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農業為現代農業領航成為亮點和優勢
時間:2022-07-25 03:59:00
導語:綠色農業為現代農業領航成為亮點和優勢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在實施“生態立省,綠色發展”戰略中,如何減少農業面臨的污染?在建設環鄱陽湖生態經濟區的構想中,如何實現農業與生態共贏?在進入產業化程度大發展時期,如何確保贛牌農產品暢銷市場?*在向現代農業大踏步行進中,傳統的農業生產方式正在悄悄發生質變——
有兩個問題一直困擾著*農業:在確保農產品質量安全的同時,必須先確保數量安全;在確保農業穩步發展的同時,必須確保生態安全和資源安全。
當我們從全國甚至全球的視角審視*農業時,壓力與動力與生俱來:一方面,*人均耕地面積只有全國平均水平的七成,卻是新中國成立以來兩個不間斷輸出糧食的省份之一,全國糧食主產區的地位從未改變;另一方面,入口安全成為世界人民關注的熱點,如何沖破層層技術壁壘,順利走向市場,是*農業長期必須正視的問題。
新世紀以來,經全省人民深入思考和廣泛實踐,在由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大踏步前行中,思路已日漸清晰——發展綠色農業,讓綠色基因加速向生產、加工、銷售環節滲透。
*各地綠色農業從迷惑到嘗試再到踴躍參與的過程,是綠色農業發展并取得成果的過程,我們對綠色農業的前景充滿信心。
綠色食品和有機食品數量均連續8年保持兩成以上的增速。截至*年底,綠色食品產品數量達916個,比上年增加205個,繼續位居全國前列;全省有機食品數量415個,比上年增加94個,連續5年位居全國第一。綠色耕地面積進入了加速增長期。目前,*綠色農業生產基地面積達513萬畝,全省耕地面積的“綠化率”超過10%,進入全國先進行列;環境監測的耕地面積達3860萬畝,意味著全省絕大多數耕地每年要經受環境評估。
綠色農業基地建設優勢更加明顯。*有23個縣的25個生產基地成為全國綠色食品原料標準化生產基地,占全國總數的八分之一強。*已成為全國主要的綠色大米生產基地。
提供上述數據的省發展綠色食品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唐安來認為,現在農業的目標是實現效率最大化,理念是可持續發展,這兩點與綠色農業是一致的。*生態環境優越,農業資源豐富,發展現代農業必須立足于這一省情,充分發揮生態環境和農業資源的優勢,走一條符合*實際、農業與環境雙贏的道路。
實踐已經證明,綠色農業不會因為保障質量而停滯發展,更不會慢發展,而在保障質量、實現效益的前提下快速發展,是又好又快的發展。基于這種認識,各地發展綠色農業的熱情超出農業部門的想象。僅今年一季度,各地申報綠色食品的數量超過100個。
綠色產業化龍頭企業成為綠色農業的中堅力量,推動綠色農業上規模上檔次
探尋*綠色農業發展壯大的軌跡,我們看到,綠色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作為綠色農業的主心骨,它一頭連著生產,一頭連著加工和銷售,推動綠色農業向規模化、集約化的現代農業邁進。同時,豐富的綠色農產品資源是龍頭企業發展壯大的基石,向企業發展提供了充足的原料。
探尋*綠色產業化龍頭企業的發展軌跡,我們仿佛看到了現代工業發展的套路,其中“綠色”發揮了催化劑作用。
“綠色”帶動項目投資。豐富的綠色大米資源吸引中糧集團投入巨資,在*建立了中國唯一、亞洲最大的蒸谷米加工廠,年產蒸谷米18萬噸,白米6萬噸,產品全部出口。匯源集團攜5億元成立匯源(南豐)水果飲料食品公司,廈門鵬原實業公司斥資3億元建9萬畝綠色基地……“綠色”為農業打造了國內外融資平臺,資金流正滾滾而來。
“綠色”是強強聯合的紐帶。全球最大的啤酒企業英博集團與雪津啤酒強強聯合,在南昌市青山湖區投資1.8億元建廠,這也是雪津啤酒在省外建立的第一個綠色生產基地。上高圣牛米業集團以該縣“全國綠色食品原料(水稻)標準化生產基地”為支撐,聯合當地6家大米生產企業,組建金農米業集團,企業生產能力達到40萬噸,成為*最大的米業加工企業之一。
“綠色”產生國際競爭力。綠色讓百勤異vc鈉暢銷海外,成為百事、可口可樂公司的主要供應商;綠色讓婺源大鄣山茶香飄歐盟,占領歐盟綠茶市場的50%;綠色讓進賢黑芝麻暢銷日本,價格由每噸7000元提高1.3萬元。
“綠色”成為農字號企業的流行色。目前,全省綠色食品國家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達到10家,比上年增加了4家,省級龍頭產業化企業達到91家,比上年增長38%。在全省農業產業化“雙十雙百雙千”名單中,綠色食品企業占“雙十”企業總數的70%,占“雙百”總數的39%。
在龍頭企業的帶動下,*從事綠色農業的農戶超過百萬戶,與傳統農業相比,每年戶均增收1260元。
綠色農業增強了*農業的實力和影響力,成為推介*的新名片
綠色生產企業的品牌意識得到空前增強,被消費者認同的品牌數量不斷增多。在*首次的“*十大原創知名品牌”中,潤田、煌上煌、南昌啤酒、陽光乳業等8家綠色食品品牌入選;在首屆*省名牌農產品的評選認定中,46個綠色食品品牌上榜,占名牌農產品總數的80.7%。目前,春絲牌面條、金佳牌大米、玉珠牌大米榮獲中國名牌稱號,在農業部日前公布的*年中國名牌農產品初選名單中,廣昌白蓮、華敏牌大米、昌碧牌大米、匯銀牌大米、婺源茶葉等榜上有名,這5個產品均為綠色食品。
綠色食品成為*農產品跨省出國的通行證,成為宣傳*優美生態環境的名牌,擴大了*在國內乃至世界的影響力。在第三屆中國國際農產品交易會上,吳儀參觀*展區時稱贊說:“*農產品有特色、有特點。”在上海舉行的全國綠色食品博覽會上,農業部副部長牛盾說:“看了*綠色(有機)參展食品,我看到了中國農產品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在商務部籌劃的“品牌萬里行——中部崛起品牌行”宣傳儀式上,*36個綠色(有機)食品參加現場展示。柑橘、大米、茶油、水產、茶葉、禽畜在全國甚至世界都具有競爭力。
品牌經營結出累累碩果。*綠色食品實現銷售連續多年保持三成增速。去年*綠色食品實現銷售收入131.7億元,出口創匯1.4億美元,大漲了近五成。省綠辦負責人樂觀地說:“這樣的發展速度至少可以保持5到1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