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是哪一天范文

時間:2023-03-23 02:41:05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冬至是哪一天,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冬至是哪一天

篇1

1、2019年冬至的日期:2019年12月22日。

2、冬至,又稱日短至、冬節、亞歲、拜冬等,兼具自然與人文兩大內涵,既是二十四節氣中一個重要的節氣,也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冬至是四時八節之一,被視為冬季的大節日,在古代民間有“冬至大如年”的講法,所以古人稱冬至為“亞歲”或“小年”。冬至習俗因地域不同而又存在著習俗內容或細節上的差異。在中國南方沿海部分地區,有冬至祭祖的習俗;在中國北方地區,每年冬至日有吃餃子的習俗。

3、冬至是“二十四節氣”之第22個節氣,斗指子,太陽黃經達270°,于每年公歷12月21-23日交節。冬至標示著北半球的太陽高度最小,白晝時間最短,但是冬至日的溫度并不是最低。冬至這天太陽直射地面的位置到達一年的最南端,太陽光幾乎直射南回歸線,太陽光對北半球最為傾斜。

(來源:文章屋網 )

篇2

一、2022年的數九是從哪一天開始的

在2022年的數九是從2022年冬至開始的,因為每年的數九都是在每年的十二月二十三號開始的,從這一天開始也就是數九的到來,天氣也會越來越冷。它從冬至那一天開始算起,進“數九”,俗稱“交九”,以后每九天為一個單位,謂之“九”,過了九個“九”,剛好八十一天,即為九“,那時就春暖花開了。

二、2022年的數九時間表

一九:2021年12月21日-12月29日

第一天2021年12月21日

第二天2021年12月22日

第三天2021年12月23日

第四天2021年12月24日

第五天2021年12月25日

第六天2021年12月26日

第七天2021年12月27日

第八天2021年12月28日

第九天2021年12月29日

二九:2021年12月30日-2022年1月7日

第一天2021年12月30日

第二天2021年12月31日

第三天2022年1月1日

第四天2022年1月2日

第五天2022年1月3日

第六天2022年1月4日

第七天2022年1月5日

第八天2022年1月6日

第九天2022年1月7日

三九:2022年1月8日-1月16日

第一天2022年1月8日

第二天2022年1月9日

第三天2022年1月10日

第四天2022年1月11日

第五天2022年1月12日

第六天2022年1月13日

第七天2022年1月14日

第八天2022年1月15日

第九天2022年1月16日

四九:2022年1月17日-1月25日

第一天2022年1月17日

第二天2022年1月18日

第三天2022年1月19日

第四天2022年1月20日

第五天2022年1月21日

第六天2022年1月22日

第七天2022年1月23日

第八天2022年1月24日

第九天2022年1月25日

五九:2022年1月26日-2月3日

第一天2022年1月26日

第二天2022年1月27日

第三天2022年1月28日

第四天2022年1月29日

第五天2022年1月30日

第六天2022年1月31日

第七天2022年2月1日

第八天2022年2月2日

第九天2022年2月3日

六九:2022年2月4日-2月12日

第一天2022年2月4日

第二天2022年2月5日

第三天2022年2月6日

第四天2022年2月7日

第五天2022年2月8日

第六天2022年2月9日

第七天2022年2月10日

第八天2022年2月11日

第九天2022年2月12日

七九:2022年2月13日-2月21日

第一天2022年2月13日

第二天2022年2月14日

第三天2022年2月15日

第四天2022年2月16日

第五天2022年2月17日

第六天2022年2月18日

第七天2022年2月19日

第八天2022年2月20日

第九天2022年2月21日

八九:2022年2月22日-3月2日

第一天2022年2月22日

第二天2022年2月23日

第三天2022年2月24日

第四天2022年2月25日

第五天2022年2月26日

第六天2022年2月27日

第七天2022年2月28日

第八天2022年3月1日

第九天2022年3月2日

九九:2022年3月3日-3月11日

第一天2022年3月3日

第二天2022年3月4日

第三天2022年3月5日

第四天2022年3月6日

第五天2022年3月7日

第六天2022年3月8日

第七天2022年3月9日

第八天2022年3月10日

第九天2022年3月11日

三、三九天時間

在2022年的三九天數一共是八十一天,大家要知道數九其實就是冬九九,這是它的另一個名字,也就是根據冬至之后的每一個九天就叫做數九。

因為在我們的中國的傳統文化當中,這是因為九十大數,并且九是極數也是有著長久的寓意,也是因為九九八十一的意思,所以這個節氣叫做數九。古代中國人民認為過了冬至日的九九八十一日,春天肯定已經到來。

四、何時開始”數九“

篇3

關鍵詞:包餃子;教學設計;意圖分析

一、課程目標

(1)讓學生了解中華民族的風俗習慣,激發學生包餃子的興趣,學會包餃子的方法。

(2)勞動技能方面:培養學生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學習發現研究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與他人合作的能力,有際交往的能力;能將自己的勞動成果通過不同形式展示與交流,培養學生科技創新的能力。

(3)情感方面:在活動過程中體驗勞動的快樂,對自己的成果有喜悅感,成就感,感到與他人合作的樂趣。

二、課程要求

(1)教學重點:對學生創新思維及動手實踐能力的培養

(2)教學難點:在包的過程中體驗成功與失敗的樂趣,增強學生愛生活的信心。

(3)教學準備:餃子皮、各種餡、碗、筷、鍋等勞動工具。

三、教學過程

師: 同學們,大家都記得周六我校有什么固定的活動嗎?(指名回答)

【設計意圖:由實踐活動為話題引出教學內容,激發學生的興趣。】

聽說我校同學個個聰明機靈,動手能力特別強,這節課老師非常想見識一下,行嗎?同學們的聲音多么洪亮啊,從你們自信的臉上,我看到了勝利的光芒。同學們真是個個冰雪聰明,因為你們會勇敢的展示自己。老師太喜歡你們了。那你們喜歡吃餃子嗎?(生答)老師也特別愛吃餃子。餃子已經成了我們餐桌上不可缺少的一種食物,大家想一下:我們過什么節的時候是一定要吃餃子的?

生:春節。

師:對,我們中國人除了過年要吃餃子表示喜慶團圓、吉祥如意外,還有一個特別的日子也要吃餃子,是哪一天呢?

生:冬至。

師:是的,我們民間有“冬至餃子夏至面”的說法,你們知道冬至這天為什么要吃餃子嗎?課前老師讓你們搜集了資料,那位同學來展示一下?(指名回答)

生:展示關于餃子的來歷資料。

餃子原名“嬌耳”,是我國醫圣張仲景首先發明的。東漢末年,各地災害嚴重,很多人身患疾病。南陽有個名醫叫張機,字仲景,自幼苦學醫書,博采眾長,成為中醫學的奠基人。張仲景不僅醫術高明,什么疑難雜癥都能手到病除,而且醫德高尚,無論窮人和富人,他都認真施治,挽救了無數的性命。張仲景在長沙為官時,常為百姓除疾醫病。有一年當地瘟疫盛行,他在衙門口壘起大鍋,舍藥救人,深得長沙人民的愛戴。張仲景從長沙告老還鄉后,走到家鄉白河岸邊,見很多窮苦百姓忍饑受寒,耳朵都凍爛了。他心里非常難受,決心救治他們。張仲景回到家,求醫的人特別多,他忙的不可開交,但他心里總掛記著那些凍爛耳朵的窮百姓。他仿照在長沙的辦法,叫弟子在南陽東關的一塊空地上搭起醫棚,架起大鍋,在冬至那天開張,向窮人舍藥治傷。張仲景的藥名叫“祛寒嬌耳湯”,其做法是用羊肉、辣椒和一些祛寒藥材在鍋里煮熬,煮好后再把這些東西撈出來切碎,用面皮包成耳朵狀的“嬌耳”,下鍋煮熟后分給乞藥的病人。每人兩只嬌耳,一碗湯。人們吃下祛寒湯后渾身發熱,血液通暢,兩耳變暖。吃了一段時間,病人的爛耳朵就好了。張仲景舍藥一直持續到大年三十。大年初一,人們慶祝新年,也慶祝爛耳康復,就仿嬌耳的樣子做過年的食物,并在初一早上吃。人們稱這種食物為“餃耳”、“餃子”或偏食,在冬至和年初一吃,以紀念張仲景開棚舍藥和治愈病人的日子。張仲景距今已近1800年,但他“祛寒嬌耳湯”的故事一直在民間廣為流傳。每逢冬至和大年初一,人們吃著餃子,心里仍記掛著張仲景的恩情。

【設計意圖:過年、冬至吃餃子是學生耳聞目睹的事情,而冬至為什么要吃餃子學生知道的并不多,課前讓學生搜集這方面的資料既豐富了學生對民俗知識的了解,也培養了學生搜集處理信息的能力。】

師:哦,原來冬至吃餃子是為了紀念醫圣張仲景,你們還知道那些有關餃子的諺語、俗語、歇后語嗎?(生答)你們知道的真多,想不到餃子里面還包含這么多的民俗文化,那你們是怎么知道的呢?

生:查的、問的、綜實課上學的。

【設計意圖:課前讓學生搜集了大量的資料,學生分別從餃子的傳說、俗語、諺語等方面多層次、多角度體會餃子的文化魅力,了解了餃子的傳統文化。】

師:是啊,俗話說的好:“好吃不過餃子。”餃子這種食物已經占據了我們中國人的心靈,就連外國人都稱贊好吃,并且花樣也越來越多,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各式各樣的餃子吧!

課件出示:花樣餃子

【設計意圖:讓學生欣賞各式各樣的餃子既激發了學生的興趣,也為學生在實踐中的創新起到了拋磚引玉的作用。由學生的真實感受水到渠成的引出本節課的內容。】

師:花樣餃子欣賞完了同學們有什么想說的?

生1:沒想到餃子還有這么多的花樣。

生2:真想自己動手包餃子……

師:那好,這節課老師就和同學們一起包餃子,板書課題。包水餃

2:猜想問題,呈現步驟。師:同學們在家包過餃子嗎?(生答)那位同學來展示一下,說一說你是怎樣包餃子的?應該注意什么?其他同學注意聽,有問題的一會兒可以補充。(指名回答)

設計意圖:【此環節重在考察學生的生活常識,大部分學生能準確的說出基本步驟】

師:看來同學們已經有了一定的生活經驗,知道了包餃子的基本步驟,不過這些都是紙上談兵,其實每個步驟里面都有不少學問呢!下面老師就一步一步教給同學們怎樣包餃子。

(師在展臺慢慢包,生仔細觀察并說出注意的問題)

【設計意圖:讓學生具體了解包餃子的過程,行動之前掌握了學習方法,無異于上陣帶好了武器,在操作的時候才可以做到胸有成竹。】

師:看到這里,同學們有什么想說的?

生1:我知道了包餃子的基本方法……

生2:我們想包餃子……

師:那好,我們現在就比賽包餃子,比賽之前考慮一下:在包的過程中應注意些什么呢?

生:講究衛生,注意安全,質量要好,分工合作……

師:考慮的真周到!我們包餃子的時候要先洗手,放上適量的餡,把邊捏緊,我們比一比,看哪個小組包的快,包的好,包的餃子有創意,開始吧!

【設計意圖:讓學生明確活動中的注意事項,初步體會分工合作的必要性。】

3:動手操作,參與指導學生開始動手操作,,師參與活動并指導。

【設計意圖:讓學生展示自己的勞動成果,初步感受成功的快樂】

師:好了,我們每個小組都已經包好餃子了,各組互評一下,哪個小組包的餃子最好?談談你們的經驗吧!

師:餃子包好了,下一步該干什么了?

生:煮餃子。

師:對,我們現在開始煮餃子,誰有煮餃子的經驗?

生:我在家煮過餃子……

師:那好,我們邀請××同學給我們煮餃子好嗎?

【設計意圖:讓學生把這份勞動的快樂與同學分享,既鍛煉了學生的勞動技能又能體會到父母的艱辛。】

【活動反思】

篇4

常識300題

1.《嘎達梅林》是哪個民族的敘事歌曲?(高級題)1藏族2滿族3蒙古族4回族--------------3

2.我國的第一部詩歌總集是:(低級題)1詩經2女神-------------------1

3.在我國內地駕駛車輛,必須遵守:(中級題)1左側通行的原則2右側通行的原則-------------2

4.圍棋棋盤共有幾個交叉點?(低級題)1)3602)361--------------------2

5.人體最大的細胞是:(低級題)1:卵細胞2腦細胞3淋巴細胞-------------1

6.被稱為我國最最大的古典藝術寶庫的石窟是哪一個?(中級題)1甘肅敦煌莫高窟2新疆千佛洞3四川樂山大佛----------------------1

7.下面哪座山是中國佛教四大名山之一?(高級題)1峨嵋山2華山3泰山4嵩山---------------1

8.人體最堅硬的部分是:(中級題)1指甲2:牙齒3顱骨----------------2

9.以下哪一種商品的需求價格彈性最小?(低級題)1糧食2食鹽-----------------2

10."海市蜃樓"現象在不同時間內出現的影像不同,有時候是影像呈正象,有時候是影像呈倒象,請問呈倒象的是什么時段(低級題)1下午時段2上午時段-------------------1

11.被稱為"國際會議之都"的城市是:(低級題)1日內瓦2華盛頓-----------------1

12.我國最大的淡水湖是:(高級題)1洞庭湖2鄱陽湖3太湖4哈納斯湖----------------2

13.哪個國家是鉆石的最大產出國?(嗎)(中級題)1扎伊爾2剛果3南非-----------------1

14.好萊塢位于美國什么州:(低級題)1加利福尼亞州2阿拉斯加洲--------------------1

15."席夢思"三個字源于什么?(低級題)1地名2人名---------------2

16.沙漠之舟--駱駝的駝峰是用來(低級題)1貯水的2貯脂肪的3馱物品的------------2

17.參加第一屆古代奧運會的國家有:(中級題)1:三個2四個3五個-----------------1

18.股票市場中指數大幅上升又稱:(低級題)1牛市2熊市------------------------1

19.<<義勇軍進行曲>>是哪部電影的主題歌?(高級題)1《英雄兒女》2《風云兒女》3《平原游擊隊》4〈〈永不消逝的電波〉〉--------------------------2

20.水上芭蕾又稱:(低級題)1自游泳2花樣游泳------------------2

21.海馬是馬嗎?(低級題)1不是2是--------------1

22.UNESCO是什么國際組織的簡稱?(中級題)1聯合國科教文組織2聯合國安理會3世界衛生組織---------------------1

23.發射第一顆人造衛星的國家是:(低級題)1美國2前蘇聯-----------------2

24."艾葉"燃燒的煙能驅蚊蠅,對嗎?(低級題)1對2不對-------------------1

25.魚有心臟嗎?(低級題)1)有(脊椎動物都有心臟。魚是脊椎動物)2)沒有

26.企鵝是否可以生活在赤道附近?(低級題)1可以2不可以------------1

27.乒乓球比賽中,甲方進攻時未將球打在臺內,而是直接打到了臺外乙方的球拍上,請問該球應判誰得分?(低級題)1甲方得分2乙方得分-----------------------2

28.下列哪個作家不是法國人?(高級題)1雨果2莫泊桑3巴爾扎克4海涅---------------4

29.中國古代名醫華佗為誰所殺?(高級題)1呂布2董卓3曹操4孫權----------------3

30.自稱"白蒙古"的民族是哪一民族?(中級題)1白族2土族3蒙古族---------------2

31.能使淀粉變成藍黑色的是:(中級題)1碘酒2酚酞3PH試紙---------------------1

32.老年斑僅出現在人體表面嗎?(低級題)1是2不是--------------------------2

33.中國民間的"冬九九"是從哪一天開始的?(中級題)1立冬2冬至3三九天---------------2

34.金飾品中,12K的含義是:(低級題)1金飾含純金12%2金飾含純金50%--------------2

35.馬頭琴是我國哪一民族的拉弦樂器?(低級題)1蒙古族2維吾爾族3哈薩克族-----------1

36.碼頭一般建在河流的:(低級題)1凸岸2凹岸-----------------2

37.經常食用以下哪種食物容易引起鉛中毒?(高級題)1油條2松花蛋3豆腐4粉條------------------2

38."藕"是蓮的:(低級題)1:莖2根--------------------1

39."光年"是什么單位?(低級題)1:長度單位2時間單位--------------------1

40.最原始的哺乳動物-鴨嘴獸是:(低級題)1胎生的2卵生的-------------------2

41."皇帝"作為國家元首的正式稱號,始于:(高級題)1秦始皇2夏姬3商紂4周武----------------------1

42.中央臺的文藝頻道是第幾套節目?(低級題)1三套2四套----------------1

43."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作者是:(低級題)1岳飛2文天祥----------------2

44.中國無聲影片的最高峰《神女》是誰的代表作?(低級題)1阮玲玉2郭沫若---------------1

45.給折枝山茶花保鮮應該用什么?(中級題)1淡鹽水2自來水3濃鹽水---------------1

46."打蛇打七寸"的七寸是指:(低級題)1膽2心臟------------------------2

47.死海的最低海拔為:(低級題)1-400米2:-392米-------------------2

48.在遠古跳遠是為了:(中級題)1鍛煉身體2捕捉獵物3逃避猛獸-------------3

49.南丁格爾獎章是不是國際護士的最高榮譽?(低級題)1是2不是---------------1

50."百日咳"的百日是指:(中級題)1咳一百天2治療一百天3病程長度---------------3

51.世界上第一條地鐵在1863年建于:(高級題)1巴黎2倫敦3華盛頓-------------2

52."變臉"是哪個劇種的絕活?(低級題)1京劇2豫劇3川劇-------------3

53.人體含水量百分比最高的器官是:(低級題)1膀胱2眼球----------------2

54.中國簽定的第一個不平等條約是哪個?(中級題)123---------------------2

55.春秋時的齊國和魯國,在現在的哪個省?(中級題)1山西2山東3河北----------------2

56."山藥蛋派"的代表作家是:(中級題)1:趙樹理2賈平凹3路遙------------------1

57."花兒"是屬于哪一個少數民族的民歌?(高級題)1蒙古族2高山族3回族4侗族-----------------------3

58.甲骨文是寫在哪上面的?(高級題)1龜骨2石頭3樹木4貝殼-------------------1

59.血液占成人體重的:(高級題)1)7-8%2)17-18%3)10-12%4)

a)30-38%-------------------------1

60.內蒙古人所說的"風季"是哪個季節?(低級題)1:春季2秋季------------------1

61.黑啤酒的突出香氣是什么香?(高級題)1酒香2麥芽香3芝麻香4稻谷香--------------2

62.人的面部與手一樣有左右偏性,那么哪種偏性的人更多?(低級題)1左偏2右偏-------------2

63.美國微軟公司的總部設在:(低級題)1美國東部2:美國西部-------------------2

64.一聽可口可樂的凈含量是:(中級題)1)555ml2)500ml3)355ml--------------------3

65.五岳中的中岳是(中級題)1華山2嵩山3恒山--------------------2

66.我國海洋氣溫最高值出現在:(高級題)1七月2八月3九月4十月--------------2

67.《在那遙遠的地方》是哪里的民歌?(高級題)1新疆民歌2民歌3廣西民歌4:青海民歌---------------------4

68.俗稱"四不象"的動物是:(中級題)1麋鹿2羚羊3騾子--------------------1

69.著名的盧浮宮博物館在:(低級題)1倫敦2巴黎--------------1

70.音樂城在哪個國家?(高級題)1意大利2奧地利3法國4西班牙----------------2

71."鍋莊"是下面哪一個少數民族的舞蹈?(中級題)1羌族2侗族3滿族---------------1

72.飛機總是如何起飛的?(低級題)1迎風2順風---------------------1

73.世界上最好的咖啡產于:(高級題)1南非2牙買加3巴西4阿根廷------------2

74."東北三寶"中的烏拉草的優點是:(低級題)1保溫2纖維堅韌-------------------2

75.我國古跡龍門石窟位于哪個城市?(高級題)1河南洛陽2河南開封3甘肅天水4陜西咸陽---------------------1

76.諸葛亮的辦公地點,武侯祠在什么地方?(高級題)1四川安岳2:四川成都3四川西充4四川內江---------------------2

77.《孫子兵法》的作者是:(低級題)1孫武2諸葛亮-----------------1

78.鱷魚是哺乳動物。(低級題)1對2:不對---------------------2

79.中國工商銀行發行的信用卡是:(中級題)1龍卡2牡丹卡3長城卡----------------2

80."吸血鬼"的傳說起源于一種動物,它是:(低級題)1:蝙蝠2蚊子-------------------1

81.網絡上的"網絡螞蟻"是:(低級題)1一種病毒2下載圖片和文檔的工具------------2

82.《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作者是誰?(低級題)1艾麗付尼奇2:奧斯特洛夫斯基---------------2

83.動物的哭泣一般是由于:(低級題)1沖洗眼睛2疼痛------------------1

84.首屆國際大專辯論會是在下列哪個國家或地區舉行的?(高級題)1中國2新加坡3日本4韓國-----------------2

85.海獺睡覺時,(低級題)1:浮在水面上2沉在水底------------------1

86.周長相等的等邊三角形、正方形、圓形,哪一個的面積最大?(低級題)1等邊三角形2正方形3圓形-------------------3

87."喇叭"是對什么樂器的俗稱?(低級題)1號2嗩吶---------------2

88.UFO的具體含義是:(中級題)1不明飛行物2聯合國安理會3美國中央情報局-------------------1

89.世界上最大最貴的鉆石藏在:(低級題)1英國王室2英國皇家博物館------------------1

90.饅頭是誰發明的?(中級題)1李時珍2諸葛亮3黃道婆-----------------------2

91.跨歐亞兩大洲的湖泊是死海對嗎?(低級題)1對2不對------------------------2

92.手絹是由什么演變而來的?(中級題)1毛巾2圍巾3:頭巾------------------3

93.關于陰陽下面說法正確的是:(低級題)1山南為陽,水北為陽2山北為陽,水南為陽----------------------1

94.古時,***為什么不叫"指北針"?(低級題)1面北為尊,面南為卑2面南為尊,面北為卑--------------------2

95."春風不度玉門關"是誰的詩句?(高級題)1李白2王之渙3王昌齡4白居易-------------------------2

96.中國詩歌史上雄視今古的"雙子星座"指的是:(高級題)1李白和杜甫2李白和杜牧3杜甫和杜牧4白居易和李白--------------1

97.中國工商銀行可以發行貨幣嗎?(低級題)1可以2不可以-------------2

98.琥珀屬于哪種寶石?(中級題)1有機2無機--------------1

99.普通小轎車大多數是采用那種驅動方式?(低級題)1前輪驅動2后輪驅動----------1

100.放大鏡的設計原理是采用了:(低級題)1凸透鏡2凹透鏡----------------1

101."黃梅戲"是哪個省的地方戲?(低級題)1河南2安徽---------------2

102.歐洲最長的河流是:(中級題)1伏爾加河2尼羅河3剛果河----------------1

103.以劉志丹命名的志丹縣在(低級題)1山西2江西3陜西省----------3

104.歌劇《圖蘭朵》中采用了我國哪首民歌的曲調?(高級題)1蘭花花2茉莉花3南泥灣-------------------------2

105.古代的死刑在什么季節行刑?(低級題)1秋季2春季------------1

106.美國領土居世界第幾位:(高級題)1第一位2第二位3第三位4第四位-------------4

107.人類最古老的繪畫形式是:(中級題)1國畫2壁畫3油畫--------------2

108.在汽車前面供駕駛員看左右和后面車輛的是:(低級題)1凹鏡2凸鏡---------------2

109.煤油是用煤干餾而得的嗎?(低級題)1是2不是-----------2

110.按風俗,"臘八粥"應在陰歷哪一天喝?(低級題)1二月處八2十二月初八-----2

111.香蕉是木本植物對嗎?(低級題)1對2不對--------------2

112.一般金婚是紀念結婚:(中級題)1)30周年2)40周年3)50周年------------3

113.世界上第一部成文憲法是:(高級題)1美國憲法2法國憲法3中國憲法4德國憲法---------------1

114.河南出土的商代文物"司母戊鼎"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低級題)1鐵2青銅------2

115.北極的氣溫比南極的氣溫:(低級題)1低2高-----------2

116.我國第一大河長江有多長:(高級題)1)5400公里2)6300公里3)7300公里

4)7800公里----------------2

117."茅盾"是一位作家的筆名,這位作家的原名是(低級題)1:沈雁冰2舒慶春3周樹人-----------1

118.張家界風景區位于我國的哪一個省份?(中級題)1湖北2湖南3山東------------2

119.婚禮上放鞭炮最初是為了:(低級題)1震妖除邪2增加喜慶----------------1

120.中國將申辦哪年奧運會?(低級題)12014年22014年----------1

121.郭沫若的詩集有:(高級題)1《子夜》2《女神》3《春》4《駱駝祥子》--------2

122.工業革命的發祥地在:(低級題)1法國2英國---------------2

123.巴西的首都是哪座城市?(中級題)1巴塞羅那2巴西利亞3巴拿馬-----------2

124.用齒輪傳動不能改變運動的方向,對嗎?(低級題)1對2不對--------2

125.中國端陽節有用雄黃酒滅五毒的習慣,那么雄黃酒可以飲用嗎?(低級題)1可以2不可以------------2

126.6歲的小明用石頭把人打傷,誰來承擔責任?(低級題)1:小明的父母2小明-------1

篇5

本文擬通過“地球運動”教學,對高中地理學習中存在的理解障礙原因進行分析,并提出相應對策,供同行參考。

一、產生理解障礙的原因

1.教材地理知識本身難理解

(1)知識本身高度抽象

“地球運動”研究的對象是大尺度、大范圍的地理事物所反映的現象和運動規律,涉及的知識點如太陽日和恒星日、地球繞日公轉速度變化、晝夜長短的變化、正午太陽高度的變化等,因其大大超出了人的視覺感知范圍,遠離了學生的生活實際,不僅無法觀測和實驗,而且很難想象和驗證。尤其是示意圖,盡管其形象直觀,因缺乏必要的讀圖指導和知識鋪墊,反而成了地理學習最大的絆腳石。

(2)學科知識銜接斷層

由于初中課程設置及中考不考地理等原因,學生只在七年級的《科學》中初涉地球運動的相關知識,加之初中任課教師學科專業背景的不同,學生初學地球運動知識時往往似懂非懂,兩年的地理知識學習休眠更是“雪上加霜”,致使高一學生的地理知識銜接出現明顯斷層。

“地球運動”知識綜合性強,需要相關學科(數學、物理)知識和技能的支撐。由于高中數學學科教學模塊的調整,高一學生在學習“地球運動”時尚未接觸線面角、面面角、球等立體幾何知識,缺乏必要的空間想象能力,難以按教材要求用“圖解法”推導正午太陽高度的計算公式。物理學科中有關開普勒行星運動定律是高二的教學內容,高一學生難以理解地球公轉過程中近日點和遠日點地球運動速度的差異就在情理之中。沒有數學、物理學科圓周運動的相關知識作支撐,地球運動的線速度、角速度等地理知識自然就難以理解,更談不上對地球運動規律的歸納總結。

(3)敘述不當產生歧義

教材內容敘述隨意易產生理解歧義。湘教版必修1地理教材為了引入日界線的概念,設計了這樣一道學生活動題:“因為地球是球形的,所以東西相距比較遠的甲乙兩地,我們既可以說乙地在甲地的東邊,也可以說乙地在甲地的西邊。這時按照上面的方法進行日期和時間的計算時,會出現什么樣的結果呢?”對這道題,學生易產生兩種誤解:一是誤以為地球上的東西方向是隨意的,既可以說在東邊,也可以說在西邊;二是在計算時間時,誤以為東西之間的地方時(或區時)既可以是“加”(在東邊)同一時差,也可以是“減”(在西邊)同一時差。

2.學生地理思維能力未形成

(1)空間思維能力欠缺

高一學生從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的轉變尚需時日,在“地球運動”學習中,地理空間想象能力和空間思維能力不強會使學生難以進行正確的理解,再加上包括地球在內的天體均處于不斷運動之中,而人與地球的相對靜止,令人很難感知地球的運動。由于沒有認真觀察過太陽在天空中的日運行,學生就無法理解太陽的視運動,更無法理解極夜地區正午太陽高度≤0°、極晝地區0時的太陽高度≥0°。

(2)思維定勢演繹錯誤

已有知識推理錯誤或生活經驗缺失也會產生理解誤區。在二分二至日太陽升落的方位判斷上,有些學生認為,在本地(臺州約28°N)不管是哪一天,太陽都是自偏南方升起。造成學生思維產生誤區的主要原因是沒有理清太陽直射點緯度位置與太陽升落的方位之間的關系,認為太陽直射點在南北回歸線之間往返移動,位于北回歸線以北的地區,太陽永遠位于偏南方向,不可能在偏北方升起。也有學生認為,赤道上全年都是正東日出、正西日落的。產生這一誤解的主要原因是學生認為春秋分日全球各地晝夜平分時正東日出正西日落,因此本地的晝夜平分時也是正東日出、正西日落。

3.教師教學目標定位不準確

(1)理科情結揮之不去

理科學科背景使不少地理教師具有揮之不去的理科情結。嚴格遵循自然地理知識本身的系統性,對自然地理的概念、原理、規律分析得細致周到都沒錯,但如果教學“生成”意識不強、能力不足、把控不力,一旦有學生質疑,教師就容易機械地復述學科內容,或不著邊際地隨意拓展,而置課程標準和教學指導意見相關要求于不顧。例如,當學生提問為什么地表物體水平運動受地轉偏向力影響時北半球向右偏而南半球卻向左偏時,某教師乘機“知無不言、言無不盡”,從“傅科擺”講到水槽的漩渦,把地轉偏向力的發現、表現、應用等分析得一應俱全、頭頭是道,唯恐不多講不足以顯示自己的博學。以致只有小部分學生有所收獲,大多數學生依然云里霧里,既浪費了有限的教學時間,又加重了學生學習的心理負擔,最終影響了教學效果。

(2)繁難知識隨意添加

有些教師一切以考試為中心,以粗講多練取代學生對知識的內化參悟。特別是剛從高三輪轉到高一教學的教師,習慣于知識點的深度挖掘,教學目標隨意加大難度,再加上部分教輔材料直接選用高考試題作為訓練題,導致課堂教學內容繁、難、多、雜,遠遠超出學生的理解能力和課程目標。例如,教學區時的計算,課標只要求“會對不同時區的區時進行簡單計算”,而許多教師卻對“日期的界線”進行了拓展,作出諸如“當北京時間是今日8點時,與北京同日期的范圍占全球的比例是多少”的設問,并詳盡講述了北京時間8點時,零時區是0點而不僅是0°經線是0點,零時區范圍是7.5°W~7.5°E,所以今日的范圍應是7.5°W向東到180°,占全球的一半以上,此舉明顯超標,不利教學目標的達成。

二、化解理解障礙的對策

1.依據學生基礎,合理制定目標

教學目標是教學活動的出發點和歸宿處,規范著教學活動實施的基本方向,對教學活動向深度與廣度拓展有指導作用。因此,教師在制定教學目標時,既要研讀教材和課程標準,更要認真研究學情,在了解學生知識結構、認知水平的基礎上,制定符合學生實際的教學目標。

例如,在“地球自轉”教學中,在研究學情的基礎上,筆者設計了不同的教學目標(詳見表1)。

表1

由于學生的基礎存在著差異,在把握課程標準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對“知識與技能”教學目標的設計應合理分解、有所側重。目標一,基礎性目標。即符合課程標準的基本要求,定位于應知、應會的層面,學習難度適中,學生理解容易,能在規定的課時內完成教學任務。目標二,拓展性目標。即在達成基礎性目標的基礎上有所拓展,以利于學生學習能力的提升和操作技能的養成,對學生的學習基礎要求較高。

總之,教師應根據不同生源,把握理解的起點,合理地制定和選擇教學目標,教學適度,既讓普通學生“吃得了”,也讓基礎好的學生“吃得飽”,保持學生認知水平與教學要求之間的平衡,使全體學生通過努力均能達成課程標準的要求。

2.精心設計活動,主動參與感悟

有關“地球運動產生的地理意義”是教學的重難點之一,最常見的教學方式是教師在講臺前手持地球儀邊演示邊講解,可謂耐心細致、想盡辦法、頭頭是道,可學生仍聽得云里霧里,效果不盡理想。筆者認為,只有精心設計活動,讓學生主動參與、獲得感悟,才是破解這一重難點的有效途徑。

以“太陽直射點南北移動對各地晝夜長短變化”為例,筆者先出示“太陽直射點的移動”動畫,然后提醒學生觀察圖中太陽直射點的移動會引起不同緯度地區晝長或夜長產生怎樣的變化,鼓勵學生在仔細觀察老師演示過程的基礎上進行討論、發表看法,師生合作,共同尋求破解這一重難點的規律性認識和方法。

步驟一:出示“太陽直射點移動對各地晝夜長短變化的影響圖”(詳見圖1)。

步驟二:過程與討論。

圖中的E1、E2、E3和F1、F2、F3分別表示當太陽直射點位于不同位置時E點和F點的晝長情況。要求學生在A1、A2、A3三幅圖中任意選定E點和F點,并畫出其所在的緯線。鼓勵學生觀察后思考、討論、總結規律。

步驟三:歸納與總結。

太陽直射北半球,北半球晝長夜短,緯度越高,白晝越長;太陽直射點往北移動的過程,就是北半球白晝增長的過程,同時北極點附近的極晝范圍也不斷擴大,至夏至日,北半球白晝最長,整個北極圈內出現極晝。赤道上晝夜長短不變。

該教學設計充分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和教師的引導作用,從而有效地讓學生主動參與教學活動,變傳統的接受式學習為主動學習、探究學習,通過探究發現問題、總結規律;也有助于教師反思和修正自己的教學,更好地構建知識體系、完成教學任務。

3. 巧借教室環境,幫助學生理解

巧借教室環境,能幫助學生理解復雜的知識點。

以“太陽直射點的移動引起各地正午太陽高度的變化”為例,在講解的基礎上,筆者巧借教室日光燈和學生座位的分布,類比赤道、赤道與南北回歸線之間、南北回歸線、南北回歸線以外各地區在不同日期正午太陽高度的變化(詳見圖2)。

教室里學生座位共7排,座位上方有三排日光燈,分別在第2、4、6排位置上方。控制開關,使第一組燈亮,表示太陽直射在北回歸線上,各排學生觀察燈的仰角可類比夏至日各地的正午太陽高度;關第一組燈,開第二組燈,表示太陽直射在赤道上,各排學生觀察燈的仰角可類比春秋分日各地的正午太陽高度;關第二組燈,開第三組燈,表示太陽直射在南回歸線上,各排學生觀察燈的仰角可類比冬至日各地的正午太陽高度。筆者要求學生參考圖2填表,并總結出太陽直射點的移動引起不同緯度地區正午太陽高度的變化規律(詳見表2)。

表2

由于筆者巧借了教室學生座位和日光燈的分布這一資源,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高漲,成了學習的真正主人,筆者只需適時點撥、提醒即可。這樣,教師教得輕松,學生學得輕松,難點知識迎刃而解。

4.運用逆向思維,化解理解障礙

教材中的一些重難點內容,如果單從正面解釋,學生往往難以接受和理解。此時換一個角度啟發學生思考,事物的本質特征就容易得到充分的顯現,從而幫助學生理解相關的地理概念和原理。

例如,為了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地球運動所產生的地理意義”,筆者借助地球儀的旋轉,提出如下的假設讓學生思考:假如地球不自轉,晝夜交替現象會怎樣變化?假如地球自轉而不繞太陽公轉,晝夜長短和四季有何變化?假如地球繞太陽公轉時不自轉,晝夜和四季又有什么變化?學生通過觀察、思考、想象和討論,一般都能認識到地球公轉與否直接關系到太陽直射點的位置變化,決定了晝夜長短和四季的變化。筆者接著假設:如果地軸與公轉軌道平面的夾角從66.5°擴大至90°(即黃赤交角由23.5°縮小到0°),太陽的直射點怎樣變化?正午太陽高度和各地的晝夜長短會產生哪些變化?讓學生充分思考和議論,然后再演示講解,效果就好得多。

難度適中的逆向假設,既活躍了課堂氣氛,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又加強了課文內容的正面理解,有利于學生更好地掌握相關的地理原理和規律。

5. 組織實踐活動,提升理解能力

地理教學具有很強的實踐性,學生對地理知識的理解不能完全依賴于書本學習和教師傳授,更多地是通過生活實際獲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