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靜電工作服檢測報告范文
時間:2024-03-12 18:14:06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防靜電工作服檢測報告,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關鍵詞】電裝質量檢測;器材設備;智能化管理
電裝質量檢測的目的
隨著社會的發展,客戶對產品質量的要求越來越高,為了使焊接結構更完整,更可靠,更安全,我們會對工件焊接質量進行檢測,這不但滿足了焊接工藝的要求,也使得產品外觀符合產品標準。另一方面也對焊工的工作起到了一定的監督作用。
1、電裝質量檢測
作為一名檢驗員一定要把鑒別功能、把關功能、預防功能、報告功能做好做到位。所以要科學地判定電裝后的產品特性是否符合要求,剔除不合格產品,分析不合格產品質量的因素,確保產品質量達到技術標準要求,為產品質量改進提供準確的信息。
1.1印制板檢驗
對于印制板的檢驗可分為裸板檢驗和焊裝完工的印制板的檢驗。
裸板檢驗標準是:外形尺寸與圖紙一致;印制板、焊盤及孔徑與圖紙一致;印制線無短路、無斷線、無翹箔、焊盤無脫落;孔金屬化無偏孔、無破孔、無漏孔、孔壁光潔無節瘤;鍍金屬層無結瘤、鍍層均勻光潔、無堆積;阻焊膜膜面無粘性、色調均勻無污染、未污染焊盤及焊孔;印制板外觀板面無重劃傷、板面未變形、多層板未分層。檢查符合要求,再用激光打標機在裸板上打印檢驗標識。
對焊裝完工的電路印制板檢驗人員必須遵守響應的ESD規章和流程,帶好防靜電腕帶并穿好防靜電工作服再進行檢驗工作。
焊裝完工的印制板,分電子組件的插件焊裝檢驗和電子組件貼片焊裝檢驗。那么我們將怎樣檢驗印制板焊裝后的缺陷呢?對插件焊裝印制板用目測方法進行檢驗,目測檢驗顧名思義就是從外觀上檢驗產品是否符合標準和受控文件的要求,用眼觀測印制板是否錯焊、漏焊、虛焊、短接、焊點有無缺陷等。對于電子組件貼裝的印制板可用AOI自動光學檢測儀進行檢測。這種方式是利用光學知識對貼裝電路板進行全方位掃描,通過CCD攝像頭記錄焊接圖形,然后用記錄的圖形經過圖像數字化處理轉入計算機內部與已編好的程序里的標準圖像進行對比。
測試時仍舊按檢驗標準和受控文件的要求作為檢驗依據,進行首件印制板的編程和檢測,合格后再對后續生產的印制板進行檢測。一般測試結果可實時跟蹤分析出SMT生產線上產生的各種缺陷原因并及時反映出信息,達到優化生產線的目的;從而提高產品質量,保證最終的缺陷產品不流入客戶手中。
AOI光學檢測儀自動化程度高、技術先進,對于檢驗部門來說不僅需要高素質的檢驗人員,而且還需要檢驗人員有與時俱進的專業精神并開拓新的檢測方法和良好的執行能力。
1.2機箱和機柜焊裝檢驗
首先要懂得電子技術,了解和熟悉各種電子元器件的性能和作用,再按企業檢驗標準、設計圖紙的技術要求、工藝文件規定的操作規則來對產品裝焊質量進行全數檢驗,并及時記錄檢驗結果。
對機箱、機柜電裝完工后的產品檢驗內容是:導線、電纜端頭處理、焊接端子上導線的正確處理、屏蔽導線接地端的處理;壓接件上壓痕的判定、焊接方法的選擇、整機布線扎線的要求、焊點的標準和機箱機柜上焊接連線的錯對等是否符合要求。如果發現不合格項應及時幫助生產工人分析產生原因,提出改進建議直到復檢合格為止。
1.3機箱和機柜的電鉗裝配檢驗
在電子產品的裝配中,會遇到大量的機械組裝工作,統稱為電鉗裝配。如印制板上的緊固件、壓板、線夾、膠粘、扎線、鉚接;電子元器件、零部件組裝成機箱機柜等。
電鉗裝配檢驗涉及到的知識面是很廣的,且還需要豐富的實踐經驗。首先要熟知電鉗裝配知識、機械制圖基礎知識、機裝的通用要求和電子裝聯的相關知識,要有較強的識圖能力,對配裝所用材料的理解運用判斷能力等。再按企業的標準、設計圖紙的要求、工藝文件的操作規則,對產品的電鉗裝配質量進行全數檢驗。檢驗內容是:先檢查圖紙和工藝文件是否一致,機箱機柜上電子元器件的型號是否符合要求,零部件選用是否正確,裝配是否緊固牢靠,零部件放置方向是否正確,組裝順序是否正確,是否有漏裝、錯裝、多裝及有無肉眼可見的缺陷,實物與圖紙是否一致,產品的外形、尺寸是否符合要求(零件、部件的尺寸上到工序已檢合格再流入電鉗裝配工序中),產品外觀油漆的顏色是否符合要求、是否有劃傷或油漆脫落現象等。而機柜還需檢查導軌的型號及配裝是否符合要求,分機拉出后用手輕推分機,觀察分機是否晃動大,內導軌上的彈片是否鎖住分機,配裝后的導軌是否有變形,分機推拉是否靈活;再檢查分機與機柜骨架的平行度和垂直度,分機之間上下左右間隙是否一致;每層分機的信號地和機殼地上的接線、信號匯流排和大地匯流排上的接線是否牢固;機箱機柜內是否有多余物等。如果檢查有不合格項需要及時記錄并分析原因,若是圖紙和工藝的錯誤應告訴工藝設計者,提供圖紙或工藝更改單;若是生產工人裝配錯誤應及時告知操作者返工直到復檢合格;若是上道工序加工錯誤應及時通知相應人員及時返工,直到復檢合格。
2、智能化管理
為了保證工件的質量,使電裝質量檢測規范化進行,達到對工件的控制和監督,必須對檢測進行智能化管理。管理可涉及到各個方面,如:檢測人員管理,檢測設備和器材的管理,檢測資料管理,檢測的環境和防護管理等。
2.1檢測人員的管理
檢測人員管理可分人員資格管理,人員培訓與考核管理,人員技術業績檔案管理等。首先應當有技術工作簡歷表,以及學歷,資格,技能等級證書,待通過后對上崗新手進行培訓和考核管理,并做好考核記錄。做好工作人員的業績資料,像,取得研究成果等,要適當獎勵。對于無損檢測人員,應具備高尚的品質,嚴謹的工作態度,有責任心,嚴于待己,減少漏判,具有企業責任感。
根據企業設計的要求,合理安排工作時間,及時反映檢測結果,做到早發現,早返工。對于檢測要人員賞罰分明,體現績效考核作用,激發員工的創造性和積極性,讓他們明確檢測質量的責任,使檢測人員管理更加的規范。對于難道較大的焊接檢測應讓操作技能強,經驗豐富的檢測人員先進行模擬練習,考核通過后再進行檢測。
2.2檢測設備和器材的管理
2.2.1設備的存放和保養:對于一些精密,價格昂貴的儀器,要做到合理存放。有些儀器不使用時,應注意保潔和收放。如AOI自動光學檢測儀的保養工作,可分為日保養,周保養和月保養,日保養由電裝的質檢人員完成,主要清潔機器表面塵土,清潔軌道兩側的異物,檢查電線是否接觸良好等;周保養和月保養由電裝質檢技術人員完成,主要檢查機器是否有損害,查看電動馬達的情況做好保潔,散熱風扇是否良好,以便及時修復。
2.2.2器材的采購和使用:器材采購時要嚴把質量關,如檢查器材誤差度是否在誤差范圍以內,器材的規格是否和訂購時的一致,器材靈敏度是否達到標準等。對于器材的使用用做到節約,杜絕浪費,精密器材使用時要小心謹慎,保持其完整性,使用完后要及時放盒封蓋,并做好保潔保養工作。
2.2.3檢測資料管理
在單位的內部應備有相關的技術指南,參考資料,質量檢測說明書等,以便員工查閱。制定出企業的質量檢測規程,檢測記錄和報告。
(1)檢測規程:可以在檢測規程中總結出一套合理的檢測思路,記錄最新的檢測技術及方法,分析各種檢測方法的特點。制定出詳盡的檢測規程可以提高工件的檢測效率,降低檢測時間和成本,減少人力物力,對于一個企業有不容小視的作用。
(2)檢測記錄:檢驗人員按項目分類進行檢驗狀態的實時記錄,記錄應一件一卡保證其追溯的需要,檢驗人員應嚴格按照企業質檢部門所制定的檢驗工作規范進行貫徹執行。
(3)檢測報告:質量檢測報告是對檢測工藝質量的評價,制定檢測報告可以從根本上監督檢測的進行。另一方面,檢測報告能夠科學的反映出產品質量的好壞,使得檢測有一個明確的標準。因此,做好每份檢測分析報告是必不可少的。
2.2.4檢測環境管理
為防止環境污染,保證檢查人員的身體健康,以及擁有一個舒適的工作環境,做好電裝質量檢測環境管理必不可少。使用過的化學殘液不能隨處排放,一定要及時環保處理。對于一些有輻射的設備,檢測人員應做好射線的防護,每年定期檢測身體,以免射線損害健康。無論是廠房還是廠區都要做好衛生工作,不得隨便擺放堆積雜物。
總結
隨著科技的進步,工業技術的發展,電裝質量檢測在工廠企業中的作用越來越大,它能確保產品的可靠性,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在不久的將來會有更好的發展。在質量檢測的基礎上建立合理的智能化管理制度,對于一個企業產品生產的運轉具有重要意義。嚴格的質量檢測,健全的管理制度是一個企業得以生存的根本,是其維護長治久安保證。
參考文獻
[1]周得儉.SMT組裝質量檢測中的AOI技術與系統[J].電子工業專業設備,2002,31(2),87-91
[2]周敏惠.焊接缺陷與對策.上海:上海科技文獻出版社,1989.197—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