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慕蓉青春范文
時間:2023-03-25 10:23:50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席慕蓉青春,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出自席慕容《青春》。
席慕蓉生于1943年,女,蒙古族,全名穆倫·席連勃,生于重慶,祖籍察哈爾盟明安旗族。臺灣知名畫家、著名散文家、詩人,著有詩集《畫詩》《七里香》《時光九篇》《無怨的青春》等,散文集《江山有詩》《有一首歌》,美術論著《雷色藝術異論》《心靈的探索》等。
《青春》是席慕蓉創作的現代詩歌。詩人獨特地以書來比喻青春,寫出了青春值得珍藏,也寫出了青春的易逝,不易保存,表現了詩人對青春的無限依戀之情。
(來源:文章屋網 )
篇2
――題記
《貝殼》,讓我第一次接觸席慕蓉。無知的少時,言辭優美短小而富有意蘊是我對《貝殼》的直觀印象,而此時再翻閱,就如同她的詩作帶給我的驚喜一般,深刻精致、而直擊靈魂。
“詩的秘密在于出走或者隱藏,集中所有的意念于筆尖,然后,背道而馳。”真正執筆的人或許常有此感,當所有的心心念念匯聚于筆尖,或曼妙或娟秀的筆跡常天馬行空,也正因如此,詩的韻味才在字里行間顯露無疑,詩人獨特的個性和內涵才能揮灑得淋漓盡致。區別是,有的人,用文字表達顯得干癟無味甚至為賦新詞強說愁,而有的人,一旦下筆,哪怕寥寥數筆,便能悄然撥動人的心弦。像是陷入感同身受卻無法付諸語言的溫柔怪圈。席慕容的炫目之處,在于用柔美的字眼、干凈透徹的抒寫,將人牽至一種似有若無忽遠忽近的朦朧境界之中,仿佛僅僅是一些簡單坦白的囈語,一語中的地勾勒出人內心的故事。
如果說海子的詩是從寂寞中釀出的,那么席慕蓉的詩則是從時光里攫取最平淡最真摯的篇章,細細雕琢。沉重,而文字又如行云流水;平靜,卻思緒翻滾;哀婉,掩飾不住對生活無奈。恰恰是那些眾所周知的事物,從另一種角度,從另一種感傷,迸發出生命的色彩和詩意。
讀她的詩,是在讀一個平凡而多愁善感的靈魂,也是在讀一個從心靈深處發出某些共鳴的自己。就像坐在偌大空緗燙美鍰震撼沉重的鐘聲,就像站在秋葉凋零的菩提樹下伸手撫摸粗壯悠遠鐫刻時間的年輪,然后感嘆,然后久久無法忘懷。無論百花盛開的季節捧一盞茶,抑或陰雨連綿中打開隔絕喧囂的窗。品讀一首短詩,并非無需寧靜,而是這些美麗的文字啊,需要融入人世百態之中,融入落花蟬鳴。包含一望無際的蒙古草野,包含撫摸一本已有年代的歷史典籍,包括新綠窗前滿眼期待手捧玫瑰的少女。席慕蓉帶我們去閱盡千山萬水,所以九天的落霞孤鶩,所以碧空的云卷云舒,都于無言之中落下痕跡,不徐不疾地溢滿心靈的空缺與虛無。既是平凡,亦是超然。
詩人各有自己的哀傷寂寞,而讀者尋覓的,是那一瞬的感動,是那一刻的福至心靈。每一刻的震撼我依然記憶猶新――
“所有的結局都已寫好 所有的淚水也都已啟程
卻忽然忘了是怎么樣的一個開始
在那個古老的不再回來的夏日
無論我如何的去追索 年輕的你只如云影掠過
而你微笑的面容極淺極淡 逐漸隱沒在日落后的群嵐
遂翻開那發黃的扉頁
命運將它裝訂的極為拙劣
含著淚 我一讀再讀
卻不得不承認
青春 是一本太倉促的書”
從此只有寂寞來與我偕行/只是很想告訴你/所幸 你的青春你的跋涉你的夢/還居留在我的深心
篇3
如何讓你遇見我,在我最美麗的時刻為這,我已在佛前求了五百年,求他讓我們結一段塵緣,佛于是把我化作一棵樹,長在你必經的路旁,陽光下慎重地開滿了花,朵朵都是我前世的盼望,當你走近請你細聽,那顫抖的葉是我等待的熱情,而當你終于無視地走過,在你身后落了一地的,朋友啊那不是花瓣,是我凋零的心,------一棵開花的樹。(作者:席慕蓉)
在年輕的時候,如果你愛上了一個人,請你,請你一定要溫柔地對待他,不管你們相愛的時間有多長或多短,若你們能始終溫柔地相待,那么,所有的時刻都將是一種無瑕的美麗,若不得不分離,也要好好地說聲再見,也要在心里存著感謝,感謝他給了你一份記憶,長大了以后,你才會知道,在驀然回首的剎那,沒有怨恨的青春才會了無遺憾,如山岡上那輪靜靜的滿月。(作者:席慕蓉)
(來源:文章屋網 )
篇4
――席慕蓉
在這一生里,好想去交一場朋友,好想去走一趟世界。交一場能為你生為你死的朋友,走一趟能令你歡呼令你落淚的世界。去塔克拉瑪干大沙漠,去克里雅河,去羅布泊,就這樣一直攜手走下去。
一定要去。高原的傍晚,夕陽映照的云團在微風中緩緩飄動,遠山肅穆森然,樓下主人低唱著,持續不斷。穿著繁復、面色紫紅、皺紋如壑的老婦人,在路邊轉動經筒,吟誦經文,虔誠如一尊佛像。從她們面前走過,從喧囂謹然的轉經聲中走過,從虛幻莊嚴的梵音中走過,仿佛穿越了人世間。注視著來自世界各地的男女老少,他們著雙腳,毫無羞澀與膽怯地五體投地,一步一個叩首向大昭寺走去。他們身后,也許是綿延的雪山,荒蕪的戈壁,洶涌的江水。去感受宗教的力量,感受離夢想最近地方的滾燙。
一定不會錯過西安,去這個古代文明和現代文化縱橫交錯的城市。撫摸著見證了數百年興衰的古城墻,去情不自禁地夢回唐朝;走街串巷,去尋找驢友推薦的一家充滿特色的小店;到黃土高原上走一遭,去領略默默承受了千年寂寞的蒼山黃土,去領略風雨摧殘的面孔以及粗糙的手掌,去領略沙塵雕刻出的皺紋與勃發出的力量。讓拉車夫載著,穿過充滿古跡的大街與小巷,去感受歷史的厚重,去丈量一點一點沉淀下來的歷史,和給這個城市帶來的榮耀和財富。那一刻,你定會看見西安這座古城從荒蠻走向繁華的歷史進程。
與朋友一起走在路上。在風沙襲來的時候,有肩膀與你一起抵抗。或者某個人突然哼起一首曾經日日夜夜循環的歌,你們開始一起大笑著大聲唱起來。在湛藍的星空下,裹緊大衣,對著有限的歲月無限的江山,一起分享同樣蒼涼而又同樣豪邁的胸襟。
注定在十四五歲的年紀,要有一場旅行,一場和青春有關的旅行。它只屬于一個人一生中的某一個時段,當我們還年輕,還有足夠的勇氣長途跋涉,還有充分的理由短暫漂流的時候。去到千山萬水之間,思索自己那無限渴望,又無限茫然追逐的意義所在,或者觸及一種荒涼生命姿態的自然風景。之后的我們,連同那些穩固的愛和悲哀,都會靜靜地奔向成熟。
韓寒說:“我愈發覺得,只有走越遠越多的路,才懂得多看看近處。”巴黎流淌著的浪漫,耶路撒冷的苦難,佛羅倫薩閃爍的藝術之光,你總會愛上一個城市。總有一天,你會停留在某地,回想起那年,尚且青春。三月桃花,兩人一馬,浪跡天涯。
篇5
有人說,青春是一場旅行,回不去了。而當青春漸行漸遠,有些風景根本來不及欣賞就已經錯過,就像席慕蓉說的“青春是一本太倉促的書”。也許當多年后再讀這本書、再回憶這段旅程時,才會覺得這段旅途刻骨銘心。
青春是一場未知的旅行,誰也不知道沿途會遇到什么風景,誰也不知道哪些人會陪著你走下去,誰也不知道前面的道路是布滿荊棘還是一馬平川。曾經看過一部名為《成長教育》的電影,主人公是一個16歲的女孩,她因為父母反復督促她考牛津大學而不勝其煩,父親又對追求她的男孩不滿意。就在一個雨天,她邂逅了一個成熟男人,對方的風流倜儻和舉手投足的迷人氣質深深吸引了女孩。她很快墜入愛河,并且覺得這就是她想要的生活,于是她決定休學嫁人。然而事實并非她想的那樣完美,其實那個男人已經結婚多年。最后,女孩重拾課本,花一年的時間考上牛津大學,拿到錄取通知書時,她坐在樓梯上淚流滿面,她說:“原來我們要的生活從來都沒有捷徑。”青春的路上,總會有迷茫、有徘徊,而當這一切過后,我們才會結結實實的成長。青春的路途之后,總會結出一兩朵沉甸甸的花朵。
青春是一場充滿思索的旅行,并不是所有人都能清楚的把握方向,很多人會在路口變得迷茫和徘徊,迷失在這場旅行中,找不到自己要走的路。因此就需要不斷的思考、修繕和升騰。一個不經意間在網上看了一檔名為《侶行》的節目,從頭到尾,認認真真的看完了每一期。張昕宇和梁紅,一對普普通通的情侶,用一場非凡的環球旅行尋求生命的意義,從索馬里到切爾諾貝利,從北極到南極。雖然我無法和他們一樣去旅行,但是他們的旅行讓我有所感悟:生命的意義在于不斷前行。在青春這場旅行中,沒有返回的路途,因此,不管前面是風雨交家還是陽光燦爛,我們所做的只有努力前行。就像周國平先生在《熱愛生命》中寫的“既然選擇了遠方,便只顧風雨兼程。”
篇6
大家早上好!
今天我講話的題目是譜寫青春的美好樂章。
在新學期正式上課的第一天,很高興又和大家相聚在校園里,相聚在國旗下。在剛剛過去的這個寒假里,我的腦海中常常回想起和大家在一起的每一刻美好時光。老師們課堂上的精心講解、黑板上的清秀字跡、辦公桌前的伏案沉思、論壇上的慷慨陳詞,同學們課堂上的專注神情、運動場上的奮勇拼搏、舞臺上的盡情歌唱、考場上的奮筆疾書,以及和你們一起參加冬鍛長跑的每一個時刻,無不常常閃現在我的眼前。仿佛校園里每一處都有你們的影子,空氣中每一處都有你們的呼吸。因此,我想說:尊敬的老師們,親愛的同學們,歡迎你們回到我們的校園,因為你們,我們的校園變得更加生機勃勃、豐富多彩。
不經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透過20**年的新春時光,回首20**年的日日夜夜,總有一種力量讓我們激動不已,總有一些往事令我們感慨萬千,總有一些喜悅讓我們難以忘懷。20**年,是田中分校師生大步向前、競展風采的一年,教師發展再上臺階,學生成績再創新高,學校面貌煥然一新,發展規劃順利啟動。學校、教師和學生的每一點進步,都讓我們自豪。面對20**年新學期,我們滿懷憧憬。在這美好時刻,我想說的有很多,但始終有兩個字一直在我的思緒中縈繞,這兩個字就是青春。
親愛的同學們,青春是人生最燦爛的花季,是人生最寶貴的黃金時期,但青春也是最短暫的。正如席慕蓉所說:青春是一本太倉促的書。面對稍縱即逝的青春,希望你們認真思考一個問題,那就是如何譜寫青春的美好樂章?
郭沫若曾說過一句話:人世間,比青春再可寶貴的東西實在沒有,然而青春也最容易消逝。最可貴的東西卻不甚為人所愛惜,最易消逝的東西卻在促進它的消逝。
我們每個人都有青春,但并不是每個人都能珍惜青春。別人無法奪去你的青春,但你自己卻可能浪費自己的青春。新的一年里,我真誠地希望你們深刻理解金校長在昨天的開學典禮上贈送給大家的文明、明理、立志、踐行八個大字,學會做人,學會做事,學會生活,學會學習,在自己的青春沃土中,播種一顆感恩之心、播種一種律己行為、播種一份責任之感、播種一個自省習慣。
青春是有限的,有限的青春正向你走來;青春也是美麗的,美麗的青春正企盼著你的奮斗;青春將因你的奮斗而更加美麗、燦爛和輝煌!我們的生活是平凡的,她需要我們用心去感受她的色彩,思索自己的熱情和夢想。她還需要我們坦然面對,不斷超越,用我們的行動譜寫青春的美好樂章!
篇7
后來我才知道“嚼得菜根”說的是吃苦,菜根的苦味如今還在我的口中回味。老家在湖北巴東農村,日子清貧無比,父母省吃儉用,起早貪黑才勉強供我們姐弟四人讀完了中學,大姐和兩個哥哥終因家境入不敷出而僅是讀完了中學。當時最倔犟的二哥哭鬧著要讀書的情景如今還時常回憶起。我的小學、中學從未穿過一雙像樣的膠鞋,冬天里,踏雪上學的是母親在油燈下熬跟守夜納的千層底燈芯絨黑布鞋,中學住校,也是靠一個星期一玻璃瓶腌辣椒拌苞谷飯度過來的。
幼時貧窮的我雖然天天嚼著菜根,但終未能做成一件事,與貧窮和愚昧時刻抗爭的我對讀書并不專一,中學時,一心想改變山區貧窮的面貌,初中畢業去了農校,農校里三年在學栽桃種梨的同時狂熱著汪國真的詩、余秋雨的散文,然而,擔糞種地不與我笨拙但又高傲的心境融洽,散文詩歌未能發表幾篇,農校畢業以后,我又回到了父輩的行列里,在雞鳴犬吠的農院里,讀完席慕蓉后,種菜栽樹的時節早已過去了,在青黃不接的日子里,每天的一日三餐就真正只有嚼菜根了,實在不能再嚼菜根后,我攜筆從戎走進了軍營。
還是要感謝菜根,我很輕松地在阿壩高原度過了我作為一個戰士的使命,連續三年被評為優秀士兵;還要感謝汪國真、席慕蓉和余秋雨,我被印成鉛字的很多詩歌、散文幾年里已經在我的剪貼本上有了一百多頁。
到了成都華陽的那個核心島上,幾年的軍校生活我有明白了“讀得進書,百事可做”的道理。在那個火熱的島上,青春如火的男子漢們雖然迷彩服隨時都能擠下一灘汗水,軍事理論和政治理論指導下的軍事行動真正能氣排山河。在汗水澆灌的島上,我又進一步理解了“嚼得菜根,百事可做”的道理,在河心島上灑下了無數的血水和汗水。幾年從來沒流過淚水的漢子們,畢業的那天確幾乎每個人都在橋邊的玉蘭樹下流下了淚水的紀念。
回首走過的歲月,沒有一步不是嚼著菜根過來的。但我仍然要感謝菜根,它讓我明白了很多,也收獲了很多,沒有菜根,也許我就不能成為一名軍官。
篇8
時光總是這樣浩浩蕩蕩不容我們思索,已是萬里。
三月,柳絮紛飛
曾經總是幻想,幻想著有一天背起一個大大的旅行包,然后輾轉個地,不回頭亦不留戀。可惜,時間對我而言終究是個沉重的話題,無論事事如何,我們都錯過了年少輕狂的年紀就再也沒有去感嘆歲月的資本。畢竟,那時我們已不在年輕。
青春就是一樹一樹的開花,然后在看著一朵一朵的掉,等到花落完了空余一個大大的樹干,單調,蒼茫,無可適從。可是無論青春多么不勘,流年多么不利他都有她自己的絢爛,就算再怎么美麗也只能等到最后空余慨嘆。
三月,一個柳絮紛飛的季節,是個有記憶的季節,可是你,流光卻把她雕琢的那么華麗,那么短暫,命運像是一張攤開的大地毯,五顏六色,你無從得知你要走的是那一片,我們就這樣站在其中,脆弱而噯昧,日子仿佛要開花一樣,時而輕狂時而沉郁。
流光雖美,可畢竟有分離,歲月靜好,可終究有結局,可是無論那一方,我們都不忍舍棄,于是,多了一個詞便叫做孤寂
五月,遇見花開
低過光陰的人都明白,時光是那么不易,看似單調的流逝,卻包含萬千,以至于對于遇見都說的那么沉重。這年頭眼淚和悲傷斥在空氣里,就連路邊開花的車田子都憂傷的那么明媚。
記得有人說“遇見你是我一世的春暖花開”那么,別了這一季,倘若紫百合真的盛開,是否流光會重現惜日的繁花與憂傷。流光畢竟是無情的,席慕蓉說“我如何能讓繁花之中在現繁花夢境之中再現夢境”在這個青春的尾巴上,就連流光也不愿意讓你在邂逅一場華麗,且不說結局是憂傷還是歡喜。
時光就是這樣浩浩蕩蕩不容我們思索,已是萬里
六月,給自己一個結局
日復一日,一直以來的沉默還是沒有打破,你走在路的彼端而我還站在原點。我就瘋了,成為了一個在也不會莽撞與晴朗的大男人,不,是個大孩子。三年中,我對不起很多人,也見過很多人,如果說還有什么,我想是恨吧!我也就真的恨了,我沒有很多,可我卻得到了很多別人沒有得到的,兄弟,朋友,他們就是我三年的財富。不用多說他們也明白,是他們陪我走過了最殘烈的年代。
不心疼,不惋惜,也不流淚,六月,給自己一個結局,給朋友一點安慰,要離開的,我不說挽留,回頭在看一眼樹上還未來得及掉落的花瓣,辛酸,不舍,百感交集。
歲月靜好,流光默然,天空慰南的空曠,綿綿的白云仿佛是在天空開出花來,如同一個大鏡頭,記錄著這些年的微妙。
流光如詩
如火的天空
滿目瘡疫
卻沉浸在回憶里
樂此不疲
流光如詩
生命的真締
陌路蒼茫
卻迷醉在夢境里
頭也不回
流光如詩
篇9
大概與那個時代的精神風貌及他的自身閱歷有關,他很穩重內斂,他不喜歡我的囂張我的任性,要我懂得“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做到未雨綢繆。可是他不知道這樣做我很累,結果及過程都預測好了,安穩得讓我覺得一切都很程序化。
他對我期望很高,給了我一雙沉重的翅膀,讓我像一只孤獨的大雁,疲憊地飛翔。我很努力地學習,可總達不到他希望的成績。我為他放棄了我本該擁有的激情與活力。〖JP
ァ∷從不表揚我,即使我拿了稿費、獲得了榮譽證書。有一次我看到席慕蓉的一句話:“青春的無暇與無邪,就在于它的一去而不復返,可遇而不可求。”我意識到我已經背離了青春的道路,背離了我的夢想。
他是教師,總喜歡說一大堆的話來教訓我,他告訴我不懂一件事就不要說它沒有道理,告訴我無論受多大的委屈都得退一步海闊天空。我沒有說我不喜歡這種處世基調,就因為他是我那很辛苦也很敬業的父親,他的話我不想違背。
我記起了一些童年往事。他讓我騎在他肩上帶我去看馬戲,買很多小字本讓我一筆一畫地練字,灰蒙蒙的雨天帶我去很遠的地方爬山。他認為這樣可以讓我高興,讓我擁有一個可以回憶的童年。可是他從來就不知道我不喜歡看馬戲,不喜歡練字爬山,我更希望和小朋友一起自由地嬉戲玩耍。
我很想鼓起勇氣對他說,如果沒有他的束縛,我依然可以不改變初衷;沒有他的導航,我依然可以不埋葬向往……
可有一天我翻他的抽屜,發現里面放滿了我大大小小的照片。我佇立了很久,突然明白我就是他的希望他的夢想,就像去看海是我的夢想一樣,我們都在努力地去實踐,只是我們都沒有站在對方的角度替對方想想。
篇10
我想我的生活就快要恢復老樣子了,"頂著朝陽去,披星戴月歸."每天都在家和學校之間徘徊,每天起床睜開眼睛的第一件事就是想想還有幾天便可結束這種"兩點一線"的生活.像我們這個年齡的中學生,應該是擁有無顏六色的青春,如水果般香甜的生活的,可老師總是板著一幅嚇人的臉孔告訴我們:"你們今天的快樂是建立在明天的痛苦上的."哎,不論老師的話是危言聳聽,還是確有此事.我們都必須拋開一切繁雜的心緒努力學習,這是我們的責任,也是使命,我們必須學著適應這種環境,學著承擔這種壓力.
班上也有很多掛著"酒瓶底"的高才生,他們總是穩坐全年級第一把交椅,笑傲"江湖",惟我獨尊,任誰也拉不動他們.可我心里卻忍不住替他們悲哀,他們是犧牲了多少花花綠綠的時間才換來這個第一名呢?我們還是孩子,我們的臉上應該印著甜甜的笑容,而不是老人的滄桑;我們的眼睛應該清澈得可以映照世界,而不是掛著不斷增厚的眼鏡;我們的身上應該迸發出冰凍檸檬般的活力,而不是散發著夕陽西下的沉默.著名的蒙古作家席慕蓉曾說過:"受限制的是生命,不受限制的是心情."我們可以按師長們的吩咐,好好學習,天天向上,但是請允許我們有一顆愛玩的心.我們可以求知若渴,不恥下問,但我們一樣可以享受青春的美麗和快樂,我們有權利玩,因為我們還是孩子.如果有一天,世上的孩子全都變得滿腹經綸,沉默寡言,一幅"小大人"的模樣,不再需要玩具,不再需要棒棒糖,我們這個社會才會越來越好嗎?難道只有這樣才是人才嗎?
如果我們的世界有一點鮮花,有一點掌聲,還有一點點壓力和夢想,那我們的世界該會多么美妙啊!至少不是現在這樣,既然我無法構造自己的世界,所以就讓它順其自然吧.我只是從心底里希望,以后的孩子不要像我們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