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事管理系統論文范文

時間:2023-04-05 17:59:26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人事管理系統論文,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人事管理系統論文

篇1

1.1問題定義及內容簡介

本系統是人事管理系統,它主要實現管理員如何對普通用戶進行授權,如何插入、刪除一個員工的信息,用戶如何瀏覽員工的所有信息,以及用戶如何查詢自己想要的結果,也即是通過輸入查詢條件,顯示符合條件的員工記錄以及如何顯示這個員工的全部信息。如何對查詢或統計出來的符合條件的記錄用報表的形式打印出來,窗口打開時的排放順序,也即是平鋪還是重疊,最后得提供一下如何使用這個系統,如何解決用戶可能會遇到的問題以及這個系統中的難點和開發技巧等等。

本系統包括8個模塊,即系統,包括重新選擇用戶和退出兩個功能。系統管理,包括人員編碼維護、用戶授權和程序定義。輸入,包括基本信息、婚姻信息、學歷信息、考勤信息和工資信息的插入和刪除。查看,包括基本信息、婚姻信息、學歷信息、考勤信息和工資信息的瀏覽,還有通過輸入查詢條件查詢用戶所要的記錄,還可以雙擊某個員工所在列,就可以顯示出這個員工的所有信息。維護,包括基本信息、婚姻信息、學歷信息、考勤信息和工資信息的修改,這個功能只能由管理員來操作,普通用戶沒這個權力。報表,包括基本信息、考勤信息以及工資信息的查詢、統計和打印。窗口,包括平鋪和重疊,即窗口的排放形式是平鋪還是重疊的。幫助,包括這個系統的介紹和對這個系統可能出現的問題的解答。

1.2研究背景與研究意義

隨著計算機技術的飛速發展,計算機在企業管理中應用的普及,利用計算機實現企業人事檔案的管理勢在必行。當前企業信息管理系統正在從C/S結構向B/S結構轉移,但是由于安全性等方面的因素,C/S結構的管理信息系統仍然占據企業管理信息系統的主流。

人事管理系統是現代企業管理工作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適應現代企業制度要求、推動企業勞動人事管理走向科學化、規范化的必要條件。

人事管理系統可以用于支持企業完成勞動人事管理工作,有如下3個方面的目標。

1支持企業實現規范化的管理。

2支持企業高效率完成勞動人事管理的日常業務,包括新員工加入時人事檔案的建立,老員工轉出、辭職、退休等。

3支持企業進行勞動人事管理及其相關方面的科學決策,如企業領導根據現有的員工數目決定招聘的人數等。

1.3論文各章內容介紹

第一章緒論里主要介紹了問題定義和內容簡介,以及研究背景與研究意義,第二章主要介紹了系統功能需求分析數據字典,第三章主要介紹了系統設計,包括系統總體系結構設計、系統數據模型設計以及系統開發與運行環境確定。第四章主要介紹了各子系統體系結構設計,包括本模塊各子模塊功能、接口、界面設計和遇到的主要問題及解決方案,還介紹了用戶使用手冊,包括系統功能簡介、運行環境簡介,系統運行與操作指南,還介紹了系統評價,包括系統主要功能、特點介紹,系統存在不足與改進方案以及畢業設計心得與收獲。

2.系統需求分析

2.1系統功能需求分析

該系統需要完成如下功能:

2員工各種信息的輸入,包括員工的基本信息、學歷信息、婚姻狀況、考勤信息、工資信息。

3對用戶進行授權。

4員工各種信息的修改。

5對于轉出、辭職、退休員工信息的刪除。

6按照某種條件,查詢統計符合條件的員工信息。

7對查詢、統計的結果打印輸出。

8人事系統的使用幫助。2.2數據字典

數據字典是各類數據描述的集合,它是進行詳細的數據收集和數據分析后所獲得的主要成果。

數據字典通常包括以下5個部分:

2數據項。數據項是不可再分的數據單位。

3數據結構。數據結構反映了數據之間的組合關系。一個數據

結構可以由若干個數據項組成,也可以由若干個數據結構組成,或由若干數據項和數據結構混合組成。

4數據流。數據流是數據結構在系統內傳輸的路徑。

5數據存儲。數據存儲是數據及其結構停留或保存的地方,也是數據流的來源和去向之一。

6處理過程。處理過程的具體處理邏輯一般用判定表或判定樹來描述。

數據字典是關于數據庫中數據的描述,即對元數據的描述。數

據字典是在需求分析階段建立,在數據庫設計過程中不斷修改、充實、完善的。

針對本系統,通過員工管理內容和過程分析,設計的數據項和數據結構如下:

11員工基本情況。包括的數據項有員工號、員工姓名、性別、所在部門、身份證號、生日、籍貫、國籍、民族、婚姻狀況、健康狀況、政治面貌、參加時間、血型、開始工作時間、家庭住址、聯系電話、崗位代號。

12員工婚姻狀況。包括的數據項有員工號、愛人代號、愛人姓名、愛人生日、結婚時間、愛人工作單位、愛人政治面貌、愛人工作職務。

13員工學歷信息。包括的數據項有員工號、學歷、專業、畢業時間、畢業學校、學校類型、外語1、外語1級別、外語2、外語2級別。

14員工考勤信息。包括的數據項有員工號、姓名、日期,本月天數,公休假天數,應出勤天數,請假,節假日加班,其它加班。

15員工工資信息。包括的數據項有員工號,姓名,底薪,補貼,獎金,加班,代扣養老金,代扣醫療保險,代扣住房公積金,所得稅,房貼,房租,實發工資。

16人員編碼信息。包括的數據項有人員編碼,人員姓名,密碼。

17用戶授權信息。包括的數據項有序號,人員編碼,程序號。

18系統設計

3.1系統總體系結構設計

人事管理系統可以用于支持企業完成勞動人事管理工作,有如下3個方面的目標。

42支持企業實現規范化的管理。

43支持企業高效率完成勞動人事管理的日常業務,包括新員工加入時人事檔案的建立,老員工轉出、辭職、退休等。

44支持企業進行勞動人事管理及其相關方面的科學決策,如企業領導根據現有的員工數目決定招聘的人數等。

本系統開發設計思想有以下幾點。

11盡量采用學校現有軟硬件環境,及先進的管理系統開發方案,從而達到充分利用學校現有資源,提高系統開發水平和應用的目的。

12系統應符合學校人事管理的規定,滿足學校日常人事管理工作需要,并達到操作過程中的直觀、方便、實用、安全等要求。

13系統采用C/S體系結構,Client(客戶端)負責提供表達邏輯、顯示用戶界面信息、訪問數據庫服務器;Server(服務器端)則用于提供數據服務。系統分析等前期工作應盡量詳細完善,以便學校以后體系結構的改變,對于一些安全性要求不高的信息可以方便地采用Brower/Server的方式進行訪問。

14系統采用模塊化程序設計方法,既便于系統功能的各種組合和修改,又便于未參與開發的技術維護人員補充、維護。

15系統應具備數據庫維護功能,及時根據用戶需求進行數據的添加、刪除、修改、備份等操作。

3.2系統數據模型設計

關系模型:

員工基本信息(員工號,姓名,所在系號,所在系名,性別,生日,籍貫,國籍,民族,身份證號,婚姻狀況,健康狀況,政治面貌,參加時間,血型,開始工作時間,家庭住址,電話,崗位代號)

員工婚姻信息(員工號,愛人代號,愛人姓名,愛人生日,結婚時間,愛人工作,位,愛人政治面貌,愛人工作職務)

員工學歷信息(員工號,學歷,專業,畢業時間,畢業學校,學校類型,外語1,外語1級別,外語2,外語2級別)

員工考勤信息(員工號,姓名,日期,本月天數,公休假天數,應出勤天數,請假,節假日加班,其它加班)

員工工資信息(員工號,姓名,底薪,補貼,獎金,加班,代扣養老金,代扣醫療保險,代扣住房公積金,所得稅,房貼,房租,實發工資)

人員編碼(人員編碼,人員姓名,密碼)

篇2

隨著國內網絡的普及,基于無線和有線網絡的評測系統的研究和開發正在不斷地發展,水平也越來越高。但還存在一些普遍性問題,主要表現:單一學科、單層次的試題庫較多,系統缺乏可擴充性和靈活性;圖形、表格等非文本處理能力差,對試題的描述不夠科學,組卷失敗率高;系統的統計分析功能不足,缺乏開放性和適應性;適合于網絡環境下的通用試題庫管理系統開發不足;系統安全性問題較大。

二、系統設計的要求

1.通用性

網絡評測系統是人事評測的一種重要方式,要盡可能地兼容各個崗位,各類學校,各類層次,所以在開發時應把“通用性”放在第一位。

2.易用性

網絡評測系統可能涉及到各個人事和管理部門,考慮有些人員對計算機方面的知識了解不深,所以它的操作必須簡單、易用。

3.可控性

合理設計組卷功能,自由控制試卷的難度、知識點的選擇,提高組卷的成功率,使系統能適用于任意科目的組卷。在進行網絡評測時,工作人員可以通過評測監控程序掌握評測的動態,可以對評測做必要的控制;同時,考慮到評測過程中可能出現機器故障、網絡故障等因素,軟件中也應有相應的控制功能,保證評測的順利進行。

4.安全性

包括用戶的安全性與評測的安全性。用戶的安全性主要體現在用戶操作題庫的安全性和用戶帳戶管理的安全性,其中用戶操作題庫的安全性是指用戶只能操作自己所屬專業的題庫,不能跨專業操作題庫,用戶帳戶管理的安全性是指只有系統管理員有權進行用戶帳戶管理,一般用戶只能更改自己的密碼;評測的安全性是評測時每個考生只能登錄一次,重新登錄必須經監考人員同意;同時,每套題目只能對應一個已登錄的考生,不允許一個以上考生操作同一套題目。

5.跨平臺性

跨平臺性能夠在不同操作系統下通過瀏覽器進行評測,實現評測系統跨平臺性。

三、系統設計

1.系統設計方案

系統具體的解決方案如下。第一,考慮到工作人員的實際操作,題庫按科目知識點來進行建立(即按科目—章—節次序)。第二,系統采用SQLSERVER2000作后臺數據庫,WWW服務器用Windows2000的IIS。第三,試題庫管理、CS模式評測、BS模式評測程序使用DELPHI技術和IntraWeb技術開發實現。第四,在BS構架下,開發的WEB程序在數據庫端實現數據操作功能并提交IIS生成動態HTML頁面。第五,后臺評測監控程序采用ClientSocket、ServerSocket技術實現網絡監控,利用屏幕抓取技術和圖像壓縮技術將屏幕圖像壓縮成數據流進行傳輸,以減輕網絡傳輸量。

2.系統設計模塊

本系統按功能分為四個相對獨立的部分,即試題庫管理、CS模式評測、BS模式評測、后臺評測監控程序,具體功能有,試題庫管理:實現按專業、按科目知識點對題庫進行建立、管理,試卷生成,試卷輸出,工作人員、評測對象管理,成績管理,系統維護。CS模式評測:實現登錄驗證,自動計時,進行評測,交卷等功能。BS模式評測:實現登錄驗證,自動計時,進行評測,交卷等功能。后臺評測監控:評測狀態登記,重新登錄設置,強行交卷,評測對象屏幕抓取。

四、系統實現的關鍵技術

1.數據庫技術

數據庫的訪問采用ADO數據庫訪問技術,在開發過程中利用SQL編程技術對數據庫中的數據進行操作。ADO是MicrosoftActiveXDataObjects的縮寫,它是使應用程序能夠訪問數據庫的數據對象。利用ADO數據訪問控件,可以只使用ADO組件與數據庫取得聯系并對其中的數據進行操作。由于ADO對象自身使用ActiveX對象,因此,它在Internet上擴展非常容易。

2.IntraWeb技術

利用IntraWeb技術設計Web動態網頁,實現評測對象身份自動識別,如果登錄信息與評測時間、評測部門設置相符,則進入評測界面,否則退出評測。評測期間,每間隔一分鐘回傳剩余評測時間,剩余時間為0時,自動交卷。IntraWeb是一個創建基于Web應用程序的具有革命性意義的新方法,IntraWeb提供了一個杰出的工具,用來高速、簡易地創建Internet、Intranet以及Extranet應用程序。許多基于Web的開發工具都要求開發者有CGI腳本的知識;同時,也要求開發者要有狀態跟蹤以及復雜的客戶端配置,IntraWeb避免了這些。通過使用Delphi中的組件,簡單的創建一個應用程序項目并注冊到服務器上,客戶就可以利用兼容HTML4的任何一種瀏覽器來訪問這個應用程序,這些瀏覽器包括Netscape、InternetExploer等。利用IntraWeb開發的Web應用程序不需要寫任何的HTML、CGI或是JavaScript代碼,所有的代碼都可在Delphi中完成。

3.WinSocket編程技術

Socket網絡通信的基本方式是請求和應答方式,接收方和發送方是相互協同工作。Socket編程遵循數據分包傳送的規則,每次只發送和接收一個數據包,以保證數據傳輸的安全性和穩定性;同時,也不過多地占用系統資源。對于ClientSocket組件,從字面上就可以看出,它用于請求方。也就是說,它的動作是主動地建立連接。顯然,ServerSocket組件用于響應方,它的動作是偵聽以及被動接受連接。ClientSocket組件的屬性是相對靜態的,它和ServerSocket之間只是連接和斷開的關系。并且僅當ServerSocket對其接受才表示建立連接。ServerSocke組件的屬性是動態的。伴隨著一個新的ClientSocket與之建立連接的同時,就會產生一個新的Socket與該ClientSocket對應,保持單獨的連接,進行單獨的通信。因此,在同一個ServerSocket中,可以與多個ClientSocket保持同時連接和各自獨立的通信。ServerSocket的屬性Socket.ActiveConnections用于表示客戶端連接的數量;Socket.Connections[Index]屬性則用于訪問單個與ClientSocket連接的Socket。正是這樣的結構,才使得WinSocket技術能夠穩定實現一個服務程序向多個客戶端提供服務。

4.遠程屏幕圖像實時傳輸的壓縮、解壓方法

遠程屏幕圖像的傳輸采用Client/Server結構,由客戶端與服務端兩部分構成。客戶端主要是負責向服務端發出獲取服務端屏幕圖像的請求,與將從服務端發送而來的屏幕圖像在本地實時地顯示出來,服務端主要負責響應客戶端的請求并抓取與發送屏幕圖像。由于服務端所抓取的屏幕圖像一般為位圖格式,其數據量較大,若直接發送則會導致占用網絡帶寬過大、實時性差、占用系統資源過多、穩定性差等問題,因此需經過壓縮后才能將其發送給客戶端,而客戶端相應地也要將接收到的屏幕圖像數據進行解壓縮后才能正確地將屏幕圖像顯示出來。對于屏幕圖像數據的壓縮與解壓縮這一點,主要追求的是較高的壓縮率與較快的壓縮與解壓縮速度,Delphi中有一個自帶的數據流壓縮、解壓縮解決方案,通過Zlib.pas和Zlibconst.pas兩個單元文件來解決數據壓縮、解壓縮問題,實現了很高的數據壓縮率(較WinZip高),是一個比較好的壓縮、解壓縮方案。

五、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