面寫著9名黨政領導及各辦、站、所長的姓名、電話,并附著熱線電話(4216102)和監督電話(4216075)。這張卡片印制了1萬份,分別發到6個社區、數十個村民小組以及轄區企業、學校、個體戶等相關人員手中,群眾有事可直接打電話找卡上的任何一人,也可打熱線電話到辦公室。聯系卡成為他們與黨工委辦事處聯系的最方便的“按圖索驥”工具,極大地方便了群眾辦事,受到廣大群眾的由衷歡迎。

街道推出便民聯系卡制度,在方便群眾辦事的同時,主要還是為民服務。涉及到與群眾相關的計劃生育、最低生活保障、勞動就業、特困照顧、民事糾紛和經濟發展等方方面面,都要盡最大可能為群眾提供政策、技術咨詢,提供便民服務。

為認真落實好這項制度,街道更廣泛地開展“四聯系”活動(黨政班子、干部每人與一家企業、兩個社區居民組、三個居民組長和四個弱勢群體建立幫扶對子關系)。把落實便民聯系卡制度和“四聯系”活動的好壞情況直接與年終的評先、評優、目標管理考核獎和來年定崗直接掛鉤。其實,街道創新并落實這些制度的真正目的,正如街道一位領導在動員會上所說:“無論是建立‘便民聯系卡’,還是推行‘四聯系’活動,我們的宗旨都在于切實轉變基層干部工作作風,加強思想政治工作,讓百姓真正過上富裕的好日子。”

二、主要成效

據不完全統計,實施該項制度以來,共收到群眾打來電話500多個,涉及生產生活、鄰里糾紛、計劃生育、社區建設、黨風、特困職工等各方面;為群眾解答政策210人次,提供技術和信息咨詢125人次,提供就業信息46人次,解決特困照顧9人次,協調各類糾紛45人次,有的甚至是拖了十幾年的歷史遺留問題;接到群眾的建議和意見8件。便民聯系卡已成為密切黨群干群關系的有效載體。各辦所站、支部以及全體機關干部均全身心地投入到了創滿意活動之中,在機關中形成了你追我趕、爭先創優的良好氛圍,積極爭創滿意辦所站、滿意支部和滿意干部。滿意活動的開展,拉近了干部與群眾的距離,得到了群眾的擁護與贊譽。群眾親切地稱聯系卡為“效能110”。

(一)方便了群眾辦事

“便民聯系卡”起到了干部聯系群眾的橋梁和紐帶作用。它在干部與群眾之間搭起了溝通的橋梁,讓群眾辦事“小事不出門”、“大事不出街道”,極大地方便了群眾。過去人們有事只知找黨工委、辦事處,但具體是何部門何人負責辦理卻心中無數,因而為辦成一件事“疲于奔命”者有之;遇著急事、難事,等找到人時“黃花菜都涼了”的情況也有之。有了“便民聯系卡”情況就不同了,機關辦事效率大大提高了。

這一做法,使群眾遇到困難或突發事情時,隨時可以和干部進行聯系,方便了群眾,提高了辦事效率,強化了監督機制,切實把群眾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拉近了干群距離,干群之間架起了一座實實在在的連心橋。就如金銀山村村民陳伯勝所說:“現在辦事只要一個電話,就可以輕輕松松找到我們的干部了,辦事既方便又快捷,街道黨工委、辦事處真正架起了與我們老百姓溝通的‘連心橋’”。

(二)促進了為民服務

“便民聯系卡”雖然只是一張小小的卡片,但它卻代表了一種服務態度,體現了務實、便民、高效的工作作風。街道黨工委、辦事處一直高度重視執政為民,把群眾的需要和利益放在第一位,把搞好服務、密切聯系群眾作為執政為民的落腳點,讓群眾真正得到實惠。一張小小的便民聯系卡拉近了干群的心。現在,干部坐辦公室喝茶、聊天的少了,主動下社區為民辦實事解決問題的多了。

今年5月,剛開始實行聯系卡制度,機關下崗職工陽立民的母親便來電反映,說兒子原來在這單位工作,現在下崗,兩個小孩讀書,自己體弱多病,生活非常困難。領導知道后,便迅速研究決定,給予了一定的特困補助。劍東旅游公司運作資金緊張,其老板就打電話找街道領導反映,街道就通過關系與某信用社聯系,幫助他們貸款到位25萬元,解決了他們的燃眉之急。

總之,自建立“便民聯系卡”制度以來,街道各部門的服務態度明顯好轉,群眾的滿意度顯著提高。如街道以為民服務為宗旨,耐心化解司法信訪疑案,當地接待率明顯提高,但全年街道上訪率下降了35%,信訪案件辦結率達100%。轄區內沒有發生非正常集訪、越級上訪事件。

(三)改善了機關作風效能建設

“便民聯系卡”有力的敦促了干部改變工作作風,提高辦事效率。同時有效地推動了街道“首問責任制”、“限時辦結制”、“責任追究制”三項制度的落實。通過為群眾辦事服務的具體操作,將領導干部工作態度和業績納入了有效的民主監督之中,從而全面提升和強化了干部自身的政治意識、大局意識和責任意識。

唐代柳宗元《送薛存義序》有云:“凡吏于土者,若知其職乎?蓋民之役,非以役民而已也。”意思是說,你知道在地方上做官應擔負什么職責嗎?那就是要做老百姓的仆役,而不是去役使老百姓。“便民聯系卡”實質上就是在當前機關效能建設中落實同志所倡導的樹立“憂患意識”、“公仆意識”和“節儉意識”的具體體現,它昭示著今天我們的“公仆”觀,以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比之古人有了更為深刻崇高的內涵。被群眾贊為“效能110”的“便民聯系卡”,所體現的不就是其中的應有之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