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中村改造的補充意見

時間:2022-07-03 04:03:00

導語:城中村改造的補充意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城中村改造的補充意見

自去年元月我市《關于進一步加快城中村改造的實施意見》實施以來,各級各有關部門高度重視,認真落實,城中村改造和拆遷工作進展較快,取得了階段性成果。為進一步強化政府在城中村改造中的主導作用,增強轄區政府的責任意識,按照“市政府主導、區級政府實施、規劃審批先行、實物安置與貨幣補償相結合”的原則,進一步規范“一村一案”改造模式,切實推進城中村改造規范有序、健康快速開展,現提出如下補充意見

一、嚴格程序,強化規劃

城中村改造項目由轄區政府向市城中村改造辦公室提出申請,由市城中村改造辦公室進行初審,經市政府批準后列入城中村改造年度計劃。

加強規劃管理,凡列入年度城中村改造計劃的,必須先行制定城中村改造規劃方案。市規劃管理部門按照城市規劃并結合政府相關政策規定出具規劃設計條件后,由轄區政府組織制定土地利用方案和規劃方案,報市土地、規劃管理部門審批。批準后的規劃和土地利用方案作為城中村改造的基本條件。

二、規范模式,依規改造

轄區政府組織村集體經濟組織根據批準的規劃及土地利用方案,制定“一村一案”拆遷安置方案。拆遷安置標準由村集體經濟組織根據規劃方案制定,每戶總回遷面積原則不超過300平方米。拆遷安置方案必須經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大會或代表大會表決通過,區政府同意后,報市拆遷管理辦公室批準和市城中村改造辦公室備案,由轄區政府具體組織實施。

三、拓寬渠道,靈活安置

鼓勵各城中村采取產權調換與貨幣補償相結合的方式進行安置。

(一)現房安置。轄區政府作為城中村改造的一級開發單位,或由轄區政府委托有實力的房地產開發企業作為一級開發單位實施一級開發、二級聯動的模式進行改造。由一級開發單位在市內購買現房對被拆遷居民進行安置,不再向其支付臨時安置補助費。

(二)原地回遷安置。被拆遷居民原地回遷安置的,每戶安置不超過140平方米住房一套。

(三)貨幣補償安置。按拆遷補償安置方案,結合現房安置和回遷安置房屋面積進行貨幣補償。貨幣補償金額按應安置房屋的市場評估價格上浮20%計算。

被拆遷居民使用貨幣補償款在一年內購買房屋的,可以按有關規定享受省政府契稅減免的政策。

四、政府主導,統一實施

(一)城中村改造項目的資金可以利用市政府提供的資金,也可以由開發單位負責解決,包干到區政府統一使用。

(二)各區政府作為轄區城中村改造的第一責任人,負責監督城中村“一村一案”的制定、表決、論證、批準全過程;負責拆遷的組織、實施;負責幫助辦理回遷居民樓土地、規劃、建設等審批手續;負責做好城中村改造的社會穩定工作。

(三)各區政府要成立專門的組織機構,統一領導轄區的城中村改造工作。

五、用好土地,保障權益

(一)土地出讓一律采用招拍掛的方式。一級開發單位沒有競得土地出讓權的,除拆遷成本外,給予10%的利潤。

(二)在制定規劃方案時,給村集體經濟組織留足一定的經營性用房,優先保證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的基本生活和養老保險。

(三)對在城中村改造中符合發放宅基地條件而沒有發放宅基地的居民,可自愿在回遷區域內按建安工程造價購買一套住房。

六、完善手續,加快進度

(一)前期城中村改造“一村一案”已經區政府同意,市拆遷管理辦公室批準,報市城中村改造辦公室備案,且有拆遷進展的城中村,2009年3月底前辦完開工手續的,仍按原拆遷安置方案執行;沒有按時辦結的,一律停工。列入2009年改造計劃的,必須辦結開工手續后方可開工建設。

(二)各區政府成立專門機構負責跑辦城中村回遷樓開工前各項手續。

(三)2009年城中村改造的重點是主街主路兩側、城市中心區域特別是“四橫六縱”及二環路以內成片區域的城中村。對準備工作比較充分、條件比較成熟、能夠在短期內整體改造的城中村優先列入改造計劃。

(四)各區政府和有關部門必須高度重視村民回遷樓建設,保證2008年拆遷的居民在2010年前回遷入住。回遷樓竣工驗收合格后,市財政支付土地凈收益的10%給各區政府。

七、強化監管,規范市場

城中村改造的居(村)民回遷用房未辦理產權登記前不得上市交易;城中村改造實施單位開發的商品房,未取得商品房預售許可證前不得上市銷售。市房管局要依照有關規定,加大對違法違規銷售房屋的監管力度,維護購房者的合法權益。

本文件由市城中村改造領導小組辦公室負責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