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級聯創活動總結

時間:2022-10-17 03:02:00

導語:三級聯創活動總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區轄4個鎮53個行政村,共有鎮黨委4個,農村基層黨組織140個,黨員4547名,其中農村黨員2526名。近年來,在市委的正確領導下,我區緊緊圍繞深化農村改革,發展農村經濟,增加農民收入,維護農村穩定的大局,以深化“三級聯創”活動為著力點,以基層組織規范化建設為突破口,切實加強農村基層組織的思想建設、組織建設和作風建設,建立健全長效機制,全面提高農村基層干部和黨員的整體素質,為我區農村“三個文明”建設提供了強有力的組織保證。

一、立足新目標,切實加強對新一輪“三級聯創”活動的組織領導

根據中央和省委的統一部署,我區按照海辦發[**]19號文件精神的具體要求,先對全區基層黨組織重新進行摸底,然后嚴格按照創建要求,提出我區“三級聯創”活動方案,并由區委常委會討論,制定印發了《**區關于深入開展農村黨的建設“三級聯創”活動的實施意見》,明確提出新一輪“三級聯創”工作的指導思想、工作原則和措施,制定了“五個好”村黨組織、鄉鎮黨委的創建標準,提出第一年實現20%,第二年40%,第三年60%,第四年實現100%的奮斗目標,并把創建工作的總目標定在努力提高農村基層黨組織的創造力、凝聚力和戰斗力,把創建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定位在為促進農民增收和實現農村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提供堅強的組織保證。

為了切實加強對新一輪“三級聯創”活動的組織領導,區委成立了以區委書記胡德智為組長,區委副書記、組織部長李以衡為副組長,8個相關部門主要負責人為成員的“三級聯創”活動領導小組,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區委組織部,負責制定創建工作規劃,定期對各鎮、村級創建工作進行督查。區“三套”班子黨員領導干部分別與困難較大的鎮、村建立工作聯系點,各鎮、區機關各部門的領導也與村委會建立相應的工作聯系點。負責聯系點的領導參加聯系點單位學習動員會,經常深入到點上去調查研究,精心指導創建活動各個環節的工作,從而在全區范圍內形成了上下聯動,齊抓共管的良好氛圍,為我區“三級聯創”活動提供了有力的組織領導保障。

二、推行新舉措,把新一輪“三級聯創”活動作為重中之重來抓

我區通過抓激勵,抓換屆、抓教育,把“三級聯創”活動作為強化基層組織建設的重中之重來抓,努力提升基層組織工作水平和黨員素質,取得了較好的成效。

1、以獎代補,進一步規范農村基層組織管理。俗話說:“罰其十,不如獎其一”。區委堅持“以人為本”的指導思想,對農村干部實行科學化、人性化管理,充分調動農村干部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切實提高農村干部的生活待遇,為進一步開展“三級聯創”活動打牢基礎。我們根據《海口市農村干部管理辦法》和“五個好”村黨組織目標要求,結合我區實際,制定了《**區關于村(居)“兩委”班子及其成員推行考評獎勵機制的指導辦法》,在村(居)“兩委”班子及其成員中實行考評獎勵機制,考評內容分為村黨組織建設、村經濟工作、文明生態村建設、廉政建設、社會治安工作、計生工作等6大塊工作,總分為100分,每扣(或每獎)1分則扣(或獎)半年獎勵金額的1%,獎勵標準為書記、主任3500元,副書記、副主任3000元,委員2500元的,分為上半年和下半年兩次進行獎勵,獎金從區財政撥付。區財政每年拿出100多萬元實行“以獎代補”,極大調動了農村干部的工作積極性和創造性。

2、抓好換屆選舉,選準配強村級班子。區委以2001年和**年兩次村居換屆選舉工作為契機,放膽調整基層組織班子,選準配強一大批年紀輕、文化素質高、懂經營、會管理、群眾中威信高、黨性強的黨支部領導班子。目前,全區53個村“兩委”班子健全、協調、能干。如靈山鎮東湖村黨支部班子成員個個都是具有較強經濟實力的創業者,是群眾發家致富的榜樣。支部書記石禮清,既是支部的火車頭,又是農村發展商品經濟的帶頭人。新班子上任后,瞄準東湖村地處南渡江東海岸,東臨瓊州海峽,西靠海文高速路,南接**國際機場的優越地理位置,把為投資者提供優質服務作為首要任務,下大力改善投資軟環境,迎來了北京泰信有限公司首期投資6個多億元的海南皇冠溫泉假日酒店的投資項目,目前,又有中國院士村、南航辦事處、南海辦事處等一批重點投資項目相繼落戶該村境內,有力地促進了當地經濟的發展。該黨支部還引導各村將征地款400多萬元投入參與新市區市政建設,如今每年可獲得48萬元的利潤回報。支部一班人還采取自籌集資6萬元,村集體投資6萬元的聯合方式,建起了20畝養蝦示范基地,走出一條發展經濟的新路子,如今全村共建起了300多畝養蝦基地,均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應。2003年全村國民經濟收入1852萬元,比上年增長7%,人均收入4189元,村集體經濟從原先的空殼村轉變為集體經濟收入近64萬元的村,連續三年被評為市、區先進基層黨組織。

3、整體規劃,抓好基層黨組織陣地建設。近年來,我區采取“財政拔一點、鎮支持一點、村自籌一點”的辦法,整體規劃、分類實施,切實加強村級組織陣地建設。目前,全區有51個村兩委會辦公室和黨員活動室健全,2個“兩室”不健全的村正在積極籌措資金,爭取上級部門扶持,力爭年內解決這一問題。在加強硬件建設的基礎上,不放松軟件建設,為全區80%以上的村黨支部配備了電視機、VCD機以及黨建刊物。2005年4月,市委組織部從黨費中撥出11萬元,幫助我區創建了大致坡鎮昌福村、三江鎮蘇尋三村等兩個農村黨員教育培訓基地,農民黨員有了自己的培訓基地。

4、認真抓好黨員教育管理工作。在黨員教育管理工作上,我區不斷堅持和完善“”制度,進一步加強農村黨員發展工作,使黨員發展、黨員教育管理工作有了新的提高。去年全區共發展黨員167名,其中工農業生產第一線的黨員162名,占總數97%;35歲以下黨員105名,占總數的63%。同時堅持從嚴治黨的方針,認真做好民主評議黨員和民主評議黨支部的“雙評”工作,加大處置不合格黨員的力度,暢通出口,將壯大隊伍和純潔隊伍有機結合起來,去年我區共處置不合格黨員5名。

三、探求新載體,不斷激發基層黨組織的活力

區委把“三級聯創”活動作為總載體、總抓手,在具體開展過程中,結合我區實際不斷創造出新載體,使基層黨組織和黨員、群眾找準參與活動、發揮作用的切入點和著力點,把農村黨建與經濟發展結合得更加緊密,不斷增強“三級聯創”活動的生機與活力。

1、深入扎實開展“萬名農民學科技”活動。區委本著“實際、實用、實效”的原則,根據本地經濟發展和生產經營的需要,結合實際,精心組織,扎扎實實做好農民學科技、用科技的技術培訓工作。一是認真做好調查摸底和宣傳發動工作。我區共有農業勞動人口71059人,從事各類種植業農民42635人,從事各類養殖業農民28424人,區委通過掌握各類從業人員的基本情況和農民在生產過程中遇到的難點,疑點問題,為開展“萬名農民學科技”活動打下堅實基礎。二是采取靈活多樣、富有成效的學習培訓方法。我區在培訓方式和方法上采取課堂授課、基地示范和實地參觀學習等形式。近年來共舉辦水稻種植12期、瓜果種植15期、花卉種植15期、海淡養殖30期、牲畜飼養12期和農機維護技術6期,參加人數達24310多人次。三是做好培訓資料的發放工作。共計發放各類學習培訓資料36000多冊,使全區近60%的農民得以受訓,涌現出了一大批帶領農民奔小康的“領頭雁”,為我區農村的兩個文明建設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

2、在黨員活動方式上賦予新內容,取得了新的起色。近年來,我區以“三個代表”、“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為契機,在全區廣泛開展“黨員先鋒工程”活動,倡導農村黨員積極開展爭當“五個標兵”活動,即做堅定共產主義信念,播種先進思想的標兵;做調整農業結構,脫貧致富的標兵;做提高能力,科技興農的領頭人;做維護穩定,服務大局的標兵;做加強精神文明建設,倡導農村先進文化的標兵。如大致坡鎮栽群村黨支部通過開展“五個標兵”活動,健全和完善各項制度建設,如組織制度、紀律制度、廉潔自律制度、財務管理公開制度,獲得市紀委的肯定。該支部43名黨員,其中32名黨員都掌握著1—2門農村新技術,成為新時期發展農村經濟的標兵,如美渾村的黨員英開保把自己學得瓜菜技術,帶頭大面積種植瓜菜,年收入2萬元,范頭湖村黨員陳之林利用新科技養鱉,年收入達3萬元等等。黨員處處起帶頭作用,推動了全村經濟的發展,現全村改種瓜菜面積650畝,養鱉32家,養蛙54家。聯營合辦種植荔枝、龍眼等水果基地3個,面積共1520畝,鱷魚基地1個,面積160畝,鰻魚基地1個,面積60畝。**年,全村經濟純收入130萬元,人均收入3960元,村委會集體經濟也逐年壯大,年經濟收入近10萬元,解決了“有錢辦事”問題。

3、借下鄉幫扶工作隊的東風,解決“四大難”問題。區委通過下鄉幫扶工作隊這股東風,在全區農村掀起解決農村重點、熱點、難點問題的新高潮,僅**年就籌資230多萬元,創建生態文明村22個,解決了農民四大難問題。一是為農民奔小康,解決生產結構難問題。幫扶工作隊下鄉后,因地制宜引導農民發展第二、三產業,加大農村科技推廣和應用力度。以“退耕還林、退耕還花、退耕還菜、退耕還漁”為重點,引導農村發展特色經濟,力爭形成種植基地、養殖小區,發展特色經濟,活躍農村經濟。如三江幫扶工作隊還專門聘請專家進行海水養殖技術授課,提高當地農民的養殖技術,進行高產科學養殖,使得當地的農民年收入增長了48%。二是為農民打水井,解決飲水難的問題。如靈山幫扶工作隊共籌資資金160多萬元,為所駐的九個村委會打井73口,引進了無塔低壓供水系統,安裝了自來水設備,解決了77個自然村19000多人的飲水問題,結束了農民長期飲用“地表水”和靠人力挑水飲用的歷史。三是為農村修路建橋,解決行路難問題。如演豐工作隊籌集資金60萬元,為當地農民修建了鄉村道路13條,公長4400米,幾乎家家門前有路,戶戶可以通車,大大提高了人民的生活質量。四是抓文明生態村,解決開展文體活動難問題。如靈山鎮大昌工作組多方奔走,共發動各界和群眾集資24萬元,創建了后坡文明生態村,使全村道路硬化率由30%上升到70%,綠化美化面積近8000平方米,并建立了文化室、排球場等文化場所。

四、營造新環境,不斷深化創建活動成效

在開展新一輪“三級聯創”活動中,全區各級黨組織通力協作、密切配合,上下聯動、齊抓共管,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取得顯著成效,農村精神文化生活豐富,社會風氣良好,治安穩定,廣大農民群眾安居樂業,生活富裕,區域經濟持續健康發展。

1、多管齊下,抓好基層組織建設的軟硬環境。目前,我區在硬件建設方面有了較大起色。一是“二機一室”落實較好。目前我區4個鎮、53個村黨支部,其中在硬件方面90%以上達到要求。二是各種規章制度規范。去年,區委組織部把農村黨支部各項內容統一規格、統一制作、統一上墻。如大致坡鎮黨委對10個村黨支部的規章制度統一制作,提高檔次。三是抓試點。我們要求每個鎮每年抓一至二個“三級聯創”試點,為了保證試點單位順利開展,區委組織部專門組織力量指導幫助,幫助他們理出了在班子建設、制度建設、發展經濟、精神文明建設等方面的經驗,并專門撥出4萬元做為試點經費。如蘇尋三村作為三江鎮黨開展“三級聯創”活動的示范點后,區委在該村召開全區開展“三級聯創”活動現場會,號召全區基層黨組織開展“向蘇尋三村學習”的競賽活動,很快涌現出一批新的典型,形成了一個典型帶一批,一批典型帶全區的良好局面。在軟件建設方面,我們一是抓民主集中制度建設。各鎮黨委和黨支部都能堅持落實民主集中制度,堅持集體領導、集體決策,效果顯著。目前區、鎮、村三級班子決策水平,工作能力和工作作風較好,群眾威信較高,沒有軟弱渙散的基層黨組織。二是抓學習培訓。近年來,我們采取集中培訓和外出考察等學習方法,使黨員素質有了明顯的提高。三是抓“先鋒工程”活動。開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先鋒工程”活動,扎實有效地推進“三級聯創”活動。如大致坡鎮在先鋒工程中大力促進農村勞動力轉移和就業再就業,僅**年就幫助250個農村青年解決就業,幫助20個下崗職工再就業。

2、表彰先進,形成爭先創優的良好氛圍。近年來,在區委的統一領導下,全區基層黨組織和黨員干部能認真學習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切實履行崗位職責,帶領群眾致富,涌現出了一批先進典型。在此基礎上,**年,我區開展評選“十佳村居書記、主任”活動,對被評選為“十佳村(居)書記、主任”,每人獎勵1000元,并規定連續3年被評選為“十佳村(居)書記、主任”,可轉為事業編干部。為取信于民,區委把“十佳村(居)書記、主任”之一的海府路街道東湖里社區黨支部書記、居委會主任趙世龍轉為海府路街道事業編干部。一石激起千層浪,極大震動了全區基層干部,有利地推動了基層組織建設工作。今年初,結合先進性教育活動,區委又出臺了《**區村(居)“兩委”干部目標責任獎勵管理辦法》,實行“三個1000”的獎勵,即農民年增收額達到1000元以上的村,獎勵“兩委”成員200元,從生產利潤中提取1000元作為村(居)干部的年度獎金,區委、區政府在年終再獎勵每位村(居)1000元。通過表彰先進,使村(居)干部在經濟上有保障,在政治上有奔頭,全區上下呈現形成爭先創優的良好氛圍。

3、抓好結合點,不斷擴大基層黨組織影響力。在開展“三級聯創”活動中,我們注重與區委、區政府中心工作相結合,做到和“創新**”、“富裕**”、“平安**”、“文明**”工程相結合。為了打造“富裕**”工程,我們本著“適應市場,因地制宜,發揮優勢,突出特色”的原則,在全區農村大力調整產業結構,增加農民收入。如大致坡鎮與海口農工貿(羅牛山)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建成一個1.8萬頭種豬基地,由基地帶動,掀起養豬熱潮。為了打造“文明**”工程,我們在全區開展了“文明生態村”創建活動,對廣大群眾進行愛國守法、明禮誠信、團結友善、勤儉自強、敬業奉獻的社會主義精神文明教育,努力培養“四有”新人,提高了群眾文化生活日益豐富,大部分村村容、村貌發生了大的改觀。全區適齡兒童入學率達90%以上,電話普及率、五保戶供養率100%,水、電、路等基礎設施和各項社會公益不斷發展,取得顯著成效。通過開展新一輪的“三級聯創”活動,既推動了農村經濟和區域經濟的快速發展,又提高了廣大黨員干部的素質,促進了農村干部作風轉變,維護了農村社會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