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磁輻射的安全距離范文
時間:2023-10-12 17:34:32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電磁輻射的安全距離,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1 引言
近幾年來,某些區域移動網絡信號差成為用戶投訴的焦點,可一旦運營商去這些區域增設移動通信基站,卻又遭到用戶集體反對。投訴多和建站難成為困擾電信運營商的兩難問題,電信運營商的通信保障能力正因基站建設難而下降。以上海移動為例,10年來手機用戶增長了10倍,話務量猛增了300%,但是移動基站數在內環線范圍只增加了10%左右。從2008年1月到2009年5月底,上海移動一共有177座基站因各種原因被迫關閉。造成這個兩難問題的原因之一是公眾對基站電磁輻射的恐懼。
隨著3G網絡的建設,更多的移動通信基站將架設在人口密集的城市上空。為了科學認識移動基站的電磁輻射,消除公眾對基站的不安,有必要對基站電磁輻射及其對環境的影響進行研究和分析。
2 移動通信基站的電磁輻射
電磁輻射,是指能量以電磁波的形式在空間傳播的現象。基站電磁輻射一般是指室外部分的電磁輻射,室外部分主要由饋線(傳輸線)和天線組成。基站運行時,其發射天線將饋線中的高頻電磁能轉化成為自由空間的電磁波,電磁波承載著能量向周圍空間傳播,形成電磁輻射。
圖1是移動通信基站天線輻射電磁波的基本原理圖,導線載有交變電流時,就可以形成電磁波的輻射,輻射能力與導線形狀和長短有關。如果兩導線的距離很近,那么導線所產生的感應電動勢幾乎可以抵消,因而輻射很微弱;將兩導線逐漸張開,導線所產生的感應電動勢疊加,輻射隨之逐漸增強,直至兩導線電流方向一致時達到最強。當導線的長度遠小于波長時,導線的電流很小,輻射很微弱;當導線的長度等于1/4波長時,輻射最強,稱為半波對稱振子。實際的天線是由振子疊放而成的。
移動通信基站天線按照方向性可以分為全向天線和定向天線。方向性反映天線向一定方向輻射或接收電磁波的能力,天線方向性的獲得,是通過天線內部加反射板或振子疊放而實現的。基站天線方向性的選擇可以滿足不同區域的電磁輻射的需要,例如鄉村大區制的站型選用全向天線,而城區小區制的站型選用定向天線。
作為移動通信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基站天線在提高移動通信網絡覆蓋范圍和網絡營運指標中起著重要作用,同時帶來的問題是公眾對基站電磁輻射的不安與恐懼。
3電磁輻射與健康及電磁輻射標準
電磁輻射是能量流,雖然看不見、聽不到、聞不著,但是電磁輻射可能引起裝置、設備、系統性能降低,還可能對有生命或無生命的物質產生損害,這就是電磁輻射污染。
當人體暴露在電磁波環境中,不同波段的電磁波會對人體產生不同的生物效應,可能會導致細胞損傷、變異或死亡。此外,人體的器官和組織存在微弱的電磁場,它們是穩定而有序的,如果受到外界電磁波的干擾就會遭到破壞,人體正常循環機能隨之遭到一定程度的損傷,長期接受電磁輻射會造成人體免疫力下降、新陳代謝紊亂、記憶力減退、提前衰老、心率失常、視力下降、聽力下降、血壓異常、皮膚產生斑痘等[1],公眾由此產生對電磁輻射的恐懼。
第5屆電磁輻射與健康國際研討會(2009,杭州)的會議報告指出,低強度電磁波的生物學效應及其作用機制至今還是一個困擾學術界的充滿爭議的問題,各國電磁輻射的衛生學標準還存在著甚至上百倍的差異。對照一些組織和國家的公眾照射限值[2,3],發現我國的標準更嚴格、更安全可靠。例如,在900MHz移動通信頻段,中國環保局制定的公眾照射限值(功率密度)是40μw/cm2,而歐洲電子技術標準委員會制定的公眾照射限值是450μw/cm2。國內目前使用的相關標準主要有:《電磁輻射防護規定》(GB8702-88)、《環境電磁波衛生標準》(GB9175-88)和《輻射環境保護管理導則-電磁輻射監測儀器和方法》(H J/T10.2-1996)。
4 移動通信基站電磁輻射對環境的影響因素
移動通信基站電磁輻射對環境的影響因素很復雜,包括天線性能、高度、距離、角度、環境背景、基站形狀、話務狀況等等。
為了分析移動通信基站對居民生活環境產生的電磁輻射污染狀況,胡冀等通過比較測量,得出的結論是[4]:電磁暴露小區的電磁輻射強度明顯高于對照小區,但平均值都在GB9175-88的一級安全范圍內(10μw/cm2);安裝鋁合金防盜網具有良好的電磁場屏蔽作用;同時建有兩個通信基站的小區,兩者所產生的電磁輻射在某一區域范圍可產生電磁場疊加現象,使輻射強度增加;個別與基站天線距離較近(小于20m)、窗戶與基站天線處于同一水平位置和與基站天線主瓣方向一致的居室內,電磁輻射功率密度遠遠超出一級安全范圍,可達到20.44μw/cm2,但也在GB9175-88的二級中間區容許范圍內(40μw/cm2)。
此外研究還發現,天線主瓣方向區域電磁輻射不一定較高,副瓣方向區域電磁輻射也不一定較低。這其實并沒有與理論相違背,因為環境地形、地貌、建筑物鋼筋水泥結構、空中架設的電線等等,都將對電磁波產生反射、繞射、折射、散射和吸收,從而使得電磁輻射強度的分布復雜化。
通過物理學的觀點分析,基站發射電磁波的功率密度隨距離的增大而減小,而事實并非如此,在近距離范圍(30m內),由于上述環境地形等因素的影響,電磁波的功率密度隨距離的變化規律很復雜,往往在某處達到最高值。以某移動基站為例[5],在不同時間對距離與功率密度的關系進行測量分析,關系曲線如圖2所示。對特定基站而言,在某一固定距離處,功率密度還與時間有關,也即與話務量有關,如圖3所示,凌晨話務量低,功率密度也低,功率密度整體上隨話務量的增加而增加。
5 移動通信基站安全距離的理論計算方法[6~8]
由于移動通信基站發射電磁波的功率密度分布不僅與基站性能指標有關,還與周邊環境、話務量因素等有關,因此,移動通信基站安全距離的計算一直是個復雜的問題。下面根據國家環保局的H J/T10.2-1996中關于微波遠場軸向功率密度計算公式進行理論分析,這個計算公式的表達式為:
(1)
式中,Pd(μw/cm2)為離基站天線水平距離為d處的電磁波功率密度,d(m)為離基站天線的水平距離,P(w)為機頂發射功率,G(倍數)為天線最大輻射方向的增益。
下面分析計算方法。圖4所示的一種基站天饋線系統,基站設備上每一塊載頻插板連接一根載頻輸出線,每根載頻輸出線含有兩個頻點,每個頻點有其固有的發射功率。載頻輸出饋線在需要耦合器時存在,耦合器的作用是將多個頻點的電磁波信號合到一根天線饋線上發送,具有一定的功率損耗。天線饋線一般比較長,也有一定的功率損耗,還需考慮避雷針和饋線接頭等帶來的損耗。天線向空間發射電磁波,天線的增益越大,發射電磁波的功率越強。
如前所述,每根載頻輸出線含有兩個頻點,A點處的信號功率為每個頻點固有功率的2倍,兩根載頻饋線的信號耦合到B點,耦合后的功率大小需考慮耦合器的損耗,兩個耦合器輸出的總信號經過天線饋線后將再次損耗。也即,載頻輸出信號在C點的總功率應考慮到耦合器與天線饋線的兩次損耗,式(1)中機頂發射功率P應為損耗后的功率。
根據H J/T10.2-1996中電磁輻射環境影響評價方法與標準,對單個項目的影響必須限制在《電磁輻射防護規定》(GB8702-88)公眾照射導出限值的若干分之一。在評價時,對于由國家環境保護局負責審批的大型項目可取GB8702-88中功率密度限值的1/2;其他項目則取功率密度限制值的1/5作為評價標準,即移動通訊基站的功率密度限值應是8μw/cm2,即式(1)中Pd=8μw/cm2,這樣就可根據式(1)計算基站最大輻射方向上的安全距離了。
應該指出,假如偏離最大輻射方向,天線增益將急劇下降,保護距離隨之急劇減小。假如有建筑物阻隔,電磁波穿過一般磚墻要衰減6dB左右(為原來功率的1/4),而穿過帶鋼筋的墻要衰減20dB(為原來功率的1/100);城市市區建筑物密集,安全距離應比理論計算值小很多。此外,由于基站設備容量足夠,加上GSM系統有功率控制和非連續發射功能,天線全方位全功率發射電磁波的可能性幾乎是沒有的,也即實際的天線輻射功率要小很多,實際的安全距離遠小于理論計算值,公眾不必對基站產生恐懼。
6 結束語
一方面,政府、企業和公眾應該對電磁輻射產生的環境影響引起足夠的重視;另一方面,媒體應該積極做好宣傳教育工作,消除公眾對電磁輻射的恐懼心理,使公眾合理科學地面對移動通信基站的電磁輻射;此外,專業技術人員應加快新技術研發,設計出更高標準的天線發射系統,最大限度降低電磁輻射污染。
為了消除公眾的不安,創建和諧城市生活環境,上海的做法值得借鑒,改“事后配套”為“事前介入”,基站選址遵循“政府大樓、企事業單位辦公大樓、公建配套設施、住宅建筑”的先后順序,將移動通信基站建設納入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和住宅建設的總體規劃中。
參考文獻
[1]吳石增. 電磁波的生物效應與人體健康[J]. 中南民族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0,29(1): 57-61.
[2]季成富. 移動通信基站環境保護問題探討[J]. 城市管理與科技,2005,7(2): 59-61.
[3[馬文華. 電磁輻射標準跟蹤研究[J]. 電信工程技術與標準化,2007(1): 30-31.
[4]胡冀,魯怡楊,張華成,等. 移動通信基站周圍居民生活環境微波輻射水平的影響[J]. 衛生研究,2009,38(6): 712-716.
[5]趙志勇,陳英民,張靜. 移動通信基站近距離區域電磁輻射分布特征研究[J]. 中國輻射衛生,2010,19(1): 21-23.
[6]金亮. 移動通訊基站的電磁輻射環境影響[J]. 科技資訊,
2007(22): 141.
[7]盧滿常. 基站電磁輻射限值的確定[J]. 內蒙古科技與經濟,2010(2): 101-102.
[8]張挺,李祈,馬云杰,等. 移動通信基站電磁輻射環境監測與評價[J]. 實用預防醫學,2009,16(1): 144-145.
【作者簡介】
篇2
當人們在用電腦、筆記本、平板電腦、手機、Wi-Fi等電子設備的時候,人們可能立即就想到,這些電子產品產生的的電磁輻射,會不會對健康有影響?有多大的影響?在人們生存的環境中還有多少這類電子設備產生的多次輻射對健康有影響?正是基于這些問題促成了這份調查報告。
1 電磁輻射對人體的作用
人體吸收輻射能量時,細胞和水分子會首先被電離或激發,造成DNA雙鏈全斷或只斷單鏈的傷害(直接傷害)。因為水分占了人體約70%的重量,而水分子被電離后會產生有害的OH自由基,這些自由基接續產生一連串化學反應,使得細胞分子受到損傷(間接傷害)。所幸細胞有自行修復的能力,大部分的細胞會恢復正常。但假若細胞嚴重受損而無法修復或修復有錯誤時,那么人體就會出現不良反應。
電磁輻射是一種復合電磁波,以相互垂直的電場和磁場隨時間的變化而傳遞能量。人體生命活動包含一系列的生物電活動,這些生物電對環境的電磁波非常敏感,因此,電磁輻射會對人體造成影響和損害。
2 對常用電器設備電磁輻射的測量
本調查報告使用的測量儀器為LZT-1000電磁場輻射檢測儀。
2.1 手機輻射測量
經測量,人們使用的手機電場輻射幾乎沒有,手機待機時幾乎沒有磁場輻射,只有在接通或接聽手機才有磁場輻射;不同型號的手機磁場輻射不同,有的很大,有的幾乎測量不到。
測試結論:在避免手機輻射方面,首先,一定要在信號充足的地方使用手機,尤其是撥打電話,因為信號越充足輻射量越小。其次,改掉使用手機時的一些壞習慣。如夜晚關掉手機、不把手機別在腰間或放在胸前的口袋中,盡量使用耳機接打電話等。第三,避免長時間和電量不足的時候接聽手機電話,盡量不給小孩使用手機。
2.2 電磁爐、微波爐輻射測量
經過對電磁爐、微波爐、電火鍋三種家電的測量,電磁爐輻射較大,電火鍋相對較小,建議使用電磁爐、電火鍋的時間不要太長,使用時也要保持一定距離。微波爐啟動時輻射最大,在用微波爐烹飪時不要過于靠近,兒童最好不要進入廚房。
2.3 電視機輻射測量
經過對顯像管電視、等離子電視、背投電視、液晶電視四種電視比較之后發現,液晶電視、背投電視輻射最小,等離子電視輻射稍強一點,顯像管電視較大,但主要在電視后面,所以觀看電視時最好在觀看時保持一定距離,尤其是兒童,而且不要長時間觀看。
2.4 電腦輻射測量
測試結論:經過對各類電腦及相關附件的輻射量的測量,得出結論,使用臺式時主機放在桌子下面并保持一定的距離,還是比較安全的;低音炮音箱輻射嚴重,使用時至少要保持半米的距離;筆記本輻射集中在鍵盤上方,使用筆記本時應與電源適配器保持遠一點的距離;鍵盤、鼠標最好不要用無線的,兒童玩電腦時間不要太長。
2.5 制冷制熱家電、電熱毯輻射測量
測量后得出結論:空調、電熱油汀輻射較小,可放心使用,但是紅外管電暖氣、暖風機、電風扇的輻射較大,建議使用時至少保持一米的距離,距離小孩要更遠些。電熱毯的輻射也較大,建議少用或預熱以后關閉。
2.6 吸塵器、電熨斗、電吹風輻射測量
經測量得出結論:大功率的吸塵器輻射很強,小功率吸塵器輻射稍小,使用時盡量避開兒童;盡量不要用電吹風給兒童吹頭發。
2.7 各種燈具輻射測量
經過對卡通壁燈、節能燈、日光燈、臺燈等多種燈具進行測量,輻射均不大,得出結論:只要保持一定的距離,各種燈具的輻射均合格,可以放心使用。
2.8 汽車、電瓶車、兒童電動車輻射測量
經過對兒童游樂車、汽車、電動車、等三類機動車進行檢測,近發動機處輻射值大于其他地方,因此,得出結論:盡量不要把兒童坐在汽車前排。正規廠家生產的游覽車、電動車輻射符合要求。
2.9 高壓電塔、通信基站測量
經測試發現,許多建筑物沒有按國家要求達到規定值,電磁輻射嚴重超標,在距離這些高壓電塔靠近的居民,尤其是有嬰幼兒在內的居民要遠離高壓電塔,遠離輻射。
3 對預防和減輕電磁輻射傷害的建議
1)不要把家用電器擺放得過于集中或經常一起使用,以免將自己和嬰幼兒暴露在超劑量輻射的危害之中。
2)各種家用電器、辦公設備、移動電話等都應盡量避免長時間操作。如電視、電腦等電器需要較長時間使用時,應注意至少每1小時離開一次,采用眺望遠方或閉上眼睛的方式,以減少眼睛的疲勞程度和所受輻射影響。
3)當電器暫停使用時,最好不要讓它們處于待機狀態,因為此時可產生較微弱的電磁場,長時間也會產生輻射積累。
4)對各種電器的使用,應保持一定的安全距離。如眼睛離電視熒光屏的距離,一般為熒光屏寬度的5倍左右;微波爐在開啟之后要離開至少1米遠,孕婦和小孩應盡量遠離微波爐;手機在使用時,應盡量使頭部與手機天線的距離遠一些,最好使用分離耳機和話筒接聽電話。
5)男性生殖細胞和對電磁輻射更為敏感。因此,男性應盡量減少與電磁波太頻繁密集的接觸,而且接觸時也要保持安全距離,一般是半米以上。
6)盡量遠離輻射物或者盡量減少接觸輻射源的時間和頻率,例如輻射較強的醫院的身體檢查,像CT、X光、透視等,不宜頻繁地做這些檢查。由于CT檢查的放射量較大,而女性比男性對放射線更敏感,特別是孕婦,嚴禁做CT檢查。
7)如果長期涉身于超劑量電磁輻射環境中,應注意采取以下自我保護措施:
①居住、工作在高壓線、變電站、電臺、電視臺、雷達站、電磁波發射塔附近的人員,佩帶心臟起搏器的患者,經常使用電子儀器、醫療設備、辦公自動化設備的人員,以及生活在現代電器自動化環境中的人群,特別是抵抗力較弱的孕婦、兒童、老人及病患者,有條件的應配備針對電磁輻射的屏蔽服,將電磁輻射最大限度地阻擋在身體之外。
②電視、電腦等有顯示屏的電器設備可安裝電磁輻射保護屏,使用者還可佩戴防輻射眼鏡,以防止屏幕輻射出的電磁波直接作用于人體。
③手機接通瞬間釋放的電磁輻射最大,為此最好把手機拿遠一點,等手機接通之后再拿近聽,或者佩戴防輻射耳機接打電話。
④電視、電腦等電器的屏幕產生的輻射會導致人體皮膚干燥缺水,加速皮膚老化,嚴重的會導致皮膚癌,所以,在使用完上述電器后及時洗臉。
⑤多食用一些胡蘿卜、豆芽、西紅柿、油菜、海帶、卷心菜、瘦肉、動物肝臟等富含維生素A、C和蛋白質的食物,以利于調節人體電磁場紊亂狀態,加強肌體抵抗電磁輻射的能力。
8)嬰兒出生后使用防輻射毯,相比于防輻射服,防輻射蓋毯是個非常好的選擇,使用起來非常方便,需要時蓋上,不需要時取下。
篇3
據國外資料顯示,電磁輻射已成為當今危害人類健康的致病源之一。1998年世界衛生組織列出了電磁輻射對人體的五大影響:
電磁輻射是心血管病、糖尿病、癌突變的主要誘因;
電磁輻射對人體生殖系統、神經系統、免疫系統造成傷害;
電磁輻射是孕婦流產、不育、畸胎等病變的誘發因素;
電磁輻射直接影響兒童的發育、骨髓發育、導致視力下降、視網膜脫落,肝臟造血功能下降;
電磁輻射可使女性內分泌紊亂,月經失調。
為此,我們選取了一些常用的電子產品,如智能手機、路由器等進行了電磁輻射測試,通過測試,我們取得了一些新的發現,我們常用的家用無線路由器無線輻射信號很小,遠遠低于國家安全標準,完全可以放心使用。手機也不想人們說的那么聳人聽聞,正常使用在我國衛生部規定的安全范圍內,一般不會對人體造成損害。
二、我國電磁輻射的安全標準及安全值估算
2.1我國電磁輻射的安全標準
我國對電磁輻射防護問題一直十分重視,質量監督部門、環保部門、衛生部門、軍隊等都制定了相應的電磁輻射標準,其中衛生部的標準最為嚴格。根據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制定的GB9175-1988《環境電磁波衛生標準》,以電磁波輻射強度及其頻段特性對人體可能引起潛在性不良影響的閾下值為界,將環境電磁波容許輻射強度標準分為二級。
GB9175-1988《環境電磁波衛生標準》中輻射強度分級安全范圍見表1所示。
2.2電磁輻射安全值估算及測試儀表選取
根據GB9175-1988標準,微波的一級安全值為E
在我們所測的電子產品中,智能手機發出的用于通信的電磁波頻率是在0.8GHz到2GHz的范圍內(通信制式不同會有區別,1GHz是10 9 Hz)。微波爐里的微波為2.45GHz左右,上述電子產品的電子輻射的一級安全值為E
電吹風機、電飯煲工作時,周圍產生的電磁波頻率屬于低頻電磁場,一級安全值為E
本次測試我們采用德國WG公司的EMR300射頻電磁分析儀,測試單位為V/m,分辨率為0.01v/m。該測試儀表可用于3KHz-60GHz超寬帶范圍測試,滿足不同測試需求的全頻率覆蓋。
三、常用電子產品的電磁輻射測試及分析
本次測試中我們主要選取了一些生活中常用的電子產品,進行電磁輻射測試,主要包括:智能手機、無線路由器、微波爐、電吹風機等。
3.1智能手機
在智能手機的電磁輻射測試中,我們首先測試了待機時的電磁輻射數據,因為待機是手機最常用的狀態。然后我們還測試了來電時的電磁輻射值、正常通話時的電磁輻射值、呼出時的電磁輻射值,還有平時聽音樂的電磁輻射值,等等,并將測試數據記錄于表中。
通過測試:
智能手機在來電時及呼出時,電磁輻射值較大,由此說明手機在搜尋基站的過程中瞬時功率較大,此時的輻射也最強。測試中約一半測試的手機在1厘米近距離時,電磁輻射值超過或接近一級安全限值。
通話時電磁輻射值比來電時降低,表明正常通話狀態下,只要維持較小的功率即可,但近距離電磁輻射值比待機時大,有些手機接近一級安全限值。
平時待機時電磁輻射值最小,表明手機處于平時待機狀態時,信號強度較小。
聽音樂和充電時與待機時基本相同,大部分機型在安全范圍值內。
隨著距離的增加,電磁輻射值大大降低。
新手機比舊手機電磁輻射小,表明手機在使用過程中可能由于器件老化,電磁輻射增大。
正牌手機比水貨電磁輻射小。
3.2微波爐
微波爐是利用微波具有的熱效應,通過振動食物內水分子的過程,達到加熱或煮熟食物的目的。我們本次測試時,將微波爐設置為中火狀態為食物加熱,在微波爐正前方2厘米、50厘米、1米處,分別測試,測試數據從10V/m降至2V/m。
從測試數據可以看出:
微波爐在2厘米的近距離時,電磁輻射值較大,但電磁輻射隨距離增大而迅速衰減,在離微波爐1米之外,輻射大幅降低,處于安全范圍。
3.3無線路由器
從測試數據可以看出:
無線路由器TP-LINK在1厘米近距離時電磁輻射值大于1V/m,不過也處于安全范圍內,距離稍有增加,電磁輻射值很快就大大降低,20厘米后即可達到0.3V/m左右。
3.4一些家用電器
從測試數據可以看出:
對于家庭中常用的電器,如電飯煲、電吹風等,經過測量,電磁輻射值也在安全范圍內,并且隨著距離的增大也顯著降低。
四、主要結論及防護方法
4.1研究結論
使用通過實地測試,對測試結果分析,可以得出如下的結論:
1.電子產品的電磁輻射會隨著使用距離的增大而迅速減小。
在絕大部分情況下,家用電子產品周圍的電磁場強度遠遠小于安全范圍值。
2.電飯煲、電吹風、無線路由器電磁輻射不大。
電飯煲、電吹風、無線路由器在正常使用距離情況下,電磁輻射遠遠小于安全標準值。
3.使用微波爐時保持一定距離。
使用微波爐時距離在1米外,一般不會對人體健康造成威脅。
4.手機的電磁輻射比其它電子產品要高一些。
手機在來電時和呼出時,電磁輻射比其它日常電器要高一些,通話時電磁輻射大大降低,待機時和聽音樂時電磁輻射較小。
4.2主要防護方法
對于不同的電磁輻射污染源,我們可以采用不同的防護措施:
1.正確使用手機。
手機來電時和呼出時,釋放的電磁輻射量很大。在手機接通幾十秒后,電磁輻射強度大大降低。因此,我們最好在手機接通幾十秒后再接電話。在接電話時,要盡量使頭部離手機遠一點,或采用分離耳機與話筒來接聽電話,同時,盡量縮短通話時長。
2.盡量在正規專賣店購買手機。
在對同款的某智能手機進行輻射值測試時,我們發現輻射值較大的手機是在網上商店購買的(疑似水貨),而輻射值較小的手機是在實體店購買的。應盡量在正規專賣店購買手機。
3.電器擺放不能過于集中。
由于電磁場的能量具有疊加效應,在臥室中,要盡量少放、甚至不放電器。電器使用時間不宜過長,并盡量避免同時使用多臺電器。
4.注意人與電器的距離,能遠則遠。
在使用電吹風機、微波爐等產品時,盡量與設備保持一定安全距離。
5.定期更新設備。
新產品的電磁輻射值相比較要小一些,對手機、微波爐等電子產品可考慮定期更換。
篇4
【關鍵詞】電磁輻射污染 電磁輻射污染機理 電磁輻射污染防范
1831年英國科學家法拉第應用電磁感應的方法,使磁場中的導體在一定條件下產生了感應電流。這是19世紀最偉大的發現之一,隨即世界上第一座發電站的建成標志著人類邁進了電磁輻射的應用時代。一百多年前,電磁輻射已經深入到了人類生活的方方面面,當今更是進入了一個電磁輻射的高利用時代。
不過,科學歷來都是一把雙刃劍,時代的進步常常是要付出一定代價的,這種二律背反的現象已經得到了歷史的多次驗證。人們在充分享受電磁輻射帶來的方便舒適的同時,也日漸感受到了它的負面效應。如各類各類辦公自動化設備、移動通訊設備、家用電器迅速進入我們的生活,提高了我們的工作效率,豐富了我們的精神和物質生活。就在我們的生活前所未有的便捷的同時,我們所使用的高科技產品所產生的電磁輻射,又成為繼室內空氣污染、放射性污染和噪音污染之后的又一室內環境污染。特別是近些年來,國內外媒體上屢屢報道的有關電磁輻射對人體有害,更是讓人們感覺到了來自電磁輻射的威脅,以致于很多人一提起它,就有一種莫名的痛恨和恐懼。
1 電磁輻射污染:
所謂電磁輻射污染是指高壓電、變電站、電臺、電視臺、雷達站、電磁波發射塔和電子儀器、醫療設備、自動化設備及微波爐、收音機、電視機、電腦、手機等工作時產生的各種不同波長頻率的電磁波。人體如果長期暴露在超過安全的電磁輻射劑量的電磁輻射下,細胞就會被殺傷或殺死。隨著信息技術產品的不斷豐富,電磁輻射污染已經成為危害人們工作和生活的輻射污染的重要類型之一。另一個方面,信息技術要依靠電磁波,而電磁波極容易擾和破壞,由此會帶來一些垃圾信息、有害信息的侵害,這也是電磁輻射污染的一個方面。電磁輻射會造成所謂的“電磁污染”,人們也叫它電子“煙霧”或電子垃圾,即電磁輻射的強度超過人體或環境所能承受的限度所產生的危害現象。它無色、無味、無形、無蹤,無任何感覺,可穿透包括人體在內的多種物質,無處不在,被科學家稱為“電子垃圾”或“電子輻射污染”,有專家稱這是繼大氣污染,水污染和噪音污染的第四污染。
2 電磁輻射對人體作用機理
人體是導體,可以吸收電磁場的能量。在電磁場的作用下,人體的分子會發生取向排列,在分子排列過程中相互碰撞消耗磁場能而轉化為內能,引起熱效應。電磁場強度越大,則熱效應越明顯;電磁振蕩頻率越高,熱效應越明顯,即電磁輻射對人體的作用:微波>超短波>短波>中波>長波。而且干擾人體生物電信息的傳遞。科學實驗已表明,電磁輻射污染對人體的危害主要為兩個方面——致熱作用和非致熱作用。
致熱作用致熱作用是指電磁波穿透生物體表層,直接對肌體內部組織“加熱”(如同微波爐加熱食品一樣),即在高頻電磁波作用下,物質的溫度會發生改變。高頻電磁波的致熱作用會對生物體產生影響,從而對人體造成嚴重的傷害,導致乳腺癌、陽痿、流產、胎兒畸形等疾病。
非致熱作用非致熱作用主要是指電磁波對人體植物神經系統的危害,造成心悸、脫發、心動過緩、血壓降低和婦女月經失調等疾病。有一個典型的實驗是這樣做的:從雞雛、貓的體內摘取出大腦皮質,用調制后的特高頻、甚高頻電磁波對其進行照射,發現有鈣離子析出。鈣離子是生物體內信息傳遞、免疫系統工作和細胞繁殖不可缺少的物質,它的濃度變化必然會對生物體產生影響。
3 生活中電磁輻射污染的防范
現代生活,處處離不開與電子設備打交道。能制造電磁輻射污染的污染源無處不在,電腦、打印機、復印機、手提電話、無線電儀器等無不產生對身體不利的電磁輻射波;與日常生活有關的如電視機、音響、洗衣機、電冰箱、空調、微波爐等均能產生各種數量不等的電磁干擾,我們如何防護呢?
生活中怎樣才能防止和減少室內電磁輻射污染呢?中國室內裝飾協會室內環境監測中心的專家提醒大家注意以下幾點:
在購買電子產品是應注意證實該產品是否已經通過了ccc認證(國家對電子電磁兼容性的安全認證);盡量減少對高輻射產品的使用;盡量使用低輻射的產品,如低輻的電視機、微波爐、電腦等;盡量使用坐機撥打電話,少用手機撥打電話。手機接通瞬間釋放的電磁輻射最大,最好在鈴聲響過一兩秒或兩次鈴聲之間接聽,使用時頭部和手機天線的距離盡量遠一些。
有人說了,不買家電或是有也束之高閣不再用,污染不就沒有或減少了嘛。好倒是好,可是要沒了它們,咱們的生活就該倒退回從前的艱苦時代了。恐怕沒人愿意放棄好生活而去過苦日子吧,多學幾招防范措施才是現實可行之策。例如:
不要把家電擺放得過于集中,以免使自己暴露在超限量輻射的危險之中。特別是一些易產生電磁波的家電,如電視、電腦、冰箱、收音機等,最好不要集中擺放在臥室里。
要避免長時間使用家用電器、手機等,還要盡量避免同時啟用多種家電。與家電保持安全距離很有必要。距離越遠,受電磁波侵害就越小。
彩電的安全距離是熒光屏寬度的5倍左右,日光燈為2~3米,微波爐開啟之后要離開至少1米遠,孕婦和小孩應盡量遠離微波爐。電器暫停使用時,最好不讓它們處于待機狀態,因為此時可產生較微弱的電磁場,長時間也會產生輻射積累。
還有一招就是吃東西。多食用胡蘿卜、豆芽、西紅柿、油菜、海帶、卷心菜、瘦肉、動物肝臟等富含維生素a、c和蛋白質的食物,加強機體抵抗電磁輻射的能力。
居住、工作在高壓線、雷達站、電視臺、電磁波發射塔附近的人,佩帶心臟起搏器有條件的應配備阻擋電磁輻射的屏蔽防護服。
電視、電腦等有顯示屏的電器設備可安裝電磁輻射保護屏,使用者還可配戴防輻射眼鏡。顯示屏產生的輻射可能導致皮膚干燥,加速皮膚老化甚至導致皮癌,因此在使用后應及時洗臉。
注間電磁輻射污染的環境指數。有關專家提醒,5種人特別要注意這一條,第一是生活和工作在高壓線、變電站、電臺、電視臺、雷達站、電磁發射塔附近的人員;第二是經常使用電子儀器、醫療設備、辦公自動化設備的人員;第三是生活在現代電器自動化環境中的工作人員;第四是佩戴心臟起搏器的患者;第五是生活在以上環境里的孕婦、兒童、老人及病患者等,都應該了解室內電磁輻射污染的程度,如果環境中電磁輻射污染比較高,就必須采取相應的措施。
對于e時代下的又一現代污染───電磁輻射已經被聯合國人類環境大會列入必須控制的造成公害的主要污染物之一。記得嗎?我們的兒歌里曾把站著幾只小麻雀的高壓線比作五線譜,那曾是城市里最美的圖畫。可時過境遷,如今,因為懷疑圍繞在居民區周圍的高壓線釋放出的電磁輻射會損害人體健康,高壓線的建設者們屢次亮相聽證會甚至法庭,爭端大有愈演愈烈之勢。一些專家說,人類認識世界是一個漸進的過程,許多問題還有待科學研究的進一步深入和時間的考驗。目前,不管學術界的爭論如何激烈,現存的、引起很大爭執的問題應該及時得到解決。首先,應該及時推出直接關系到公眾健康的產品標準。第二、對于已有標準的產品,應該加強監管力度,特別是列入3c認證目錄的產品。第三,應該制定相關的法律、法規以及時解決目前引起爭端的事件。當然,對于我們普通人也要適當改變一下生活方式。如盡量用更多的時間到戶外活動,到鄉村去,到田野去,接近大自然,享受大自然。
參考文獻
篇5
眾所周知,手機與發射基站之間無線傳輸,而無線電波或多或少地會被人體吸收,形成電磁輻射傷害.因此在使用手機時,手機離頭別太近,手機信號會對人的中樞神經系統造成機能,從而引起頭痛、頭昏、失眠、多夢和脫發等癥狀,有的人面部還會有刺激感.長期使用手機的人患腦瘤的機會比不用的人高出30%.接電話時最好先把手機遠離身體接通,然后再放到耳邊通話.此外,盡量不要用手機聊天,睡覺時也注意不要把手機放在枕頭邊.不要把手機掛胸前,否則會對心臟和內分泌系統產生一定影響.心臟功能不全、心律不齊的人尤其要注意不能把手機掛在胸前.電磁輻射還會影響內分泌功能.另外,電磁波輻射還會影響正常的細胞代謝,造成體內鉀、鈣、鈉等金屬離子紊亂.
〖=D(〗二、電腦輻射〖=〗
對電腦顯示器正面輻射測試發現,正面輻射在163V/m~465V/m之間,后面的輻射數值在249V/m~379V/m之間.電腦音箱多半都距電腦很近,專家建議使用時至少和人體保持半米的距離;臺式電腦主機的輻射主要集中在后面及側面,因此千萬不要為了散熱方便而敞開機箱使用;筆記本電腦的輻射雖小,但輻射主要集中在鍵盤上方,使用時應與電源適配器保持一定的距離.
電腦熒光屏表面存在著大量靜電,其聚集的灰塵可轉射到臉部和手部皮膚處,時間久了,易發生斑疹、色素沉著.除此之外,長期受電腦電磁波輻射,還可導致眼睛疲勞、肩酸腰痛、頭痛和食欲不振等.
因此,不要長時間連續操作電腦,每隔一小時休息一會;眼睛與屏幕的距離應保持在40cm~50cm,雙眼應處于平視或輕度向下注視熒光屏;安裝防護裝置,削弱電磁輻射強度;多吃富含維生素A和蛋白質的食物;多飲茶(茶葉中的茶多酚等活性物質有利于吸收與抵抗放射性物質).
〖=D(〗三、電視機輻射〖=〗
電視機的電磁輻射是電腦的10倍!電視屏幕會釋放出陰離子,長時間觀看電視不休息極易得一種名為“電視眼病”的疾病,主要表現為眼球充血、視神經疲勞、眼球干燥、視力暫時減退等.電視電滋波對人體主要有三方面傷害:一是強光與反射光造成眼睛疲勞、近視、散光、白內障等;二是正電離子影響中樞神經系統、破壞紅細胞、損傷造血功能等;三是低頻輻射,這是最嚴重也最不為人察覺的一種傷害,它是電視機屏幕內的顯像管發射的微量紫外線,導致人類癌變和嬰兒畸形.
因此每次看電視不要超過2個小時;看電視要平視可稍俯視;不要關燈看電視;看電視的距離要適中(安全距離=熒光屏對角線尺寸乘以6);看完電視要洗臉.
〖=D(〗四、微波爐輻射〖=〗
家電輻射成為損害人體各種系統的元兇,尤以微波爐輻射強度最大.微波爐所產生的微波輻射有40%被人體吸收,傷及器官而不被感覺.微波爐的輻射平均數值在356V/m,超出安全數值73倍.微波爐是當之無愧的“輻射大王”,門縫處輻射最大,啟動時輻射最大,因此烹飪時不要過于靠近,使用時至少離爐0.5m以上,眼睛不要看著爐門,不可在爐前久站,食物從爐中取出后,最好先放幾分鐘再吃;使用時間不要太長,使用時也要保持一定距離!
微波爐運轉時,不論成人還是小孩,尤其是孕婦,均不要站在旁邊,人離微波爐至少1m以上;最好在微波爐停止工作一段時間后再開啟微波爐;建議正確使用微波爐防護罩.
〖=D(〗五、冰箱輻射〖=〗
在冰箱正常運行時,其輻射值最高可達到685V/m.當冰箱電源切斷的瞬間,其輻射值高達1603V/m,而保鮮層的輻射值也在120V/m左右.
冰箱在運作時,輻射強度很大,后側方或下方的散熱管線釋放的磁場高出前方幾十甚至幾百倍.此外,冰箱的散熱管灰塵太多也會對電磁輻射有影響,灰塵越多電磁輻射就越大.不同波長和頻率的電磁波釋放出來會形成一種電子霧,影響人的神經系統和生理功能.
所以,冰箱要放在廚房等不經常逗留的場所;盡量避免在冰箱工作時,靠近它或者存放食物;經常用吸塵器把散熱管上的灰塵吸掉
〖=D(〗六、電吹風輻射〖=〗
當電吹風開到最大功率時,輻射值在105V/m~170V/m之間.
電吹風是高輻射的家用電器,特別是在開啟和關閉時輻射最大,且功率越大輻射也越大.當人體受到電吹風電磁輻射時,會引起中樞神經和精神系統的功能障礙,主要表現為頭暈、疲乏無力、記憶力衰退、食欲減退、失眠、健忘等神經衰弱、亞健康癥狀.
篇6
文/王曉亮
家里總是亂亂的,這樣可不太好,不如趁著休息,花點心思讓家里告別亂七八糟的狀況。
老年人最好買個穿鞋凳
有老年人的家庭最好買個穿鞋凳,尤其是帶儲物功能的穿鞋凳,這樣的凳子,打開上面的坐墊,里面是一個箱子,可以放置鞋油、刷子等物品。有了穿鞋凳,老年人在門口穿鞋就方便多了。
門后也是風景
在門后的墻上釘上一排掛鉤,既可以掛衣服、褲子等大件衣物,也可以掛雨傘、圍巾等小件物品。同時還可以掛上顏色亮麗的各種懸掛式整理袋,能夠將小東西隱藏起來,還增加了門后的美觀程度。
親手打造“相片樹”
到各處旅游不免要留下許多照片,相冊已經插滿了,可是還有很多沒地方放,那就把它們展示出來吧。專門的相夾架上有很多小夾子,能把每張照片夾起來展示,稍大一些的最多可以夾49張。看著自己親手打造的“相片樹”,它是不是給您的書房增添了情趣呢。
給盤子配個拉籃
盤子、碗等餐具擺放不好容易凌亂,那么不妨在櫥柜里放上一些可以抽拉的拉籃,然后把盤子、碗等去,這樣既能起到控水作用,餐具之間還不會發生碰撞,方便又干凈。
沒用的要舍得扔
很多東西可能還是新的,但卻再也用不到了,那么就不妨送給可能需要的親戚朋友,既溝通了感情,又能夠使物品發揮作用;如果還想使用的話,可以挖掘一下其他用途,如褪了色的純棉T恤,可以剪開作為抹布擦地或者擦桌子,既吸水又實用;實在沒有用的東西,就應該毫不猶豫地扔掉。
離節能燈多遠才安全
文/葛志浩 劉國信
節能燈具有發光效率高、壽命長等特點,其發光效率和壽命是普通白熾燈的6倍以上。但日前關于節能燈電磁輻射超過公眾照射安全值的報道讓不少市民憂慮。
環保部有關專家對此釋疑,節能燈電磁輻射危害程度遠不及X光這種電離輻射,且具有“通電有,斷電即無”的特點,在生活中只要注意和節能燈保持安全距離,完全不必恐慌。
經上海市有關部門檢測,市面上幾乎所有節能燈在近距離(10厘米以內)所產生的電磁輻射都超標。不僅鎮流器在產生瞬間高壓時,會產生電磁輻射,由于稀土熒光粉本身有放射性,節能燈還會產生電離輻射。有專家表示,高強度電磁輻射的節能燈不適合過近距離長時間使用,建議不要用在臺燈或者床頭燈等距離人體較近的地方。
鏈接
如何選購節能燈
認清標記 “CQC”標記表示產品經中國質量認證中心認可,“節”字標記說明產品經中標認證中心認可。
選擇型號 例如YPZ230/9-3U,YPZ表示節能燈,230/9表示額定電壓230V、額定功率9W,3U表示結構由3個U形燈管組成。一般節能燈要注意功率和發光顏色。
看外觀 燈管熒光粉涂層應均勻、潔白,不能有發黃或發灰現象;通電點亮燈管應無黑斑、無閃爍。
剛下雨時別開窗
文/彭應登
不少人認為,下雨天空氣清新,開窗通風效果好。其實,下雨天開窗通風也需要把握好時機,以免適得其反。
篇7
編輯朋友,平時我們要特別注意什么?巧用什么樣的烹調鍋具,才能避免營養流失呢?
上海 李長平 劉蓓
危險1:廚房設備
微波爐、烤箱、抽油煙機、榨汁機…廚房里的電器越來越多,多數家庭會用一個大插線板來解決問題。如果幾種電器同時使用可能導致著火。電飯鍋、電炒鍋清洗后,很容易順手放在水池邊。潮濕的環境不僅會使電器線路加速老化,濺進去的水也會導致電器漏電。此外,像抽油煙機、吊柜、廚柜等,其突起的邊角都是傷人“利器”,尤其高處的尖銳突起,很容易碰頭。調查顯示,每10個經常進廚房的人,就有6個人曾被高處的突起碰撞過。
應對措施:長排的插線板不宜接3個以上的電器,短的不超過兩個;廚房里最好有個單獨的桌子擺放電器,用前要擦干;煤氣灶、高壓鍋、微波爐等也有安全使用期,必須定期維修檢查,使用壽命到了就要換新的。廚房中懸掛物的尺寸要根據家人身高來設計,吊柜的寬度應比操作臺窄,抽油煙機的高度要比使用者的頭部略高一點,最好購買圓形邊角的器材。
危險2:“過夜"垃圾
廚房每天都有大量的各類垃圾,許多家庭的垃圾桶放在廚房。垃圾是細菌傳播的主要場所,會給家人的身體健康帶來危害,垃圾在家中“過夜”是個非常嚴重的問題。廚房中的垃圾大致分為3類:第一類是烹飪制作過程中魚、蝦等水產類產品的下腳料,帶有強烈的生腥氣息,這類垃圾最容易腐壞變臭,嚴重影響了空氣質量,這種氣味聞久了會損害人的嗅覺靈敏度:第二類是水果或帶甜味的食物垃圾,最會吸引蚊蟲鼠蟻的光臨,特別是夏天,易導致垃圾桶中的蚊蟲飛舞;第三類是腐壞、發霉的食物帶有致癌物質和各種微生物。微生物散播在空氣中,通過呼吸道進入人體,輕則致人不停咳嗽、打噴嚏,重則引發疾病,如流感、麻疹、結核等呼吸道傳染病。
應對措施:不留垃圾“過夜”。無論垃圾桶的垃圾多少,每天晚上應徹底清理干凈,特別是夏天更應風雨無阻。使用無蓋垃圾桶的盡快更換有蓋的垃圾桶。對腐壞、發霉的食物以及氣味大的垃圾最好用塑料口袋封死,再存放到垃圾桶。
危險3:抹布
廚房里的抹布通常都很油膩,難以清洗干凈,一些家庭也沒有很好的存放位置,大多是隨手撂在水池邊或操作臺上,也有人將抹布掛在墻上。這樣,抹布常處在潮濕的環境下,容易滋生細菌。抹布用得越久,細菌就越多。數據顯示,一條全新的抹布在家中使用1周后,細菌數量高達22億,包括大腸桿菌、沙門氏、霉菌以及一些病毒。
應對措施:經常更換或消毒抹布極其重要。可以每隔3-5天將抹布洗干凈后,用沸水煮20-30分鐘,或用家用消毒液浸泡30分鐘,或放入微波爐內高溫檔加熱1分鐘。過于油污的抹布要及時淘汰。廚房里至少要有3塊抹布,如擦臺面和水池的一塊、擦刀具和鏟子的一塊、擦盤子和碗筷的一塊。還可以細分,但要防止用錯了抹布,最好選擇不同的式樣和顏色,以示區別。
危險4:餐洗劑
每個家庭的廚房中少不了洗滌劑,各式各樣的洗滌劑早已成為家居廚房的必需品。目前我國普通家庭普遍使用化學原料合成的餐洗劑,使用者不宜長期接觸,否則,有害物質會通過皮膚滲透吸收到內臟。廚房里使用的洗滌劑通常有兩大類,一類是用于清洗食具的洗滌劑(如洗潔精),因其重要成分是化學合成的烷基類活性劑,所以存在“燒手”等不良反應等問題,不僅對皮膚有刺激性,而且用于洗滌蔬菜、水果和餐具時,殘留的烷基苯磺酸鹽對人體也有害。廚房里的另一類是用于清洗灶具、排氣扇油垢的清洗劑。它滲透能力、脫脂能力均很強,堿性也強,使用時需將清洗劑直接噴灑到油垢表面,人手不宜接觸,否則對皮膚有損傷。
應對措施:購買合格產品,最好選用環保的餐洗劑:正確使用餐洗劑,一定注意不要把餐洗劑直接涂到餐具水果上進行擦洗。正確的方法是把餐洗劑放到容器當中稀釋,然后將要清洗的餐具或蔬菜、瓜果放入其中浸泡1分鐘,再用清水沖洗2~3遍就可以了:使用有腐蝕性或有毒的餐洗劑洗滌時要戴手套,避免與人體接觸。若皮膚過敏或傷者,一定要戴橡膠手套。
危險5:電磁輻射
篇8
今天我玩水的時候,不小心弄進了插銷里,里面忽然冒煙,我就把電閘給關下去了,我立刻就給奶奶說:“廁所冒煙了,”奶奶就給爸爸打電話,爸爸來了我說不是我弄的。
爸爸給我說:“電壓為380V或以上的稱之為高壓電。 電壓為220V、110V或以下的均為低電壓。電流有交流電和直流電之分,沒有經過整流的電流叫交流電。 經過整流器的交流電即成為直流電。在工業上:電壓為380V或以上的稱之為高壓電。 強烈要求關注高壓電輻射 電磁輻射:高壓線產生的磁場在一定范圍內對人體有危害,表現在對中樞神經的損傷和導致肌肉能力障礙。調查顯示,高壓線50米以內的兒童血癌的發病率較高。 架空電力線路保護區,是為了保證已建架空電力線路的安全運行和保障人民生活的正常用電而必須設置的安全區域。在廠礦、城鎮、集鎮、村莊等人口密集地區,架空電力線路保護區為導線邊線在最大計算風偏后的水平距離和風偏后距建筑物的水平安全距離……”
我就上網查了一些防電的知識:“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防高壓電安全裝置,該安全裝置的電源支路、傳感器和繼電器串聯構成的支路、卸荷電磁閥及繼電器的一個觸點串聯構成的支路并聯在一起,傳感器的地端接電源支路的負極。
從這件事情上我知道,電不是人玩的,從這件事情上,我無論聽到什么聲音都以為要爆了。
篇9
[關鍵詞] 計算機 電磁輻射 電磁場
1.概述
任何帶電物體的周圍都存在電場,而周期變化的電場將會產生周期變化的磁場,也就存在電磁波,產生電磁輻射,如果這種輻射的量超過限定條件,那么就會對環境形成電磁污染。和無處可躲的大氣污染、水污染、噪聲污染一樣,電磁輻射同樣無處不在,這使它成為公認的“第四污染源”。
只要存在電場變化的地方就會有電磁輻射。目前,能造成大面積電磁污染的主要有高壓輸配電系統、發射設備、微波設備、家用電器、計算機等等。其中高壓輸電系統的電磁輻射強度最大,對人體的危害最明顯。為了保障從業者的健康,在輻射環境下的工作時間有著嚴格的限定。相比之下,諸如彩電、手機、微波爐、空調機、電冰箱、計算機等等家庭必需的電氣設備所影響的人群更廣泛。在上述常見的電氣設備中,與人們工作、生活息息相關的計算機更值得關注。許多上班族和沉迷于網絡世界的網蟲每天面對計算機的時間往往超過8小時。而計算機本身就是一個不可小覷的電磁輻射源:微處理器、主板、顯卡、聲卡、內存、硬盤、光驅、顯示器、USB接口等主要部件在工作時都會向外界輻射電磁能量。計算機所產生的電磁輻射,對那些長期接觸計算機的人的身心健康有巨大的危害。
2.計算機電磁輻射對人體的危害
計算機已進入現代社會的各行各業和千家萬戶,它給人們的工作、學習、生活帶來了極大的方便。但“計算機病”也與日俱增,嚴重的影響了人們的身心健康。“計算機病”的癥狀表現為神經衰弱綜合癌(頭暈、頭痛、疲勞、失眠或噩夢、記憶力減退、情緒低落等)、肩頸腕綜合癥(骨骼不適、手指麻等、感覺異常、震顫、有壓痛),以及腰背酸痛、抗病能力降低、易感冒等,發病率最高的是那些每天在計算機旁敲擊鍵盤的專業人員。這些專業人員精神壓力大,大腦處于高度集中和緊張狀態,這是產生神經衰弱綜合癥的根源。流產、面部褐斑、類似紅斑或濕疹等的出現,亦與精神因素密切相關。專業人員連續注視計算機屏幕,長時間近距離盯著閃爍的熒光屏,易使眼睛充血、干燥、怕光,嚴重者還會使眼球視網膜的感光功能失調,晶體受損,暗適應能力降低,造成視力減退,甚至可導致微波自內障、夜盲癥等。如人體受輻射還可導致人體循環系統異常,男性生殖能力下降,人體激素分泌異常等。孕婦、兒童、心臟起搏器佩戴者和老人是電磁輻射的易感人群,而心臟、眼睛和生殖系統等是電磁輻射敏感器官。近年來的畸形兒出生率和兒童的自血病增多,心臟起搏器佩戴者的死亡率增加,電磁輻射難逃其咎。
3.計算機輻射的主要來源
雖然微處理器、主板、顯卡、聲卡、內存、硬盤、光驅、顯示器、USB接口等主要部件在工作時都會向外界輻射電磁能量,但幸運的是,除顯示器之外,這些配件都是被裝在具有電磁屏蔽能力的機箱里面,阻擋了大部分電磁輻射。所以,我們通常受到的輻射一方面來自顯示器,而另一方面則來自主機。倘若顯示器在電磁屏蔽技術方面不夠嚴謹,那么用戶可能一周5天、每天8小時都會受到電磁輻射,對健康的危害顯而易見。而機箱同樣如此,設計不良的產品往往臺發生電磁輻射泄漏,如果機箱與用戶之間的距離太近,外泄的電磁輻射同樣會影響到用戶健康。
上述表明,計算機的電磁輻射主要來源于顯示器和主機。其中顯示器又分為CRT顯示器(陰極射線管顯示器)和LCD顯示器(液晶顯示器)。CRT顯示器是計算機中最嚴重的輻射源。CRT顯示器通過電子槍發射電子束實現畫面顯示,對外發射電子本身就會產生嚴重的電磁輻射,盡管厚厚的含鉛玻璃屏幕可在一定程度上阻隔輻射,但仍然有不少電子穿透阻隔層而直接照射到使用者。所以,如何削弱這部分輻射至關重要。
按照物理學的定義,來自CRT顯示器的輻射傷害主要可分為光輻射、低能x射線、無線電場、靜電場和低頻電磁場。其中光輻射為電子槍打在屏幕背后熒光層而發出的可見光和少量紫外線,只有少量的紫外線會對人體造成危害。X射線由電子束碰撞陰極射線管的內部前屏所產生,但因為能量極低,其輻射程度也可忽略不計。無線電場主要從CRT的控制電路部分發出,強度非常弱,經過短距離后基本上就衰減到零。靜電場則是從CRT電子槍內部的加速電場所產生,最直接的體現就是會讓屏幕吸附灰塵。而被認為對人體健康損害最嚴重的應該是低頻電磁場,它主要由顯示器的電源部分(高壓包)和垂直/水平掃描電場所產生,電磁場頻率在5Hz~400kHz之間。
LCD電磁輻射相對低很多。從原理上說,LCD顯示器以液晶材料作為光線通過的開關來控制光線照射屏幕,進而獲得畫面輸出。而這個過程并沒有涉及紫外線、靜電場、高壓電源等容易產生輻射的部件,因此從這個方面考慮可以說LCD正面幾乎是零輻射。另外,LCD和CRT顯示器一樣,機內同樣需要一個高壓電源,只是電源驅動的并不是電子槍,而是LCD背光模組中的冷陰極熒光管。此種熒光燈管其實和我們常見的日光燈一樣,都需要較高的電壓才能驅動,只是點亮之后電壓會迅速回落到較低的水平。因此,LCD的電源只需要維持一定時間的高壓狀態(可達到l000V),然后轉為常壓甚至低壓狀態,而不必像CRT顯示器的高壓包一樣始終得保持高電壓狀態。因此相對而言,LCD顯示器電源部分對外輻射的低頻電磁波會比CRT要弱很多,加上LCD的擺放位置往往貼近墻面.所以不會背對著人體,這種輻射對人的影響可減弱到零。
顯示器之外,第二輻射源就是主機。眾所周知,金屬機箱對電磁輻射可起著屏蔽的作用,但不同材料,不同設計、不同工藝的機箱的防輻射能力并不相同,如果設計不良,主機外泄的電磁輻射仍可能超標。
首先,機箱的材料至關重要,目前大多數機箱都是使用鍍鋅銅板,它可起到良好的屏蔽效果。不少高檔機箱采用更輕的鋁合金材料,同樣具有良好的防輻射能力。材料僅是防輻射要求的基本方面,更關鍵的地方在于機箱制造工藝,只有模具精細,制造工藝好的機箱才會具有良好的電磁屏蔽效果。這方面主要體現在機箱面板、前置接口,后側擋板及其他所有存在任何接縫的地方,劣質機箱與優質機箱在這方面差異甚大,前者的接縫處通常很不嚴密,設計、制造過程中都沒通過輻射實驗室進行嚴格檢測、電磁輻射外泄情況嚴重。尤其是在前置接口方面,電磁輻射很容易就直接影響到用戶。而優質機箱在這些細節都比較嚴謹,基本不存在接縫不夠密合的問題,樣品制造出來后都必項在電磁實驗室中測量輻射是否達標,選標之后方可進行大批量制造。此外,不少機箱為了制造方便都采用雙面噴漆,但內部表面如果被噴漆的話,機箱板就無法直接吸收電磁坡,電磁波會出現四處散射的情況。倘若在機箱接縫處不夠嚴密就很容易因電磁波散射而造成泄漏現象。相較之下,外表面噴漆、內部鍍鋅的做法更值得提倡。鋼板內表面所鍍的鋅(防氧化需要)同樣也是金屬,電磁波射到表面后可以被有效屏蔽而不會出現散射現象,這對機箱整體的電磁輻射屏蔽是很有利的――從健康角度考慮,我們認為多花點預算購買品質優良的機箱還是值得提倡的。
因此,對于廣大計算機用戶來說,選擇LCD顯示器,購買選材合理、設計優秀、屏蔽良好的機箱是非常重要的。這樣可以最大限度的保證計算機用戶免于受到過度的電磁輻射危害。
除了在購買時選擇符合電磁輻射標準的計算機外,還可以根據情況采取下列措施。①平時飲食應選擇富含維生素類的食品,以降低輻射的危害②有必要選用防護產品,如防護屏、護目鏡、防磁帖防護服等③長時間使用計算機,應注意間隔與調劑,孕婦操作計算機一天不宜超過2h。④人體與計算機,應保持一定的安全距離。室內辦公和家用電器的設置不宜過密,不要把家用電器擺放得過于集中,以免使自己暴露在超劑量輻射的危險之中。
4.結束語
隨著計算機走進人們的日常生活,它給現代人的工作、學習帶來了極大的便利,成為人們生產生活所必不可少的一件工具。在給人們帶來便利的同時,應該注意到,計算機所產生的電磁輻射也給人們的健康帶來了危害。如何有效地防止和降低計算機對人身健康的威脅,是人們生產生活中所應該關心和關注的一個問題。計算機的電磁輻射主要來源于顯示器和主機,選擇LCD顯示器和具有良好防輻射效果的機箱是防止用戶免于過度電磁輻射的關鍵。另外加強維生素的攝入,選擇防護用具,避免長時間近距離接觸計算機也是重要的防護措施。
參考文獻:
[1]胡焱弟,白志鵬等.大學生受電腦電磁輻射的研究.安全與環境學報.2005.5(3).37~41.
[2]劉英杰.電磁輻射與勞動保護.水利電力勞動保護.2002.(1).17~18.26.
[3]吳忠智.關于電源污染及電磁輻射的探討.電工技術雜志.2001.(11).30~31.
[4]張劍.關注健康――從設計的角度看待電磁輻射.微型計算機.2003.(23).112~118.
篇10
這是一份典型的電磁輻射測試報告,你可以明顯看到圖中央有一條標注為“EN55022 CLASSB 3M”的分界線,左上角標注了場強單位dBμV/m,橫坐標是表示的頻率范圍從30MHz到1GHz。圖中呈波浪形的電波圖形代表測試產品在每個頻率上的最大電磁輻射值,如果整個電波圖形都在分界線以下(250MHz前應低于40dB,之后應低于47dB),就說明該產品符合電磁兼容標準,你沒有必要為它的電磁輻射擔心。
“電腦輻射大,要少用電腦。”
“懷孕了一定要穿防輻射服,這樣才能保護胎兒不受輻射。”
“在電腦面前放一盆仙人掌,可以防輻射。”
“我用的是日本防輻射貼、防輻射卡,國際認證,防輻射效果最好。”
……
在《微型計算機》3?15專題調查中,我們發現許多讀者都對上述防輻射的“真知灼見”提出了質疑。這些說法一直流行于大眾,相互傳播。但是,我們身邊的、包括電腦在內的IT產品真的輻射很大,會嚴重危害到人的身體健康嗎?這些流行的防輻射方法真的有用嗎?
其實大家對于電腦輻射的擔憂,更多源于對電磁輻射和核輻射的誤解,將兩者的性質和危害弄混淆了。實際上,電磁輻射和核輻射完全是兩種不同的能量產生形式,對人體的危害,即對原子和分子的結構破壞力也有天壤之別。包括電腦在內的IT產品發出的是低頻率、低能量的電磁輻射,迄今尚無真正權威可信的研究報道得出電腦輻射會直接危害人體健康的結論。
盡管如此,從防患于未然的角度考慮,我們仍然認為過量的照射對人體健康不利,因此各國政府和電信部門早就制定了電磁兼容標準。目前最通用的電磁兼容標準主要有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的FCC Part 15,歐盟的EN55022,以及國際無線電干擾特別委員會制定的CISPR 22,這三種標準規定了相似(但并不相等)的限值。我國國內大多采用的是歐盟EN550 22:2006(CISPR22:2005)標準,該標準于2009年10月1日開始生效,無線頻率的測試范圍從30MHz至1GHz。(關于電磁輻射和電磁兼容標準的深度介紹 請參考《微型計算機》2011年4月上的《你必須了解的輻射知識》一文)。
前段時間央視曾報道了防輻射服對手機的電磁輻射無效,甚至還有反作用的新聞,引起了大家的高度關注。那么除了手機之外,包括電腦在內的IT產品又有多大的電磁輻射,那些流行的防輻射方法有沒有效果呢?《微型計算機》評測室特別策劃了本次專項測試。我們將在3米法電波暗室中測試產品的電磁輻射量,該測試環境得到了FCC(美國聯邦通訊委員會)和Nemko(挪威電器標準協會)的認證,測試采用歐盟EN55022:2006標準,測試頻率從30MHz到1GHz。
本次測試包含兩部分,其一是測試輻射源的實際電磁輻射量,包括筆記本電腦、LCD顯示器、鍵盤一體機、Andriod平板、iPad和一臺模擬全頻段輻射的噪音源,這個噪音源主要是為測試防輻射服而準備的。第二部分更加重要,是驗證防輻射產品的實際效果,包括防輻射服、普通機箱、防輻射機箱、防輻射貼、防輻射卡和仙人掌盆栽,通過使用這些產品的前后對比就能知道它們究竟有沒有效。
我們選擇了一臺主流筆記本電腦Acer Aspire 5750G為代表進行測試。測試結果表明筆記本電腦的電磁輻射量剛剛符合標準,輻射量最大處發生在790MHz頻率,達到46.09dB,離4 7 d B的標準限值僅差0.91dB。還有些小尖峰可能被當作誤差而沒有被測試程序記錄為有效值。
我們在實驗室“因地制宜”挑選了一臺AOC 152V顯示器為代表進行測試。雖然它的型號很老,但做工扎實,從背后的散熱孔可以清楚地看到其內部的金屬防護罩。測試表明LCD顯示器的電磁輻射量符合電磁兼容標準,最大電磁輻射量只有31.3dB。
鍵盤一體機是最近才出現的新玩意,MC評測工程師在測試這款微步WB-X5+5223時就在考慮它的電磁輻射問題,因此加入到本次測試當中。可以看到它的電磁輻射超過了規定的標準,最大電磁輻射量發生在239.99MHz,達到51.65dB,超標了4.65dB。
平板是現在越來越流行的IT產品,而且當我們手持平板時,它與人體的距離要比筆記本電腦和臺式機“親密”得多,因此我們挑選了三星Galaxy Tab 10.1為代表進行測試。由于平板的金屬密閉結構特征,其最大電磁輻射量僅為29.71dB,離標準線還有15dB以上的安全距離。
抱著好奇心,我們也對流行的iPad進行了電磁輻射測試,看它與Andriod平板有無不同。結果表明在相近的結構下,iPad的最大電磁輻射量也只有30.41dB。就使用金屬外殼的高端Andriod平板和iPad來說,可以認為它們使用起來不會對人體健康有電磁輻射影響。
為了模擬IT產品在高負載運行時的最大電磁輻射狀態,我們使用了York EMC Services的專用噪音源,它能發出30MHz到1GHz的高電磁輻射量,全頻段都能超過電容兼容標準的限值。如果防輻射服能夠“降服”它,那么對電磁輻射更低的IT產品的防護自然不在話下。噪音源的最大電磁輻射量高達82.44dB!
許多電腦玩家都很關注防輻射機箱,市面上這類產品也非常多,但它真的能降低電磁輻射值嗎?普通機箱和防輻射機箱有區別嗎?為此我們使用了一臺“外觀控”的低價普通機箱和一臺防輻射機箱,安裝相同的主流平臺,在運行大型游戲的狀態下進行測試。
測試后發現,普通機箱在198.88MHz處超標了2dB,而防輻射機箱的最大電磁輻射量僅為28.5dB,距離標準還有11.5dB的安全余量。
總體上,兩種機箱有一定的防輻射效果,但防輻射機箱對電磁輻射的屏蔽效果要明顯好于普通機箱。造成這個差異的原因,我們將在最后通過對機箱的拆解進行分析。
目前防輻射服使用的面料主要有所謂的100%純銀纖維、納米銀纖維和金屬纖維,這樣一件品牌孕婦吊帶衫的售價分別在360元、180元和100元左右。它們能不能阻擋電磁輻射呢?我們先把York EMC Services噪音源裝入一個紙盒子,再分別用上述三種防輻射服完全包裹住這個盒子(單層包裹),分別測試其泄露出來的電磁輻射量,與噪音源的電磁輻射量進行對比,就可以知曉其防輻射效果。
在測試報告中可以看到,防輻射服(100%純銀纖維、納米銀纖維和金屬纖維)包裹住噪音源后,其最大電磁輻射量(下方的電波圖形)分別降至24.79dB、60.32dB和56.63dB,對電磁輻射的削弱幅度分別達到57.65dB、22.12dB和25.81dB。也就是說,如果能對輻射源或人體進行完全包裹,那么防輻射服的確能起到防輻射效果,其中100%純銀纖維面料的效果最好,納米銀纖維和金屬纖維面料的效果稍差。
防輻射貼是大眾廣為使用的防輻射產品,我們測試的這款日本普思可靈Pulse Clean 21更是防輻射貼中的高端產品,售價近百元,號稱獲得了“第11屆世界發明大會發明金獎”(發明專利號:US005945051A)。它聲稱通過釋放負離子,對手機、電腦、微波爐、冰箱、空調甚至汽車都有防輻射效果,只要粘貼在上述電器設備上即可起效。于是我們將它分別貼在LCD顯示器和鍵盤一體機上,測試其實際效果。使用防輻射貼之前,LCD顯示器的最大電磁輻射量為31.3dB,使用之后為31.24dB,兩者的差異幾乎可以看作是誤差。同樣在鍵盤一體機上,使用防輻射貼之前其最大電磁輻射量為51.65dB,使用后仍為51.65dB。可見,防輻射貼對降低電磁輻射沒有任何效果。
防輻射卡也是非常受大眾歡迎的防輻射產品。我們測試的這款樂康人體防輻射卡(加強型),聲稱“可以吊在胸前或者放置在電腦與人之間的位置(鍵盤或者主機附近最好),還可放在衣兜或者錢包里,邊走邊防輻射,孕婦必備!”,甚至還有所謂的專業測試儀的測試視頻可供觀看。我們對它的測試方法與防輻射貼相同。
我們將防輻射卡放在LCD顯示器和鍵盤一體機旁,測得其最大電磁輻射量分別為34.09dB和51.66dB,與使用防輻射卡之前相比沒有變化。這無疑說明,防輻射卡也沒有任何防輻射效果。
除了“專業”的防輻射貼、防輻射卡之外,仙人掌盆栽也常常被大家擺放在電腦旁,用來防輻射。使用同樣的測試方法,在LCD顯示器和鍵盤一體機旁邊放上仙人掌盆栽,測得最大電磁輻射量為31.23dB和52.05dB,并未降低電磁輻射量,說明仙人掌也沒有防輻射效果。
測試總結
看過了這么多電磁輻射測試報告,讓我們再為大家完整梳理一遍。
屏蔽電磁輻射的兩大關鍵:金屬和密閉
大家知道,電磁輻射依靠電磁波進行傳播,只有金屬才能有效阻擋電磁波。要完全屏蔽所有的電磁波,最好的辦法就是用一個密閉的金屬結構,把電磁波和人體隔絕開來。
而對于非密閉的金屬結構來說,電磁波將從開孔和縫隙中泄露出來,電磁波的波長越短(頻率越高),就需要越小的開孔和縫隙才能阻擋它。因此更現實的做法是盡量縮小開孔和縫隙,這樣也能屏蔽大多數電磁波,讓電磁輻射值保持在安全標準之內。
現在我們掌握了防輻射的原理,再來看防輻射的方法。電磁波從電子設備這一源頭發出,然后被人體吸收,因此要減小這個傷害,要么控制源頭泄露出來的電磁輻射量,要么做好人體的電磁輻射防護。但從本次測試來看,人體防護和源頭控制的實際效果截然不同。
人體防護都是忽悠
先來看當下最流行的防輻射服。由于防輻射服所用的面料添加了金屬絲,并且編織結構較為緊密,因此其面料本身是具有一定電磁屏蔽效果。在完全包裹輻射源或人體的情況下,它的確能阻擋電磁輻射。
但是,當我們身穿防輻射服的時候,不可能做到完全包裹,總會露出頭和四肢,此時又如何呢?我們又進行了一次模擬實驗,用效果最好的100%純銀纖維防輻射服包裹裝有噪音源的紙盒子,只露出盒子頂部的一面(模擬人體身穿防輻射服,只露出頭部)。此次測得的數據大幅超標21.25dB,最大輻射量達 到68.25dB。實際上我們身穿防輻射服時,暴露的遠不止頭部,而且防輻射服的領口、袖口、下擺的空隙也很多,電磁波幾乎是無孔不入。因此防輻射服的屏蔽效果非常有限,更多的是起到心理安慰的作用。
除了防輻射服之外,流行的人體防護方法還有防輻射貼、防輻射卡、仙人掌盆栽,以及更離譜的防輻射眼鏡、防輻射掛飾、防輻射鈦金戒指等。它們都無法對輻射源或人體形成密閉的金屬結構,又哪里來的電磁屏蔽功能?其廣告宣傳所謂的釋放負離子功能也與電磁輻射毫無關系。除了工業用的專業輻射屏蔽服之外,“民用級”的人體防護純屬忽悠。
防輻射只能從源頭控制
既然人體防護無效,我們只能從輻射源的電磁屏蔽上想辦法。
在輻射源的測試中大家可以看到,顯示器、平板、iPad等金屬結構密閉性較強的IT產品發出的電磁輻射完全符合電磁兼容標準,我們平時是可以放心使用的。
而不容易形成密閉結構的IT產品,比如筆記本電腦、鍵盤一體機發出的電磁輻射量就要高一些。至于玩家們常常討論的裸機平臺運行是否安全,看看在普通機箱的防護下電磁輻射尚且超標,裸機運行就更不安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