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潭教案范文
時間:2023-03-16 09:26:34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日月潭教案,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關鍵詞:情境教學 小學語文 學習興趣
隨著語文教學內容逐步偏向閱讀,寫作及文化知識的培養,情境教學法開始更多地運用在課堂教學當中。與傳統授課模式不同,情境教學法通過引入帶有情感色彩的、風趣生動的教學場景,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起到活躍課堂氛圍,提高課堂效率的作用。
一、情境教學方法的特點
情境教學以激發學習興趣為核心,力求調動學生思維,引起學生探索性思考,使他們能將自己置身于課文環境所構設的環境中去,從而實現對文本的感悟。簡言之,情境教學是引導生活與課堂教學相融合的一種方法,具有自主性、生動性的特點。
生動性是情境教學的基礎,也是課堂教學力求實現的主要目標。單純的文字學習過于枯燥,很難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也毫無生動性可言。而情境教學通過營造情感氛圍,讓平面化的文字變得立體豐滿,使課堂教學變得豐富生動起來。生動的教學課堂也帶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效率,加深了學生對授課內容的認知和了解。情境教學通過對授課內容進行直觀呈現,拉近了學生與自然、文化之間的聯系,使他們可以通過直觀感知的方式進行學習,從而產生與作者之間的共鳴。
自主性也是這一授課方法的重要特征。在情境教學方法中,教師將以引導者的身份出現,不再擔任課程講述,而只起到構設情境氛圍、引導學生思考的輔助作用。在這樣的課堂教學中,探究性思維和情感態度直接影響著他們對課文的理解和對知識的掌握。
二、情境教學方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
1.優化授課方式,提高課堂效率
情境教學方法的運用,首先體現在教學目標制定、授課方法革新和提高課堂效率這幾個方面。情境教學的授課方式對教學目標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具體表現在將教學目標轉變到培養能力而非字詞掌握上來。情境教學要求將課堂中的大部分時間投入到模擬情境、代入思考中去,從而使學生對教材內容有更為充足深刻的理解。從授課方法來看,情境教學使教師需要重新增補教案,根據實際課堂進度隨時調整授課節奏,將部分授課內容轉移至課下進行,從而提升課堂效率。情境教學使授課方式由講述式轉化為領悟式,通過將課程主導權轉移給學生,促進學生不斷進行自我提問和自我思考,激發學生的求知欲,進而提高課堂效率。
2.運用多媒體創設情境
相較于多媒體授課,傳統授課方式較為抽象,大多時候學生只能通過憑空猜想來理解所學內容。近幾年,計算機技術的迅猛發展使多媒體快速走進小學課堂。多媒體技術以其直觀性強,畫面生動清晰,圖文并茂等特點,迅速被語文老師采納為授課環節中的輔助工具。在講授人教版小學語文第四冊教材中課文《日月潭》時,教師通過投影播放臺灣文化、歷史、風土人情等方面的照片,使學生對這個城市有初步的了解。再通過展示日月潭的風景照片,使學生在閱讀課文的同時,能將文字中對日月潭的描述與風景圖片相結合,從而激發他們對日月潭的喜愛和臺灣風光的向往,進而提升他們的學習興趣。
情境教學模式下多媒體的運用,使聲音、圖像、資料以更加直觀的方式展現出來,其本身所帶有的情緒色彩也能使學生更好地融入情境當中,產生身臨其境之感。
3.故事教學法、扮演教學法的運用
故事和游戲對小學生有著較強吸引力,也適合應用到情境教學中。小學語文的授課內容多以故事性敘事文體和短篇散文為主,富于閱讀性和趣味性,很適合以故事的形式展現出來。如人教版小學語文第四冊中的《丑小鴨》一文,就很適合以角色扮演的形式進行授課。以角色扮演的方式學習,是通過學生自身對不同角色的不同心境進行領悟,分析角色內心的想法和行為動因。這種故事演繹和角色扮演使學生產生了極強的代入感,從而實現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因年齡較小,小學生難以在整節課始終保持注意力。故事教學法和情節教學法充分調動了學生活潑好動的特點,將課堂教學轉變為一場寓教于樂的故事會。在角色扮演中充分發揮學生的個性特長,使學生在享受情境的同時創造出具有個性色彩的新情境,從而放松心情,全身心的投入到教學活動中。在這類情境教學中,教師可以在故事講述的同時進行教學,通過對比不同小組的角色扮演,引導學生深入認識人物的性格和內心活動。
三、小結
情境教學法改革了以往的小學語文授課模式,讓課堂教學充滿了樂趣和創新。它不僅符合新課改對培養學生綜合素質的要求,也使得小學生能更好地掌握所學知識,使枯燥的語文基礎知識學習變得更加生動靈活。通過營造良好的情境,使學生們在欣賞和娛樂的同時進行語文教學,減輕了他們的學習負擔。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