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業標準化建設指導方案

時間:2022-10-18 09:24:09

導語:建材業標準化建設指導方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建材業標準化建設指導方案

為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企業安全生產工作的通知》及《省人民政府關于進一步加強企業安全生產工作的實施意見》文件精神,推動和引導我縣建材、機械、輕工、紡織、商貿等行業企業(以下統稱工貿行業、工貿企業)開展安全生產標準化工作,提高企業安全管理的科學化、規范化水平,防范和減少各類事故的發生,按照《國務院安委會關于深入開展企業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指導意見》、《國務院安委辦關于深入開展全國冶金等工貿企業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的實施意見》等有關文件規定,制定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堅持安全發展理念,全面貫徹“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方針,認真落實《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企業安全生產工作的通知》及《省人民政府關于進一步加強企業安全生產工作的實施意見》,以落實安全生產企業主體責任為主線,以著力抓好企業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為重點,以創新安全監管體制機制為著力點,以全國冶金等工貿企業安全生產標準化考評辦法和冶金等工貿企業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評審工作管理辦法為依據,規范企業安全管理,提高企業管理水平,為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提供安全保障。

二、實施范圍

全縣范圍內建材、機械、輕工、紡織、商貿等行業企業。

三、工作目標

(一)全面實現安全達標。通過開展安全生產標準化工作,實現“一年打基礎、抓樣板,兩年全面啟動,三年內規模以上企業全部達標,五年所有企業達標”的目標。1.2011年:我縣南方水泥有限公司、廣宣鞋業有限公司要完成“二級”安全生產標準化。2.2012年:各鄉鎮要全面開展企業安全標準化達標建設,年底前規模以上工貿行業企業達標率不低于40%(其中二級以上標準化企業不低于40%)。啟動規模以下企業達標。3.2013年:年底前全縣工貿行業規模以上企業全部實現安全生產標準化達標,其中二級以上標準化企業不得低于40%,規模以下企業達標率不低于20%。4.2014年:規模以下企業實現安全生產標準化達標率達到30%。5.2015年:全縣所有企業全部實現安全生產標準化達標。

(二)安全狀況明顯改善。一般事故隱患能夠及時排查治理,重大事故隱患得到整治或監控,職工安全意識和操作技能得到明顯提高,“三違”現象得到堅決禁止,企業本質安全水平得到改善,防范事故能力顯著增強。

(三)各類事故明顯下降。堅決遏制較大以上傷亡事故,各類傷亡事故明顯下降,2015年工貿企業事故總死亡人數、事故起數控制在市下達指標以內。

四、評審標準、評審程序與評審工作管理

(一)評審標準鑒于2011年各行業評審標準將全部出臺,我省安全生產標準化評審標準嚴格執行國家已的評定標準。國家已的行業評定標準:《企業安全生產標準化基本規范》(AQ/T9006—2010)、《冶金企業安全生產標準化評定標準(焦化)》、《冶金企業安全生產標準化評定標準(燒結球團)》、《冶金企業安全生產標準化評定標準(鐵合金)》、《冶金企業安全生產標準化評定標準(軋鋼)》、《水泥企業安全生產標準化評定標準》、《氧化鋁企業安全生產標準化評定標準》和《電解鋁(含熔鑄、碳素)企業安全生產標準化評定標準》。國家即將的行業評定標準。建筑衛生陶瓷、機械制造、家具、乳制品、食品、紡織、商業、商貿等安全生產標準化評定標準。

(二)評審程序1.準備階段(企業自評)主要做好以下工作:(1)成立以以廠長為這要的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領導小小組,進一步那些立健全機構,落實責任。(2)學習有關文件,統一思想認識,深刻理解安全生產標準化內涵和精神實質,熟練掌握創建安全生產標準化的步驟和程序。(3)精心研究制定創建安全生產標準化的實施方案。(4)認真開展全員安全生產標準化崗位達標。(5)組織成立專業工作小組。(6)專業工作小組對照標準找差距、排查隱患。(7)以車間(分廠)為單位組織達標。(8)專業工作小組開展復查驗收。(9)組織自評機構,進行自評并形成自評報告。(10)企業向縣安全生產監管局提交復評申請。2.申請評審(1)受理。企業根據自評結果,向審核公告的安全生產監管局提出書面評審申請。申請安全生產標準化一級企業的,經省安監局同意后,向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申請;申請安全生產標準化二級企業的,向市安監局同意后,向省安監局申請;申請安全生產標準化三級企業的,向縣(市、區)安監局同意后,向市級安監局申請。縣安全生產監管局接到企業申請后,在5個工作日內將申請材料移交評審組織單位。(2)初審。評審組織單位收到市安全生產監管局受理的企業申請后,應在5個工作日內完成對申請材料的合規性審查工作。文件、材料符合要求的,由評審組織單位在相應評審業務范圍內的評審單位名錄中通過隨機方式選擇評審單位,將申請材料轉交評審單位開展評審工作;不符合要求的,評審組織單位函告相關安全生產監管局和申請企業,并說明原因。3.外部評審(1)文件評審。評審單位收到評審組織單位授權和轉交的申請材料后,應在現場評審前進行文件審查,并完成文件審查報告。審查后與申請企業確定現場評審時間,并簽訂技術服務合同,明確評審對象、范圍,以及雙方權利、義務和責任。(2)現場評審。評審單位按照申請企業評審的評定標準中的管理、技術、工藝等要求,配足相應的評審人員,組成評審組。評審組至少由5名以上評審人員組成,其中至少包括2名由評審組織單位備案的評審專家;指定1名評審員擔任評審組長,負責現場評審工作;現場評審采用資料核對、人員詢問、現場考核和查證的方法進行;現場評審完成后,向申請企業出具現場評審結論,并對發現的問題提出整改完成時間,評審組全體成員須在現場評審結論上簽字。(3)企業整改。申請企業按照評審單位出具的現場評審結論進行對照整改,整改完成后再由評審單位進行現場復核,確認企業整改效果。若整改符合要求,評審單位形成評審報告,由評審單位主要負責人審核后,向評審組織單位提交評審報告、評審工作總結、評審結論原件、評審得分表、評審人員信息等相關材料。評審工作應在接到評審組織單位授權之日起3個月內完成(不包括企業整改時間)。4.評審審核評審工作完成后,評審組織單位對評審單位的評審相關材料進行審查。審查通過后,向相關安全生產監管局提交評審報告和評審評分表等材料。5.公告安全生產監管局接到評審組織單位提交的審核材料后,組織開展達標評審情況全面考核。對符合標準的申請企業通過本級安全信息網站進行公告;對不符合標準的企業,書面通知申請企業和評審組織單位,并說明理由。一級企業由國家安全監管總局公告,二級企業由省安監局公告,三級企業由設區市級安監局公告。公告時限為5個工作日。6.發證授牌審核公告期滿后,市安監局將考核結果反饋評審組織單位,由評審組織單位向企業頒發標準化等級證書和牌匾。證書、牌匾采用國家規定的統一式樣。

(三)評審工作管理1.評審組織單位的管理。評審組織單位是指由安全監管部門考核確定、統一負責冶金等工貿企業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評審組織工作的單位。安全生產標準化一級企業的評審組織單位由國家安全監管總局確定;安全生產標準化二級企業的評審組織單位由省安監局確定;安全生產標準化三級(三級以下)企業的評審組織單位由設區市級安監局確定,并報省安監局備案。省安監局委托省安全生產協會開展安全生產標準化二級企業的評審組織工作。2.評審機構的管理。評審單位是指由安全生產監管局審核確定、具體承擔安全生產標準化企業評審工作的單位。安全生產標準化一級企業的評審單位由國家安全生產監管總局考核確定;安全生產標準化二、三級企業的評審單位由省安監局審核確定。原則上具備工貿企業安全評價資質的評價機構經安全監管部門審核認可后,即可以參加相應企業的考評審。3.評審人員的管理。評審人員即評審單位的評審員和評審組織單位聘請的評審專家。評審人員應填寫“安全生產標準化評審人員登記表”報評審組織單位備案。

五、企業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保障措施

(一)加強學習,統一認識,切實掌握安全生產標準化內涵和精神實質。各鄉鎮要把深入開展企業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的思想行動統一到《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企業安全生產工作的通知》及《省人民政府關于進一步加強企業安全生產工作的實施意見》的規定要求上來,充分認識深入開展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對加強安全生產工作的重要意義,切實增強推動企業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的自覺性和主動性,確保取得實效。安全生產標準化不是企業的選擇項目,是國家的硬行規定。安全生產標準化是規范安全管理,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實現安全狀況不斷好轉的有力措施。

(二)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以企業為主,政府布置推動。立足企業創建為主,加強政府推動和政策引導,調動各級各方面的積極性,共同推進安全達標工作。各鄉鎮要切實履行指導、督促責任,推動企業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五年達標規劃列入年終各鄉鎮工作考核內容。

(三)認真搞好摸底調查,加強分類指導。各鄉鎮要在摸清本鄉鎮工貿企業基本情況(包括企業數量、規模、行業、從業人員、生產工藝和安全管理等)的基礎上,制定本鄉鎮所有企業五年達標的工作方案。針對實際情況先易后難。

(四)加大培訓工作力度,進一步增強企業負責人開展安全生產標準化創建工作的自覺性。各鄉、鎮要按照職責分工,分層次、分專業開展企業負責人、安全管理人員的培訓,重點解決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的思想認識和關鍵問題。各企業要開展各種形式的安全生產標準化培訓,尤其是要加強基層職工培訓,提高職工按照安全規程作業的意識和技能,促進崗位達標。各鄉、鎮于2011年8月20日前將工作實施方案上報縣安監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