撤銷被告申請書范文
時間:2023-03-30 19:25:41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撤銷被告申請書,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我們眼下的社會,我們都會用到申請書,申請書可以使我們的愿望和請求得到合理表達。那么寫申請書真的很難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推薦的關于一些解除財產保全申請書,希望能幫助到大家!
解除財產保全申請書1根據《民事訴訟法》及最高人民法院的有關司法解釋及司法實踐,財產保全措施因下列原因而解除:
1、被申請人向人民法院提供擔保的;
2、申請人在財產保全期間撤回申請,人民法院同意其撤回申請的;
3、人民法院確認被申請人申請復議意見有理,而作出新裁定,撤銷財產保全裁定的;
4、被申請人依法履行了人民法院裁決的義務,財產保全已沒有存在意義的。
申請人:___
住所地:___
委托人:___工作單位:____
貴院___第___號《民事裁定書》裁定扣押申請人___(財產);現申請人依據相關的法律規(guī)定申請解除財產保全措施: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九十五條、第二百五十三條及《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在經濟審判工作中嚴格執(zhí)行的若干規(guī)定》第十四條、第十五條之規(guī)定,被申請人提供相應數額并有可供執(zhí)行的財產作擔保的,人民法院應當及時解除財產保全。
在民事訴訟的判決作出以前,申請人并不一定敗訴,因此申請人的合法權益同樣應受法律的'保護,申請人不應該承擔因財產保全而帶來的損失。財產保全措施的目的是保障將來的判決能夠得以順利執(zhí)行。申請人如果提供了相應的擔保,就不會影響將來判決的執(zhí)行。因而,在這種情況下,為了保護申請人的合法權益,人民法院應該解除財產保全措施。
綜上,申請人愿意提供與保全財產等價值的貨幣作為擔保,請求法院依法作出裁定,解除對申請人的財產保全措施。
此致
____人民法院
申請人:___(簽字或蓋章)
_年_月_日
解除財產保全申請書2徐匯區(qū)人民法院:
關于原告__訴被告上海__投資咨詢有限公司合作協議糾紛一案,原告申請財產保全,同時提供坐于上海市浦東新區(qū)張楊路2855弄18號202室房產作為擔保。貴院于2009年3月26日作出(2009)徐民二(商)初字612號裁定,凍結被告上海裕群投資咨詢有限公司銀行存款元人民幣528000元?,F申請人(被告)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九十五條的規(guī)定,愿意用座落于落于____的房產向你院提供反擔保。因此,特申請貴院裁定解除對被告上海裕群投資咨詢有限公司銀行存款人民幣528000元的凍結。
特此申請!
申請人(被告):
上海__投資咨詢有限公司
年月日
解除財產保全申請書3__有限責任公司訴申請人買賣合同糾紛已由貴院受理(案號為__法民__初字第__號),原告__有限責任公司于年月日向貴院提出財產保全申請,要求查封申請人位于__廠房及設備共計__元。
貴院已于年月日作出裁定,查封了申請人的廠房及設備。
申請人現特向貴院申請解除對申請人廠房及設備的查封,申請人愿以現金人民幣__元作為擔保,望貴院批準。
此致
__法院
申請人:__有限責任公司
年月日
解除財產保全申請書4申請人:閔__,男,漢族,1949年7月3日生,住南京市鼓樓區(qū)天福園36號201室,身份證號碼320106194907031232,聯系電話13951705729。
被申請人:南京市__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住所地:南京市奧體大街69號新城科技園5號4層,
法定代表人:陳__職務:董事長。
請求事項
申請人民法院依法撤銷申請人與被申請人民間借貸糾紛一案中貴院作出確認的保全事項。
事實和理由
申請人與被申請人民間借貸糾紛一案,貴院受理后,接受申請人的財產保全申請,依法作出財產保全民事裁定書,對被申請人的下列財產進行保全:
戶名:南京市__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賬號:00000000000000000000
開戶行:交行三元巷支行。
現因被申請人已履行南京市中級人民法院作出的(2011)寧商終字728號判決所確定的義務,申請人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第109條之規(guī)定,依法申請貴院解除對上述財產的查封凍結,請予準許。
此致
______人民法院
申請人:
二0一_年十一月日
解除財產保全申請書5申請人:王__,女,白族,1983年07月16日生,住云南省大理州大理市下關鎮(zhèn)__路__號11棟3單元2樓2號,身份證號碼532901________,手機:139872_____。
委托人:馬培杰,云南安華律師事務所律師。聯系電話13508724904。
被申請人:張__,男,白族,1971年12月07日生,云南省大理市人,住大理市經濟開發(fā)區(qū)____職工宿舍3棟4單元202室,身份證號碼532901______,聯系電話138872_____,0872-23_____。
請求事項:申請撤銷(2010)民保字第23號民事裁定書確認的保全事項。
事實和理由:
申請人與被申請人離婚糾紛一案,貴院受理后,接受申請人的財產保全申請,依法作出(2010).民保字第23號民事裁定書,對被申請人的下列財產進行保全:
1、定期存單:賬戶_______________,存款200000.00(二十萬),建行大理南詔分行開戶;
2、活期賬戶:建行大理南詔分行開戶,存款300000.00元(三十萬),卡號6227______________,賬號_______;
現因申請人與被申請人自愿和好,經協商一致愿意繼續(xù)維持婚姻關系,申請人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三十一條之規(guī)定,依法申請撤訴。特申請貴院解除對上述二項財產的查封凍結,請予準許,謝謝。
此致
___人民法院
篇2
原告:林曉榮,女,41歲,漢族,農民,住永定縣坎市鎮(zhèn)坎市街委會日新三組。
被告:福建省永定縣坎市鎮(zhèn)人民政府。
法定代表人:簡小波,鎮(zhèn)長。
第三人:盧洪煦,男,41歲,漢族,農民,住永定縣坎市鎮(zhèn)坎市街委會日新三組,系本案原告林曉榮之夫。
原告林曉榮與第三人盧洪煦于1979年8月登記結婚,領取了坎市鎮(zhèn)結字第121號結婚證。1994年8月7日,原告林曉榮和第三人盧洪煦持戶口證明、居民身份證、坎市街委會出具的介紹信、離婚協議、結婚證向坎市鎮(zhèn)人民政府提出離婚登記申請。婚姻登記員在《離婚登記申請書》上填寫了部分內容(離婚原因、子女安排、財產處理、其他協議以及有關單位調解意見等欄內未填寫),并在雙方申請人簽字及領證人簽字欄里寫上了盧洪煦林曉榮的姓名,盧、林二人分別在上述兩欄內各自的姓名下按上了指印。由于當時原告和第三人雙方都未帶照片,無法領取必須貼有照片并加蓋婚姻登記專用章方為有效的離婚證。當天下午,第三人盧洪煦獨自帶上自己及原告中學時的照片到鎮(zhèn)政府辦公室,由婚姻登記員貼上二人的照片并加蓋坎市婚姻登記專用鋼印后,將盧、林二人的永坎字第03號離婚證兩本發(fā)給盧洪煦。事后,盧洪煦即到永定坎市水泥廠工作,沒有將林曉榮的離婚證交給其本人。第三天,原告林曉榮向坎市鎮(zhèn)人民政府提出反悔。數日后,第三人盧洪煦在婚姻登記員的要求下,將應由林曉榮持有的離婚證交回坎市鎮(zhèn)政府,但林曉榮表示不領取離婚證,并向永定縣人民政府申請復議。1994年11月21日永定縣人民政府書面復函林曉榮其申請不屬復議范疇。同月25日,林曉榮向永定縣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訴請撤銷坎市鎮(zhèn)人民政府于1994年8月7日發(fā)出的永坎第03號離婚證。12月2日,永定縣人民法院對林曉榮的起訴書面裁定不予受理。林曉榮不服,提起上訴。龍巖地區(qū)中級人民法院于同月27日裁定撤銷原審裁定,由原審法院立案受理。永定縣法院受理后,將盧洪煦列為第三人通知其參加訴訟。
原告訴稱:坎市鎮(zhèn)民政辦違反法定程序,在原告不在場的情況下由第三人盧洪煦單獨交照片發(fā)給離婚證的行為,違反了《婚姻登記管理條例》第二十五條的規(guī)定,請求法院將該離婚證予以撤銷。
被告辯稱:坎市鎮(zhèn)民政辦是根據《婚姻登記管理條例》第十五條、第十六條之規(guī)定,辦理盧洪煦、林曉榮二人的離婚申請的,申請人雙方親自到鎮(zhèn)政府申請離婚,提供的證件、證明齊全。被告依法辦理登記并發(fā)給離婚證的行為是合法有效的,請求法院依法駁回原告的訴訟請求,維持坎市鎮(zhèn)民政辦作出的具體行政行為。
第三人稱,與原告林曉榮的夫妻感情完全破裂,自愿協商離婚,并達成了調解協議,雙方也親自到鎮(zhèn)民政辦申請辦理離婚登記。協議書的內容完全符合《婚姻登記管理條例》第十五條的規(guī)定,是合法有效的,請求法院維持坎市鎮(zhèn)民政辦辦理的離婚登記的具體行政行為。
「審判
永定縣人民法院審理認為,被告坎市鎮(zhèn)人民政府在辦理原告林曉榮與第三人盧洪煦的離婚登記手續(xù)時,在當事人沒有帶照片無法領取必須貼有照片并加蓋婚姻登記專用章方為有效的離婚證的情況下,由當事人先在《離婚登記申請書》“領證人簽字或蓋章、按指印”欄里按上指印,違反了離婚登記程序。原告沒有領取離婚證而提出反悔,符合《婚姻登記管理條例》第十六條的規(guī)定,理由正當,應予支持。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第五十四條第(二)項第三目之規(guī)定,該院于1995年3月9日作出判決:
撤銷永定縣坎市鎮(zhèn)人民政府1994年8月7日頒發(fā)的(1994)永坎字第03號離婚證。
一審判決后,被告坎市鎮(zhèn)人民政府及第三人盧洪煦不服,向龍巖地區(qū)中級人民法院提出上訴。被告坎市鎮(zhèn)人民政府訴稱:其辦理盧、林二人離婚登記的行為符合當事人真實意思表示,材料齊全,手續(xù)完備,原結婚證已注銷,應視為林曉榮已領到離婚證。一審判決否定客觀事實,濫用法律請求二審法院予以改判。第三人盧洪煦訴稱:雙方均在調解協議書和離婚登記申請書上按有指印,林曉榮口頭委托其領取離婚證并實際履行了調解協議,原審法院否認這些客觀事實,作出撤銷離婚證的判決,是錯誤的。請求二審法院撤銷一審判決,維持坎市鎮(zhèn)人民政府辦理的離婚登記。
被上訴人林曉榮答辯稱:她并沒有委托盧洪煦代領離婚證,鎮(zhèn)政府辦理離婚登記,違反法定程序。林曉榮在沒有領到離婚證夫妻關系尚未解除的情況下,完全可以反悔離婚。請求二審法院維持原判。
龍巖地區(qū)中級人民法院審理認為:坎市鎮(zhèn)人民政府受理盧洪煦、林曉榮的離婚登記申請合法,但沒有作出和送達對申請是否同意的書面決定即予以登記和在未依法制作送達離婚證的情況下要求盧洪煦,林曉榮在領證人簽字欄中按指印,并收回注銷坎革結字第121號結婚證的行為,違反了法定程序,依法應予撤銷。因林曉榮、盧洪煦均未撤回離婚登記申請,坎市鎮(zhèn)人民政府應對該申請重新作出具體行政行為,原審法院判決得當,上訴人所訴理由不能成立,不予支持。據此,依照《福建省行政執(zhí)法程序規(guī)定》第十六條和《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第六十一條之規(guī)定,該院于1995年4月19日作出判決:
(一)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二)撤銷坎市鎮(zhèn)人民政府對盧洪煦、林曉榮離婚申請予以登記和注銷坎革結字第121號結婚證的行為。
(三)由坎市鎮(zhèn)人民政府對林曉榮、盧洪煦的離婚登記申請重新作出具體行政行為。
「評析
本案爭議主要涉及如下法律適用問題:
(一)關于行政機關的婚姻登記行為是否具有可訴性的問題本案是否屬于行政案件,人民法院應否立案、受理,是首先要解決的問題。對此,有不同意見。一種意見認為,根據《婚姻登記管理條例》第二十九條“當事人認為符合婚姻登記條件而婚姻登記管理機關不予登記的,或者當事人對處罰不服的,可以依照行政復議條例的規(guī)定申請復議;對復議決定不服的,可以依照行政訴訟法的規(guī)定提起訴訟”之規(guī)定,林曉榮之起訴,不屬于上述兩種情況,且縣人民政府法制科也答復其不屬行政復議范圍。因此,林曉榮之起訴亦不屬法院行政案件受案范圍,應裁定不予受理。同時,有的還認為即使離婚一方當事人就離婚協議反悔,對行政機關離婚登記有異議,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法院也應作民事案件,由民事審判庭受理。另一種意見認為,婚姻權利屬于公民的人身權利。根據行政訴訟法的有關條款規(guī)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認為行政機關的具體行政行為侵犯其人身權、財產權而提起訴訟的,屬于人民法院行政案件的受案范圍。行政訴訟法第十一條第一款對可訴性具體行政行為作具體列舉中,第四項關于行政許可行為,就是行政機關根據公民或者組織的申請,通過頒發(fā)許可證和執(zhí)照,而同樣予特定的公民或者組織某種權利能力或法律資格的行為,其中即包括頒發(fā)結婚證書或離婚證書的行為。因此,本案離婚當事人認為婚姻登記管理機關違法進行離婚登記侵犯其合法權益而提起行政訴訟,屬于人民法院行政案件收案范圍。我們認為,后一種意見符合行政訴訟法的有關規(guī)定,二審法院根據行政訴訟法第十一條第一款第八項關于受理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認為行政機關侵犯其他人身權、財產權的”提起的訴訟的規(guī)定,裁定立案受理是正確的。
篇3
舊戀人駕車肇事種禍根
1998年年末,28歲的黑龍江省某縣地稅分局協稅員鄭強,經人介紹和本縣女青年王婷確立了戀愛關系,隨著交往的加深,倆人很快開始同居。
最初的日子里,鄭強和王婷你恩我愛,相互體貼。閑暇時,鄭強就開車拉著李婷兜風,日子過得溫馨又浪漫。兩人曾幾次商量過結婚的事,而且還依偎著照了訂婚照,只是因為工作太忙,便把領結婚證的事情拖延了下來。
隨著激情逐漸消退,兩個人性格的反差漸漸突兀出來。鄭強老實憨厚、內向沉穩(wěn)。王婷則活潑好動,鋒芒外露,經常在外鬧出一些不愉快的事來。為此,倆人經常吵架。2003年2月,在一次激烈的爭吵過后,這對同居近5年的戀人最終分手了。
分手后,兩人并未因先前的恩怨而形同陌路,仍像普通朋友一樣偶有往來。2003年4月末,鄭強接到王婷的電話,稱她想要練車,讓鄭強陪著指導一下。鄭強知道王婷正在學開車,準備考駕駛證,就放下手頭的事情,找王婷去了。
鄭強如約來到氣化廠子弟學校操場,指導王婷駕車繞著操場行駛。這時學校里的值班老師發(fā)現王婷在操場練車,就出來制止,讓王婷把車開出校外。正在興頭上的王婷見有人來攆她,非常生氣,與值班老師吵了起來。鄭強見狀,連忙向值班老師賠禮道歉,并好說歹說勸王婷將車駛離了學校操場。
從學校出來,余怒未消的王婷駕車在氣化廠商業(yè)街由東向西行駛。此時正是下午三四點鐘,商業(yè)街上人頭攢動,熱鬧非凡。突然,一個騎自行車的人從王婷的左側飛快地竄到她的前面,王婷心里一驚,忙向右側打方向盤,而此時右側人行道上有一對母女正在行走。眼看著車駛到了人行道就要撞到這對母女了,鄭強急得沖王婷大叫:“快踩剎車!”誰知,手忙腳亂的王婷卻一腳踩到了油門上。失控的汽車沖著那對行走的母女飛撞過去。頃刻間,牽著母親的手行走的6歲女孩萌萌倒在了血泊中。
傷者很快被送往醫(yī)院搶救。隨后趕到的縣交警大隊認定無證駕駛的王婷對這起交通事故負全部責任。交警隊讓王婷預交2.5萬元的事故抵押金,否則就將王婷拘留。王婷哭著說自己沒錢。鄭強看見王婷的眼淚,心里很不是滋味,倆人畢竟在一起同居了5年啊,總不能眼睜睜看著她被關進拘留所吧?于是鄭強對哭天抹淚的王婷說:“別哭了,讓我來替你扛一扛吧!”說完,鄭強回到家,從自己多年的積蓄中拿出2.5萬元錢返回到交警隊。當看到鄭強將錢交到交警手上時,王婷神色復雜地望了鄭強一會兒,而此時的鄭強卻異常平靜。當鄭強將王婷從交警隊里領出來,送她回家時,他天真地以為,自己已經問心無愧了,這場車禍從此就會與自己絕緣了。然而,鄭強萬萬沒有想到,令他苦不堪言的生活卻從此悄悄拉開了序幕。
天上掉下張結婚證
這件事情過去不久,王婷只身到天津打工去了。鄭強也經人介紹和本縣另一女青年李曉寧開始了戀愛。李曉寧溫柔嫻靜,對鄭強體貼入微,兩個人的感情日益熾烈。
然而,就在鄭強緊鑼密鼓地籌備迎娶心愛的女友時,突然的一連串變故,將他的結婚夢擊得粉碎。2004年春節(jié)前,正在單位和同事探討結婚事宜的鄭強突然收到了法院的一張傳票,讓他在規(guī)定的日期內到庭應訴。莫名其妙的鄭強經過多方打聽才弄明白,因為那場車禍,他被人告了。
原來,那場車禍的受害者,6歲女孩萌萌經醫(yī)院搶救脫險后,被評定為九級傷殘。2003年年末,萌萌的家屬給遠在天津的王婷去信,再一次提出賠償的要求,希望她回來具體協商,被王婷拒絕。憤怒之下,萌萌的父母以法定人的身份將王婷告上法庭,要求其賠償醫(yī)療費、傷殘補助費、護理等各項費用共計64,472.08元以及精神賠償費20,000元??h人民法院受理此案后,將王婷從天津傳喚到庭。誰知,王婷向法庭提出,將鄭強追加為被告。
2004年“五?一”前,縣人民法院公開審理此案。坐在被告席上的鄭強怎么也想不明白,王婷憑什么將自己扯進這樁官司里來?法庭調查時,鄭強提出將自己追加為被告人的理由不充分。這時,王婷開口了:“我和鄭強在4年前就已經登記了,我們是法定夫妻,應當共同承擔賠償責任!”鄭強一聽臉都急白了:“胡說,我什么時候跟你去登記了?”見鄭強情緒激動,鄭強的律師連忙把話頭接過來:“王婷,你說你登記了,請你舉證吧!”孰料,王婷真的從口袋里掏出了一張結婚證,呈上法庭。
經法庭確認,王婷出具的她和鄭強的結婚證上蓋有縣人民政府結婚登記專用章。鄭強被擊懵了,雖然他和王婷同居近5年,但兩個人真的沒有履行結婚手續(xù)啊。無意間,鄭強的目光落在了旁聽席上的李曉寧的臉上,這一看令他肝腸寸斷。只見李曉寧雙手掩面在低聲哭泣,巨大的精神傷痛令她周身顫栗不已。
苦澀的淚珠從鄭強這個1.80米高的漢子的臉上滾落下來,他質問王婷:“我從來沒和你登記,也從未見過結婚證,這到底是怎么回事?”王婷閉口不予理睬。
鄭強的律師接過結婚證仔細察看,發(fā)現上面雖有鄭強和王婷的合影照片,但持證人一欄是空白的,并未有鄭強本人的簽字,當即對王婷出具的結婚證提出質疑。由于兩被告之間產生異議,法庭宣布休庭。
撤證無路求救無門
盡管鄭強向李曉寧解釋清楚了結婚證與他無關,也盡管李曉寧一如既往地對鄭強溫柔體貼,但鄭強仍然能夠感覺到李曉寧對那張結婚證心存芥蒂。得知此事的李曉寧的母親也趕了來,生氣地拽起女兒就往外走,說她不愿意將女兒嫁給這個“婚騙子”。鄭強周圍的同事和朋友也不斷譏諷他:“你結婚時咋不吭一聲?也不給我們一個賀喜的機會……”弄得鄭強尷尬萬分,苦不堪言。
鄭強決定把結婚證的事情弄個清楚。他想找王婷,可王婷卻不知去向。結婚證是縣政府頒發(fā)的,鄭強決定找縣政府。
2004年7月初,鄭強來到當地民政科,找到了結婚證明的底案。他驚異地發(fā)現,不僅結婚登記證、申請書、介紹信等手續(xù)一應俱全,而且登記申請書上還有自己的“簽名”!經詢問,民政科的有關人員承認,結婚證是王婷一個人獨自來辦理的,鄭強當時并未到場。至于鄭強的“簽名”,民政科有關人員說,王婷來登記時說是鄭強在家里簽的名。
鄭強當即要求撤銷結婚證,得到民政科的斷然拒絕。于是鄭強來到縣民政局,得到的答復是:他們無權干涉。縣里解決不了就去市里,鄭強又來到哈爾濱市民政局。民政局的人聽了鄭強的述說后對他表示同情,但卻告訴他,對縣民政局只是業(yè)務指導關系,幫不了他。躑躅在哈爾濱街頭,鄭強欲哭無淚。
情急之中,鄭強想到了。他來到縣委、縣政府辦公室。辦當即將鄭強的材料批轉縣民政局,并要求縣民政局在15日內做出答復。鄭強滿懷希望地等待。孰料,15日后,縣民政局的答復結果是,還得找縣政府解決。而縣政府則堅持認為,縣政府的行為沒有過錯,堅持不肯撤銷結婚證書。急火攻心,鄭強病倒了。
鄭強躺了一個星期,等病好后,人整整瘦了一圈,先前200多斤的體重下降到170多斤。一位探望鄭強的朋友見他被結婚證折騰成這個樣子,勸他說:“真是想不開,你跟王婷辦離婚不就把問題解決了嗎?”可鄭強的倔勁上來了:“我手頭連結婚證都沒有,我拿啥離婚?再說,我若辦離婚不就承認王婷和縣政府沒錯了嗎?我決不會縱容他們這樣胡來!”
結婚證撤銷不了,鄭強和李曉寧就不能登記結婚。倘若登記,鄭強就會犯重婚罪。而這期間,鄭強和李曉寧兩顆受傷的心在互相撫慰的過程中,愈貼愈緊,不知不覺中李曉寧有了身孕。為此,李曉寧陷入了極度的苦惱之中,對鄭強不免產生了幾分抱怨。
痛苦不堪的鄭強,終于走進了縣法院,狀告縣政府,要求撤銷其非法頒發(fā)的結婚證書。但讓鄭強意想不到的是,縣法院告訴他應先解除現有的婚姻關系,不予立案。
執(zhí)法不同各執(zhí)一詞
2005年春節(jié)后,飽受困擾的鄭強來到省城哈爾濱,向資深律師邢龍求助。
邢律師則認為,縣政府民政科是在完全不知道當事人真實意思的情況下簽發(fā)的結婚證,違反了婚姻登記的法定程序,在法律上不能成立,應予撤銷。因為依據《婚姻登記管理條例》第9條“當事人結婚的,必須雙方親自到一方戶口所在地的婚姻登記管理機關申請結婚登記”的規(guī)定,登記時,“必須”雙方“親自”到場,這在法律上說明如果一方不按此規(guī)定執(zhí)行就是違法,婚姻關系即不成立。至于辦證人員說王婷來登記時言明鄭強在家簽的字這一細節(jié),邢律師指出,即便鄭強在家簽一萬個字,只要他本人沒有親自到場,就不能證明鄭強是發(fā)自內心的。依據《行政訴訟法》,縣政府應當對自己做出的錯誤行政行為負責,撤銷錯誤的結婚證書。協商未果,邢律師又來到民政科,在查閱底案時,邢律師還發(fā)現,鄭強和王婷的“結婚申請書”上的日期和“結婚登記證”簽發(fā)的日期不相符。結婚申請書上的日期是2000年10月26日,而結婚登記證簽發(fā)的卻是2000年6月5日,先“發(fā)證”后“申請”,就好比將罪犯槍斃后才判決,存在很大的疑點。對此,民政科無法解釋清楚。
經過邢律師的努力,縣法院于2005年3月末,同意在立案庭立案。經過長達半年的奔波,鄭強和縣政府之間的糾紛,終于走上了法律程序。
鄭強和縣政府的這場糾紛,引起了法律界人士的高度關注:
哈爾濱市律師協會副會長趙連勤認為:本案中涉及到一個重要問題,即國家賠償。當事人鄭強從第一次找到縣政府至今,歷時半年,耗費了大量的精力和財力。如果法院能夠認定縣政府的行政行為是違法的,就可以認定他受到的侵害是由于行政機關違法行政造成的。那么依據《國家賠償法》中行政賠償的有關規(guī)定,鄭強所受的損害就應該得到賠償。
篇4
雖然進口押匯在國內銀行的實踐中已經得到了比較普遍的推廣,但是其內在法律問題還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尤其是目前國內沒有給進口押匯以特殊的法律安排,押匯潛伏的問題在司法實踐中有很大的不確定性。因此了解法院對待進口押匯的態(tài)度,有助于銀行把握進口押匯的法律風險,并對業(yè)務操作的局限性提出有針對性的解決措施。
一、法院認可押匯協議的合法有效,但認定銀行有控制質押物的義務
1997年工商銀行福田支行訴三佳公司、深圳市物資公司進口押匯擔保糾紛案 ,涉及了押匯協議的合法有效性、銀行質押權的合法、有效以及質押與保證的關系問題。下面對該判例作以評論。
(一)案件事實與法院判決
1997年4月7日,原告工商銀行深訓分行福田支行根據被告三佳公司的申請,開出編號為LC44608970028不可撤銷即期跟單信用證,開證金額為港幣2110190元。信用證項下進口貨物價值港幣2110190元。信用證開出后,香港國華銀行于1994年4月10日向原告發(fā)出進口到單通知書及信用證項下進口貨物有關單證,要求原告支付信用證項下金額。原告遂于同年4月16日向三佳公司發(fā)出進口付款通知書,要求三佳公司審核后確認是否承兌,三佳公司于 4月 14日向原告表示同意付款。此前,三佳公司曾于1997年4月15日向原告提出申請,表明對原告開出的即期信用證項下進口牛皮,因進口后分批排產,收匯期要三個月,特向原告申請進口押匯,金額為港幣1899261 元。1997年4月18日,原告支付了信用證項下款,同時,原告將信用證項下進口貨物有關單證交予被告三佳公司提貨。同年4月22日及4月30日,被告三佳公司再次向原告申請要求對LC44608990028信用證金額押匯HKD1899261元,期限三個月。
1997年5月8日,另一被告深圳市物資公司向原告出具進口押匯額度擔保承諾書,表示對原告為被告墊付的進口信用證項下押匯款項,愿承擔連帶擔保責任。當天,原告和兩被告簽訂一份進口押匯協議書,約定原告同意為被告三佳公司提供進口押匯額度HKD1899261元額度的有效期一年。被告物資公司對被告三佳公司的還款承擔連帶保證責任,保證期間為押匯期限屆滿之日起二年,原告對進口押匯信用證項下貨物享有質權,如三佳公司到期不能償還原告?zhèn)鶆眨嬗袡嘁婪ㄌ幏衷撆浳?。簽合同時,原告和被告三佳公司未知被告物資公司有關原告已將信用證項下進口貨物的單證交予被告三佳公司提貨的事宜。合同簽訂后,原告即于當天向被告三佳公司出具一份借款借據。借據載明借款人為三佳公司。金額為HKD1899261元,借款用途為信用證項下押匯,到期日為1997年8月8日。三佳公司在借據上蓋章確認。此后,被告三佳公司用信用證項下進口貨物進行加工生產,并出口銷售。原告在此過程中,未對該貨物進行有效監(jiān)管。還款期限屆滿后,被告三佳公司未償還原告的借款。1997年9月9日,原告向兩被告發(fā)出催告函,要求其盡快還款。1997年9月2日,被告三佳公司向原告償還押匯款港幣 593261元,余款未還。同年 12月 12日,原告將被告三佳公司尚欠押匯款港幣1300600元轉入逾期貸款科目。以后,原告經追討欠款未果,遂訴至法院。
雙方結合事實以及對進口押匯的理解,提出了不同的抗辯。
原告訴稱:被告三佳公司于1997年 5月 8日向銀行貸款(進口押匯)港幣1899261元,由被告深圳市物資公司提供擔保,1997年8月 8日押匯到期后,銀行多次派人上門催收,但被告三佳公司在1997年 9月 22日償還銀行港幣593261元外,仍欠銀行貸款本金港幣1306000元,利息120178.7元(計至1998年5月 22日)?,F銀行請求判令被告深圳市物資公司承擔連帶責任。
被告三佳公司在法定期限內未提交答辯狀,庭審時辯稱:原告所訴屬實。
被告物資公司在法定期限內未提交答辯狀,庭審時辯稱:公司為三佳公司擔保屬實,但進口押匯協議書規(guī)定了原告時三佳公司貨物的質權,因原告的過錯,沒有按合同履行該權利,我公司免除保證責任。公司請求駁回原告對我公司的訴訟請求。
法院經審理認為,原告和兩被告簽訂的進口押匯協議書,合法有效,原、被告應切實履行各自義務。被告三佳公司未依約向原告還清押匯款,屬違約行為,應承擔償還欠款及利息的責任,被告物資公司作為被告三佳公司的擔保方,對被告三佳公司的債務,承擔連帶清償責任。根據我國現行法律對“押匯”的解釋,押匯行為是一種以貨物抵押為特征的融資方式。本案中,原、被告簽訂的押匯協議也約定,原告對信用證項下的貨物享有質權,因此,原告和被告三佳公司就1899261元港幣的押匯款。已設立了物的擔保關系。由于原告在被告三佳公司申請押匯之后 ,簽訂押匯協議之前,自愿將抵押物的有關單證交回被告三佳公司處理,簽訂協議后,又未對該批貨物盡到監(jiān)管義務,致使失去對抵押物的控制,原告對此應承擔責任。應視為原告已放棄了物的擔保,被告物資公司在原告放棄權利的范圍內免除保證責任。
因該信用證項下的進口貨物的價值已超出被告物資公司保證范圍,故被告物資公司可免除其保證責任。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經濟合同法》第六條、第二十九條第一款、《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一百零八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第二十八條之規(guī)定,于 1998年 12月 18日判決如下:
1、被告三佳公司應在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償還原告港幣1306000元,并人民銀行規(guī)定同期流動資金貸款利率計向被告支付利息,(從1997年4月19日計起至應還款之日止)。逾期則應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2、駁回原告對被告物資公司的訴訟請求。本案案件受理費人民幣18512元,由被告三佳公司承擔(已由原告交納,被告三佳公司應付給原告)。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二十五日內,向本院提交上訴狀及副本一式三份,并按規(guī)定預交上訴案件受理費,上訴于廣東省深圳市中級人民法院。
(二)評論
本案的焦點問題有如下幾個:
(1)關于押匯以及相關擔保的理解問題。由于押匯協議的明確,使得當事人沒有就押匯行為的合法有效問題提出異議。法院也肯定了押匯協議項下當事人之間的權利義務關系,并且強調了質押的合法有效性。這就大大回避了因為質押品與質權人相分離而可能引發(fā)質押效力遇到挑戰(zhàn)的問題。假如押匯申請人提出此種抗辯,則可能引發(fā)更加復雜的分歧,而是法院陷入尷尬的境地。
實際上,司法界關于進口押匯的爭論很大,從基層法院到各地的高級法院甚至到最高法院都有爭論,有時觀點還尖銳對立。其根本的原因是現行擔保法制,與我國銀行實踐的操作存在這樣那樣的抵觸。
(2)物保與人保效力何者優(yōu)先的問題。該問題在本案的解決中也比較簡單,但是法院的理由則直接沖擊著押匯法律架構的穩(wěn)定性與合理性。法院在裁判中指出:由于原告在被告三佳公司申請押匯之后 ,簽訂押匯協議之前,自愿將抵押物的有關單證交回被告三佳公司處理,簽訂協議后,又未對該批貨物盡到監(jiān)管義務,致使失去對抵押物的控制,原告對此應承擔責任。應視為原告已放棄了物的擔保,被告物資公司在原告放棄權利的范圍內免除保證責任。法院的前述推斷,已經反映了其對待押匯協議中法律邏輯上的矛盾——質權人應該有義務控制質押物,而不應該放棄對其控制。如果在這里堅持適用《擔保法》及其司法解釋 的有關規(guī)定,則勢必形成質押合法有效性的沖擊,這也將直接導致對進口押匯法律架構的挑戰(zhàn)。
二、進口押匯必須有書面協議,信托收據與質押權可以并存
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在上訴人誠成進出口有限責任公司、北京普爾斯馬特會員購物企業(yè)中心信用證合同糾紛案二審判決書中對進口押匯的闡述 ,表明了法官對進口押匯某些盡管與現行法制相抵觸的特點的認可。雖然本案不是一起典型的進口押匯糾紛案例,但是其中涉及的進口押匯是否成立上,法院對進口押匯的闡述有一定的代表意義。
在該案的二審判決中,法院闡析了進口押匯的如下兩個特點:
其一,進口押匯法律關系應該通過書面協議來構建。雖然在上訴中,上訴人強調了進口押匯協議的實質行稱,但是法院并沒有認可。上訴人誠成公司上訴稱其向被上訴人發(fā)函要求進口押匯后,被上訴人華夏銀行即對外付款的行為表明進口押匯合同且已實際履行,依據《擔保法》第六十九條的規(guī)定,質權人保管不善致使質物滅失或者毀損的,質權人應承擔民事責任,故被上訴人華夏銀行無權要求其支付墊付的貨款。法院在二審判決中指出“本院認為,進口押匯是開證行提供給開證申請人一段額外的短期融資,應有正式的書面合同?!薄霸诒景钢?,上訴人誠成公司未能舉證證明其與被上訴人華夏銀行之間簽訂了進口押匯合同,……”
其二,押匯協議與信托收據以及質押擔保等并存。上訴法院在進一步分析進口押匯,指出“如開證行同意開證申請人提出的進口申請,并與之簽訂進口押匯合同,在要求開證申請人提供信托收據等擔保文件之后,給開證申請人放單,并在保留對單據及單據項下貨物質押權的前提下,為開證申請人墊付貨款,開證申請人以自己的名義將單據或貨物出售之后,所得款項用于償還開證行的對外墊款?!边@表明法院在沒有涉及當事人的抗辯,并沒有深入地分析進口押匯中信托收據與質押權的深層沖突。相反,法院也認可了銀行操作的合理與合法性,間接表明了法院支持信托收據作為擔保機制之一合法性,以及質押擔保的合法性。
三、法院支持《信托法》生效以前進口押匯中信托收據的合法有效
諸多銀行擔心《信托法》生效以前辦理的進口押匯中信托收據能否得到法院的支持。從國內法院的實踐來看,不少法院在《信托法》生效以前做出的判決也支持進口押匯以及配套的信托收據,如青島市南區(qū)法院判決的“中信實業(yè)銀行青島分行訴青島中宇經濟貿易發(fā)展公司進口押匯合同所款案”就是此類判例。
1995年6月,被告中宇公司為進口木漿由其進出口方向原告中信實業(yè)銀行青島分行申請開立信用證,原告于1995年6月20日對外開除不可撤銷信用證。但因被告中宇公司的資金未能存入賬戶,而向原告書面申請以進口押匯的方式墊付款。雙方于1995年10月30日簽訂一份《進口押匯協議書》,協議規(guī)定:鑒于第LC950131號信用證向下單據將到,中宇公司向原告提出融資要求。原告接受申請同意敘做進口押匯。押匯金額1098125.6美元,期限一個月,押匯利率10%;到期日為1995年11月30日。如被告中宇公司未能按期還款,則原告有權對逾期欠款按照押匯利率加倍收罰息兩個百分點。在中宇公司未能還清原告押匯款之前,單據所有權歸屬原告,中宇公司可以憑信托收據預借單據提貨,還款后單據所有權歸屬于中宇公司。協議簽訂同時,共同被告——銀達公司和被告興隆公司分別向原告出具了不可撤銷現匯擔保書。擔保書規(guī)定:如押匯申請人不能按還款計劃償還外匯押匯本息,則擔保人在收到押匯行出局的要求擔保人履行擔保責任的付款通知書后,無條件按付款通知書規(guī)定的付款日向銀行付清應還押匯本息。
法院經審理后,認為原告與被告中宇公司簽訂的進口押匯協議,符合平等互利、協商一致的原則,其內容也不違反法律,因而具有法律約束力。原告以約定為被告中宇公司墊付貨款后,被告中宇公司應按約定期限償還押匯款的本金和利息,逾期承擔違約責任,被告銀達公司和被告興隆公司承擔一般保證責任。本案的處理中,三被告均沒有答辯,也為出席開庭審理,法院最后缺席判決。
本案的事實表明,早在《信托法》出臺以前,信托收據已經在我國銀行進口押匯實踐中得到運用,而且本案受案法院支持信托收據以及進口押匯的合法有效。本案的進口押匯不僅涉及了信托收據,而且還肯定了信托收據的設定是基于所有權轉移給押匯銀行——單據所有權歸屬原告,即“在中宇公司未能還清原告押匯款之前,單據所有權歸屬原告,中宇公司可以憑信托收據預借單據提貨,還款后單據所有權歸屬于中宇公司?!碑斎?,本案的押匯擔保機制除了信托收據之外,還有兩個保證人——負有一般保證責任。押匯協議沒有提及質押或者抵押的擔保方式。
四、沒有“信托法”支撐的信托收據是脆弱的:銀行和法院均可能采取否定的態(tài)度
盡管沒有《信托法》的銀行實踐中有許多支持信托收據的操作和司法判例,但是缺乏信托法的支撐,也促成了銀行和法院可能對信托收據不信任,如天津市高級人民法院審理的天誠集團案一審判決 就是此種范例。
1998年1月12日,被告天津雙龍礦業(yè)發(fā)展有限公司(簡稱雙龍公司)向中國銀行天津分行(簡稱天津分行)提交一份價該雙龍公司公章的開證申請書,申請開立以中天誠公司和雙龍公司為申請人,SEAMOUND(AUSTRALIA) PTY LTD為受益人的不可撤銷信用證。種天誠公司因無經營進出口業(yè)務的資格,其未在開證申請書上簽字蓋章。天誠集團同時向天津分行出具了不可撤消的還款擔保函。天津分行經審核后開出即期信用證。在收到該信用證項下全套單證后,天津分行稱其經審單將單證不符點標注在單據中,并信用證來單通知函一同交予雙龍公司負責人簽收。通知函中記載“在規(guī)定日期前,如未得到雙龍公司的任何答復,即認為貴公司已承兌單據”。雙龍公司在限期內未退回有關單據,亦未提出任何異議。天津分行遂于1998年3月24日對外支付3804781.32美元。雙龍公司向天津分行提交一份敘做押匯申請書上加蓋中天誠公司公章,內容為:“我公司報證在押匯到期日前還回押匯款項,如到期不能歸還,中行有權從我公司賬號中自動支取,如賬戶內存款余額不足,貴行有權從我公司其它出口結匯中扣除,由于我公司原因延遲歸還押匯欠款,我公司承擔罰息。”天津分行負責人在敘做進口押匯申請書上簽字同意。
被告雙龍公司和天誠集團及第三人天誠公司均未提交書面答辯意見。但是天誠集團辯稱其不應該承擔信用證向下的擔保責任,其中理由之一是天津分行憑雙龍公司敘做進口押匯申請書放單,說明其對該單據代表的貨物所有權做了保留。至于其未按照中國銀行的內部強制性規(guī)定簽發(fā)信托收據,是對其物保的放棄,其法律后果應由天津分行自行承擔,而不應該由擔保人來承擔。
在信托收據的認定上,天津分行就進口押匯問題專門請示了中國銀行總行,總行答復“……《中國銀行國際結算業(yè)務基本規(guī)定》中有關信托收據的規(guī)定是引用了外國銀行的做法。但我國目前沒有《信托法》,銀行的這一做法得不到法律保障,因此并未在中行系統實施。天津分行根據我國當前的法律環(huán)境,沒有簽署信托收據是適當的做法?!?/p>
天津市高院認為,雙龍公司與天津分行之間的開證法律關系是成立的。“至于雙龍公司向天津分行提交敘做押匯申請一節(jié),雖然《中國銀行國際結算業(yè)務基本規(guī)定》中的確規(guī)定了辦理敘做進口押匯應簽訂信托收據。但該規(guī)定屬中國銀行內部操作規(guī)范,并不具有法律強制性。此外,因其實踐中不具有可操作性,故中國銀行未在其系統內推廣。因此,天津分行未辦理信托收據,并無過錯。其對外付款后,接受雙龍公司敘做進口押匯申請的行為,實際是基于原開證申請對雙龍公司做出的一種短期融資。雙龍公司持有全套單據而享有完全的物權,天津分行宇雙龍公司之間不存在貨權質押關系。另天誠集團與天津分行會談紀要中將各信用證向下的貨物抵押給天津分行的建議,因未實際簽訂抵押協議而不生法律效力”。
本案的事實和法院的裁決有如下幾個特點:
其一,雖然有押匯的有關安排和考慮,但是銀行沒有簽發(fā)信托收據。盡管本案中中國銀行的內部規(guī)章還強調了信托收據對于進口押匯業(yè)務的重要性,但是本案的天津分行并沒有簽發(fā)信托收據。這種缺乏書面信托收據的事實,也促成了法院對押匯法律關系的否認。
其二,銀行和法院的觀點主張都表明了缺乏信托法的環(huán)境中,作為進口押匯的重要擔保機制的信托收據的法律機理是脆弱的。中國銀行即使面對其內部規(guī)章認可信托收據的不容忽視的事實,但是仍然采取了不支持信托收據的態(tài)度。這也促成了天津市高級人員法院在裁決中不支持信托收據的主張——“雖然《中國銀行國際結算業(yè)務基本規(guī)定》中的確規(guī)定了辦理敘做進口押匯應簽訂信托收據。但該規(guī)定屬中國銀行內部操作規(guī)范,并不具有法律強制性。此外,因其實踐中不具有可操作性,故中國銀行未在其系統內推廣。因此,天津分行未辦理信托收據,并無過錯?!?/p>
五、進口押匯有重重擔保機制:并不意味著銀行高枕無憂
銀行在進口押匯實踐中試圖通過各種不同的擔保機制來確保押匯款項的償還的安全性。但是司法實踐表明,重重擔保機制并不意味著銀行的債權能真正有效地得到擔保,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審理的一起進口押匯案件就是此種明例。
1995年3月2日,深圳成中聯合企業(yè)公司(簡稱成中公司)與某銀行簽訂了一份開立信用證協議,協議約定銀行接受開證申請,并對信用證開立的責任和風險進行了約定。同日,深圳富林實業(yè)公司向銀行出具了一份不可撤銷擔保函,同意為成中公司開立信用證提供擔保。該擔保書第二條規(guī)定:被保證人敘做進口押匯,如到期被保證人未能償還押匯本息,擔保人承諾在收到銀行的書面通知后14日內代為償還押匯本息。同時成中公司還向銀行開出以銀行為委托人和受益人的信托收據,該信托收據注明信用證號,300萬美元的金額等,并承諾最后付款日期為1995年7月15日;信托收據明確信用證向下貨物為銀行所有,成中公司只是作為受托人代為占有、管理和處分貨物,成中公司處分貨物所得貨款應交付銀行,用于清償銀行信用證向下之債務。
成中公司為了履行第三次對外付款義務,在1995年5月28日向銀行申請的進口押匯,申請金額為70萬美元,銀行設置了更為全面的擔保措施。銀行要求成中公司出具了一份貿易融資總抵押書,成中公司承諾將融資項下的物權單據、貨物、貸款、匯票、索賠款以及成中公司已經或者將要存銀行的本、外幣資金或者其他財產抵押給銀行,以確保及時歸還押匯款。之后,成中公司又向銀行出具一份信托收據,信托收據同樣寫明信用證號、70萬美元的金額等,同時承諾最后付款日期為7月6日。在這一切準備就緒后,銀行方將70萬美元押匯款作為信用證項下的款項支付給國外行。然而,押匯期屆滿,成中公司僅歸還押匯款本金30萬美元,其余40萬美元本金及利息、罰息未支付。
銀行將押匯申請人和擔保人一并告上了深圳市中級人民法院。深圳市中級人民法院經審理后認為,成中公司向銀行申請開立信用證,由富林公司擔保,且的到銀行同意,該三方的意思表示真實,行為合法有效,應受法律保護。成中公司在第三次對外付款申請進口押匯70萬美元,押匯期滿后,成中公司未能還清押匯款,應承擔償還責任,富林公司則應該承擔連帶清償責任。同時法院進一步指出:銀行把抵押物交給成中公司處理,對抵押物失去了控制,其行為是放棄了物的擔保;根據我國《擔保法》第二十八條及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經濟合同糾紛案件有關保證的若干問題規(guī)定》第15條規(guī)定,債權人放棄抵押權的,保證人就放棄抵押全部分不再承擔保證責任。成中公司用于70萬美元抵押的3000噸螺紋鋼網,不論按照進口價格還是國內最低銷售價格,總貨款額超過90萬美元,銀行放棄了超過90萬美元的抵押權。因此,保證人富林公司不需對70萬美元押匯款再擔保責任。
篇5
關鍵詞:基層法院;人民法庭;簡易法官
法院體制和法官制度的改革是當前法學界和司法實務部門討論的一個熱點,而在法院系統中,基層法院又是法院的重頭。從法院和法官總的數量來看,基層法院大約都占5/6以上, 因此,搞好基層法院的改革,對我國司法化的實現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鶎臃ㄔ旱母母铮婕暗狡涔δ芏ㄎ弧⒌赜蚍植家约肮ぷ魅后w的重組等方面,本文擬就其中的幾個主要問題(側重于民事)作些探討,以期引起學界的關注和進一步。
一、 基層法院的功能定位
關于基層法院的功能定位,國際上大致有四種模式。第一種模式是將基層法院定位為簡易法院,將其上一級法院設計為普通案件的一審法院,兩級法院共同構成初審法院。從比較法而言,多數發(fā)達國家的法院組織都采這種模式,即四級三審制。德國、日本、英國即屬此例;第二種模式是基層法院中包括審理簡易案件和審理普通案件的兩種審判機構,基層法院就是初審法院,法院為三級三審,如法國。法國民事案件的審理實行三級三審制, 具有第一審民事案件的管轄權的法院主要是小審法院和大審法院。此外還有商事法院、勞動法院等專門法院。除專門法院管轄的案件外,第一審民事案件主要在大審法院與小審法院之間分配,小審法院只受理3萬法郎以下的民事案件,其審理案件的程序比大審法院要簡化很多。設置小審法院民事程序的理念是:簡易、迅速、低費用。[1](P.14)法國的大審法院和小審法院均為第一級法院。 且不服其裁決要上訴到第二級法院-上訴法院。第三種模式是我國地區(qū)的法院。在基層法院即地院中設普通庭和簡易庭兩種審判機構,分別適用普通程序和簡易程序處理案件,不服簡易庭裁判的案件,可直接上訴至本院的普通庭,同一法院內包括兩個審級,其兼有前兩種模式的特點。 第四種模式在審級和基層法院即初審法院方面與第二種模式是相同的,不同點在于,基層法院不再區(qū)分為審理簡易和普通案件的審判機構。所有民事案件都適用同樣的程序,如芬蘭。芬蘭民事案件的審理程序包括兩個階段──初審(the preliminary hearing)和主審(the main hearing),主審也就是開庭審理或者稱口頭審理。初審主要是進行書面審理,只有當被告對原告提出抗辯時,法院才安排口頭聽審。每個民事案件都以同樣的方式開始:即原告申請法院向被告發(fā)出傳票。原告的申請采取書面形式,申請書可簡可詳。如果原告提出的訴訟請求無可爭辯,則可以采用簡易申請書。如果一宗民事案件以簡易申請書開始的話,則適用簡易程序。原告在簡易申請書中陳述其訴訟請求( 比如一定數額的金錢、利息、費用)及其事實理由。法院不要求原告向法院提供發(fā)票或其他單據,只需要在申請書中列名。如果法院簽發(fā)了傳票,就會要求被告在一定期限內進行答辯。假如被告沒有向法院提出答辯,則裁決支持原告的訴訟請求。另一方面,如果被告進行答辯,并向法院提出合理理由,則不能裁決原告勝訴,法院將安排口頭初審。口頭初審由一名法官主持。獨任法官應為這一案件進入主審階段做好準備。如果當事人同意的話,獨任法官可以嘗試對當事人進行調解,甚至可以起草調解協議,也可在初審結束后的即時主審階段對該訴訟事項做出裁決。如果初審沒有達成調解協議,或者當事人不接受即時主審裁決的,法院將安排主審,主審由三名法官主持,或者也可以由一名法官和三名非專業(yè)法官共同主持。不過,芬蘭只有1—3%的民事案件進入這種主審階段。絕大多數(大約90%)可能在書面初審階段就可做出裁決。因為大多數案件中,被告對原告起訴未提出異議,正是基于這一點,法院才在書面初審結束后逕行裁決。
上述法院設置,第四種模式有較大的獨特之處,所有民事案件都以簡易的方式開始,只有在用簡易的程序解決不了時,才進入到較復雜的程序,僅有及少數的案件進入到最復雜的程序,即三名法官主持的主審階段。這種模式避免了用普通程序處理簡易案件所造成的司法資源的浪費和法院對規(guī)定的適用普通程序案件的進一步的繁簡分流, 其理念有值得借鑒之處。 但這種三級法院體制,對地域遼闊的我國來說顯然是不合適的。所以我們主要還是要借鑒前邊所談國家和我國臺灣地區(qū)的經驗。
前三種模式之間既有區(qū)別又有實質上的相同之處。其區(qū)別僅在于普通法院和簡易法院由上下級關系變?yōu)橥夑P系,或兩級法院合并在一個法院中。其共同點在于均將適用簡易程序處理簡易、小額案件確定為基層法院或其簡易法院、簡易庭的專門職責。這樣的定位是有道理的。因為,案件的重要性不同,相應的當事人也就有不同的要求。對一些涉及標的金額較小的糾紛和輕微的民事案件,當事人一般都希望迅速的作一“了斷”,而不愿耗費過多的時日和金錢。簡易小額訴訟程序無疑滿足了這種需要。另外,基層法院的這種設計,使絕大多數的日常糾紛化解在簡易法院(或簡易庭)中,節(jié)省了國家的司法資源,有利于普通法院將精力集中在更為重要的案件上。那么,三種模式中我國借鑒哪一種更為合適呢?從法院劃分的級別來看,只有第一種模式同我國現行的法院層級相同,即都是四級法院。但就我國的國情而言,完全按照第一種模式來設置我國的基層法院還存有諸多問題。因為,采第一種模式的德國、日本和英國等國家,國土面積較小,設施先進,一般不存在訴訟不便的問題。而我國地域遼闊, 地理狀況復雜,交通設施較發(fā)達國家相對落后,尤其在廣大農村,這些問題更為突出。所以,筆者主張主要借鑒第一種-德日等國的模式,即將基層法院改造成簡易法院, 并在重新設置基層法院的同時,對我國各級法院的功能重新定位,改變各級法院均為初審法院和普通案件的終審法院層級較低并由此導致的法律適用嚴重不統一的狀況。 將中級法院作為普通案件的初審法院和簡易案件的上訴審法院,高級法院作為普通案件的上訴審法院,最高法院則主要負責法律適用的統一(如有原則意義案件的第三審)。同時,借鑒第三種模式-我國臺灣地區(qū)普通法院附設簡易庭的理念,在部分簡易法院中附設普通庭, 根據不同的情況采取不同的模式,即在中級法院所在地的城市基層法院及距中級法院較近的基層法院(如20公里以內),完全按簡易法院來設置。而這些地方以外的基層法院,在定位為簡易法院的同時,附設普通庭。該普通庭受理兩類案件:一是第一審普通案件中爭議價額相對較小的案件和其他普通案件中當事人選擇基層法院普通庭審理的案件 ;二是小額訴訟的上訴案件和簡易訴訟當事人選擇基層法院普通庭審理的上訴案件。 這種設置方案既突出了基層法院簡易法院的特征,實現了基層法院設置與國際上的接軌。又照顧到了我國的國情。其在人員分流方面阻力較小,容易推行。而且這種方案將部分普通案件和小額上訴案件留在基層法院審理,也保障了當事人的程序選擇權,便利了群眾訴訟。這里需要探討的是,基層法院內設置的普通庭,其隸屬于中級法院還是基層法院更為合適?筆者認為其隸屬于中級法院和基層法院各有利弊。隸屬于中級法院的優(yōu)點是在審級上比較順暢,否則,就會出些事實上的五個審級。當事人心理上也更容易接受一些,畢竟兩個審級的法官是來自不同的法院。但不利之處在于,管理以及法庭辦公費用等方面問題較為麻煩。同時,法官調動、家屬安置等方面亦存有諸多問題?;鶎臃ㄔ汗茌犉胀ㄍィ淅渍门c中級法院相反,權衡利弊,從司法機構的合理設置和有利于案件的正確處理出發(fā),以普通庭隸屬中級法院并作為中級法院在基層法院固定的派出機構似乎更妥當一些。其上訴法院與中級法院審理的普通案件的上訴審法院相同,即均為第三級法院,也就是我們現在的高級法院。
篇6
(一)、行政許可的概念
《行政許可法》第二條規(guī)定:本法所稱行政許可,是指行政機關根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申請,經依法審查,準予其從事特定活動的行為。
(二)、行政許可具有以下法律特征
1、行政許可的內容是國家法律禁止的活動。行政許可是在特定對象符合相關法律條件的情況下,對法律、法規(guī)和行政規(guī)章所設定的禁止內容的解除,允許其從事某項特殊的活動,使其享有特定權利和資格。例如:為了保證公共安全、維護交通秩序,國家通過考試等方式給符合一定技術的人發(fā)給駕駛證,賦予其駕駛汽車的權利。
2、行政許可是一種應申請的行為。行政許可是行政機關許可相對人以從事法律、法規(guī)和行政規(guī)章禁止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所為的行為,作為行政許可相對人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要獲得對此種禁止的解除,就必須具備相應法律、法規(guī)和行政規(guī)章規(guī)定的特定條件,并向行政機關作出相應的意思表示,這種意思表示的形式就是許可申請書,如《企業(yè)名稱預先核準申請書》、《公司注冊登記申請書》。申請人通過申請書向行政機關提出自己的許可請求,并說明自己所具備的相應法定條件。行政機關通過審查申請人的請求,并確定其具備了相應的條件后,才能授予許可。
3、行政許可是行政機關賦予行政相對人某種法律資格或法律權利的具體行政行為。行政機關賦予政行相對人的這種法律資格或法律權利通常只在一定的期限內有效。此種行政行為必須具備某種特定的形式要件,這種特定的形式要件就是許可證、執(zhí)照,具體名稱包括準運證、通行證、批準書、資質證書等等。
4、行政許可的事項必須有明確的法律規(guī)定,許可的范圍不得超出法定界限。許可是建立在普通禁止基礎上的解禁行為。如行政機關發(fā)放營業(yè)執(zhí)照,是允許相對人從事某種經營活動,但同時也是禁止其他人隨意從事經營活動,其他人非經行政機關允許,如從事相應經營活動即屬無照經營的違法行為,將依法受到行政處罰。
(三)行政許可程序
許可程序是指行政機關實施行政許可的步驟、方式、順序和時限。它是影響行政效率和申請人的一個重要因素;也直接影響相對人權益的得失。行政機關對相對人申請的批準或不批準,關系到相對人能否取得某種權利或資格,能否從事某種活動。從程序上對行政許可進行規(guī)范,是保證行政許可公正、合理的前提條件。現《行政許可法》的出臺實施,對行政許可程序做了程序規(guī)定,行政許可程序,大致包括以下幾個步驟:1、申請與受理;2、審查與決定(頒發(fā)或拒絕頒發(fā)許可證),及期限的規(guī)定;3、行政許可的變更與延續(xù)。
1、申請與受理。
申請是行政機關實施行政許可的前提條件。公民、法人或其它組織(申請人)要取得某項行政許可,首先要向行政機關提出申請。申請書需載明申請人的姓名或組織名稱、住址或組織地址、申請許可的內容、理由及相關條件等。申請人向行政機關申請行政許可,除提交申請書以外,法律、法規(guī)通常還規(guī)定應同時提交有關文件材料,如申請從事食品服務的營業(yè)執(zhí)照,必須同時提交衛(wèi)生許可證和個人身體健康證。在申請某些附條件許可,即取得某一許可必須以擁有另一許可證為前提時,除提交上述有關文件、材料外,還必須提交作為取得相應許可前提的許可證(前置審批)。如動植物及產品入境時,在向海關申請前必須獲得動植物檢疫機關的檢疫許可,否則海關對此申請不予接受。
行政許可申請的表現方式一般以書面材料提出,也可以通過信函、電報、電傳、傳真、電子數據交換和電子郵件等方式提出。
行政機關對申請人提出的行政許可申請,應當視其具體情況,分別作出處理。(1)申請事項依法不需要取得行政許可的,應當即時告知申請人不受理;(2)申請事項依法不屬于本行政機關職權范圍的,應當即時作出不予受理的決定,并告知申請人向其他行政機關申請;(3)申請材料存在可以當場更正的錯誤的,應當允許申請人當場更正;(4)申請材料不齊全或者不符合法定形式的,應當當場或者在五日內一次告知申請人需要補正的全部內容,逾期不告知的,自收到申請材料之日起即為受理;(5)申請事項屬于本行政機關職權范圍,申請材料齊全、符合法定形式,或者申請人按照本行政機關的要求提交全部補正申請材料的,應當受理行政許可申請。
行政機關受理或者不予受理行政許可申請,應當出具書面憑證,加蓋本行政機關專用印章并注明日期。
2、審查與決定(頒發(fā)或拒絕頒發(fā)許可證),及期限的規(guī)定。
行政許可機關收到申請后,依照法定標準及程序對申請人及申請事項進行全面審查。審查主要包括以下內容:
(1)申請人的資格。申請人必須有行為能力,能夠獨立承擔民事、行政責任。(2)申請書及附錄材料。行政許可機關確定申請人符合資格后還須對申請書的形式加以審查,如果認為申請書不規(guī)范,有權要求申請人補正或重新申報。(3)申請事項。行政許可機關應確定申請事項是否符合法律規(guī)定,是否有明確法律依據、是否具備法定條件等。(4)有關資格的許可還須審查申請人是否通過規(guī)定的考試、考核。(5)行政許可機關在書面審查申請合格的基礎上,需要對申請材料的實質內容進行核實的,根據法定條件和程序,行政機關應當指派兩名以上工作人員進一步進行調查核實(實地考察)。
行政許可機關通過以上的步驟對申請審查之后,一般作出兩種決定。
一是決定準予行政許可。申請人提交的申請材料齊全、符合法定形式,行政機關能夠當場作出決定的,應當當場作出書面的行政許可決定。行政機關作出準予行政許可的決定,需要頒發(fā)行政許可證件的,應當向申請人頒發(fā)加蓋本行政機關印章的行政許可證件:(1)許可證、執(zhí)照或者其他許可證書;(2)資格證、資質證或者其他合格證書;(3)行政機關的批準文件或者證明文件;(4)法律、法規(guī)規(guī)定的其他行政許可證件。行政機關作出的準予行政許可決定,應當予以公開,公眾有權查閱。
行政許可機關認為申請符合法定條件和標準的,及時頒發(fā)許可證、營業(yè)執(zhí)照。許可證、營業(yè)執(zhí)照應載明:許可證名稱、許可事項(許可的范圍)、被許可人姓名、住址、許可有效期限、許可證編號(注冊號)、許可日期等。
二是決定不予行政許可。行政機關依法作出不予行政許可的書面決定的,應當說明理由,并告知申請人享有依法申請行政復議或者提起行政訴訟的權利。如果行政許可機關在受理申請后的法定期限內未作出任何表示的,可視為不予批準或拒絕頒發(fā)許可證照(行政不作為)。
《行政許可法》同時規(guī)定行政許可機關應在法定的期限內(二十日),作出行政許可決定,特殊情況,經本行政機關負責人批準,可以延長十日。
3、行政許可的變更與延續(xù)。
取得行政許可的被許可人可以根據具體情況變化要求變更許可內容,應當向作出行政許可決定的行政機關提出申請,符合法定條件、標準的,行政機關應當依法辦理變更手續(xù)。行政許可機關在監(jiān)督檢查過程中發(fā)現行政許可不適當的,亦可主動變更,這種變更實質上是對原許可證的修改,一般需要許可機關審查后重新核發(fā)許可證。如果許可所依據的法律對許可的范圍、條件或期限進行了修改或變更,許可機關應及時修改或更換許可證。
被許可人需要延續(xù)依法取得的行政許可的有效期的,應當在該行政許可有效期屆滿三十日前向作出行政許可決定的行政機關提出申請。行政機關應當根據被許可人的申請,在該行政許可有效期屆滿前作出是否準予延續(xù)的決定;逾期未作決定的,視為準予延續(xù)。
(四)特殊規(guī)定
1、《行政許可法》第四十六條、第四十七條規(guī)定,法律、法規(guī)、規(guī)章規(guī)定實施行政許可應當聽證的事項,或者行政機關認為需要聽證的其他涉及公共利益的重大行政許可事項,行政機關應當向社會公告,并舉行聽證。行政許可直接涉及申請人與他人之間重大利益關系的,行政機關在作出行政許可決定前,應當告知申請人、利害關系人享有要求聽證的權利;申請人、利害關系人在被告知聽證權利之日起五日內提出聽證申請的,行政機關應當在二十日內組織聽證。
2、《行政許可法》還規(guī)定:有限自然資源開發(fā)利用、公共資源配置以及直接關系公共利益的特定行業(yè)的市場準入等,需要賦予特定權利的事項;行政機關應當通過招標、拍賣等公平競爭的方式作出決定。但是,法律、行政法規(guī)另有規(guī)定的,依照其規(guī)定。行政機關通過招標、拍賣等方式作出行政許可決定的具體程序,依照有關法律、行政法規(guī)的規(guī)定。行政機關按照招標、拍賣程序確定中標人、買受人后,應當作出準予行政許可的決定,并依法向中標人、買受人頒發(fā)行政許可證件。
行政機關違反本條規(guī)定,不采用招標、拍賣方式,或者違反招標、拍賣程序,損害申請人合法權益的,申請人可以依法申請行政復議或者提起行政訴訟。
3、《行政許可法》第五十四條規(guī)定:賦予公民特定資格,依法應當舉行國家考試的,行政機關根據考試成績和其他法定條件作出行政許可決定;賦予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特定的資格、資質的,行政機關根據申請人的專業(yè)人員構成、技術條件、經營業(yè)績和管理水平等的考核結果作出行政許可決定。但是,法律、行政法規(guī)另有規(guī)定的,依照其規(guī)定。
公民特定資格的考試依法由行政機關或者行業(yè)組織實施,公開舉行。行政機關或者行業(yè)組織應當事先公布資格考試的報名條件、報考辦法、考試科目以及考試大綱。
4、《行政許可法》規(guī)定:直接關系公共安全、人身健康、生命財產安全的重要設備、設施、產品、物品,需要按照技術標準、技術規(guī)范,通過檢驗、檢測、檢疫等方式進行審定的行政許可,應當按照技術標準、技術規(guī)范依法進行檢驗、檢測、檢疫,行政機關根據檢驗、檢測、檢疫的結果作出行政許可決定。
行政機關實施檢驗、檢測、檢疫,應當自受理申請之日起五日內指派兩名以上工作人員按照技術標準、技術規(guī)范進行檢驗、檢測、檢疫。不需要對檢驗、檢測、檢疫結果作進一步技術分析即可認定設備、設施、產品、物品是否符合技術標準、技術規(guī)范的,行政機關應當當場作出行政許可決定。
行政機關根據檢驗、檢測、檢疫結果,作出不予行政許可決定的,應當書面說明不予行政許可所依據的技術標準、技術規(guī)范。
5、《行政許可法》第五十七條規(guī)定;有數量限制的行政許可,兩個或者兩個以上申請人的申請均符合法定條件、標準的,行政機關應當根據受理行政許可申請的先后順序作出準予行政許可的決定。但是,法律、行政法規(guī)另有規(guī)定的,依照其規(guī)定。
(五)行政許可的撤銷
《行政許可法》規(guī)定:作出行政許可決定的行政機關或者其上級行政機關,根據利害關系人的請求或者依據職權,可以撤銷以下行政許可:(1)行政機關工作人員濫用職權、玩忽職守作出準予行政許可決定的;(2)超越法定職權作出準予行政許可決定的;(3)違反法定程序作出準予行政許可決定的;(4)對不具備申請資格或者不符合法定條件的申請人準予行政許可的;(5)依法可以撤銷行政許可的其他情形;(6)被許可人以欺騙、賄賂等不正當手段取得行政許可的,應當予以撤銷,被許可人基于行政許可取得的利益不受保護。
二、法律賦予工商行政管理機關適用行政許可的范圍。
從現行的工商行政管理機關法律、法規(guī)、行政規(guī)章來看,適用行政許可的范圍主要涉及以下內容:1、市場主體申請準入,申請退出的行政許可;2、申請廣告經營的行政許可;3、其他方面申請的行政許可。
(一)市場主體申請準入,申請退出的行政許可。
這主要包括。1、企業(yè)名稱預先登記的行政許可;2、有限責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設立、變更、注銷登記的行政許可;3、分公司設立、變更、注銷登記的行政許可;4、非公司企業(yè)法人,非公司企業(yè)營業(yè)開業(yè)、變更、注銷登記的行政許可;5、外商投資企業(yè)設立、變更、注銷登記的行政許可;外商投資股份公司設立、變更、注銷登記的行政許可;6、合伙企業(yè)設立、變更、注銷登記的行政許可;7、個人獨資企業(yè)設立、變更、注銷登記的行政許可;8、個體工商戶開業(yè)、變更、歇業(yè)登記的行政許可;9、企業(yè)年度檢驗的行政許可。
1、企業(yè)名稱預先登記的行政許可,《企業(yè)名稱登記管理規(guī)定》第三條 :企業(yè)名稱在企業(yè)申請登記時,由企業(yè)名稱的登記主管機關(工商行政管理機關)核定。企業(yè)名稱經核準登記注冊后方可使用,在規(guī)定的范圍內享有專用權。第十八條:登記主管機關應當在收到企業(yè)提交的預先單獨申請企業(yè)名稱登記注冊的全部材料之日起,十日內作出核準或者駁回的決定。登記主管機關核準預先單獨申請登記注冊的企業(yè)名稱后,核發(fā)《企業(yè)名稱登記證書》?!镀髽I(yè)名稱登記管理實施辦法》第三條:企業(yè)應當依法選擇自己的名稱,并申請登記注冊。企業(yè)自成立之日起享有名稱權。
可以提起企業(yè)名稱預先登記的申請人是:第一、內資企業(yè)(1)有限責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具有投資資格的公司、法人、其他經濟組織和自然人。(2)內資非公司企業(yè):具有投資資格的法人、其他經濟組織(按《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yè)法人登記管理條例》登記的企業(yè))。(3)私營企業(yè)(合伙企業(yè)、個人獨資企業(yè)):具有投資資格的自然人。第二、外資企業(yè):外方為公司、法人、其他經濟組織和自然人;中方為公司、法人及其他經濟組織。第三、個體工商戶:具有投資資格的自然人或家庭?!?nbsp; 企業(yè)名稱登記管理規(guī)定》第三十條:在登記主管機關登記注冊的事業(yè)單位及事業(yè)單位開辦的經營單位的名稱和個體工商戶的名稱登記管理,參照本規(guī)定執(zhí)行。
2、有限責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設立、變更、注銷登記的行政許可。
有限責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設立登記的行政許可,《公司登記管理條例》第三條 :“公司經公司登記機關依法核準登記,領取《企業(yè)法人營業(yè)執(zhí)照》,方取得企業(yè)法人資格; 第四條 :工商行政管理機關是公司登記機關”已作了明確的規(guī)定。
有限責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變更登記的行政許可,《公司登記管理條例》第二十三條:公司變更登記事項,應當向原公司登記機關申請變更登記。未經核準變更登記,公司不得擅自改變登記事項。公司變更登記事項主要涉及公司名稱的變更、公司住所的變更、公司法定代表人的變更、公司注冊資本的變更、公司經營范圍的變更、公司類型的變更、有限責任公司股東的變更。
有限責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注銷登記的行政許可。《公司登記管理條例》第三十六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公司清算組織應當自公司清算結束之日起30日內向原公司登記機關申請注銷登記:(1)公司被依法宣告破產;(2)公司章程規(guī)定的營業(yè)期限屆滿或者公司章程規(guī)定的其他解散事由出現;(3)股東會決議解散;(4)公司因合并、分立解散;(5)公司被依法責令關閉。經公司登記機關核準注銷登記,公司終止。
3、分公司設立、變更、注銷登記的行政許可。
分公司設立登記的行政許可,《公司登記管理條例》第四十條:公司設立分公司的,應當向分公司所在地的市、縣公司登記機關申請登記;核準登記的,發(fā)給《營業(yè)執(zhí)照》。
分公司變更登記的行政許可,《公司登記管理條例》第四十三條 :分公司變更登記事項的,應當向公司登記機關申請變更登記。
分公司注銷登記的行政許可?!豆镜怯浌芾項l例》第四十四條 :公司撤銷分公司的,應當自撤銷決定作出之日起30日內向該分公司的公司登記機關申請注銷登記。申請注銷登記應當提交公司法定代表人簽署的注銷登記申請書和分公司的《營業(yè)執(zhí)照》。公司登記機關核準注銷登記后,應當收繳分公司的《營業(yè)執(zhí)照》。
4、非公司企業(yè)法人,非公司企業(yè)營業(yè)開業(yè)、變更、注銷登記的行政許可。
非公司企業(yè)法人,非公司企業(yè)營業(yè)開業(yè)登記的行政許可,《企業(yè)法人登記管理條例》第三條:申請企業(yè)法人登記,經企業(yè)法人登記主管機關審核,準予登記注冊的,領取《企業(yè)法人營業(yè)執(zhí)照》,取得法人資格,其合法權益受國家法律保護。第三十五條:企業(yè)法人設立不能獨立承擔民事責任的分支機構,由該企業(yè)法人申請登記,經登記主管機關核準,領取《營業(yè)執(zhí)照》,在核準登記的經營范圍內從事經營活動。《企業(yè)法人登記管理條例施行細則》第三十條:登記主管機關根據申請單位的申請和所具備的條件,按照國家法律、法規(guī)和政策以及規(guī)范化要求,核準經營范圍和經營方式。企業(yè)必須按照登記主管機關核準登記注冊的經營范圍和經營方式從事經營活動。
非公司企業(yè)法人,非公司企業(yè)營業(yè)變更登記的行政許可,《企業(yè)法人登記管理條例》第十七條:企業(yè)法人改變名稱、住所、經營場所、法定代表人、經濟性質、經營范圍、經營方式、注冊資金、經營期限,以及增設或者撤銷分支機構,應當申請辦理變更登記。
非公司企業(yè)法人,非公司企業(yè)營業(yè)注銷登記的行政許可,《企業(yè)法人登記管理條例》第二十一條:企業(yè)法人辦理注銷登記,應當提交法定代表人簽署的申請注銷登記報告、主管部門或者審批機關的批準文件、清理債務完結的證明或者清算組織負責清理債權債務的文件。經登記主管機關核準后,收繳《企業(yè)法人營業(yè)執(zhí)照》、《企業(yè)法人營業(yè)執(zhí)照》副本,收繳公章。
5、外商投資企業(yè)設立、變更、注銷登記的行政許可;外商投資股份公司設立、變更、注銷登記的行政許可。《公司法》;《公司登記管理條例》;《中外合資經營企業(yè)法》;《中外合資經營企業(yè)法實施條例》;《中外合作經營企業(yè)法》;《中外合作經營企業(yè)法實施細則》;《外資企業(yè)法》;《外資企業(yè)法實施細則》;《企業(yè)法人登記管理條例》;《企業(yè)法人登記管理條例施行細則》。
以上十個法律、法規(guī)、行政規(guī)章相關的條款對外商投資企業(yè)設立、變更、注銷登記的行政許可;外商投資股份公司設立、變更、注銷登記的行政許可作了具體的規(guī)定。
6、合伙企業(yè)設立、變更、注銷登記的行政許可。
合伙企業(yè)設立的行政許可,《合伙企業(yè)法》第十六條:企業(yè)登記機關應當自收到申請登記文件之日起三十日內,作出是否登記的決定。對符合本法規(guī)定條件的,予以登記,發(fā)給營業(yè)執(zhí)照;對不符合本法規(guī)定條件的,不予登記,并應當給予書面答復,說明理由。《合伙企業(yè)登記管理辦法》第三條:合伙企業(yè)經企業(yè)登記機關依法核準登記,領取營業(yè)執(zhí)照后,方可從事經營活動。合伙企業(yè)應當在企業(yè)登記機關核準的登記事項內依法從事經營活動。
合伙企業(yè)變更的行政許可,《合伙企業(yè)法》第五十六條:合伙企業(yè)登記事項因退伙、入伙、合伙協議修改等發(fā)生變更或者需要重新登記的,應當于作出變更決定或者發(fā)生變更事由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企業(yè)登記機關辦理有關登記手續(xù)。
合伙企業(yè)注銷登記的行政許可,《合伙企業(yè)法》第五十七條、第六十四條規(guī)定:合伙企業(yè)因(1)合伙協議約定的經營期限屆滿,合伙人不愿繼續(xù)經營的;(2)合伙協議約定的解散事由出現;(3)全體合伙人決定解;(4)合伙人已不具備法定人數;(5)合伙協議約定的合伙目的已經實現或者無法實現;(6)被依法吊銷營業(yè)執(zhí)照;(7)出現法律、行政法規(guī)規(guī)定的合伙企業(yè)解散的其他原因。合伙企業(yè)解散后應當進行清算,清算結束,應當編制清算報告,經全體合伙人簽名、蓋章后,在十五日內向企業(yè)登記機關報送清算報告,辦理合伙企業(yè)注銷登記。
7、個人獨資企業(yè)設立、變更、注銷登記的行政許可。
個人獨資企業(yè)設立的行政許可,《個人獨資企業(yè)登記管理辦法》第三:個人獨資企業(yè)經登記機關依法核準登記,領取營業(yè)執(zhí)照后,方可從事經營活動。個人獨資企業(yè)應當在登記機關核準的登記事項內依法從事經營活動。
個人獨資企業(yè)變更的行政許可,《個人獨資企業(yè)登記管理辦法》第十三條、第十五條規(guī)定:個人獨資企業(yè)變更企業(yè)名稱、企業(yè)住所、經營范圍及方式,個人獨資企業(yè)變更投資人姓名和居所、出資額和出資方式,應當在變更事由發(fā)生之日起15日內向原登記機關申請變更登記。 登記機關應當在收到變更申請之日起15日內,作出核準登記或者不予登記的決定。予以核準的,換發(fā)營業(yè)執(zhí)照或者發(fā)給變更登記通知書;不予核準的,發(fā)給企業(yè)登記駁回通知書。
個人獨資企業(yè)注銷登記的行政許可,個人獨資企業(yè)因:(1)投資人決定解散;(2)投資人死亡或者被宣告死亡,無繼承人或者繼承人決定放棄繼承;(3)被依法吊銷營業(yè)執(zhí)照;(4)法律、行政法規(guī)規(guī)定的其他情形。登記機關應當在收到個人獨資企業(yè)申請注銷登記之日起15日內,作出核準登記或者不予登記的決定。予以核準的,發(fā)給核準通知書;不予核準的,發(fā)給企業(yè)登記駁回通知書。
8、個體工商戶開業(yè)、變更、歇業(yè)登記的行政許可。
個體工商戶開業(yè)的行政許可,《城鄉(xiāng)個體工商戶管理暫行條例》第七條:申請從事個體工商業(yè)經營的個人或者家庭,應當持所在地戶籍證明及其他有關證明,向所在地工商行政管理機關申請登記,經縣級工商行政管理機關核準領取營業(yè)執(zhí)照后,方可營業(yè)。
個體工商戶變更的行政許可,《城鄉(xiāng)個體工商戶管理暫行條例》第九條:個體工商戶改變字號名稱、經營者住所、組成形式、經營范圍、經營方式、經營場所等項內容,以及家庭經營的個體工商戶改變家庭經營者姓名時,應當向原登記的工商行政管理機關辦理變更登記。未經批準,不得擅自改變。
個體工商戶歇業(yè)登記的行政許可,《城鄉(xiāng)個體工商戶管理暫行條例》第十一條;個體工商戶歇業(yè)時,應當辦理歇業(yè)手續(xù),繳銷營業(yè)執(zhí)照。自行停業(yè)超過六個月的,由原登記的工商行政管理機關收繳營業(yè)執(zhí)照。
9、企業(yè)年度檢驗的行政許可,《企業(yè)年度檢驗辦法》第十六條:登記主管機關對通過年檢的企業(yè),簽署通過年檢的意見。在其營業(yè)執(zhí)照上加貼帶有A、B標記的年檢標識和加蓋年檢戳記后,企業(yè)取得繼續(xù)經營的資格。
(二)、申請廣告經營的行政許可。
《廣告法》第二十六條:從事廣告經營的,應當具有必要的專業(yè)技術人員、制作設備,并依法辦理公司或者廣告經營登記(申請廣告經營許可),方可從事廣告活動。廣播電臺、電視臺、報刊出版單位的廣告業(yè)務,應當由其專門從事廣告業(yè)務的機構辦理,并依法辦理兼營廣告的登記。
從《廣告法》、《廣告管理條例》及相關行政規(guī)章的規(guī)定,申請廣告經營的行政許可涉及以下幾個方面,1、店堂廣告的行政許可;2、房地產廣告發(fā)的行政許可;3、廣告顯示屏的行政許可;4、戶外廣告的行政許可;5、化妝品廣告的行政許可;6、酒類廣告的行政許可;7、臨時性廣告的行政許可;8、食品廣告的行政許可、9、印刷品廣告的行政許可、10、醫(yī)療廣告的行政許可、11、煙草廣告的行政許可。
1、店堂廣告的行政許可,《店堂廣告管理暫行辦法》第五條:為推銷商品、服務,在店堂建筑物控制地帶自行設立的店堂牌匾廣告(僅以企業(yè)登記核準名稱為內容的標牌、匾額除外),應當向當地工商行政管理機關辦理登記,同時提交下列證明文件:(1)營業(yè)執(zhí)照或者其他關于法定主體資格的證明文件;(2)含有廣告地點、形式的申請報告;(3)廣告樣件;(4)廣告管理法規(guī)規(guī)定應當提交的其他證明文件。工商行政管理機關應當在申請人提交的證明文件齊備后予以受理,并在10個工作日內做出批準或者不予批準的決定。對批準設立的店堂牌匾廣告核發(fā)《店堂牌匾廣告登記證》。
2、房地產廣告的行政許可,《房地產廣告暫行規(guī)定》規(guī)定:房地產廣告的,必須具備(1)房地產開發(fā)企業(yè)、房地產權利人、房地產中介服務機構的營業(yè)執(zhí)照或者其它主體資格證明;(2)建設主管部門頒發(fā)的房地產開發(fā)企業(yè)資質證書;(3)土地主管部門頒發(fā)的項目土地使用權證明;(4)工程竣工驗收合格證明;(5)房地產項目預售、出售廣告,應當具有地方政府建設主管部門頒發(fā)的預售、銷售許可證證明;出租、項目轉讓廣告,應當具有相應的產權證明;(6)中介機構所的房地產項目廣告,應當提供業(yè)主委托證明;(7)工商行政管理機關規(guī)定的其它證明(房地產廣告的行政許可),方可廣告。
3、廣告顯示屏的行政許可,《廣告顯示屏管理辦法》第三條;未經工商行政管理機關批準,任何單位不得設置廣告顯示屏。
4、戶外廣告的行政許可,《戶外廣告登記管理規(guī)定》第四條:未經工商行政管理機關登記,任何單位不得戶外廣告。
篇7
法院認定醫(yī)院存在過錯
吳春霞是河南省周口市川匯區(qū)上訪農婦。2008年7月16日,她因“非法上訪擾亂單位秩序”被拘留10日,緊接著又被處以勞教1年的處罰。不過,拘留期剛滿,她被強行送進了300公里外的河南省精神病醫(yī)院“治療”132天。吳春霞出院一年后,將河南省精神病醫(yī)院和參與送治的小橋辦事處告上法庭。
歷經法院不受理等波折后,2011年10月27日,該案在沈丘縣法院第一次開庭。當時,吳春霞被勞教和被拘留的兩份處罰決定,已被先后撤銷。庭審中,法院駁回了河南省精神病院要求追加曾參與送治的周口警方為被告的申請。醫(yī)院敗訴后,又提起了申訴,不過這并不影響沈丘縣法院8月3日的強制執(zhí)行。
2012年3月8日,沈丘縣法院的一審民事判決書稱,河南省精神病院將吳春霞按照精神病人收治存在過錯,原因有三:1.根據被告《門診相關工作管理規(guī)定》,只有病人的監(jiān)護人或司法機關才能送病人入院,而本案中只能確認送吳春霞的,是其嫂子王霞,并非其法定監(jiān)護人,被告精神病院又沒有提供證據證明系司法機關送治;2.即使送治人合乎規(guī)定,被告也僅僅根據王霞僅供參考的主訴陳述便收住入院,按照“狂躁型精神病”治療;3.原告吳春霞被收治時間為2008年7月26日,病歷記載的確診時間為2008年10月23日,而在當日的治療階段小結中和5天后該院一位副主任醫(yī)師在查房記錄中記載,“建議進行司法鑒定”,說明當時被告對原告是否有精神病尚不確定。
沈丘縣法院判決河南省精神病院賠償吳春霞誤工費5841.1元,醫(yī)療費4302.1元,交通費600元,精神損害撫慰金10萬元,共計11萬余元。
盡管吳春霞和醫(yī)院都證明,周口市川匯區(qū)小橋辦事處參與了對吳的強行送治,但一審判決仍認為證據不足。訴訟中,被告醫(yī)院曾申請追加參與送治吳春霞的嫂子王霞,以及周口市沙南公安分局為被告,因吳春霞拒絕王霞,醫(yī)院又無證據證實沙南分局曾參與送治,法院都不予準許。
一審后,吳春霞和醫(yī)院都提起了上訴。2012年6月15日,周口市中級法院作出終審判決,確認了小橋辦事處參與送治吳春霞的事實,判決河南省精神病醫(yī)院和小橋辦事處,“共同賠償”吳春霞14.5336萬元,其中包括那10萬元精神撫慰金。
雖說被判“共同賠償”,但河南省精神病醫(yī)院并未聯系小橋辦事處協商賠償比例。醫(yī)務科科長婁濤知道,“這根本沒指望”,辦事處在3次庭審中,都將送治一事推得干干凈凈。吳春霞則聽說,沈丘縣法院曾查過小橋辦事處的賬戶,發(fā)現無款可劃。最終,判決款由河南省精神病醫(yī)院全部甚至超額買單。
被送治和討說法的曲折過程
“他們一開始是求著我們收的?!眾錆f,現在,那些參與強行送治吳春霞的警察和干部,都已經不再搭理醫(yī)院了。
婁濤記得,接到周口市蔬菜派出所指導員張曉東的電話,是在2008年7月26日白天,“態(tài)度很好”,稱要送治一個勞教人員?!拔覇査袥]有勞教手續(xù)、監(jiān)護人的同意和以前的病歷,他說都有,我就讓他先送過來?!睘榇耍瑠錆€留在單位加班。
當晚,婁濤等到了吳春霞及其嫂子王霞、警官張曉東,以及小橋辦事處的一個干部。張曉東向婁濤出示了吳春霞的勞教決定書,她在2005年被周口市中醫(yī)院診斷為“精神分裂癥”的證明書復印件,王霞寫的一份將吳春霞送治精神病院,“暫緩執(zhí)行勞教”的申請書。
婁濤很快決定收治,原因是“手續(xù)很全”。自當晚起,一直到一年后被吳春霞告上法庭,他從未再想起這個病人。
事實上,在此事件中,王霞雖為吳春霞的嫂子,卻并非法律意義上的近親屬。而且,吳春霞雖然離婚,兒子未成年,但還有母親。那張“精神分裂癥”診斷證明書,也是吳春霞為了在離婚案中維權,在一家不具備精神病鑒定資格的醫(yī)院作出的。即便如此,吳春霞還是剛下車,就在河南省精神病院里擁有了一張病床。
入院檢查顯示,吳春霞體格無異常,意識清醒,未發(fā)現感覺障礙及錯覺,她一直堅稱被冤枉,“否認有病,無治療要求”。但她最終被診斷為“偏執(zhí)性精神病”,每天吃藥,一周兩次過電針。對她來說,那是一段比夢魘更可怕的經歷。
“精神病人都會說自己沒病?!贬t(yī)務科長婁濤如此解釋吳春霞的拒絕治療,他說親屬可以自由探望,也可以決定是否繼續(xù)治療。但吳春霞及其姐姐、嫂子則告訴記者,醫(yī)院不許家屬探望,吳春霞一直要求出院,得到的回答是“要跟公安局聯系”。
病歷顯示,醫(yī)院對吳春霞護理要求之一,便是“不得探視”。她的病情摘要則是,“反復告狀3年”。
在多次以自殺相威脅后,2008年12月5日下午,吳春霞結束了132天的“治療”。小橋辦事處向醫(yī)院支付了她的14758.70元醫(yī)療費,并接她出院。
出院后,原本健壯的吳春霞患上了高血壓和高血脂,體重也比“治療”前增加了20多公斤。在一次體檢后,她開始為“被精神病”討說法。
2009年5月,吳春霞將材料遞交給周口市紀檢委書記楊正超。楊批示周口市公安局解決。一個月后,周口市勞教委員會撤銷了一年前對吳春霞的勞教決定。在此期間,吳春霞還在周口市公安局內謄寫了一份承諾不再上訪的保證書,獲得了3萬元“困難補助金”。
吳春霞的維權計劃漸次展開:2009年11月,她向周口市川匯區(qū)法院河南省精神病醫(yī)院和小橋辦事處侵權。一月后,她又在同一個法院提起行政訴訟,要求撤銷警方于2008年7月16日拘留其10日的處罰決定。
兩起官司一開始都被川匯區(qū)法院裁定不予受理,經過數次曲折,最后都由周口市中院指定沈丘縣法院審理。2011年3月,沈丘縣法院撤銷了那份對吳春霞的拘留決定,她因此獲得1423.3元的國家賠償。
勞教和拘留的處罰決定都被撤銷后,吳的律師張春貴調整了訴訟策略,“參與強行送治的有辦事處、公安局,還有吳春霞的嫂子王霞。王霞被脅迫,不能,公安局也暫時不,重點告精神病院和辦事處?!?/p>
張春貴擔心的是,把公安局列入被告,勝訴難度更大,還容易被法院推諉為行政官司,但精神病院又屬于事業(yè)單位,攪在一起,狀就告不成了。
精神病院的律師似乎識破了張春貴的心思,他們堅持要求將王霞和警方列入共同被告,但被吳春霞拒絕,法院也予以駁回。與醫(yī)院同列被告席的小橋辦事處,也反對列公安局為共同被告。小橋辦事處更辯解,他們不知道吳春霞被強行送治一事,之所以替吳支付醫(yī)療費,只是出于對轄區(qū)居民的救助。
在2011年10月27日第一次庭審中,醫(yī)院的人申請鑒定“吳春霞是否有精神病”,也被法庭駁回。吳春霞表示受到了人格侮辱,她的律師張春貴也對醫(yī)院的律師反唇相譏:“那我也懷疑你有精神病,是不是也去鑒定鑒定?”
雙方爭吵了一個多小時,被告精神病院的人又提出,吳春霞出院時拒不帶藥鞏固治療,由于“偏執(zhí)性精神病”容易復發(fā)、波動,所以需要法院確定其是否正處于患病期間,是否具有民事行為和訴訟能力,故申請延期審理。按照法律規(guī)定,這種“特殊程序”的申請,應由被申請對象戶口所在地的川匯區(qū)法院受理。接著,法官便宣布休庭。
幾天后,精神病醫(yī)院的律師向川匯區(qū)法院申請立案遭拒,“他們說吳春霞剛剛又去立案庭鬧了一回,現在沒人敢立這個案。”在院方看來,吳春霞上訪訴訟多年,在周口即使公檢法也怕她,他們?yōu)榱司S穩(wěn),卻損害司法公正。當然,吳春霞不同意這個說法?!胺ㄔ罕緛砭驮摓槲疑暝??!?/p>
精神病醫(yī)院一位不愿具名的律師說,她想起這個案子就感到“窩囊”:吳春霞是否患病這個本案的核心問題,居然成了無解之謎,直接導致醫(yī)院敗訴。
法院判決在醫(yī)院引起不小震動
終審敗訴,申訴無回音,河南省精神病醫(yī)院現在能爭取的,只有對強行執(zhí)行款項的異議了?!昂芏嗨劳鰝麣埵鹿实膿嵛拷鸩乓粌扇f,法院一下子就判我們賠10萬?!眾錆f,醫(yī)院被多執(zhí)行了1000多元的利息,還有超出執(zhí)行標的4000多元的劃款,要了數次也沒要回來。他將這10萬多元稱為“維穩(wěn)金”:為了安撫吳春霞,河南省精神病院成了替罪羊。
那些曾“求”婁濤收治吳春霞的人,事后對他“又客氣又冷淡”。4年前的那個夜晚,婁濤還驗過他們的警官證和介紹信?,F在,他們就像從沒來過這所醫(yī)院。
河南省精神病醫(yī)院始建于1951年,是河南省唯一以治療精神、神經疾病為主的三級甲等醫(yī)院。牽涉上訪者的官司,在吳春霞之前,最有名的要數開封市民江帆的“被精神病”案。
1997年12月,河南省精神病醫(yī)院在江帆不知情的前提下,根據一次座談會的內容,鑒定江帆為“偏執(zhí)性精神病”。2005年2月,河南省精神病醫(yī)院和開封市教委被判賠江帆精神撫慰金2萬元。在司法鑒定書被撤銷后,兩被告還不得不登報道歉。
在婁濤看來,吳春霞的案子和江帆一樣,都是精神病院不慎卷入地方維穩(wěn)工作后,被動地承擔了滅火任務,淪為“弱勢群體”。不同的是,江帆案時,開封有關部門還感謝醫(yī)院“多擔待點”;到了吳春霞案,醫(yī)院遇到的只有撇清和諉過。
雖然婁濤沒有披露該院每年收治的涉上訪病人的數量,但表示收治任何病人,尤其是強行收治的,都會嚴格按規(guī)定來。曾經有地方部門想讓該院開具指稱上訪者患精神病的鑒定,“因為精神病人上訪不扣分”,都被堅決拒絕?!拔覀冎?,這嚴重違法,被查出來要吊銷醫(yī)師執(zhí)照。”
“社會上光罵我們黑心爛肝肺,太不公平了?!眾錆牧硪粋€身份,是精神科的副主任醫(yī)師。吳春霞案,在醫(yī)院內引起不小震動,“我們以后會更加小心,誰能想到,政府、公安和家屬一塊兒送來的病人,你也不能收?”
另一方面,吳春霞還在為賠償額太少而耿耿于懷。她控訴稱,132天的所謂“治療”,導致她患上心腦血管疾病,很可能還喪失了生育能力。為了獲得更多的賠償金,二審前,她還改換了人。
現在,吳春霞仍要繼續(xù)上訪。在勞教和拘留處罰撤銷,又告贏精神病院之后,吳春霞要求公安機關追究拘留、勞教乃至送治她的警察張曉東等的責任。去年,周口市公安局答復稱,其所反映事項,不屬法定應當追究執(zhí)法過錯責任的情形。她告到河南省公安廳,維持原答復。今年2月,她又向河南省政府提出復核申請,至今尚無進展。
篇8
被告XX市土地管理局,住所地XX市X街XX號。
法定代表人王X,局長。
訴訟請求:一、撤銷XX市土地管理局的(1991)門所處字第X/號行政處罰決定;二、根據事實和法律,正確裁決。
事實和理由;
XX市土地管理局做出的(1991)行處字第XX號行政處罰決定(以下簡稱《決定》),是錯誤決定。這個《決定》不尊重客觀事實,并且錯誤地援引了法律條款。
一、《決定》認為,原告“沒辦土地審批劃撥手續(xù)就施工是違法的,觸犯了土地管理法第十一條之規(guī)定”,并據此作為處罰決定的主要理由。原告認為,這種認定是虛假的,不客觀的。原告于1989年9月29日開始逐級向各級政府主管部門申請翻建住宅樓(見附件一),面積為300平方米。1989年I0月I7日,XX街道辦事處已簽批(見附件二)。1990年3月1日,XX市城建規(guī)劃處簽發(fā)建房通知單(見附件三)。據此,原告動工翻建住宅樓,并于同年八月竣工??⒐ず?,由城建規(guī)劃處按建房通知單驗收。驗收合格后,于同月十五日發(fā)放了第XX等建筑許可。證(見附件四)。原告認為,上述審批手續(xù)合法。城建規(guī)劃處代表政府行使權利,其審批是有效的,合法的。據查,原告建房期間以及建房之前的審批工作,都由城建規(guī)劃處負責。這是政府賦予的權利,其它單位和部門,無權干預。原告手持城建規(guī)劃處的合法批文,并按建房通知單劃定的范圍施工建房,怎么會被認定為“沒有土地審批劃撥手續(xù)”呢?違法又是從何談起呢?是城建規(guī)劃處的批文違法,還是原告沒按批文施工而違法?
二、《決定》本身自相矛盾,適用法律條款不當?!稕Q定》第一自然段,清楚地說明了原告經XX市城建規(guī)劃處批準,翻建300平方米住宅,并且發(fā)給了第XX號建筑許可證。而在第二自然段,又認為“沒辦土地審批劃撥手續(xù),多占地112.6平方米?!稕Q定》既然承認城建規(guī)劃處的XX號批文,原告按該批文建房就是合法的,應當受到法律保護。如果否定規(guī)劃處的批文,那么,否定的依據是什么?如果批文無效,應依土地管理第四十八條規(guī)定,由規(guī)劃處承擔相應的民事責任,而不應當處罰原告?!稕Q定》援引土地管理法第四十三條之規(guī)定也是不恰當的,此條款是針對全民所有制單位和集體所有制單位而言的,對個人建房并未做出具體規(guī)定。其次,土地管理法第五十三條明確規(guī)定:“當事人對行政處罰決定不服的,可在接到處罰通知之日在三十日內,向人民法院”,而土地管理局卻擅自將訴訟時效改為十五日。因此,原告認為,《決定》并非依法成立。
綜上所述,原告認為,《決定》認定的事實與實際不符,其裁決結果,與法律相違背。因此,請法院詳查,依法撤銷《決定》,盡快公正裁判。
證據:一、建房申請書一份;二、XX街道辦事處的批文;三、XX市城建處簽發(fā)的建房通知單;四、第八號建筑許可證。
此致
XX市人民法院
篇9
被告:甘肅省嘉峪關市稅務局。法定代表人:潘通仁,局長。
1987年6月5日,陜西省長安縣細柳建筑工程公司駐嘉峪關分公司(以下簡稱分公司)與嘉峪關市長城維修辦公室(以下簡稱長城辦)簽訂了承包城樓仿建工程合同??傇靸r為528322.37元。同月8日,分公司沿用以往長城辦包工的辦法,使用自購收據,從長城辦領取了19萬元備料款,遂即開始施工。不久,長城辦負責人通知分公司,已與嘉峪關鄉(xiāng)財稅所稽征員肖學寫談妥,待工程峻工后,一次性繳清稅款。分公司接到長城辦的這個通知后,自1987年7月16日起至1988年1月16日,使用自購收據,共領取工程進度款6筆,總計213640元。長城辦對此均以暫付款列帳支出。1987年12月16日,嘉峪關市稅務局(以下簡稱市稅務局)發(fā)出通告,要求全市各單位和個體戶,從1988年1月1日起,一律使用套印“甘肅省嘉峪關市稅務局發(fā)票監(jiān)制章”的新發(fā)票。1988年3月25日,分公司經理姚華民根據市稅務局通告的要求,到嘉峪關鄉(xiāng)財稅所購買統一發(fā)貨票時,因經辦人肖學軍不在,由代辦人張某借給。同月29日,分公司歸還剩余發(fā)票時,在張某家適遇肖學軍。肖為分公司辦理了稅務注冊登記,并賣給統一發(fā)貨票一本。同年6月下旬,市稅務局檢查了長城辦帳目。7月7日,該局局務會議決定分公司補繳欠稅款,分公司即于次日到鄉(xiāng)財稅所繳清了所欠稅款29153.65元。同年10月20日至23日,市稅務局派檢查組又檢查了分公司的帳目。經查,分公司已領工程進度款數與長城辦暫付款數相符;同時也發(fā)現分公司使用白條記帳,總計付款5294.91元。1988年11月12日,市稅務局對分公司作出“稅務違章處理決定”:一、分公司未按規(guī)定申報辦理稅務注冊登記,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征收管理暫行條例》第三十六條之規(guī)定,處以罰款2000元;二、分公司使用自購收據領取工程進度款,依據《全國發(fā)票管理暫行辦法》第十七條第一款之規(guī)定,處以罰款2000元;三、使用白條記帳付款,視為購自臨時經營者,依據《甘肅省發(fā)票管理實施辦法》第十二條第二款之規(guī)定,以8%的稅率計算,由分公司補繳臨時經營營業(yè)稅423.59元,附征城市維護建設稅29.65元,教育費附加4.23元;四、截止1988年1月16日,分公司領取的工程進度款213640元,因長期隱瞞未向稅務機關申報,屬于偷稅,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征收管理暫行條例》第三十七條第三款之規(guī)定,以所偷稅款6409.20元的三倍處以罰款19227.60元;對附征的城市維護建設稅、教育稅附加從寬處理,免于罰款;對偷稅的直接責任人姚華民處以罰款800元。分公司及分公司經理姚華民接到上述處理決定后,立即從其住所地發(fā)電報給市稅務局,對處理決定中的一、二、四項表示不服,在繳清稅款、罰款后,于1988年12月4日將復議申請書郵寄市稅務局。市稅務局于12月15日將復議申請書轉寄甘肅省稅務局(以下簡稱省稅務局)。省稅務局立案進行復議,曾函告分公司“耐心等待”結果。此后,分公司多次催促,直到1990年11月2日,省稅務局才正式答復分公司:“有關案件的具體事宜,請與嘉峪關市稅務局聯系”。而市稅務局則表示:“無法函告”。分公司無奈,遂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之規(guī)定,于1990年11月10日向嘉峪關市人民法院提起訴訟。原告分公司訴稱:1987年6月同長城辦簽訂了嘉峪關城樓復原工程建筑合同,隨即施工。關于納稅問題,當時長城辦負責人高鳳山、呂志標等人和嘉峪關鄉(xiāng)稅務所稽證員肖學軍等人議定:“施工隊按合同領取材料費、生活費、進度款時,先開收據,竣工決算時開一張總的稅務發(fā)票,一次交清稅款?!蓖?月,肖學軍還特意到工地,再次告訴,待竣工后一次納稅。因而公司及其他施工單位在施工后十個月內都沒向稅務機關辦理稅務注冊登記、納稅申報、購買稅款發(fā)票和繳納稅款。與此同時,嘉峪關市、鄉(xiāng)兩級稅務機關也從來沒有找公司核定過納稅期限和稅額,也沒有催要過稅款。1988年6月7日,長城辦通知所屬施工單位“今后每領一次款繳一次稅”,我公司負責人姚華民即于次日一次補繳了以前所有的未繳稅款,還超繳了部分稅款。所以,在納稅問題上不存在有意隱瞞不納或弄虛作假的偷稅問題。因此,要求法院撤銷被告市稅務局“稅務違章處理決定”中的第一項、第二項和第四項。被告市稅務局答辯稱:分公司從1987年6月至1988年3月29日,長達10個月未申請辦理稅務注冊登記、使用非法發(fā)票、用白條記帳、未按規(guī)定履行納稅申報、隱瞞收入等稅務違章問題,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定性無誤,處理程序合法,處理決定正確,適用法規(guī)適當,且其訴訟已超過時效,市人民法院應予駁回,不予受理。
「審判嘉峪關市人民法院審理認為:“原告分公司未按規(guī)定依法向嘉峪關鄉(xiāng)稅務所申報辦理稅務注冊登記,使用自購的收據,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征收管理暫行條例》第七條以及有關規(guī)章的規(guī)定,被告對原告稅務違章處理決定中第一項、第二項認定的事實清楚,證據充分,適用法規(guī)基本正確。原告在納稅方式改變之前,未依法納稅,顯系違法。但原告未依法納稅,是由于嘉峪關鄉(xiāng)稅務所工作人員與長城辦負責人所達成的待工程竣工后一次性納稅協議所致,究其責任,不在原告,且原告主觀上無偷稅的故意,客觀上無欺騙、隱瞞逃避納稅的行為,故被告市稅務局在處理決定中第四項認定原告偷稅,證據不足,適用法規(guī)錯誤,處罰不當。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第五十四條第一項和第二項第(一)目、第(二)目之規(guī)定,于1990年12月27日作出判決,維持市稅務局所作的”稅務違章處理決定“第一項、第二項,撤銷第四項。同時判決市稅務局于判決發(fā)生法律效力后一個月內,將以偷稅所罰之款退還分公司和姚華民。嘉峪關市稅務局不服一審判決,以”分公司長達10個月之久未申請稅務登記,使用自購收據多次領取工程進度款,目的在于逃避監(jiān)督,其行為屬故意,以偷稅論處符合稅法規(guī)定“為理由,向甘肅省高級人民法院提出上訴。分公司辯稱,未及時納稅,是因長城辦與嘉峪關鄉(xiāng)財稅所有峻工后一次性繳納的口頭協議所致,以偷稅定性,不能成立。甘肅省高級人民法院受理此案后,依法組成了合議庭,經公開審理認為:分公司在承包嘉峪關城樓仿建工程后的一段時間內,未向當地稅務機關申請辦理稅務注冊登記,又使用自購收據領取工程進度款,其行為均違反了稅收法規(guī),原判維持市稅務局”稅務違章處理決定“第一項、第二項是正確的。分公司從長城辦領取的工程進度款,應視為其營業(yè)收入,未按規(guī)定申報納稅,確屬違法。但長城辦確曾向各施工單位通知過其與嘉峪關鄉(xiāng)財稅所商議了一次性納稅問題,且施工合同中明確規(guī)定承包方必須服從發(fā)包方的領導,故長城辦對此是有責任的;同時,分公司在市稅務局追查前已辦理了稅務注冊登記,開始使用統一發(fā)貨票,及時繳清了稅款,并無弄虛作假、欺騙隱瞞等行為,故以偷稅論處欠妥。原判撤銷市稅務局”稅務違章處理決定“第四項亦無不當。據此,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第六十一條之規(guī)定,于1991年4月19日作出判決: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評析
篇10
一天,北京法院民事審判庭正在審理一起離婚糾紛案件,鄧蓓的父母焦急地在法庭外等候。突然,女兒鄧蓓跑了出來,“爸、媽,他⋯⋯他竟然要分割你們的房子!”說完泣不成聲。
夫妻倆的離婚案件,怎么會牽扯到分割岳父母的房產?這究竟是怎么回事?
真買房,假名義
鄧蓓的父母一直生活在海南,女兒大學畢業(yè)后,嫁給了北京小伙子關平。轉眼間,鄧蓓準備生孩子,退休在家的父母決定來北京帶孩子,讓女兒女婿全身心投入工作。
可是女兒家中并不寬敞,一家人商量后,決定由老兩口出錢在女兒家附近買套二手房,這樣就可以讓二老在北京安享晚年。奔波數日后,終于找到了合適的房子,但因為老兩口的收入達不到申請貸款的要求,鄧蓓父母的貸款申請遭到了銀行的拒絕。
正當老人為難時,房屋中介小王出了個主意,讓他們借用女兒鄧蓓的名義買房。
當天晚上,鄧蓓和關平商量。關平想了想說:“如果用你的名義購房,就相當于是你在向銀行貸款。如果還不上,銀行會不會讓咱們還錢???”
“你放心,只是借用我的名義買房,購房款全部由爸媽出,不會動用我們一分錢。再說爸媽就我一個女兒,將來房子也是留給我的。”關平覺得言之有理,便高興地同意了。
很快,鄧蓓就和房屋出賣人、中介簽訂了三方合同,老兩口順利將房子買了下來。此后不久,鄧蓓生下了女兒,父母樂得整天合不攏嘴。可是好景不長,誰也沒想到,原本恩愛的小夫妻也會吵到要離婚的程度。
父母的錢,女兒的房
原來,關平工作繁忙,每天都是早出晚歸。久而久之,老夫婦便對女婿起了疑心。
母親便提醒女兒,要注意檢查女婿的手機,跟蹤他下班后去了哪里。鄧蓓聽信了母親的話,一連半個月都守在丈夫單位的門口。此事引來關平同事的各種議論,這讓關平非常生氣。而鄧蓓剛生完孩子,對丈夫的冷落本來就感到不滿。面對丈夫的質問,雙方發(fā)生了激烈的爭吵。
之后,夫妻二人多次互相指責,吵得不可開交。如果只是鄧蓓的埋怨,關平還可以忍受。但是每次爭吵,岳父母都會跟著起哄,弄得自己像個千古罪人一樣。一氣之下,關平搬出了家里,并向鄧蓓提出離婚。
鄧蓓和關平同意協議離婚,關平離婚后一次性支付鄧蓓和孩子生活費50萬元。鄧蓓對此沒有意見,但父母卻極為不滿:“至少得給我們100萬元,否則別想離婚?!?/p>
既然協商離婚不成,關平只好將鄧蓓到了法院。
庭審中,鄧蓓的父母堅持要女婿支付100萬,雙方爭執(zhí)不下,關平一氣之下不僅不再同意支付50萬元,連岳父母的房產也提出了依法分割的要求。于是便出現了開頭的一幕。
聽了女兒的話后,老夫婦倆氣得直哆嗦,馬上去找律師咨詢。
何律師向老兩口解釋道:“在鄧蓓和關平的離婚案件里,你們兩位老人作為第三人是無權參與的?,F在該房產登記在鄧蓓的名下,被法院認定為鄧蓓和關平夫妻共同財產的可能性很大。不過,若主張該房產是你們夫婦兩人的財產,可以通過另一場確權訴訟來主張,但是需要大量的取證工作。”
【法律點】
為什么出錢買了房,房子卻不一定是出資人的?
王芳釋疑:我國《婚姻法》對夫妻共同財產制度的規(guī)定:夫妻婚后所得共同制原則,即婚姻關系存續(xù)期間夫或妻一方或雙方所得財產均屬于夫妻共同財產,雙方另有約定的除外。《婚姻法解釋二》第22條第2款規(guī)定:“當事人結婚后,父母為雙方購置房屋出資的,該出資應當認為對夫妻雙方的贈與,但父母明確表示贈與一方的除外?!?/p>
在本案件中,這套房產是鄧蓓的父母在鄧蓓和關平結婚后購買的,而且房屋產權又登記在女兒鄧蓓的名下。依據上述法律的規(guī)定,即使購買該房屋時出資是由父母支付的,但是由于產權登記在鄧蓓的名下,所以在沒有充分證據證明該房產屬于父母的情形下,該房產應是鄧蓓和關平夫妻的共同財產。
經過一段時間的準備,鄧蓓父母將鄧蓓和她的丈夫關平分別列為被告一和被告二,提起了訴爭房產的確權訴訟,要求法院認定爭議房產為兩原告的共同財產。提起該確權訴訟后,鄧蓓向法院遞交了中止審理離婚案件的申請書。
面對原告的,被告一鄧蓓完全同意原告的訴訟請求,但被告二關平卻堅決反對原告的訴訟請求,其律師認為:因該房產是在鄧蓓和關平婚后購買的,且登記在鄧蓓的名下,根據《婚姻法》的規(guī)定,該房產當然屬于夫妻共同財產。至于房產即使是由原告出資購買的,根據《婚姻法解釋二》的規(guī)定,該出資也應視為對被告雙方的贈與,所以該房產應是鄧蓓夫妻的共同財產。被告一之所以認可原告的訴訟請求,是因為其夫妻正處于離婚訴訟期間,被告一和其父母想獨自侵占該房產。
面對被告二的質疑,何律師出示了原告的證據:一是當時銀行退回中介的貸款申請材料;二是原告夫婦向賣方付房款的轉賬證明;三是原告夫婦向女兒銀行按揭還貸賬戶中轉錢的證明。
對此,被告二律師說到:證據真實性沒有異議,但是其只能證明有出資事實,不能證明是原告夫婦在買房。
此時,一個高個子男人走進了法庭,原來他就是當年為原告夫婦辦理買房手續(xù)的中介業(yè)務員王福順,他向法官說明了當時確實是由自己出的主意;隨后,又進來一個叫趙海的人,是和王福順屬于同一家中介公司的員工,也是當時和王福順一起操辦購房手續(xù)的經手人。他向法庭證明了同一事實。
法院最終認為:本案是兩原告借用被告一的名義購買的住房,雙方事先已達成口頭的合意,并且被告二也事先得知并同意。法院也調查清楚該房的首付款、稅金、按揭還貸還有裝修款都是原告支付,支持了原告的訴訟請求。
【法律點】
在什么情況下,依據什么證據,法院才能確定房屋不是名義產權人的,而是實際出資人的?
王芳釋疑:根據我國《物權法》的規(guī)定:在不動產物權方面,已經進行登記的物權即經法定公示確認的物權,為法律物權,法律物權的權利主體是登記簿上記載的權利人即名義所有權人。未經登記,但為真正權利人實際享有的物權,為事實物權,事實物權的權利主體是真正權利人即實際所有權人。當實際所有權人與名義所有權人并非一人時,即公示的物權人并不一定是真正的物權人。
在本案中法院認為:實際上在原告夫婦和被告之間形成了一種明確的口頭借名購房協議,在達成該口頭協議時,雙方也明確約定了購房的出資由原告夫婦支付,原告只是借用女兒的貸款資格來購房,被告二是表示認同的,也認為該房產的實際所有權人是原告夫婦。法官依據雙方的口頭協議查明購買該房產的真實緣由是原告夫婦的本意,所以最終支持了原告的請求。
拿到法院的生效判決后,老人順利辦理了房屋過戶手續(xù),而鄧蓓則帶著女兒住回了娘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