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公有制企業黨發揮報告

時間:2022-10-23 08:20:00

導語:非公有制企業黨發揮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非公有制企業黨發揮報告

**區現有非公有制企業1361個,有黨員1658人,共建立黨委7個、黨總支1個、黨支部135個,實現了規模以上非公企業黨組織全覆蓋。通過狠抓組建、開展活動、健全機制,不斷探索發揮非公有制企業黨組織作用的新途徑,有效地促進了非公有制經濟的健康發展,**年**區被評為全市民營經濟十強區縣,**年非公經濟占全區GDP總量的54%,比上年增長2.8個百分點。

一、著眼于夯實力量基礎,以抓好“三支隊伍”為支撐點,狠抓組織組建

非公企業黨組織組建工作,必須找到支撐點。這個支撐點就是“三支隊伍”建設。

一是打造精干的非公企業黨務工作者隊伍。我們采取從國有企業選、從行業主管部門派、從社會公開招、由組織人事部門推等多種方式,選拔了一批高素質的黨務工作者,到非公企業從事黨建工作。目前,全區規模以上非公企業黨組織均設有專門的黨群工作部門,配備有專兼職干部。為適應不斷擴大的需求和提供更大的選擇余地,我們建立起了一支180余人的黨務工作者人才庫。并通過加強培訓,提高素質,為非公企業黨建工作提供了后備人才支撐。

二是建立黨建工作指導員隊伍。我們按照“全員派、全覆蓋,重點聯系、分片聯抓”的工作思路,選派了664名熟悉黨務工作的區級部門和鎮街機關黨政干部到非公企業擔任黨建工作指導員。對已建立黨組織但黨建工作力量薄弱的非公企業黨組織,我們還挑選了36名指導員擔任企業黨組織副書記。

三是教育和引導業主隊伍。我們建立了區級領導和部門聯系重點企業制度。區委書記聯系重慶銀鋼集團公司后,主動幫助企業解決困難和問題,使業主思想轉變,采取措施找出了60多名“隱形黨員”,積極支持建立了銀鋼集團黨委。我們在業主中推行自主選學制度,以業主選學、黨校授課的方式,吸引業主參加學習,提高綜合素質,并將具備條件的業主吸收入黨。近兩年來,全區發展了13名業主黨員,還有9名業主向黨組織遞交了入黨申請書。

二、著眼于搭建活動平臺,以實施“三貼近”為著力點,狠抓作用發揮

非公企業黨組織組建起來后,我們著力“三貼近”,引導開展活動,充分發揮作用。

一是貼近生產經營,服務企業發展。我們從非公企業生產經營活動的需要出發,引導黨組織在組織黨員開展技術創新、實施科學管理、提高業務技能以及協助做好其他協調服務工作等方面發揮了積極的作用。去年,全區非公企業黨組織和廣大黨員為企業建言獻策1700多條,創新技改項目40多個,新增效益6200萬元,黨組織的活動受到業主的充分認可和支持。

二是貼近黨員,服務黨員。我們大力實施“流動黨員關愛工程”,加強流動黨員的關愛與服務工作,已使326名“隱形黨員”主動亮出黨員身份。先后舉辦各種形式的招聘會22場,幫助1500余名下崗黨員再就業和接轉了組織關系。同時,還廣泛開展了“五個一”活動,即:每個黨員掌握一項過硬技術,創造一項工作業績,幫助一名員工,培養一名入黨積極分子,爭做一名優秀黨員,激發了廣大黨員的榮譽感和責任感。

三是貼近員工,服務員工。推行了以黨員“聯三戶”為重點的黨員聯系員工群眾的幫扶制度。要求有幫扶能力的黨員每人聯系2—3名員工群眾,宣傳黨的政策法規,收集群眾意見,并及時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目前,我區非公企業中已有近800名黨員聯系了2100名員工群眾。

三、著眼于鞏固提高,以完善“三個體系”為基本點,狠抓機制建設

一是建立上下貫通的管理體系。在區委層面上,建立非公企業黨建工作聯席會議制度,成立由區委組織部、區工商聯等8個成員單位組成的黨建指導組,加強非公企業黨建工作的指導、協調。在中間層面上,根據屬地和業務主管劃分確定非公企業黨建工作“責任地”,負責對轄區或有業務管理(包括掛靠)關系的非公企業黨建工作進行指導和管理。在基礎層面上,由村或社區黨組織協助鎮、街道黨(工)委負責對轄區企業進行指導,從而構筑起“以塊為主,條塊結合”的組織管理體系。

二是建立活動經費保障體系。我們采取三種形式落實了黨組織的活動經費。對經營狀況良好的企業,黨組織活動經費在企業管理經費中支出;對經營狀況不夠好的企業,由區委在黨費中撥一點,鎮、街道給一點,企業出一點的辦法解決;對經營比較困難的企業,采取自留黨費(即企業上繳黨費全部返還)的辦法解決,為黨組織活動的開展提供了必要的物質保障。

三是建立工作督查評估體系。我們初步建立了非公企業黨建工作專項考核和督查制度,每季度對黨組織的活動開展、作用發揮、制度建設等情況進行一次檢查;每半年進行一次評估和通報。全面推行非公有制企業黨組織“五個好”創建活動和黨建示范點建設,培植典型,以點帶面。對黨務工作者和黨建工作指導員嚴格考核,對成績突出的黨務工作者和為企業發展作出特殊貢獻的黨員予以鼓勵和獎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