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公有制經濟組織人才隊伍建設意見
時間:2022-10-26 09:22:00
導語:非公有制經濟組織人才隊伍建設意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非公有制經濟是促進我省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非公有制經濟組織人才是我省人才隊伍的重要組成部分,非公有制經濟組織的人才工作是整個人才工作一個新的重要領域。做好非公有制經濟組織的人才工作,建設一支與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相適應、結構合理的人才隊伍,對推動我省經濟新一輪跨越式發展,加快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提前基本實現現代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各級黨委政府要堅持黨管人才原則,認真貫徹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造的方針,按照省委省政府關于實施人才強省戰略的總體部署和要求,把非公有制經濟組織人才隊伍建設作為人才工作的一項重要任務,切實加強領導。要進一步解放思想,轉變觀念,從完善政策入手,深化體制改革,加快機制創新,打破體制壁壘,真正做到在政治上一視同仁,在政策上同等對待,積極創造有利于非公有制經濟組織人才成長的環境和條件。各級黨委組織部門要發揮牽頭抓總作用,各有關部門要認真履行職責,密切配合,切實加強非公有制經濟組織的人才工作。
二、把非公有制經濟組織人才納入整個人才發展規劃
各地在制定人才總體規劃時,要結合本地的產業特點,根據非公有制經濟組織對人才的需求,從提高非公有制經濟組織競爭力出發,圍繞人才的培養、吸引、使用等環節,切實把非公有制經濟組織人才納入整體人才工作規劃范圍,明確工作目標和要求。加強對非公有制經濟組織人才的統計調查,及時掌握非公有制經濟組織人才資源發展變化狀況和趨勢,研究落實加強非公有制經濟組織人才隊伍建設的措施。
三、暢通非公有制經濟組織吸引人才的綠色通道
進一步破除體制性障礙,為非公有制經濟組織人才流動提供便利條件。各地出臺的包括落戶、住房、子女入學等人才引進政策,要對非公有制經濟組織人才同等對待。加強對非公有制經濟組織引進人才的指導,積極為非公有制經濟組織引進人才創造條件,提供服務。對非公有制經濟組織引進緊缺急需人才時遇到的問題,各地有關部門應采取一事一議、特事特辦、急事急辦的辦法,及時幫助解決。
四、加強非公有制經濟組織各類人才的培訓
建立政府引導、企業主導、社會參與的培訓機制,加大對非公有制經濟組織人才培訓的投入。政府的人才培訓資金、國內外人才培訓項目等培訓資源,非公有制經濟組織人才要同等享受。進一步發揮非公有制經濟組織在人才培訓中的主體作用,建立“誰培訓,誰受益”的培訓機制,鼓勵和幫助非公有制經濟組織積極開展自主培訓。支持、鼓勵各種社會力量參與非公有制經濟組織人才的培訓,并在政策上給予必要的傾斜。
建立培訓工作宏觀調控機制,整合培訓資源和工作力量。省直各有關部門要根據各自職能和市場導向,制定培訓工作規劃和年度實施計劃,經省委組織部統一協調后組織實施。要分層分類抓好非公有制經濟組織經營管理人才的培訓,做到有計劃、有分工、有重點,避免多頭培訓、重復培訓。黨校、行政學院、社會主義學院、高等院校要積極配合有關部門做好非公有制經濟組織經營管理人才的培訓工作。
五、為非公有制經濟組織人才創造良好的科研條件
政府各類科研資助、基金和項目,都要向非公有制經濟組織開放。鼓勵有條件的非公有制經濟組織建立研發機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引導國有大型企業、國家和省重點實驗室、高等院校到非公有制經濟相對發達地區,建立一批公共實驗室、行業技術中心、區域技術中心,為非公有制經濟組織創造科技資源共享的條件。各級科協要采取多種形式,積極為非公有制經濟組織提供科技服務,鼓勵、幫助和指導有條件的非公有制經濟組織建立科協或學會等組織,推動非公有制經濟組織的科技進步。
六、改進非公有制經濟組織專業技術資格評審工作
暢通非公有制經濟組織評審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的渠道,支持非公有制經濟組織人才本人直接或通過所在單位、人才服務機構申報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評審。不唯學歷、不唯資歷,注重工作業績和科研能力,鼓勵貢獻突出、具有較高專業技術水平的優秀企業家和高級管理人員申報各級各類專業技術職務。凡國家規定的關于專業技術職務評審的各項優惠政策,非公有制經濟組織人才要同等享受。
七、發揮人才中介機構對非公有制經濟組織的服務作用
政府部門所屬人才交流服務機構,要根據非公有制經濟組織對人才的需要,積極開展非公有制經濟組織人才信息的收集、、建檔工作,努力拓展人才人事、職業生涯設計、人才租賃等衍生服務項目,組織舉辦非公有制經濟組織專場人才招聘會等招聘活動,鼓勵和支持社會各類人才特別是大中專畢業生到非公有制經濟組織創業,為非公有制經濟組織的招才引智提供服務。其他各類人才中介機構要積極為非公有制經濟組織提供人才信息咨詢、人才招聘等相關人才中介服務。
八、全面落實非公有制經濟組織人才的社會保障政策
嚴格執行《浙江省職工基本養老保險條例》,堅持做到在聘用人才的同時,落實好人才的社會保險,解決非公有制經濟組織人才的后顧之憂。各級政府要加強對非公有制經濟組織投保情況的督促檢查,確保國家和省政府規定的各項保險政策落實到位。
黨政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辭職到非公有制經濟組織工作,要按有關規定建立各項社會保險,應補足的各項社會保險費,原則上由接收單位負責,各地可根據實際情況作出具體規定。事業單位和國有企業工作人員流動到非公有制經濟組織工作,要按規定接轉各項社會保險,非公有制經濟組織要主動做好社會保險費用的續繳工作,確保社保關系不因人才流動而斷檔。
做好非公有制經濟組織從業人員被招收錄用到國家機關事業單位后的工齡計算銜接工作。凡與非公有制經濟組織簽訂了經縣以上政府人事或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門鑒證(備案)的聘用或勞動合同,在同一非公有制經濟組織連續從業滿一年,并按有關規定按時足額繳納了社會保險費的非公有制經濟組織從業人員,被招收錄用到國家機關、事業單位工作時,其在非公有制經濟組織從業的時間可計算為連續工齡。
九、努力提高非公有制經濟組織人才的政治和社會地位
各級黨委、政府要關心非公有制經濟組織人才在政治上的進步,積極培養和發展非公有制經濟組織中符合入黨條件的優秀分子入黨,培養和選拔德才兼備、綜合素質較好的優秀人才到黨政機關擔任領導職務。評選浙江省突出貢獻人才獎、評選浙江省特級專家、推選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人選、選拔“新世紀151人才工程”人選,以及其他各類政府獎勵表彰、先進評選等,對非公有制經濟組織人才要一視同仁。各級黨政領導干部要聯系一批優秀民營企業家和非公有制經濟組織的高層次專業技術人才,各級黨委組織部門要重點掌握一批民營企業家和非公有制經濟組織高層次人才名單,為他們創業和成長提供服務。
十、努力營造非公有制經濟組織人才隊伍建設良好的社會輿論環境
充分利用廣播、電視、報紙、網絡等媒體,廣泛宣傳非公有制經濟在國民經濟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大力宣傳非公有制經濟組織人才對推動我省經濟社會發展的貢獻和作用,大力宣傳非公有制經濟組織人才的先進典型。通過強有力的宣傳,充分調動各方面人才到非公有制經濟組織創業的積極性,努力營造有利于非公有制經濟組織人才成長的社會環境。
- 上一篇:高技能人才隊伍建設意見
- 下一篇:欠發達地區人才隊伍建設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