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局環境治理工作制度

時間:2022-07-16 09:56:00

導語:教育局環境治理工作制度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教育局環境治理工作制度

第一條為推進城鄉環境綜合整治工作規范化、制度化,提高行政效能,根據《*縣城鄉環境綜合治理工作過錯責任追究辦法(試行)》(*委辦發〔2009〕4號通知)精神,結合教育系統實際,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本辦法適用于機關各股室、各教育直屬事業單位和各級各類學校及其工作人員。

第三條在城鄉環境綜合治理工作中因故意、過失而不履行、未履行或者不正確履行職責,造成不良影響和后果的,依照本辦法追究過錯責任。

第四條責任追究堅持實事求是、有錯必究、責任與過錯相對應、教育與懲戒相結合的原則。

第五條過錯責任的追究形式為:

(一)書面檢查;

(二)誡勉談話;

(三)通報批評;

(四)公開道歉;

(五)暫停職務;

(六)調離工作崗位;

(七)免職;

(八)責令辭職;

違反紀律的,按有關規定和程序追究紀律責任;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機關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六條機關各股室、各教育直屬事業單位和各級各類學校及其負責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追究過錯責任:

(一)沒有按照規定要求建立相關領導機構、工作機構、長效保障機制、長效工作機制、責任追究機制的;

(二)對城鄉環境綜合整治工作部署、執行、督促檢查不力,工作不到位,對屬于職責范圍的事項推諉、拖延不辦,致使城鄉環境綜合整治工作無法順利實施的;

(三)不及時傳*執行上級機關的決定、要求,造成不良影響的;

(四)不顧全大局,在人力、財力、物力上不服從整體部署進行綜合整治的;

(五)各單位和學校不依法管理,不作為、消極作為或不當作為的;

(六)非主管部門不依職配合和參與城鄉環境綜合治理工作,對開展的相關工作消極作為,造成不良影響的;

(七)違反城鄉規劃、城市市容和環境衛生、城市道路管理等法律、法規的;

(八)不能完成城鄉環境綜合整治的主要任務和指標,效能低下,城鄉市容環境面貌無有效改善的(非自身、不可抗力因素除外);

(九)對因城鄉環境綜合治理而引發的重大安全責任事故及重大突發公共事件瞞報、謊報、漏報、緩報或者防范、救援、處置不力的;

(十)利用職權和職務上的影響,違反規定干預和插手城鄉環境綜合治理工作的,造成不良影響的;

(十一)在工程的立項、報批、招標投標、施工等監管中,不嚴格遵守各紀律規定,或利用職權和職務之便為自己或者他人違法謀取不正當利益的;

(十二)截留、挪用、私分、貪污工作經費或城鄉環境綜合整治專項資金的;

(十三)對群眾反映的問題,不及時調查,導致群眾越級上訪的;在調查處理群眾信訪等工作中,處理失當,導致矛盾激化的;

(十四)對上級行政主管機關《建議書》置之不理,不能在規定時限內改進工作并向上級機關回復的。

第七條各單位和學校及其負責人在實施其行政管理過程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追究行政過錯責任:

(一)對本單位和學校內無證經營、超范圍經營的行為管理整治不力,致使亂擺亂賣現象嚴重,影響單位和學校環境整潔的;

(二)對亂扔亂倒垃圾等影響公共衛生行為管理整治不力,造成公共場所環境衛生臟亂現象嚴重的;

(三)對單位和學校內亂設亂貼廣告以及其他亂掛亂刻亂畫行為管理整治不力,影響市容市貌和主要公共場所環境整潔的;

(四)對單位和學校內施工現場未封閉、噪聲擾民和揚塵污染等違規施工行為,以及不及時清運、亂堆亂倒建筑垃圾的行為管理整治不力,長期影響街道、城市環境整治和周邊居民生活環境的;

(五)對城鎮小街小巷的改造不力,影響居民生產生活和城鎮總體形象的;

(六)對違法建(構)筑物整治拆除不力,影響市容市貌整潔的;

(七)單位和學校物業管理不規范的;

(八)對市、縣城鄉環境治理辦和教育局安排的工作任務落實不到位,受到通報批評的;

(九)對單位和學校污水處理、垃圾處理設施建設進展緩慢,未完成治污減排目標的;

(十)對聯系社區工作落實不到位、不按要求組織開展文明勸導活動受到通報批評的;

(十一)因城鄉環境綜合整治不力,受到人大代表、政協委員質詢、批評的。

第八條國家工作人員在城鄉環境綜合治理工作中,利用拆遷和工程建設制造事端,陷入非法利益格局的,應當追究有關責任者的責任。

第九條實行白、黃、紅“三色卡”問責制。

(一)各單位和學校在城鄉環境綜合治理工作中存在一般過錯的,發出白色卡實行問責,對主要領導、分管領導和直接責任人按照第五條第(一)至(四)項追究過錯責任,并限期改正;

(二)各單位和學校在城鄉環境綜合治理工作中存在較為嚴重過錯的,發出黃色卡實行問責,對主要領導、分管領導和直接責任人按照第五條第(五)、(六)項追究過錯責任,并限期改正;

(三)各單位和學校在城鄉環境綜合治理工作中存在嚴重過錯的,發出紅色卡實行問責,對主要領導、分管領導和直接責任人按照第五條(七)、(八)項追究過錯責任,并限期改正;

(四)各單位和學校在一年度內三次受到白色卡問責的,按照黃色卡追究主要領導、分管領導和直接責任人的過錯責任;一年度內二次受到黃色卡問責的,按照紅色卡追究主要負責人和直接責任人的過錯責任;

第十條過錯責任追究按照干部人事監督管理權限實行分級負責。

第十一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從重或者加重處理:

(一)同時具有本辦法規定的兩種以上過錯行為的;

(二)轉移、銷毀有關證據,弄虛作假或者以其他方法阻礙、干擾過錯責任調查、追究的;

(三)被責令限期改正而無正當理由逾期不改正的;

(四)過錯行為造成惡劣影響或嚴重不良后果的。

第十二條本辦法由*縣教育局負責解釋。

第十三條本辦法自之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