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工委創新服務經驗交流
時間:2022-07-04 04:22:02
導語:關工委創新服務經驗交流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近幾年,區家長學校工作以創新為動力,以服務為宗旨,以提升家長素質為導向,使家長學校切實擔負起了指導和推進家庭教育的責任,發揮了家庭教育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中的特殊作用。我們的主要做法是:
一、創新組織機構——解決家長學校有人干事的問題
2011年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若干意見》出臺后,我們對全區中小學和社區進行了全面調研,得出的結論是抓好家長學校工作,必須解決上無頭下無腿的工作狀態。2012年,區正式成立家長學校研究會,下設辦公室,聘請兩名專職人員負責,并設立了家長學校專項資金,每年投入10萬元,從人力、物力、財力上保障家長學校研究會的正常運轉。家長學校研究會作為區內家庭教育工作的牽頭部門,負責對全區家長學校工作進行指導與管理,各中小學都相應成立家長學校,一把手任校長,分管德育工作的副校長任常務校長,班主任作為家長學校的主講教師,外聘專家和社會兼職教師作為補充,這樣,自上而下的工作體系就建立起來了,為了更好的開展工作,我們著力抓了以下幾點:
1、加強家長學?;窘ㄔO,建立了有效的家長學校教學工作體系。做到“十有”,即有校牌、有教室、有授課教師、有教材、有全年工作計劃、有學期課表、有備課筆記、有檔案,有活動經費、有工作總結.“五落實”,即組織領導落實、規章制度落實、教師隊伍落實、授課教材落實、教學課時落實.工作有目的、有組織、有計劃。
2、落實家長學校工作常態化。所謂家長學校常態化是針對家長學校工作的隨意性而提出的。以往家長學校的工作就是開個家長會,分析一下學生的思想和學習情況,公布一下近期的考試成績,弄得家長們灰溜溜的,回家后對孩子一頓訓斥或打罵,教育效果極差。新的家長學校的概念與原來的認識完全不同,按照新要求,家長要與學生同步提高,每名家長都要有組織有計劃的到家長學校參加培訓,促使家長在教育理念上、教育方法上發生根本性的轉變。以上提出的“十有”是家長學校的基本要求,但重點是解決家長學校的教材和教師的問題,按照教學設計使用《父母課堂》這本通用教材,讓班主任做為主講教師,真正使家長學校工作制度化、系列化、常態化,使家長學校成為提高家長素質實實在在的成人教育機構。
3、建立家長學校工作檢查評估機制。由區家長學校研究會牽頭制定出《區家長學校檢查標準》,隨同區教育督導室每年一度的督導評估一起對各家長學校進行檢查,檢查的結果納入到督導評估和教育工作目標績效中,真正把家長學校工作擺在重要位置上。
二、創新工作思路——解決家長學校工作的方向問題
區地處市郊結合部,有主城區和農村社區之分。隨著主城區城市化步伐的加快,農民一夜之間變成市民。雖然經濟基礎發生了很大變化,但他們的人文素養并未隨著身份的變化而變化,離城市化的要求相去甚遠;從區域看,除主城區之外,更大部分區域屬于農村社區,區委、區政府在農村經濟發展中為農民提供了很多就業和增收的機會,收入大幅提升,而經濟發展并不代表文明程度的提高。提升人口素質,推動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就成為家長學校工作的重中之重。
1、組織調研,為家長學校定好位。目前,個別學校的家長學校工作仍處在一個初級階段,對新時期的目標要求、方式方法研究不夠,家長學校工作滿足于有書面規章制度,聽聽專家講座,搞搞親子活動等等。因此,幫助家長解決各種各樣的教育問題,成為家長學校工作的中心。我們把家庭教育中家長所遇到的突出問題進行梳理,分門別類地歸納,重點抓好市、區級課題研究,家?;樱ㄆ谘杏?,為有效開展家庭教育工作提供了理論支持和決策依據。
2、立足實際,辦出特色。家長學校根據不同學段、不同年級、不同班級學生實際和家長需求,采取多樣化的教學形式和交流方式,不斷拓寬與家長溝通、交流的渠道。一是實行家長制度,針對區部分中小學地處山區的特點,突出抓好留守兒童家庭教育的研究;二是家教典型現身說法,針對部分新致富農民產生讀書無用論的錯誤認識,深刻分析經濟社會發展對人才需求的影響,讓一些成功家庭的家長和孩子現身說法,使他們從中悟出關注孩子的成長就是關心家庭興旺的道理;三是轉變關注點,原來孩子家長關心最多的是孩子的學習,學校也迎合家長的心愿做了一些顧此失彼的工作,但現在家長觀念發生了很大變化,從原來單純關心孩子學習,轉變為關注學生心靈、習慣、個性、求知、身心健康上來。
3、提升家長素質,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服務。評價一個區域的先進和落后,除物質文明外,精神文明是一個重要指標,而精神文明的提高依賴于人口素質的提高。一個地區的人口素質離不開教育,教育的啟蒙在家庭,孩子的成長需要父母正確的指導和引導。新生代的父母應該與孩子、與時代共同提高,這樣才能促進當地精神文明的提高。正是基于這個方面的考量,家長學校在對家長們授課的過程中,更多地滲透社會風氣對孩子的影響,使家長的思想、文化、道德水平不斷提高,形成了社區鄰里和睦、互助合作、穩定和諧的良好局面。家長學校工作也在履行職責的過程中,為社會穩定和社區文明做出了自己的貢獻。
三、創新工作方法——解決家長學校如何干的問題
家長學校有了健全的組織機構,明確了工作方向,那就是怎樣開展工作了。
1、抓主講。家長學校的主講教師采取專兼職相結合的辦法。一是把重點放在對班主任和學校領導干部身上。因為他們與學生朝夕相處,最了解學生家庭的背景和教育的環境,所以最有發言權。二是聘請專家作為家長學校的特聘教師,并針對家長學校存在的突出問題進行指導;三是聘請成功家長報告團成員作為兼職教師,讓他們現身說法,更容易被家長所接受。
2、立課題。建立課題就是為了破解家長的難題,家長學校研究會重點抓好實驗課題的研究與指導工作。通過發放家長調查問卷,共梳理出家長所關心的100個問題,共確立6項市級課題,13項區級課題,100多個校級課題。其中,林蔚小學的《農村留守子女德育調研對策》引起了市教育局、市婦聯和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區實驗小學的《創建和諧家庭,促進學生健康成長》課題有效推動了家?;樱玫搅藢W生家長的廣泛認可。
3、搭平臺。開設“家長學校議事廳”,成員都是家長學校委員會委員,每月召開一次辦公會,邀請校領導和教師代表參加,針對家長學校工作現狀及存在問題獻計獻策;開設“社區課堂”,聘請社區領導擔任校長,聘請社區“五老”和成功家長代表擔任主講教師,充分利用他們在村民中的影響力,引起家長的重視,積極參與到學習中;開設“網上家長學校”,通過網絡,家長直接與班主任以視頻聊天的形式進行交流探討,隨時掌握孩子在學校的詳細情況。
4、搞活動?;顒涌梢猿蔀榧倚>o密合作的紐帶,拓寬家長學校辦學渠道。如:“讀《父母課堂》,悟家教真諦”沙龍活動,組織部分家長、班主任代表暢談心得體會,并圍繞一些教育的熱點、難點展開討論,共同找出行之有效的家教方法;每年“世界家庭日”之際,舉行“區家庭教育大集”,在各家長學校設分會場,家長們可以參觀學校,找教師座談,全面了解孩子在校情況;每年年底舉行“區家長學校工作研討會”總結工作、介紹經驗、表彰先進。各家長學?;顒有问揭彩嵌喾N多樣,既有像學校定期舉辦“家長開放日”、發放“家校聯系卡”、開展知識競賽、咨詢服務、專題講座、評選優秀家教論文、家長座談會等;也有像一中“家庭德育作業”、“學校信息臺”;三中“家長在校體驗日”、“同讀一本書”活動等好的互動性做法,促使家校密切聯動。
四、創新工作內容——解決家長學校下一步應該干什么的問題
2011年1月27日,全國婦聯、教育部、中央文明辦聯合下發《關于進一步加強家長學校工作的指導意見》,為貫徹文件精神,區家長學校研究會舉辦了中小學校長、分管校長、德育主任等專題培訓班,進一步明確了家長學校的工作要求,下一步重點抓好以下幾點:
1、抓規范,促服務。要在進一步完善家長學校組織機構的基礎上,規范家長學校的會議制度、學習制度、教師培訓制度、財務管理制度、檔案資料管理制度等。建立“家教人才庫”,將部分關心教育的社會知名人士和成功家教典型吸納其中,保障家教師資數量足,水平高;依托社區婦女之家、基層文化活動中心、黨員活動室等場所利用節假日和課余時間開展教育實踐活動;保障家長學校經費充足,運作順暢,基礎建設、培訓、活動得以順利開展。
2、抓特色,促發展。特色是學校在長期實踐中形成的個性化、服務于人發展的教育特征,是積淀下來的、穩定且與眾不同的優質教育資源。目前,區內已有很多學校在突出家庭教育工作特色上進行了有效嘗試,成效顯著。下一步要在“區、市級優秀家長學?!狈秶鷥仍u選3——5個“區家庭教育特色學?!保瑯淞⒌湫停⑼ㄟ^現場會的形式將特色校的經驗在全區范圍內進行推廣,使全區家長學??梢耘R摹先進,學有所獲,最終實現共同發展。
3、抓督導,促水平。區教體局已將家長學校工作納入到對學校年終考核體系中,根據《關于進一步加強家長學校工作的指導意見》要求,對家長學校的督導評估要從單純的看結果轉移到重過程上來。要以家庭親子關系的改善、孩子對家長教育行為的評價、家長受益程度作為重要指標,同時要結合家長學校的組織管理、教育教學情況,在提高家教水平和精神文明建設中的作用等內容進行綜合評估。
近幾年來,區家長學校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績,但我們也清楚的認識到存在的問題和差距,距領導和社會的期望還有一定距離,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們將認真學習其他兄弟區市先進經驗,取長補短、開拓創新,爭取做出更大的成績。
- 上一篇:談論電影藝術創作
- 下一篇:幼兒和諧發展經驗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