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局中小學文明禮儀教育實施意見

時間:2022-05-03 10:06:00

導語:教育局中小學文明禮儀教育實施意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教育局中小學文明禮儀教育實施意見

為貫徹落實《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和各級教育工作會議精神,深入貫徹落實《中小學文明禮儀教育指導綱要》,扎實有效地開展中小學文明禮儀教育,全面提升全縣中小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和文明禮儀素養,特制訂本實施意見。

一、指導思想

以《中小學文明禮儀教育指導綱要》為指導,以基本的談吐、舉止、服飾等個人禮儀以及在家庭、校園、公共場所等社會生活領域的交往禮儀為主要內容,以學習禮儀、實踐禮儀、展示禮儀和宣傳禮儀為主要形式,以培養學生良好的文明禮貌行為習慣為主要目標,堅持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學生,堅持知行統一,堅持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社會教育相結合,進一步增強文明禮儀教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全面提升全縣廣大師生的文明禮儀修養,扎實推進校園文明建設,為全縣中小學生文明生活、幸福成長奠定基礎。

二、實施途徑

(一)營造開展文明禮儀教育的濃厚氛圍

1、召開全縣中小學文明禮儀教育啟動儀式,舉辦文明禮儀專題講座。各校要及時召開全體師生參加的文明禮儀教育動員大會,組織廣大師生學習有關禮儀方面的知識、開展討論,深刻領會、高度認識禮儀教育的意義和作用。

2、結合校園文化建設規劃,在教室、樓道、墻壁等處裝幀、書寫與禮儀有關的名言警句,充分利用板報、宣傳櫥窗、文化長廊、校園網等宣傳陣地,廣泛宣傳禮儀教育方面的知識和典型事跡,營造教育氛圍。

(二)建立校園文明禮儀常規教育制度

1、指導學生建立自我教育機制。開展“文明每一天”活動,組織學生從“說、行、思”等方面入手,設立“文明儲蓄本”,記錄和反思每天做的文明事和不文明事,每月進行小結,不斷總結自己的成長過程,逐步培養良好的文明行為習慣。

2、建立文明禮儀評先樹優競爭機制。堅持文明禮儀督查,每天公布檢查結果,每周進行文明禮儀流動紅旗評比,每學期評選一次文明禮儀示范學生和班級(宿舍),每學年評選一次文明禮儀示范教師,建立文明禮儀教育的長效競爭機制。

3、切實規范團隊活動禮儀。要規范使用共青團和少先隊特有的禮儀標致(旗幟、歌曲、標識等),按規范舉行共青團和少先隊的成人儀式、大(中)隊會、鼓號操檢閱式等各類儀式,促進團隊禮儀規范性建設。

4、設立文明禮儀監督崗。各校設立文明禮儀值周班級,各班設文明禮儀督導員,負責監督、記錄、制止校園內不文明行為。要將學生的日常行為,特別是文明禮儀表現情況納入學生的綜合素質評價和成長檔案袋。

(三)將文明禮儀教育納入課程教學

1、充分發揮課堂教學主渠道、主陣地作用,把文明禮儀教育寓于學科教學中,貫穿于教育教學的各個環節。思想品德和思想政治課涉及的文明禮儀內容要重點講述,其他學科課程要結合學科特點,適時進行文明禮儀教育。

2、班級是學校進行文明禮儀教育的主要場所,要以班級為單位開設文明禮儀教育課,開展好文明禮儀主題班會(團隊會)評選,推進學生文明禮儀教育的扎實開展。

3、教育局將編發《中小學文明禮儀教育手冊》,各學校要在此基礎上,開發適合學生年齡特點和認知水平的校本教材。要建好校報校刊,及時報道校園內的文明禮儀新風尚;積極建好文學社、書法、繪畫等興趣小組,豐富課余生活,拓寬文明禮儀教育渠道。

4、發揮教師模范引領作用。加強師德師風建設,研究制定課堂教學禮儀標準和教師行為規范,開展文明禮儀培訓,規范教師文明禮儀,通過教師的身體力行、率先垂范,充分發揮榜樣示范作用,促進學生文明禮儀習慣的養成。

(四)開展豐富多彩的文明禮儀教育活動

1、加強《中小學生守則(修訂)》、《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修訂)》、《中學生日常行為規范(修訂)》的學習。要通過“學守則、學規范”知識競賽、主題班團隊會等形式組織學生逐條學習領會《守則》和《規范》,要專項講解、對照檢查、強化訓練,使《守則》和《規范》要求入耳、入腦、入心,逐步內化為學生的自覺行動。

2、遵循“小、實、新、活”的原則,開展豐富多采、直觀形象的禮儀教育活動,如禮儀知識競賽、禮儀示范表演、小品劇、文明禮儀用語征集等,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禮儀活動中,使學生在活動中掌握文明禮儀的方式方法。

3、將文明禮儀教育活動與民族精神教育、革命傳統教育、感恩教育、養成教育以及學校組織的經典誦讀、才藝表演等教育教學活動緊密結合,引導學生從文明禮貌開始,從禮節規范入手,切實提升講文明、講禮貌、知禮節、守禮儀的自覺性。

4、加強體驗教育,通過社會實踐活動使學生踐行文明禮儀。結合各類紀念日和傳統節日,面向社會開展幫困助殘、慰問孤老、美化環境等活動,讓學生在社會實踐中得到鍛煉,學會禮讓、謙恭,做文明小公民,以自己的文明行為感召他人,影響社會。

5、開展“講文明、樹新風、爭做梨鄉文明人”主題教育活動。在梨花會期間組織廣大中小學生開展上街清掃衛生、消除白色污染、清除不規范字等志愿活動,努力創造一個整潔優美的縣域環境,迎接八方賓朋,展現梨鄉新貌。

6、開展“小手牽大手”文明禮儀傳播活動。通過家長學校和家長委員會等載體,讓家長共同參與文明禮儀教育活動,一起為學生創造良好的文明環境;暑假期間以全體共青團員和少先隊員為主體,組織開展文明禮儀小分隊活動,在家庭、社區以及公園等公共場所設立文明監督崗,對不文明行為進行勸導,實現“教育一個學生,帶動一個家庭,文明整個社會”的活動目的。

三、工作要求

1、統一思想,加強領導。文明禮儀教育是中小學德育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推進素質教育的重要抓手。為確保活動實效,縣教育局成立加強中小學文明禮儀教育活動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負責該項活動的具體組織實施。各校也要成立由學校主管領導為組長,德育主任(團委書記、大隊輔導員)和班主任為成員的學校文明禮儀教育工作領導小組,把文明禮儀教育作為學校德育和創建文明和諧校園的重要載體,做到組織健全、措施得當、管理到位,效果明顯。

2、加強督導,完善評價。教育局將對全縣中小學文明禮儀教育開展情況,通過調查問卷、現場檢測、電話隨訪等方式進行專項檢查,檢查結果納入年度教育綜合督導成績;各學校要制定《文明禮儀示范學生(教師、班級、宿舍)評價細則》,將學生文明行為習慣作為學校德育工作的重點監控和評價內容,實施量化評比,并將結果納入對班主任、任課教師及班級的目標管理考核,對在該項工作中成績突出的教師、學生和班級進行表彰獎勵。

3、總結交流,提升成果。教育局將適時舉辦文明禮儀教育會議,交流文明禮儀教育經驗,總結和推廣各學校禮儀教育的成功做法。各學校要不斷創新活動形式,積極開展一些特色鮮明、實踐性強、教育效果明顯的主題教育活動,加大宣傳報道力度,積極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要進一步提升辦學理念,將文明禮儀教育與校園文化建設相結合,深入開展師生文明禮儀教育,大力提高師生文明素養,進一步塑造政府和群眾滿意的教風、學風、校風和行風,營造崇尚文明、講究禮儀的校園氛圍,全面建設文明和諧校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