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化教育館課題管理制度
時間:2022-10-21 04:45:00
導語:電化教育館課題管理制度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適應我省教育信息化和基礎教育發展需要,規范和完善我省“十一五”現代教育技術研究課題的管理,促進現代教育技術研究可持續發展,依據《全國教育科學規劃課題管理辦法》和《中央電教館全國教育技術研究規劃課題管理辦法(修訂)》,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我省“十一五”現代教育技術課題研究以全省基礎教育系統管理者、研究者、教師和現代教育技術專業人員為主體;倡導競爭,擇優立項,突出重點,兼顧一般。
第三條本辦法適用于我省“十一五”現代教育技術研究的各類課題。
第二章組織
第四條河北省電化教育館設立“河北省現代教育技術研究工作領導小組”(簡稱“省課題領導小組”)。其下設“河北省現代教育技術研究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簡稱“省課題領導小組辦公室”),負責具體事務,辦事地點設在河北省電化教育館研究科。
“省課題領導小組”負責制定并相關課題研究規劃、課題指南和課題管理辦法;審核各級各類課題,遴選重要課題向中央電教館推薦;決策學術交流活動和科研成果的推廣工作,促進現代教育技術研究事業的健康發展。“省課題領導小組辦公室”主要職責是組織課題規劃實施;管理省內各級各類相關課題;組織學術交流、推廣科研成果等。
第五條河北省電化教育館設立“河北省現代教育技術研究學術委員會”,主要職責是,提供學術咨詢、指導課題實施。其成員由“省課題領導小組”聘請。
第六條各市電化教育館可以參照本辦法設立相應部門,與“省課題領導小組”、“河北省現代教育技術研究學術委員會”建立相關業務聯系。
第三章課題類別和選題
第七條根據河北省電化教育館的《河北省“十一五”現代教育技術研究規劃課題指南》,設立“重點課題”。列入重點課題的,“省課題領導小組”向中央電教館推薦立項。重要工作課題和重要項目課題可根據需要,經“省課題領導小組”審定,單獨立項。
第八條“十一五”期間,每2年組織一次申報、審核和推薦(具體時間另行通知)。重點工作課題或重要項目課題經“省課題領導小組”與中央電教館相關部門磋商后,隨時組織申報推薦評審。
第九條“十一五”期間,我省現代教育技術研究課題選題原則:為基礎教育發展和課程改革服務,以基礎教育改革發展和教育現代化建設的重大理論與實踐問題為主攻方向,以應用研究為主,關注基礎研究,鼓勵新興交叉邊緣學科研究和跨學科的綜合研究,支持成果開發與實證性推廣性研究。提倡創新,避免低水平重復。
第四章申報和立項評審
第十條“十一五”現代教育技術研究課題,面向我省各級各類從事現代教育技術工作的管理機構、專業結構、社團、企業,全國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河北省現代教育技術實驗(示范)學校及其它各級各類中小學、幼兒園和教育工作者個人(以下均稱為“申請人”)。
(一)申報課題的單位需具有法人資格。
(二)申報課題的課題負責人需符合下列各項條件:
1.享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權,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擁護社會主義制度和中國共產黨的領導。
2.有小學高級、中學高級或相應的高級專業技術職稱。若不具備該職稱,可由兩名高級職稱專家書面推薦。
3.申請人原則上同時只能申報并承擔一個課題任務。正在承擔省級以上正式立項課題且未結題者,暫不能申報新的課題。
4.為鼓勵創新、避免重復勞動及知識產權糾紛,各單位申報其它系統的課題時,不得與本課題研究內容雷同。
第十一條申請人應根據《河北省電化教育館全省教育技術研究規劃課題申請·評審書》(以下簡稱“申請書”)的具體要求,認真如實填寫。申請人需出具能夠證明該課題研究所需經費的保障材料。
申請人是單位的,由本單位主要負責人簽署意見。申請人是個人的,由所在單位參照本辦法第十條進行審核,簽署意見并承諾提供研究條件和承擔課題管理職能及信譽保證。
《申請書》可從河北省電教館主頁*下載。
第十二條自申報公告之日起開始受理課題申報,受理期限一般為三個月。各市級課題領導小組辦公室將受理并審核合格的申請書(包括文稿和電子稿)以郵寄或E-mail等方式,集中報送河北省電教館課題領導小組辦公室。遲于受理截止日期(以郵戳為準)寄出的申請書,將不能列入該年度的立項評審。
第十三條“省課題領導小組辦公室”審核課題,收取課題評審咨詢服務費,由河北省電化教育館統一開具收據。未交課題評審咨詢服務費的,一般不列入立項評審。各申報單位均預交課題評審咨詢服務費,與《申請書》同時送到“省課題領導小組辦公室”。
第十四條申請立項課題由“省課題領導小組辦公室”組織由五名以上專家組成評審專家組,根據“省課題領導小組”制訂的評審指標對課題活頁論證部分進行匿名評審。評審組織方式可以是會議方式,也可以是通訊方式。原則上需有三人以上同意。
第十五條“省課題領導小組”對課題的立項行使最終審批權。“省課題領導小組”將通過立項的“重點課題”抄報“中央電教館”重點推薦。
第五章課題管理
第十六條我省現代教育技術研究課題實行“目標管理與過程監測”相結合,“重點指導與一般管理”相結合,“集中立項與分級管理”相結合的辦法。“省課題領導小組”協助中央電教館管理中央電教館立項課題,重點管理與指導省館立項課題。委托市級課題領導小組辦公室對所屬范圍內的課題實施日常管理。
第十七條各類立項課題要按照本辦法做好課題自我管理。
課題負責人接到立項通知書后,應盡快確定詳實的課題實施方案,在三個月內組織開題。并及時將實施方案和開題情況,報送“市級領導小組辦公室”,由市級領導小組辦公室匯總后集中報送“省課題領導小組辦公室”。
課題負責人應主動接受所在單位管理并積極爭取所在單位的支持。同意本單位人員申報承擔課題任務的單位,要采取措施加強對課題研究過程的監督和檢查,在時間、人力、經費、出版等方面給予積極支持。
鼓勵承擔課題的單位或課題主要負責人所在單位,對其所屬人員承擔或參加研究工作的成果作為業務考核的重要內容之一。
課題承擔單位或課題主要負責人所屬單位對各類立項課題的支持情況和實效,作為該課題結題評審與評優的指標之一。
第十八條為便于掌握課題進展情況和開展課題交流,逐步構建信息化管理與交流互動平臺*,實現課題申報、評審、立項、評估、結題等工作的網絡化管理體系。鼓勵課題組建立課題研究網絡博客(Blog)。
第十九條課題重要活動和重要階段成果應及時報“省課題領導小組辦公室”。每年12月前,課題組應提交年度研究報告,經所在單位簽署意見,報送“市級課題領導小組辦公室”。
各市級課題領導小組辦公室匯總各立項課題年度研究報告,于次年1月底以前,向“省課題領導小組辦公室”提交所管理的立項課題總體情況評估、進展以及變更、調整情況的綜合報告。
第二十條根據各課題的實施周期和進展情況,“省課題領導小組辦公室”組織中期評估、檢查和指導工作。
第二十一條各類課題有下列情況之一者,須由課題負責人提出書面申請,經所在單位同意,經市級課題領導小組辦公室審核,報“省課題領導小組辦公室”審核:
1.變更課題負責人;
2.改變課題名稱及研究方向;
3.改變成果形式;
4.對研究內容作重大調整;
5.變更課題管理單位;
6.課題完成時間延期半年以上或多次延期;
7.因故中止或撤銷課題。
對未經審核同意進行上述變更的立項課題,將不予結題。
第二十二條各類課題有下列情況之一者,按撤銷課題處理:
1.研究成果有嚴重政治問題;
2.剽竊他人成果,弄虛作假;
3.研究成果的學術質量低劣;
4.與批準的立項課題設計嚴重不符;
5.獲準延期,但到期仍不能完成。
第六章成果鑒定和結題驗收
第二十三條“十一五”現代教育技術課題的研究周期為半年—3年。所有課題在研究工作完成后,均應及時申請成果鑒定和驗收。
課題完成后,課題負責人填寫結題申請書從河北省電教館主頁*下載,經所在單位簽署意見后,向“省課題領導小組辦公室”提出結題驗收申請,迎接相關部門組織的成果鑒定或結題驗收。
鑒定或驗收所需經費由課題承擔單位或課題負責人所在單位承擔。
第二十四條成果鑒定或結題驗收,采取專家評議方式,包括會議評議和通訊評議。
鑒定或驗收組專家成員一般為5—7人。鑒定或驗收組專家由“省課題領導小組”確定。
課題組成員(包括課題顧問)不能擔任該課題鑒定或驗收專家組成員。
課題所在單位和其上級主管部門參與鑒定或驗收的專家不超過2人。
第二十五條課題組需要為鑒定或驗收專家組的每位專家準備并提供研究成果主件、相關附件及課題結題申請書復印件。上述材料應在鑒定或驗收會議之前一個月提交給鑒定組專家審讀。采取通訊結題方式的,課題組應在規定時間內將上述材料寄交鑒定驗收組的各位專家。
鑒定完成后,課題負責人應負責將完整的成果文本和電子稿(含研究成果主件、必要的附件及課題結題申請·評審書)各一套及成果鑒定書一并送交“省課題領導小組辦公室”。所有材料齊備有效的,頒發結題證書。
第七章成果的評獎、宣傳和推廣
第二十六條“省課題領導小組”、“市課題領導小組”、各課題組和課題負責人所在單位,要積極采取各種措施加強課題研究成果的出版、宣傳、推廣和轉化工作,充分發揮課題研究成果的作用和效益。
“省課題領導小組”和市級課題領導小組,通過課題研究成果報告會、專題培訓或學術研討、經驗交流等途徑,研究成果信息,促進成果的應用推廣。
第二十七條為保證課題研究的科學性、規范性、嚴肅性,未通過相關部門組織的評估或鑒定驗收的成果,原則上不得在公開的出版物、媒體、網絡上作定性宣傳。驗收合格的各類課題的最終成果,在出版、發表或向有關領導部門報送時,須在課題成果的文本封面顯著位置標明該課題類別。
第二十八條“十一五”期間,“省課題領導小組”對各類課題的研究成果,舉行一至兩次優秀成果評比和獎勵活動,具體辦法另行公布。
- 上一篇:土地承包金制度研究論文
- 下一篇:珠江三角洲城市間競爭研究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