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城規劃區土地管理制度

時間:2022-11-01 10:13:00

導語:縣城規劃區土地管理制度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縣城規劃區土地管理制度

一總則

第一條為加強縣城規劃區內的土地管理,優化配置縣城土地資源,合理利用土地,確保縣城建設規范有序發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河北省土地管理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規劃法》等有關法律、法規,結合我縣實際,特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本辦法適用于縣城規劃區內的所有土地。縣城規劃區指經省政府批準的我縣縣城1995-2015年的遠景規劃區控制的范圍。

第三條對縣城規劃區內的土地依法實行國有土地有償使用制度、土地使用權流轉制度、土地用途管制制度和土地儲備制度。

第四條縣城規劃區內所有土地由縣國土資源局代表縣政府實行“五統一”管理,即:統一規劃、統一征地、統一開發、統一出讓、統一管理。各相關部門、鎮、村要積極配合,切實加強規劃區內的土地管理工作。

二土地規劃

第五條縣政府根據經省政府審批的全縣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組織建設、土地等部門,編制縣城規劃區的土地利用規劃。

第六條縣城總體規劃應與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相銜接,建設用地的確定應當符合縣城建設規劃,建設用地規模不得超過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確定的縣城建設用地規模。

第七條任何單位和個人必須嚴格執行已經省政府批準的縣城土地利用規劃。縣城規劃區內的所有用地項目只能在縣城土地利用規劃確定的建設用地范圍內進行建設。國家、省重點項目建設確需使用全縣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外土地的,必須報省人民政府批準。

三土地管理

第八條縣城規劃區內的所有土地應當逐步納入國有土地管理范圍,其中城區內和周圍農村集體所有土地的利用由縣國土資源局代表縣政府實行統一管理,縣政府經依法沒收、征用、收購后可以轉為國有土地。

第九條縣城規劃區內任何單位和個人進行建設,需使用土地的,必須依法使用國有土地,并以出讓等有償方式取得(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城中村居民需建設用地的,要由土地、建設部門本著逐步改造城中村,使其向居民區發展的原則,統一規劃、統一審批。

第十條建設單位或個人在辦理用地手續時,應當先向建設局提出申請,由建設局本著高效利用縣城規劃區內有限土地資源的原則,按照縣城規劃,經認真審核、報縣政府主管領導批準后,發給用地規劃許可證,然后向縣國土資源局申請用地,經縣政府審查批準后,方可辦理有關手續。

第十一條嚴禁任何單位和個人在縣城規劃區內私自進行土地交易。對未經縣國土資源局批準,私自與村集體經濟組織簽訂協議、私下供應土地或擅自墊土填坑、亂占水面的,一律視為非法占地。

第十二條嚴禁改變土地批準用途使用土地。確需改變原批準用途的,必須到原批準機關重新辦理相關手續。

第十三條以有償方式取得的國有土地使用權,可以依法轉讓、出租或抵押。

嚴禁私下轉讓國有土地使用權。依法轉讓土地使用權的,轉讓、受讓方應到縣國土資源局辦理變更手續。未辦理變更登記手續的,轉讓合同無效。

依法抵押、租賃土地的,當事人應在規定期限內到縣國土資源局申請注冊登記。審核同意后,核發《土地他項權利證明書》,凡未領取《土地他項權利證明書》而進行土地使用權抵押、租賃的,不受法律保護。

四土地儲備

第十四條縣政府成立土地收購儲備管理委員會,在縣國土資源局設立土地儲備中心。土地儲備中心根據縣土地收購管理委員會提出的收購計劃,對需盤活的存量土地和其他需要調整的縣城存量土地進行收購、前期開發、資金測算、招商洽談等投放市場前的準備工作。

第十五條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國有土地應當進行儲備:

(一)縣政府應依法統一規劃、管理、使用的縣城規劃區內所有水面、洼地、坑地等集體土地;

(二)依法應當收回的違法用地;

(三)企業破產、撤銷、搬遷或單位合并騰出的劃撥用地;

(四)政府統一規劃、拆遷后獲得的土地;

(五)依法收購的土地;

(六)縣政府指定收回的土地;

(七)土地使用期滿被縣國土資源局依法收回的土地;

(八)獲取土地使用權滿二年后無力開發建設,又不具備轉讓條件的土地;

(九)因城市建設和公共事業的需要,政府對已出讓土地提前終止合同,需收回的土地;

(十)土地使用者申請縣土地儲備中心收購的土地;

(十一)按照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和土地利用年度計劃,縣政府需征用的土地;

(十二)縣政府認為需要進行儲備的其他國有土地。

第十六條符合上述條件能立即進行儲備的土地,要當即收回。暫不能收回的,要由縣土地儲備中心對應儲備的土地和地上附著物的權屬、面積、四至范圍、土地用途等情況進行調查核實,制定收購實施方案,經縣土地儲備管理委員會同意、縣政府批準后,與原土地使用權人簽訂《國有土地使用權收購合同》,并約定補償費用及辦法。

第十七條根據合同預定的期限和方式,土地使用權人向縣土地儲備中心交付被收購的土地和地上建筑物。被收購的土地即納入土地儲備。

第十八條被納入土地儲備的土地,都要由縣土地儲備中心登記造冊,并對其進行前期開發。

第十九條經前期開發后的儲備土地使用權,由縣國土資源局按規定以招標、拍賣、掛牌的方式進行出讓。

五土地征用

第二十條縣人民政府依法征用土地時,被征地單位必須予以配合并按要求交付土地。

第二十一條縣人民政府依法征用土地時,文字通知被征地單位指定專人到現場指界、勘丈、清點地上附著物。

第二十二條依法實行公告征用制度。縣人民政府自接到省政府征地方案批復之日起10日內,在被征用土地的單位予以公告。公告內容為:批準征地的機關、征地用途、征地范圍、征地面積和補償標準及辦理補償的期限。被征用土地的單位應當在公告規定的期限內,到縣國土資源局辦理土地補償登記手續,并按規定日期交付土地。

第二十三條使用城市規劃區內街道兩側土地的,其征地費用按至街道中心的面積計算。

第二十四條征用農民集體所有土地應按國家有關規定給予補償。

六法律責任

第二十五條買賣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轉讓土地的,其轉讓合同無效,并由縣國土資源局沒收非法所得;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二十六條依法收回國有土地的使用權當事人拒不交出土地的,臨時使用土地期滿拒不歸還的,或者不按批準的用途使用國有土地的,由縣國土資源局責令交還土地,并按土地管理法律法規的有關規定處以罰款。

第二十七條未經批準或者采取欺騙手段騙取批準,非法占用土地的,由縣國土資源局責令退還非法占用的土地,對違反土地利用總體規劃擅自將農用地改為建設用地的,限期拆除在非法占用的土地上新建的建筑物和其他設施,恢復土地原狀,對符合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的,沒收在非法占用的土地上新建的建筑物和其他設施,可以并處罰款;對非法占用土地單位的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二十八條依照法律規定,責令限期拆除在非法占用的土地上新建的建筑物和其他設施的,建設單位或個人必須立即停止施工,自行拆除;對繼續施工的,作出處罰決定的機關有權制止,制止無效的,申請法院強制執行。

第二十九條建設用地單位或個人自批準動工之日起滿一年未動工建設的,由縣國土資源局征收土地閑置費;連續二年未動工建設的,經縣人民政府批準后,由縣國土資源局依法收回土地使用權。

第三十條本辦法由縣國土資源局負責解釋。

第三十一條本辦法自之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