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外貿范文
時間:2023-03-19 18:57:09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出口外貿,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中圖分類號:F7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6-0278(2012)04-034-02
一、社會調查法的內涵和意義
(一)社會調查法的內涵
社會調查是指人們運用特定的方法和手段,從社會現實中收集有關社會事實的信息資料,并對其做出描述和解釋的一種自覺的社會認識活動。社會調查法是研究性學習中常用的研究方法,它綜合運用歷史研究法、觀察研究法等方法以及問卷、個案研究、實驗等科學方式,對有關社會現象進行周密、系統的了解,并對調查搜集到的資料進行分析、綜合、比較、歸納,借以發現存在的社會問題,探索有關規律。
(二)社會調查法的意義
將社會調查法應用到經濟領域,有利于我們更好地看待某些經濟問題、分析經濟形勢。具體到金融危機背景下我國出口外貿企業轉型這一問題,盡管我們可以通過海關總署等官方網站搜集到金融危機以來我國出口狀況的宏觀指標,但具體到企業的一些微觀數據卻無從獲知,這樣我們就無法了解到我國出口外貿企業面臨的真實困境,而運用社會調查法對出口外貿企業進行問卷調查等,可以使我們更清楚地認識到金融危機后我國外貿企業接到外部訂單的情況及真實生存狀況。
二、我國出口外貿企業外銷面臨的困境
2008年美國爆發了嚴重的次貸危機,近年來美國國內飽受國內高失業率的困擾,試圖通過發展國內制造業和服務業以增加就業,因此會部分替代從我國的進口;2009年希臘率先爆發了嚴重的歐債危機,這場危機隨后迅速影響至整個歐元區,導致歐盟對外需求增速也有所放緩;而日本近年又遭受地震和核泄漏重創,經濟重建面臨較多困難。在世界經濟發展的不確定性因素增多的情況下,我國外貿企業外銷面臨的形勢嚴峻,外部訂單不穩定甚至可能減少。
為了了解我國出口大省廣東省的中小企業出口受金融危機影響的程度,廣東佛山南海檢驗檢疫局近日向家具、服裝、玩具、家用電器等十五類的749家中小企業發出問卷調查。調查結果顯示,接到2011年一季度訂單的企業有375家,占企業調查總數的52%;接到半年訂單的只有57家,占8%;有37%的被調查企業沒有接到任何訂單。此調查結果從一個側面反映出我國東南沿海中小企業受金融危機影響較大,外銷情況不甚樂觀。
在外貿訂單總體縮水之下,不少外貿企業轉換思路,瞄準開拓國內市場。據以上廣東佛山南海檢驗檢疫局的問卷調查,所調查的企業中有些企業去年8月后內、外單比例基本達到5:5,預計今年內單規模還將繼續擴大,可能達到8成。但由于種種原因,外貿企業由外銷轉內銷的轉型之路走得并不容易。
三、我國出口外貿企業轉型的制約因素
(一)轉型企業缺乏內銷經驗
與相對成熟的外銷市場相比,我國很多行業尚處于發展期和改良期,經營方式和手段相對不規范,如價格戰、仿制假冒等問題普遍存在。盡管出口外貿企業有足夠的產品生產經驗,但對國內市場的經營方式、管理方式、競爭對手等都缺乏足夠的了解。在認識不足的情況下,企業很可能盲目地選擇進入某個行業,因而導致決策失誤。
(二)部分企業原有產品不適應國內市場
不少出口外貿企業是純外銷加工型企業,生產的產品大部分銷往國外。由于歷史文化、生活習慣的差異,國內居民對產品的需求與外國居民不盡相同。而事實上大部分外貿企業轉內銷時都會選擇做老本行,將原來為外國消費者設計的產品直接轉到國內市場上銷售,結果發現其原有外銷產品不能適應國內消費市場,不被國內消費者認可。
(三)部分企業沒有建立起合適的內銷渠道
內銷市場已經進入渠道為王、終端為王的階段,不建立合適的營銷渠道,企業的優質產品就無法較快打開市場,所以企業必須建立起自己的內銷渠道和售后服務網點。出口外貿企業的產品原先主要在國外銷售,在國內沒有營銷渠道。再加上營銷渠道的建設是一項長期艱巨的工程,投資大、風險高、見效慢,因而不少出口外貿企業在開拓國內市場過程中都面臨建立營銷渠道的問題。
(四)出口外貿企業轉型面臨資金短缺的難題
從目前國內的融資環境來看,出口外貿企業相比內銷型企業更容易得到各大銀行的支持,而出口轉內銷的企業如果創立了自主品牌,就會比出口型企業在廣告、促銷等方面投入更龐大的資金。一方面是相對更少的資金支持另一方面是相對更多的資金投入,導致了轉內銷的企業資金缺口較大。
四、我國出口外貿企業擴大國內市場的對策建議
為了擺脫制約外貿企業轉型的不利因素,企業應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如調研國內市場、開發建設適當的營銷網絡等。同時,政府也應對外貿企業的轉型給予政策層面的支持。
(一)調研國內市場,轉變營銷觀念
我國的市場經濟相對來說時間短,經驗少,所以國內市場不僅銷售情況復雜,而且不同區域的銷售因為經濟發展不平衡,各地或多或少的地方保護主義,使得銷售特點變化較大,這就要求企業不能按照以前慣有的思維方式來開拓國內市場豐。外銷的前期投入相對較少,周期短且回報穩定,而內銷的前期投入大,投資回報周期相對較長。因此在營銷觀念上,不能急于求成,要做好充分的思想準備,積極穩妥地進行。
(二)積極開發適合國內消費者需求的產品
出口外貿企業轉內銷后,應在充分進行市場調研的基礎上,結合本國消費者的消費文化、消費心理,開發能滿足本國居民實際需要的產品。應針對國內市場的不同消費人群細分市場,分別設計有針對性的產品以滿足不同消費人群的需要,滿足國內居民的消費習慣,這是出口型企業打開國內市場的基礎。
(三)加快國內營銷網絡建設
銷售網絡是一個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重要組成部分。誰掌握了市場,誰就占據了先機。因此,轉型企業應結合企業自身特點,建立合適的營銷渠道:招聘本領域有營銷經驗的銷售人才,組建自己的銷售隊伍;在國內大中城市的商場超市開設自己的專柜;通過收購有銷售渠道的公司,利用原公司的銷售網絡推廣自己的產品。
篇2
[關鍵詞] 出口退稅機制外貿影響對策
一、出口退稅機制改革的主要內容
2003年10月13日,國務院了《關于改革現行出口退稅機制的決定》,對現行的出口退稅政策進行改革,主要內容包括:一是對出口退稅率進行結構性調整,全國綜合退稅率下調3%;二是建立中央與地方共同負擔出口退稅的新機制,從2004年起,以2003年出口退稅實退指標為基數,對超基數部分的退稅額,由中央和地方按75∶25的比例共同負擔;三是累計欠稅由中央財政負擔,并從2004年起對欠稅采取全額貼息;四是從2003年起,中央進口環節增值稅、消費稅收入增量首先用于出口退稅,加大中央財政對出口退稅的支持力度。
2005年8月,針對出口退稅新機制運行成效及問題,國務院發出《關于完善中央與地方出口退稅機制的通知》,對新出口退稅政策進行了調整,主要包括:一是調整中央與地方出口退稅分擔比例,國務院批準核定的各地出口退稅基數不變,超基數部分中央與地方按照92.5∶7.5的比例共同負擔;二是規范地方出口退稅分擔辦法,各省(區、市)不得將出口退稅負擔分解到鄉鎮和企業,不得采取限制外購產品出口等干預外貿正常發展的措施;三是改進出口退稅退庫方式,出口退稅改由中央統一退庫,地方負擔部分年終專項上解。
二、出口退稅機制改革對麗水市外貿出口的影響
新出口退稅機制運行二年多來,基本實現了預期目標,出口退稅新機制的效應開始明顯顯現。
1.積極效應
(1)足額、及時退稅激發企業的出口積極性
出口退稅新機制有效實現對出口企業足額、及時的退稅,主要原因在于:一是由中央財政負擔累計欠稅,并將進口環節增值稅、消費稅收入增量首先用于出口退稅,保證了出口退稅資金來源;二是2005年8月又將出口退稅按地方政府負擔比例直接沖減地方增值稅現稅收入,中央負擔的基數內退稅原屬地方的分成收入由中央適時安排的退稅款退庫方式,改由中央統一退庫,地方負擔部分年終專項上解,保證了退稅資金及時到位;三是優化出口退稅管理辦法和管理手段,加強對出口企業退稅的指導與服務,提高了出口企業出口退稅速度。
新機制運行后實現了對出口企業及時、足額退稅的目標,一方面清理了以往欠退稅,2004年底,麗水市辦理2003年底以前年度的退稅22715萬元,基本完成往年欠退稅,剩余少量部分未退稅款主要是因為出口貨物未收匯核銷等原因;另一方面對足額辦理了2004年度和2005年度退稅85761萬元,無新欠稅現象發生。
足額、及時的出口退稅,緩解了出口企業的資金壓力,加快了企業流動資金周轉,降低了企業財務費用,增加出口的積極性,對保持麗水市外貿出口的持續增長產生了積極效應。2004年,麗水市出口額3.73億美元,同比增長38.97%,2005年出口總額達4.41億美元,比上年增長18.08%。
(2)推動麗水出口商品結構優化調整,促進產業結構升級
本次出口退稅機制改革是區分不同產品調整退稅率,國家通過對不同的出口產品確定不同的出口退稅率。對鼓勵發展的機電、高新技術產品等工業制成品適用較高的退稅率,對初級產品適用較低的退稅率,形成了出口退稅率隨著出口產品加工程度的深淺和技術含量的高低而變化的退稅率機制,大大促進了出口商品結構的優化,推動產業結構的升級和出口貿易質量的提高,促進出口企業提高產品的技術含量,走品牌經營的路子,從低價競爭轉向產品差別化競爭。
(3)出口退稅率的調整促進了外貿企業的改革
此次出口退稅機制改革,增加了外貿企業收購出口的壓力。對外貿流通企業來說,其利潤遠遠低于生產企業,因此對退稅率下降的反應更為敏感。由于多年來的外貿體制改革,使獲得進出口經營權的生產企業快速增長,生產企業、海外進口商和批發商的選擇范圍大大增加,外貿流通企業對上下游的要價能力越來越低,供銷兩頭擠壓將使外貿流通企業面臨更大的生存難題。外貿流通企業面臨的困境迫使其促進與生產企業的更好溝通,提高生產企業通過制擴大出口的積極性,有助于推動麗水市外貿流通企業的改革和外貿制的開展。
2.負面效應
(1)出口退稅分擔機制造成地方政府外經貿策略的逆向選擇
逆向選擇一:由出口促進轉向出口限制。地方政府分擔出口退稅的新機制規定:從2004年起,出口退稅以2003年實退指標為基數,對基數以內的應退稅額,由中央全額退稅,對超基數部分的應退稅款,由中央與地方按75∶25的比例分別負擔。2004年麗水市應退稅額27842萬元,全市超基數8970萬元,全市共負擔2242萬元,給地方財政造成巨大負擔。2005年起中央調整了分擔比例,由原75∶25的比例調整為92.5∶7.5的比例,2005年麗水市應退稅款40965萬元,超基數16332萬元,全市共負擔1225萬元,地方財政負擔雖有所減輕,但畢竟需地方財政支出,影響地方財政績效,因此,地方政府為減輕出口增速快給地方財政帶來的影響,其外貿策略紛紛由出口促進轉向出口限制的逆向選擇。
逆向選擇二:由全國大市場轉向地方保護主義。由于出口產品增值稅是貫穿產品生產的所有環節,而每個出口產品生產環節又不可能在一個地方完成,這就意味著出口企業所在地不可能收取出口產品所含的所有增值稅,很多上游產品的增值稅交給了外地政府,按照退稅分擔機制,出口企業所在地的政府分擔出口退稅,而收取上游產品生產環節增值稅的地方政府卻不必分擔出口退稅,造成新的退稅扭曲,使出口企業所在地財政背上一定的包袱。特別是流通公司異地收購的出口業務,也就是異地納稅本地退稅,更加重財政的負擔。因此地方政府的外貿策略傾向于支持本地購買原材料和產品的企業。一些地方政府為減輕地方財政壓力,對異地采購原材料或產品的企業,甚至采取種種手段拖欠出口退稅款,加劇了地方保護和國內市場分割。
逆向選擇三:由鼓勵支持出口轉向支持供貨。對于出口企業所在地而言,除了極個別的初級產品外,絕大多數產品都含有外地成份。這就意味著不管是收購出口,還是本地產品出口,出口企業所在地政府都將超額分擔出口退稅。企業出口貨物越多,抵退稅數額就越大,在企業實現稅收既定的情況下,地方財政包袱就越重。相反,供貨貨物越多,企業的抵退稅數額就越小,地方財政所得就多或包袱輕。可見,在直接出口與供貨之間,地方政府的外經貿策略轉向支持供貨型企業,限制出口型企業,其結果將沉重打擊企業出口積極性。
地方政府外經貿策略的“逆向選擇”給外貿出口帶來較為嚴重的影響,其一是制約外貿出口的持續增長。在出口退稅基數有限的情況下,出口增速越快,地方政府分擔的超基數退稅負擔就越重。在這種情況下,地方政府從自身利益出發,或限制出口,或拖延出口退稅,其結果都將沉重打擊企業出口積極性,制約外貿出口的持續增長。其二是專業外貿公司發展空間受到限制。麗水市外貿流通企業出口占總額的45%左右,龍泉、青田、云和尤其明顯,這幾個縣有80%以上的出口產品是從外地收購,異地納稅本地退稅,顯然地方政府難以接受,這樣就造成專業外貿公司經過多年經營形成的相對穩定的傳統出口商品和傳統出口市場喪失的可能,導致專業外貿公司發展空間受到限制。
(2)出口退稅率的下調直接影響麗水市出口產品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
麗水市90%以上的出口產品屬于退稅調整范圍,根據有關機構計算,出口退稅率每下調1個百分點,就相當于一般貿易出口成本增加約1個百分點。因此,出口退稅的降低直接提高了出口產品的成本和定價,影響了出口產品的國際競爭力,不利于出口。從2004年麗水市出口的機電產品、服裝和紡織品出口利潤看,其平均利潤一般在3%~10%左右,這一利潤主要來源于11%~17%的出口退稅,約占其利潤的80%,如此薄的利潤空間顯然難以承受出口退稅大幅下調的擠壓。雖其后因世界經濟總體趨好,這些產品國際市場價格回升,稅率下調所增加的出口成本得以轉嫁,由此我們可看到麗水市出口商品在國際市場中缺乏明顯競爭力,完全受國際市場價格波動的影響。
三、積極消除出口退稅新機制的負面影響,保持外貿出口穩步增長
1.充分尊重市場運行規律,規范政府行為,進一步打造政府誠信
新貿易理論有一重要觀點,就是對政府在國際貿易中行為作用的重新認識和理解。政府行為的有效作用是實現經濟增長、提高貿易檔次和規模的最佳選擇。政府行為的宗旨表現在兩個方面:在國內,為國內企業創造一個有利于公平競爭的外部環境,實行有利于資源最佳配置的經濟貿易政策;在國外,為對外貿易創造一個有比較優勢的貿易環境。對于經濟發展相對落后的麗水而言,政府行為這個政策變量因素顯得尤為重要。政府過多地直接行政干預,有違市場經濟規律。構筑種種“地方壁壘”,會遏制資源的有效配置,會扭曲外貿的健康發展,嚴重的會對地方經濟造成不良后果。目前,部分地方制定的對出口外地產品與本地產品的不同政策,是違背市場經濟要求的平等競爭原則的。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政府與市場始終處于博弈狀態,企業對政府的信賴主要靠信用來維系。長達十年左右的嚴重拖欠稅問題,政府沒有真正履行出口退稅的承諾,誠信度大打折扣,也極大地傷害了企業擴大出口的決心和信心。出口退稅新機制下,出口退稅的責任人由一個變成了兩個,中央和地方各級政府應該徹底從“政府部門不僅是政策的制定者,也是政策的首要執行者”的立場出發,接受市場誠信考驗,完全履行“新賬不欠”承諾。同時要加強宣傳,提高認識,正確理解出口作為一國(或一個地區)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之一,在帶動本地區經濟增長,優化資源配置,解決勞動力就業等方面的積極作用,鼓勵企業放心大膽地開展出口業務,推動國民經濟的健康快速增長。
2.積極引導外貿流通企業開展出口業務
積極引導外貿流通企業由收購出口型向出口型的轉變,積極開展對外地產品的出口業務。這樣,既能解決出口外地產品的問題,有效地減輕當地政府的退稅壓力,減輕出口資金緊張的狀況,又能保持外貿出口總量增長的勢頭。
充分發揮外貿流通企業的優勢。目前縣級外貿流通企業,仍是當地外貿發展的主力軍,經歷了從計劃經濟走到市場經濟的全過程。長期的發展中,積累了寶貴的專業人才、外銷渠道等優勢,對市場變化反應靈活。新《外貿法》實施后,外貿經營權全方位放開,大批企業、個體經營者都具備了外貿經營資格。但是,真正具備外貿經營能力的企業還不是很多,缺人才、缺客戶是所有新批企業都必然遇到的問題。因此外貿流通企業要充分發揮客戶資源、專業人才資源優勢,走工貿結合之路,推行制出口,以體現專業外貿公司對生產企業的服務職能。
3.積極推進貿易結構調整,合力做大加工貿易
加工貿易具有“兩頭在外”的特點,在退稅上,來料加工不退稅,進料加工對進口料件保稅,對國內加工環節的增值部分實行退稅。相對而言,加工貿易的出口退稅壓力小于一般貿易。據測算,一般貿易每出口1美元,需要支付退稅款約1元人民幣左右。而加工貿易每出口1美元,支付退稅款大約0.3元人民幣左右,僅為一般貿易的三分之一。同時開展加工貿易有利提高出口商品的技術含量,增強出口產品的國際市場競爭力,能減少企業的資金占壓,降低企業對退稅資金的依賴程度。為此我們要利用好加工貿易優勢,合理引導發展加工貿易,有效緩解地方財政壓力,促進麗水市加工貿易的穩步發展。
4.引導企業加強內部管理,實施品牌戰略
篇3
摘 要:跨境電商作為一種基于互聯網+的新型貿易方式,是推動外貿轉型升級的重要模式。本文在對跨境電商及外貿轉型升級文獻進行研究的基礎上,以珠海外貿轉型升級為研究對象,分析了珠海外貿發展和跨境電商發展的現狀,詳細探討了通過跨境電商珠海外貿轉型升級的路徑,并提出針對性的對策和建議。
關鍵詞:跨境電商;出口轉型;路徑
跨境電商正成為外貿增長的新引擎,根據商務部的預測,2016年我國跨境電商交易額將達6.5萬億元人民幣,將會達到我國進出口貿易總額的20%。因此,在傳統貿易模式受阻,大批中小企業面臨發展瓶頸的內憂外患形勢下,通過跨境電子商務提升外貿轉型將是我國實現經濟發展方式轉型的重要路徑。
一、文獻回顧
1.關于跨境電商的研究
跨境電商與傳統的外貿電商是不同的,傳統外貿電商主要是指通過互聯網平臺展示商品信息,真正的交易和支付環節并不在線上完成,如阿里巴巴B2B、環球資源、中國制造等;跨境電商是指位于不同關境的外貿主體,通過跨境電商平成商品展示、交易達成、貨款結算,并通過跨境物流完成運輸的外貿形式。
楊兆(2002)指出電子商務會通過變換外貿交易手段、改變外貿成本結構等途徑影響國際貿易的發展。VanHoose(2003)通過絕對優勢和比較優勢原理研究了電子商務和國際貿易的關系。Terzia(2011)認為跨境電商會給所有國家帶來收益,短期內,這種收益主要集中在發達國家,但長期來看,發展中國家受益程度更大。趙志田等(2012)構建了進口、出口與電商發展水平等因子之間的動態面板計量模型。劉娟(2012)指出通關、跨境物流、跨境支付仍是跨境電子商務交易的最大壁壘。吳哲等(2013)認為,跨境電商將徹底顛覆傳統的貿易模式,重塑中小企業貿易價值鏈。溫裙、王健(2013)指出跨境電商給政府相關部門的監管如海關監管、外匯監管、稅費征收、消費者權益保護等帶來一定挑戰。
2.關于外貿轉型的研究
Amsden(1994)通過對日本和韓國產業轉移升級的研究中指出,外貿企業升級的路徑可以從委托代工制造(OEM)、研發設計(ODM),到形成自主品牌(OBM)。Humphrey和Schmitz(2002)從全球價值鏈的角度出發,指出企業從低級到高級演變的四個層次:過程升級,產品升級,功能升級和產業鏈升級。劉志彪(2007)指出在由被領導關系所反映的價值鏈中,中國本土企業經歷了快速的工藝和產品的升級。毛蘊詩(2009)利用案例分析法分析國內九個不同類型行業轉型升級路徑論證OEM―ODM―OBM的升級路徑。徐洪濤、周辰(2011)以無錫市外貿企業為例分析了轉型和升級的不同途徑。辜勝阻(2011)提出外貿企業應注重品牌質量和創新、推進差異化、實施“歸核化”和集約化發展等戰略。
二、珠海外貿及跨境電商發展現狀
1.珠海外貿發展現狀
珠海市位于珠江口伶仃洋西側,南臨南海,東與深圳、香港隔海相望,西與臺山、新會毗鄰,北與中山接壤,南與澳門陸地相連。1980年成立經濟特區,轄香洲、金灣、斗門三個行政區以及珠海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珠海保稅區、萬山海洋經濟開發試驗區、橫琴經濟開發區和珠海臨港工業區五個經濟功能區。
2011年,實現外貿進出口總額516.39億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8.8 %,其中出口239.87億美元,同比增長15.0%;進口276.52億美元,同比增長22.3%。
2012年,實現外貿進出口總額456.69億美元,同比下降11.56%,其中出口216.31億美元,同比下降9.82%,進口240.38億美元,同比下降13.07%。
2013年,實現外貿進出口總額541.69億美元,增長18.58%,其中出口266.06億美元,增長22.97%,進口275.63億美元,增長14.64%。進出口、出口、進口增幅在珠三角九市中分列第1位、第2位和第3位。
2014年,實現外貿進出口總額550億美元,同比增長1.3%,高于全省平均2.7%,其中出口增長9.3%,高于全國、全省平均3.3%、7.7%。
2015年,實現外貿進出口總值2962.2億元人民幣,與2014年比下降12.2%。其中出口1794.9億元,增長0.7%;進口1167.3億元,下降26.7%。目前,珠海正大力加強外貿轉型升級示范基地建設,以提升出口產品質量、品牌影響和附加值。
2.珠海跨境電商發展現狀
目前,珠海在“一帶一路”建設、港珠澳大橋即將通車、橫琴自貿試驗區運作等多重機遇疊加下,將發展跨境電子商務作為加快產業結構調整、促進轉型升級的新舉措,珠海跨境電商企業數量不斷增加。2015年,珠海已成立跨境電子商務專責小組,組織編制跨境電子商務發展規劃和跨境電子商務零售進口試點工作方案,市財政已安排3000萬專項資金支持跨境電商企業加快成長。珠海市成功引進阿里巴巴集團“全球貨源”項目,成為阿里巴巴發展跨境電商的首批合作城市,重點將建設集“綜合服務、統一標準、優化流程、孵化器”于一體的跨境電商集聚園區。同時,珠海電子口岸配合關檢雙方在全市各口岸實行“三個一”(“一次申報、一次查驗、一次放行”)通關模式,可保障數據交換和信息共享。
與廣州、深圳、杭州等跨境電商發達城市相比,珠海跨境電商存在著不少問題,一是發展水平不高,領軍企業和知名電商平臺較少;二是應用領域不廣,傳統企業線上運營業務有待拓展;三是政策環境不優,物流快遞、專業人才、扶持政策等配套服務還不能適應新形勢的發展需求。
三、以跨境電商助推珠海外貿出口轉型的路徑探析
1.跨境電商一體化服務模式
跨境電商一體化貿易服務模式是由跨國物流企業,整合國內外跨境電商企業和客戶資源,利用廣東自貿區橫琴片區、珠海保稅區、珠澳跨境工業園區的疊加優勢,引入大型跨國物流公司,依托珠澳區域的海空港與陸路接駁物流資源、保稅監管服務、通關服務、商檢、金融、保險、國際商務服務等全系列配套資源,建設適合跨境電商運作的物流、通關和外貿商務服務平臺,吸引和承接國內外跨境電商全產業鏈相關企業的運營。該模式的關鍵是將廣東自貿區的發展定位、橫琴片區發展規劃、國內外跨境電商、跨國物流公司、各供應鏈企業的需求細化和整合,緊密對接全球供應鏈的最新趨勢,聯合世界級跨境電商、國際物流供應鏈企業,會同海關、商檢、金融、保險、商務等部門,協同制定珠海跨境電商運營標準,構建具備核心競爭力的珠海跨境電商運營模式。
2015年8月,珠海港集團與大龍網、香港真寶物流(國際)有限公司在珠海簽署跨境電商項目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共建珠海跨境電商綜合服務平臺和復合監管倉,其中前者主要是為中小電商企業和出口外貿企業等提供報關、報檢、等增值服務;后者主要是為珠海跨境電商提供口岸清關及產業配套服務。
2.跨境電商自營模式
跨境電商自營模式是指引進國內、國際知名大型跨境電商企業,諸如阿里巴巴、Amazon、eBay、敦煌網、中國制造、環球資源等,給予優惠政策,使之認識到珠海作為珠江口西岸中心城市以及港珠澳大橋通車后的國際物流容量與效率,從而建立其珠海跨境電商運營平臺與區域總部,承擔粵西、廣東省乃至華南各區域的跨境電商網絡的運營,依托目前較為成熟的國內電商網絡與客戶資源、珠海的海空港與陸路接駁物流資源、保稅監管服務、報關清關服務、國際商務服務等一系列配套資源,更好地為國內外的外貿企業與個人消費者服務。
2015年5月,珠海保稅區與阿里巴巴達成合作協議,將充分發揮和利用好珠海保稅區和珠澳跨境區特殊的“境內關外”政策、寬松的貿易管制政策、便利的保稅監管政策、自由的外匯政策和優惠的稅收政策,共同打通全鏈路的通道。2016年1月,敦煌網與珠海中電簽約聯手打造“中電-敦煌”電子商務平臺,用三年時間,使該平臺成為華南地區乃至全國傳統外貿企業和互聯網融合的B2B出口示范平臺,短短一個月的線上貿易量已達到4000萬美金,計劃利用三年時間,將該平臺打造為華南地區乃至全國的傳統外貿企業和互聯網融合的B2B出口示范平臺。
3.跨境電商創業模式
這種模式是利用現有珠海創業園、橫琴創意谷等資源或新建跨境電商創業園,通過吸引目前的國內外中小微跨境電商企業、以及拓展跨境電商業務的國內外中小微外貿企業入園開展創業孵化,可以依托目前較為成熟的外貿貨源與市場渠道、珠海的海空港與陸路接駁物流資源、保稅監管服務、報關清關服務、跨境供應鏈管理服務等一系列配套資源,通過B2B、B2C、F2C等模式將國內外貿型制造企業的商品銷售給境外消費者。這種模式的關鍵是珠海市政府跨境電商創業政策的持續支持,以及重點建設跨境電商創業園以及跨境創業孵化基地,促進跨境電商產業集聚,吸引更多大學生跨境電商創業項目以及青年跨境電商創業項目。
四、對策建議
1.政府層面
一是充分利用橫琴自貿區、珠海保稅區、珠澳跨境工業園區等,聚集從事跨境電子商務企業。珠海橫琴自貿片區作為“特區中的特區”,既有緊鄰澳門之便,又離港口、機場不遠,區位優勢非常明顯,要充分利用自貿區內海關特殊監管區域的通關便利,開展跨境貿易電子商務直購出口。
二是要加快出臺相關跨境電商優惠政策,加大扶持力度。政府可以通過財政支持、稅收優惠、資金補貼等措施,支持和鼓勵企業開展跨境電商業務,吸引更多有實力的跨境電商龍頭企業進駐珠海開展跨境電商業務。
三是積極轉變政府職能,切實做到科學引導、創新服務。政府相關部門要按照跨境電商產業鏈發展要求,找準存在問題和制約瓶頸,簡化辦事流程,為跨境電商招商提供便利,探索更便捷的跨境電商運營模式。
四是以高校國際貿易和跨境電商專業為依托,加快跨境電子商務人才的建設。政府要支持建立校企合作實訓基地,創新跨境電商人才培養機制,加大跨境電商高端人才和復合人才的引進力度,為珠海跨境電商發展提供堅實人才支撐。
2.企業層面
一是在政府政策引導下,企業要不斷提升自身的信息化水平,加強自身應用各類跨境電商平臺開拓海外市場的積極性,轉變傳統外貿經營模式,針對國外客戶的消費行為選擇合適產品,積極采用目前主流跨境電商平臺如阿里巴巴國際站、敦煌網等,打造自己的跨境電商運營團隊,快速轉型跨境電商轉型之路。
二是企業要強化從全球產業鏈的加工組裝環節向研發設計環節轉型。珠海的外貿類企業要不斷提升企業創新能力和研發水平,依托珠海目前正在打造的“三高一特”產業戰略,逐步樹立自己的品牌,提升自身產品附加值和定價權。
參考文獻:
[1]任志新,李婉香.中國跨境電子商務助推外貿轉型升級的策略探析[J].對外經貿實務,2014(4).
[2]來有為,王開前.中國跨境電子商務發展形態、障礙性因素及其下一步[J].改革,2014(5).
[3]孟祥銘.中國跨境貿易電子商務發展現狀與對策分析[J].沈陽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3).
篇4
地 址:____________ 郵碼:____________ 電話:____________
法定代表人:____________ 職務:____________
買 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地 址:____________ 郵碼:____________ 電話:____________
法定代表人:____________ 職務:____________
賣方與買方在平等、互利基礎上,經雙方協商一致同意按下列條款履行,并嚴格信守。
第一條 貨物名稱、規格、包裝及嘜頭:
第二條 數量、單價、總值:
賣方有權在3%以內多裝或少裝。
上述價格內包括給買方傭金____%按fob值計算。
第三條 裝運期限:
第四條 裝運口岸:
第五條 目的口岸:
第六條 保險:由賣方按發票金額110%投保。
第七條 付款條件:買方應通過買賣雙方同意的銀行,開立以賣方為受益人的、不可撤消
的、可轉讓和可分割的、允許分批裝運和轉船的信用證。該信用證憑裝運單據在________國的____ 銀行見單即付。
該信用證必須在____前開出。信用證有效期為裝船后15天在________國到期。
第八條 單據:賣方應向銀行提供已裝船清潔提單、發票、裝箱單/重量單;如果本合同
按cif條件,應再提供可轉讓的保險單或保險憑證。
第九條 裝運條件:
1.載運船只由賣方安排,允許分批裝運并允許轉船。
2.賣方于貨物裝船后,應將合同號碼、品名、數量、船只、裝船日期以電報通知買方。
第十條 品質和數量/重量的異議與索賠:貨到目的口岸后,買方如發現貨物品質及/或
數量/重量與合同規定不符,除屬于保險公司及/或船公司的責任外,買方可以憑雙方同意的檢驗機構出具的檢驗證明向賣方提出異議。品質異議須于貨到目的口岸之日起30天內提出,數量/重量異議須于貨到目的口岸之日起15天內提出,賣方應于收到異議后30天內答復買方。
第十一條 不可抗力:由于不可抗力使賣方不能在本合同規定期限內交貨或者不能交貨,
賣方不負責任。但賣方必須立即電報通知買方。如果買方提出要求,賣方應以掛號函向
買方提供由有關機構出具的事故的證明文件。
第十二條 因執行本合同有關事項所發生的一切爭執,應由雙方通過友好方式協商解決。
如果不能取得協議時,則在被告國家根據被告國家仲裁機構的仲裁程序規則進行仲裁。
仲裁決定是終局的,對雙方具有同等的約束力,仲裁費用除非仲裁機構另有決定外,均
由敗訴一方負擔。
賣 方:____________(蓋章)
代表人:____________
買 方:____________(蓋章)
代表人:____________
____年__月__日訂立
葳蕤
XX-3-24 14:23:00
出口合同格式(中英)
出口合同格式(中英)
一般貨物出口合同格式(中英全文對照)
合同號:
日期: 訂單號:
買方: 賣方: 買賣雙方簽訂本合同并同意按下列條款進行交易:
(1)品名及規格
(2)數量
(3)單價
(4)金額合計允許溢短裝__%
(5)包裝:
(6)裝運口岸:
(7)目的口岸:
(8)裝船標記:
(9)裝運期限:收到可以轉船及分批裝運之信用證__天內裝出。
(10)付款條件:開給我方100%保兌的不可撤回即期付款之信用證,并須注明可在裝運日期后15天內議付有效。共16頁,當前第1頁12345678910111213141516
(11)保險:按發票110%保全險及戰爭險。由客戶自理。
(12)買方須于__年__月__日前開出本批交易信用證,否則,售方有權:不經通知取消本合同,或接受買方對本約未執行的全部或一部,或對因此遭受的損失提出索賠。
(13)單據:賣方應向議付銀行提供已裝船清潔提單、發票、中國商品檢驗局或工廠出具的品質證明、中國商品檢驗局出具的數量/重量簽定書;如果本合同按cif條件,應再提供可轉讓的保險單或保險憑證。
(14)凡以cif條件成交的業務,保額為發票價值的110%,投保險別以本售貨合同中所開列的為限,買方如要求增加保額或保險范圍,應于裝船前經售方同意,因此而增加的保險費由買方負責。
(15)質量、數量索賠:如交貨質量不符,買方須于貨物到達目的港30日內提出索賠;數量索賠須于貨物到達目的港15日內提出。對由于保險公司、船公司和其它轉運單位或郵政部門造成的損失賣方不承擔責任。
(16)本合同內所述全部或部份商品,如因人力不可抗拒的原因,以致不能履約或延遲交貨,售方概不負責。
(17)仲裁:凡因執行本合同或與本合同有關事項所發生的一切爭執,應由雙方通過友好方式協商解決。如果不能取得協議時,則在中國國際經濟貿易仲裁委員會根據該仲裁機構的仲裁程序規則進行仲裁。仲裁決定是終局的,對雙方具有同等約束力。仲裁費用除非仲裁機構另有決定外,均由敗訴一方負擔。仲裁也可在雙方同意的第三國進行。
(18)買方在開給售方的信用證上請填注本確認書號碼。
(19)其它條款:賣方:買方:
2. sales contract
whole doc.
no: date: for account of:
indent no:
this contract is made by and between the sellers and the buyers; whereby the sellers agree to sell and the buyers agree to buy the undermentioned goods according to the terms and conditions stipulated below and overleaf:
(1) names of commodity (ies) and specification(s)
(2) quantity
(3) unit price
(4) amount total: __________% more or less allowed
(5) packing:
(6) port of loading:
(7) port of destination:
(8) shipping marks:
(9) time of shipment: within ____________________days after receipt of l/c, allowing transhipment and partial shipment.
(10) terms of payment: by 100% confirmed, irrevocable and sight letter of credit to remain valid for negotiation in china until the 15th day after shipment.
(11) insurance: covers all risks and war risks only as per the clauses of the people's insurance company of china for 110% of the invoice value. to be effected by the buyer.
(12) the buyer shall establish the covering letter of credit before _________; failing which, the seller reserves the right to rescind this sales contract without further notice, or to accept whole or any part of this sales contract, non-fulfilled by the buyer, of to lodge claim for direct losses sustained, if any共16頁,當前第2頁12345678910111213141516
(13) documents: the sellers shall present to the negotiating bank, clean on board bill of lading, invoice, quality certificate issued by the china commodity inspection bureau or the manufacturers, survey report on quantity/weight issued by the china commodity inspection bureau, and transferable insurance policy or insurance certificate when this contract is made on cif basis.
(14) for this contract signed on cif basis, the premium should be 110% of invoice value. all risks insured should be included within this contract. if the buyer asks to increase the insurance premium or scope of risks, he should get the permission of the seller before time of loading, and all the charges thus incurred should be borne by the buyer.
(15) quality/quantity discrepancy; in case of quality discrepancy, claim should be filed by the buyer within 30 days after the arrival of the goods at port of destination; while for quantity discrepancy, claim should be filed by the buyer within 15 days after the arrival of the goods at port of destination. it is understood that the seller shall not be liable for any discrepancy of the goods shipped due to causes for which the insurance company, shipping company, other transportation organizations and/or post office are liable.
(16) the seller shall not be held liable for failure or delay in delivery of the entire lot or a portion of the goods under this sales contract in consequence of any force majeure incidents.
(17) arbitration: all disputes in connection with this contract or the execution thereof shall be settled friendly through negotiations. in case no settlement can be reached, the case may then be submitted for arbitration to china international economic and trade arbitration commission in accordance with the provisional rules of procedures promulgated by the said arbitration commission. the arbitration shall take place in beijing and the decision of the arbitration commission shall be final and binding upon both parties; neither party shall seek recourse to a law court nor other authorities to appeal for revision of the decision. arbitration fee shall be borne by the losing party. or arbitration may be settled in the third country mutually agreed upon by both parties.
(18) the buyer is requested always to quote the number of the sales contract in the letter of credit to be opened in favour of the seller.
(19) other conditions:
seller: buyer:
葳蕤
XX-3-24 14:25:00
外貿銷售中英文合同
外貿合同contract
編號: no:
日期: date :共16頁,當前第3頁12345678910111213141516
簽約地點: signed at:
賣方:sellers:
地址:address: 郵政編碼:postal code:
電話:tel: 傳真:fax:
買方:buyers:
地址:address: 郵政編碼:postal code:
電話:tel: 傳真:fax:
買賣雙方同意按下列條款由賣方出售,買方購進下列貨物:
the sellers agrees to sell and the buyer agrees to buy the undermentioned goods on the terms and conditions stated below.
1 貨號 article no.
2 品名及規格 description&specification
3 數量 quantity
4 單價 unit price
5 總值:
數量及總值均有_____%的增減,由賣方決定。
total amount
with _____% more or less both in amount and quantity allowed at the sellers option.
6 生產國和制造廠家 country of origin and manufacturer
7包裝: packing:
8 嘜頭: shipping marks:
9 裝運期限:time of shipment:
10裝運口岸:port of loading:
11目的口岸:port of destination:
12保險:由賣方按發票全額110%投保至_____為止的_____險。
insurance: to be effected by buyers for 110% of full invoice value covering _____ up to _____ only.
13付款條件:
買方須于_____年_____月_____日將保兌的,不可撤銷的,可轉讓可分割的即期信用證開到賣方。 信用證議付有效期延至上列裝運期后15天在中國到期,該信用證中必須注明允許分運及轉運。
payment:
by confirmed, irrevocable, transferable and divisible l/c to be available by sight draft to reach the sellers before ___/___/_____ and to remain valid for ingotiation in china until 15 days after the aforesaid time of shipment. tje l/c must specify that transhipment and partial shipments are allowed.
14單據:documents:
15裝運條件:terms of shipment:
16品質與數量、重量的異義與索賠:quality/quantity discrepancy and claim:
17人力不可抗拒因素:
由于水災、火災、地震、干旱、戰爭或協議一方無法預見、控制、避免和克服的其他事件導致不能或暫時不能全部或部分履行本協議,該方不負責任。但是,受不可抗力事件影響的一方須盡快將發生的事件通知另一方,并在不可抗力事件發生15天內將有關機構出具的不可抗力事件的證明寄交對方。
force majeure:
either party shall not be held responsible for failure or delay to perform all or any part of this agreement due to flood, fire, earthquake, draught, war or any other events which could not be predicted, controlled, avoided or overcome by the relative party. however, the party affected by the event of force majeure shall inform the other party of its occurrence in writing as soon as possible and thereafter send a certificate of the event issued by the relevant authorities to the other party within 15 days after its occurrence.
18仲裁:
在履行協議過程中,如產生爭議,雙方應友好協商解決。若通過友好協商未能達成協議,則提交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對外貿易仲裁委員會,根據該會仲裁程序暫行規定進行仲裁。該委員會決定是終局的,對雙方均有約束力。仲裁費用,除另有規定外,由敗訴一方負擔。5678910111213141516
arbitration
all disputes arising from the execution of this agreement shall be settled through friendly consultations. in case no settlement can be reached, the case in dispute shall then be submitted to the foreign trad arbitration commission of the china council for the promotion of international trade for arbitration in accordance with its provisional rules of procedure. the decesion made by this commission shall be regarded as final and binding upon both parties. arbitration fees shall be borne by the losing party, unless otherwise awarded.
19備注:remark:
賣方: sellers: 買方:buyers:
簽字:signature: 簽字: signature:
葳蕤
XX-3-24 14:25:00
補償貿易購銷合同樣本
補償貿易購銷合同
全文
本合同于__年__月__日在__簽訂。
中國___公司(簡稱甲方)和_國___公司(簡稱乙方)經雙方友好協商,在平等
互利基礎上,同意簽訂如下合同:
第一條 甲方同意從__年__月份起至__年__月底止,分期分批向乙方提品
__套(件),計總值__萬美元。
品號品名:
規格:
數量:
單價:
交貨日期:
第一期:
第二期:
第三期:
目的口岸:
支付辦法:
包裝:
其他:
1.甲方每次交貨時,將出運的品名、規格、數量、金額、船名等在
___小時前電告乙方。出運后,將全套正本貨運單據:全套潔凈裝
船提單(正本__份,副本__份);發票(正本___份,副本___
份);包裝單;產地證明書;質量檢驗證書,由甲方直接寄給乙方的議
付銀行。同時,由甲方將上述單據的副本__份,分別寄給乙方或乙
方的人。
2.乙方同意在__產品中,接受甲方次品不超過__%。次品
價格,雙方根據質量情況,另行協商確定。
3.其他條款根據中國_進出口總公司對_國出口商品合同規
定。 第二條 乙方同意自__年__月起至__年__月底止,提供__機器__臺,準備
設備_臺,以及測試儀器__臺,附配件__套等,計總值__萬美元。(各種設備的名稱
、型號、臺數、價值齊全)
交貨期:
1.__機器,___年__月交貨。
2.__機器,___年__月交貨。
3.其他設備,___年__月交貨。
目的口岸:
支付辦法:
包裝:
其他:乙方在發運設備時,應先將發運的設備型號、名稱、件數、金額、重量、體積等
電告甲方。發運后,應將全套潔凈的裝船正本提單;發票;包裝單;產地證明書;產品質量
檢驗合格證書;有關設備詳細的技術圖紙和安裝、使用、操作等說明書寄送甲方。為便于甲
方做好準備工作,乙方同意在___年__月底前,先將各機全套圖紙(包括基礎圖)寄交
甲方。 第三條 本合同在執行過程中,如發生爭議,由雙方友好協商解決,協商不成時,可提
交_國___仲裁機構仲裁,仲裁裁決對雙方都有約束力。
第四條 本合同如有未盡事宜,由雙方協商同意后修改之。
第五條 在本合同執行期間,如發生人力不可抗拒的事件,甲乙雙方均不承擔賠償責任共16頁,當前第5頁12345678910111213141516
。但各方應立即把上述情況的發生通知對方,說明情勢并預計持續時間的長短,以便對方采
取相應措施。
第六條 本合同以中、_文書寫,兩種文體具有同等效力。自合同簽字之日起生效。
甲方:
中國__公司代表
(簽字)
乙方:
_國__公司代表
(簽字)
見證人:
中國___律師事務所律師
(簽字)
頒布單位: 國家工商管理局經濟合同司
頒布日期:
葳蕤
XX-3-24 14:26:00
融資租賃合同
出租人(甲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地 址:____________ 郵碼:____________ 電話:____________
法定代表人:____________ 職務:____________
承租人(乙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地 址:____________ 郵碼:____________ 電話:____________
法定代表人:____________ 職務:____________
甲乙雙方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之規定,經協商一致,自愿簽訂本融資租賃合同(以下簡稱本合同)。
本合同一經簽訂,在法律上對甲乙雙方均有約束力。
第一條 租賃物名稱
租賃物,是指乙方自行選定的以租用、留購為目的,甲方融資購買的第 號購買合同項下的技術設備。
第二條 租賃物的購買
1.乙方以租用、留購為目的,以融資租賃方式向甲方承租租賃物;甲方根據乙方的上述目的為其融資購買租賃物。
2.乙方須向甲方提供甲方認為必要的各種批準文件及擔保函。
3.乙方根據自己的需要選定租賃物及賣主和制造廠家,并與甲方一直參加訂貨談判;在甲方主持下,乙方自行與賣主商定租賃物的名稱、規格、型號、數量、質量、技術標準、技術服務及設備的品質保證等購買合同中的技術設備條款;甲乙雙方與賣主共同商定價格、交貨期、支付方式等購買合同中的商務條款;甲方以買主身份主簽,乙方以承租人身份附簽第 號購買合同。
4.甲方應負責籌措購買租賃物所需的資金,并根據購買合同規定辦理進口許可證,履行支付定金、開立信用證、租船訂艙、投保、結算等項義務。
5.乙方負擔購買租賃物應繳納的海關關稅、其他稅款和銀行開立信用證等國內費用。甲方墊付的銀行開證費,乙方應在甲方指定的日期內,將款額及應付的利息給甲方。人民幣計息辦法按中國人民銀行的規定辦理。
第三條 租賃物的交貨
1.甲方支付貨款并取得提貨單后,將提單掛號寄送乙方即為完成向乙方交貨。乙方應憑單在到貨港(目的港)接貨。乙方不得以任何理由拒收貨物。
2.租賃物到達到貨港后,由甲方運輸人(外運公司)或乙方自行辦理報關、提貨手續。提貨后,乙方自負保管責任。如乙方不能及時繳納關稅等款項或辦理提貨手續所造成的損失,由乙方負擔。
3.因不可抗及延遲運輸、卸貨、報關等不屬于甲方原因而造成的租賃物的延遲交貨或不能交貨,甲方不負責任。
4.租賃物由乙方根據購買合同的規定進行商檢,并將商檢結果于商檢后10日內書面通告甲方。
5.如賣主延遲交貨,租賃物的規格、型號、數量、質量、技術標準等與購買合同規定的內容不符或在購買合同保證期內發生質量問題,均按購買合同規定由賣主負責。乙方不得向甲方追索。
6.乙方若因前款原因遭受損害,乙方應提供有關證據及索賠或仲裁方案,甲方根據乙方的要求向賣方索賠或提出仲裁。索賠、仲裁的結果及發生的全部費用,均由乙方承擔。共16頁,當前第6頁12345678910111213141516
7.不論發生上述何種情況,不免除乙方按期支付租金的義務。
第四條 合同期限和還租期限
1.本合同期限,指從本合同生效之日至甲方收到乙方所有租金和應付的一切款項后出具租賃物所有權轉移證明書之日。
2.還租期限,指從還租期限起算日(以《到貨通知單》上注明的租賃物運抵到貨港日期為準)至最后一期租金應付日。
第五條 租金
1.甲方為乙方融資購買租賃物,乙方承租租賃物件須付租金給甲方。
2.租金是購買租賃物的成本與租賃費之和。
成本是甲方為乙方購買租賃物和乙方交貨所支付的貨款、運費、保險費(含財產保險)及雙方一致同意計入成本的費用與租前息(甲方支付上述費用從其支付或實際負擔日起還租期限起算日止所產生的利息總金額)之和。
計算租金的租賃費率由國際金融市場浮動利率和籌資手續費、風險費率及甲方應得的合理利差(后三項為不變量)兩部分組成。簽訂本合同之日確定的租賃費率為本合同的暫定租賃費率。開立信用證之日確定的租賃費率為合同的固定租賃費率,在還租期內固定不變,外匯計息方法按中國銀行的規定辦理。
3.《租金概算表》為甲乙雙方簽訂本合同時的財務預算表,其租金根據概算成本和暫定租賃費率計算,具有暫時性。本合同的暫定租賃費率為(貨幣:____ )____ /年。
4.《實際應付租金通知書》,為乙方償還甲方租金的依據,根據實際成本和還租期限內的固定租賃費率計算。計算實際成本時,如甲方支付貨款的貨幣與本合同貨幣不同時,按甲方實際兌換的匯率折成本合同的貨幣計算。租前息按固定租賃費率計算。
5.實際成本核算完畢后,甲方向乙方發出《實際應付租金通知書》。除計算錯誤外,乙方同意不論租賃物件使用與否,都以該通知書中載明的日期、金額、幣種等向甲方支付租金。
6.如乙方提前償還租金,需提前30天同甲方協商,甲方同意后,方可提前償還租金,但須加收二個月利息。
如乙方未按期支付租金,應繳納遲延利息,延付一個月內按原固定租賃費率的130%計收;一個月后,每超過一天加收欠租金額的萬分之五罰息。
第六條 服務費和保證金
1.乙方在購買合同簽訂日后15天內,向甲方交付________元,作為付給甲方的服務費。
2.乙方按《租金概算表》(10)的規定,在購買合同簽訂日后15天內交付甲方保證金。保證金不計利息,在第一期租金到期時,自動抵作該期租金的全部或部分。
3.如因乙方未及時支付保證金和服務費致使購買合同不能執行所造成的損失由乙方負責。
第七條 租賃物的所有權和使用權
1.在本合同期限內,租賃物的所有權屬于甲方。乙方除非征得甲方的書面同意,不得有轉讓、轉租、抵押租賃物或將其投資給第三者或其他任何侵犯租賃物所有權的行為,也不得將租賃物遷離《租金概算表》中所記載的設置場所或允許他人使用。
2.在本合同期限內,租賃物的使用權屬于乙方。如任何第三者由于甲方的原因對租賃物主張任何權利,概由甲方負責。乙方的使用權,不得因此受到影響。
3.在本合同期限內,乙方負責租賃物維修、保養并承擔其全部費用。甲方有權在其認為適當的時候,檢查租賃物的使用和保養情況,乙方對甲方的檢查應提供方便。如果需要,租賃物維修保養合同由乙方與賣主或原制造廠家簽訂,或由甲方代乙方與賣主或原制造廠家簽訂,或由甲方代乙方與賣主或原制造廠家簽訂。如需更換租賃物的零件,在未得到甲方書面同意時,只能用其原制造廠提供的零件更換。共16頁,當前第7頁12345678910111213141516
4.因租賃物本身及其設置、保管、使用及租金的交付所發生的一切費用、稅款(甲方應繳納的利潤所得稅除外)由乙方負擔。
5.因租賃物本身及其設置、保管、使用等原因致使第三者遭受損害時,乙方應負賠償責任。
第八條 租賃物的滅失及毀損
1.在本合同期限內,乙方承擔租賃物滅失或毀損的風險。
2.如租賃物滅失或毀損,乙方應立即通知甲方,甲方可選擇下列方式之一,由乙方負責處理并負擔一切費用。
①將租賃物復原或修理至可正常使用之狀態;
②更換與租賃物同等狀態和性能的物件。
3.租賃物滅失或毀損至無法修理的程度時,乙方應按《實際應付租金通知書》中記載的損失賠償金額,賠償給甲方。當乙方將損失賠償金額及其他應付的款項繳納給甲方時,按本合同第十三條辦理。
第九條 保險
1.自還租期限起算日開始,甲方以購買合同cif價及本合同規定的幣種對租賃物投保財產險,并使之在還租期限內持續有效。保險費由乙方負擔,計入實際成本。
2.事故發生后,乙方須立即通知甲方,并提供一切必要的文件,以便甲方領取保險金。
3.甲方將取得的保險金,根據與乙方商定的下述原則之一辦理:
①作為第八條第2款第①項或第②項所需費用的支付;
②作為第八條第3款及其他乙方應付給甲方的款項。
保險金不足以支付上述之一的款項時,由乙補足。
第十條 違反本合同
1.如甲方未能履行本合同第二條第4款所規定的義務造成賣主逾期交付租賃物,甲方購買租賃所支付款項在逾期期間所發生的利息由甲方承擔。
2.如乙方不支付租金或違反本合同其他條款,甲方有權要求乙方即時付清租金和其他費用,或收回租賃物自行處置,所得款項抵作乙方應付租金及遲延利息,不足部分應由乙方賠償。雖然甲方采取前述措施,并不因之免除本合同規定的乙方其他義務。
第十一條 甲方權利的轉讓和抵押
本合同期內,甲方有權將本合同賦與甲方全部或部分權利轉讓給第三者,或提供租賃物作為抵押,但不得影響乙方在本合同項下的權利和義務。
第十二條 重大變故的處理
1.乙方如發生關閉、停產、合并、分立、破產等情況,須立即通知甲方,甲方可立即采取本合同第十條規定的措施。
2.乙方和擔保人的法定地址、法定代表人等發生變化,不影響本合同的執行,但乙方和擔保人應立即書面通知甲方。
第十三條 租賃物所有權的轉移
乙方向甲方付清全部租金及其他款項,并再向甲方支付租賃物的殘值____元(人民幣)后,由甲方向乙方出據租賃物所有權轉移證明書,租賃物的所有權即轉歸乙方所有。
第十四條 擔保
乙方委托為本合同乙方的擔保人,擔保人向甲方出具不可撤銷的租金擔保函。詳見本合同附件二。
乙方負責將本合同復印件轉交擔保人。
第十五條 爭議的解決
有關本合同的一切爭議,甲乙雙方首先應根據本合同規定的內容協商解決,如協商不能解決時,采取下列方式:
1.向____ 市合同仲裁委員會提起仲裁;
2.向____ 市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第十六條 合同的修改和補充
凡對本合同進行修改、補充或變更,須以書面形式經雙方法定代表人或授權的委托人簽字后生效,并作為本合同的組成部分,同原合同具有同等效力。共16頁,當前第8頁12345678910111213141516
第十七條 本合同必不可少的附件
1.融資租賃委托書 2.不可撤銷的租金擔保函 3.購買合同 4.《租金概算表》 5.《實際應付租金通知書》 6.乙方提供的批準文件和證明材料
第十八條 本合同的生效
本合同經甲乙雙方法定代表人或由其授權的委托人簽字后生效。本合同正式一式二份,甲乙雙方各執一份。
甲 方:____________________
代表人:________________
____年____月____日
乙 方:____________________
代表人:________________
____年____月____日
葳蕤
XX-3-24 14:27:00
抵押借款合同
貸款抵押人(以下簡稱甲方):____________
法定代表人:________ 職務:____
地 址:________ 郵碼:____ 電話:____
貸款抵押權人(以下簡稱乙方):____________
法定代表人:________ 職務:____
地 址:________ 郵碼:____ 電話:____
甲方因生產需要,向乙方申請貸款作為____ 資金。雙方經協商一致同意,在甲方以其所有的____ (以下簡稱甲方抵押物),作為貸款抵押物抵押給乙方的條件下,由乙方提供雙方商定的貸款額給甲方。在貸款期限內,甲方擁有抵押物的使用權,在甲方還清貸款本息前,乙方擁有抵押物的所有權。為此,特訂立本合同:
第一條 貸款內容
1.貸款總金額:____ 元整。
2.貸款用途:本貸款只能用于____ 的需要,不得挪作他用,更不得使用貸款進行違法活動。
3.貸款期限:
在上述貸款總金額內,本貸款可分期、分筆周轉審貸。因此,各期貸款的金額、期限,由雙方分別商定,從第二期貸款起,必須有雙方及雙方法定代表簽字蓋章的新的抵押貸款合同,并將其中的一份送交____ 市公證處公證,作為本合同的組成部分,與本合同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第一期貸款期限為:____ 個月,即自____ 年____ 月____ 日起,至____ 年____ 月____ 日止。
4.貸款利率:本貸款利率及計息方法,按照中國____ 銀行的規定執行。
5.貸款的支取:
(各期貸款是一次還是分次提取,由雙方商定)甲方每次提款應提前____ 天通知乙方,并經乙方的信貸部門審查認可方可使用。
第一期貸款____ 次提取。
6.貸款的償還
甲方保證在各期合同規定的貸款期限內按期主動還本付息。甲方歸還本貸款的資金來源為本公司生產、經營及其他收入。如甲方要求用其他來源歸還貸款,須經乙方同意。
第一期貸款最后還款日為____ 年____ 月____ 日。
7.本合同在乙方同意甲方延遲還款的情況下繼續有效。
第二條 抵押物事項
1.抵押物名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制造廠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型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件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單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置放地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抵押物發票總金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抵押期限:____ 年(或為:自本貸款合同生效之日起至甲方還清乙方與本合同有關的全部貸款本息為止)。
第三條 甲乙雙方的義務
(一)乙方的義務:
1.對甲方交來抵押物契據證件要妥善保管,不得遺失、損毀。
2.在甲方到期還清貸款后,將抵押物的全部契據、證件完整交還甲方。
(二)甲方的義務:
1.應嚴格按照合同規定時間主動還本付息。共16頁,當前第9頁12345678910111213141516
2.保證在抵押期間抵押物不受甲方破產、資產分割、轉讓的影響,如乙方發現甲方抵押物有違反本條款的情節,乙方通知甲方當即改正或可終止本合同貸款,并追償已貸出的全部貸款本息。
3.甲方應合理使用作為抵押物的____ ,并負責抵押物的經營、維修、保養及有關稅賦等費用。
4.甲方因故意或過失造成抵押物毀損,應在15天內向乙方提供新的抵押物,若甲方無法提供新的抵押物或擔保時,乙方有權相應減少貸款額度,或解除本合同,追償已貸出的貸款本息。
5.甲方未經乙方同意不得將抵押物出租、出售、轉讓、再抵押或以其他方式處分。
6.抵押物由甲方向保險公司____ 投保,以乙方為保險受益人,并將保險單交乙方保管,保險費由甲方承擔。投保的抵押物由于不可抗力遭受損失,乙方有權從保險公司的賠償金中收回抵押人應當償還的貸款本息。
第四條 違約責任
1.乙方如因本身責任不按合同規定支付貸款,給甲方造成經濟上的損失,乙方應負責違約責任。
2.甲方如未按貸款合同規定使用貸款,一經發現,乙方有權提前收回部分或全部貸款,并對挪用貸款部分在原貸款利率的基礎上加收____ %的罰息。
3.甲方如不按期付息還本,或有其他違約行為,乙方有權停止貸款,并要求甲方提前歸還已貸的本息。乙方有權從甲方在任何銀行開立的帳戶內扣收,并從過期之日起,對逾期貸款部分按借款利率加收____ %的利息。
4.甲方如不按期付息還本,乙方亦可向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申請拍賣抵押物,用于抵償貸款本息,若有不足抵償部分,乙方仍有權向甲方追償。直至甲方還清乙方全部貸款本息為止。
第五條 其他規定
1.發生下列情況之一時,乙方有權停止發放貸款并立即或即期收回已經發放的貸款。
(1)甲方向乙方提供情況、報表和各項資料不真實。
(2)甲方與第三者發生訴訟,無力向乙方償付貸款本息。
(3)甲方的資產總額不足抵償其負債總額。
(4)甲方的保證人違反或失去合同書中規定的條件。
2.乙方有權檢查、監督貸款的使用情況,甲方應向乙方提供有關報表和資料。
3.甲方或乙方任何一方要求變更合同或本合同中的某一項條款,須在事前以書面形式通知對方,在雙方達成協議前,本合同中的各項條款仍然有效。
4.甲方提供的借款申請書,借款憑證,用款和還款計劃及與合同有關的其他書面材料,均作為本合同的組成部分,與本合同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第六條 有關本合同的費用承擔:
有關抵押的估計、登記、證明等一切費用均由甲方負責。
第七條 本合同生效條件:
本合同系經____ 市公證處公證并依法賦予強制執行效力的債權文書,甲、乙雙方如任何一方不履行,對方當事人可根據《民訴法》第一百六十八條規定,直接向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申請執行。
本合同自公證書簽發之日起生效,公證費由甲方承擔。
第八條 爭議的解決:
本合同遵守中華人民共國的法律、法規,若發生爭議:
1.發生爭議雙方協商解決;
2.協商不成,請有關部門調解;
3.調解不成,向____ 人民法院起訴。
本合同一式三份,甲、乙雙方各執一份,公證處留存一份。
甲 方:____________(章)
代表人:____________
銀行及帳號:________共16頁,當前第10頁12345678910111213141516
乙 方:____________(章)
代表人:____________
銀行及帳號:________
訂立時間____年____月____日
葳蕤
XX-3-24 14:28:00
擔保借款合同
貸款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銀行;
法定代表人:________ 職務:____
地 址:________ 郵碼:____ 電話:____
借款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法定代表人:________ 職務:____
地 址:________ 郵碼:____ 電話:____
擔保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法定代表人:________ 職務:____
地 址:________ 郵碼:____ 電話:____
三方經過充分協商,特簽訂本合同。
第一條自____ 年____ 月____ 日至____ 年____ 月____ 日,由貸款方提供借款方____ 貸款____ 元。借款、還款計劃如下:
分期借款計劃 分期還款計劃
日期金額利率用途日期 借款本金
第二條 貸款方應按期、按額向借款方提供貸款,否則,應按違約數額和延期天數,付給借款方違約金,違約全數額的計算,與逾期貸款罰息同。
第三條 貸款利率,按銀行貸款現行利率計息。如遇調整,按調整的新利率和計息辦法計算。
第四條 借款方應按協議使用貸款,不得轉移用途。否則,貸款方有權停止發放新貸款,直至收回已發放的貸款。
第五條 借款方如不按規定時間、額度用款,要付給貸款方違約金。違約金按借款額度、天數,按借款利率的50%計算。
第六條 借款方保證按借款契約所訂期限歸還貸款本息。如需延期,借款方至遲在貸款到期前三天,提出延期申請,經貸款方同意,辦理延期手續,但延期最長不得超過原訂期限的一半,貸款方未同意延期或未辦理延期手續的逾期貸款,加收罰息。
第七條 借款方的借款由擔保人用____________ 作擔保。
第八條 貸款到期后一個月,如借款方不按期歸還本息時,由擔保單位(或擔保人)負責為借款方償還本息和逾期罰息。
第九條 補充條款
第十條 本合同一式四份,借貸款雙方各持正本一份,擔保方一份,____ 公證處一份。
第十一條 本合同經三方簽字之日起生效。
貸款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章)
代表人:____________
借款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章)
代表人:____________
擔保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章)
代表人:____________
____年____月____日
葳蕤
XX-3-24 14:28:00
國際借款合同
國際借款合同
借款 方:____________
地 址:________________ 電話:____________
方:____________
地 址:________________ 電話:____________
出借 行:____________
地 址:________________ 電話:____________
本借款合同于____ 年____ 月____ 日由借款人________公司(簡稱"借款人"),人________銀行(簡稱"人"),經理人____ 銀行和________銀行(簡稱"出借行"),以及貸款人若干銀行與在簽名頁上列明為銀行的金融機構(合稱"各行",單稱一家為"銀行")簽署。
鑒于借款人提出從銀行借款,各銀行分別地但不連帶地提出向借款人貸款,總額為____ 萬美元,當事人協議如下:
篇5
[關鍵詞]外貿制出口掛靠出口業務
外貿出口業務可簡單地劃分為兩大類:自營出口和出口。在國際貿易中,出口是普遍采用的貿易方式。即使是在發達國家,業務也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在我國外貿行業體制改革的現時外貿企業實踐中,真正的出口業務并不多見,相反,卻存在著大量特殊形式的出口,稱為“掛靠出口業務”,這些業務,即不是嚴格意義上業務,也非傳統自營出口業務,因此,文章對掛靠出口業務中的存在的一些問題和形成原因加以探討。
一、掛靠出口業務的主要流程和業務特點
1.掛靠出口業務流程。首先,由掛靠人找好國外客戶,并與之談妥出口業務的各項條件;然后又聯系了生產廠家,確定了收購貨源的各項條件;然后與外貿企業單獨協議,對手續費或費等予以約定。第二,掛靠人讓外貿企業分別與國內生產企業簽訂形式上的《出口商品供貨合同》和與外商簽訂形式上的《外銷出口合同》,國內生產企業直接向外貿公司開具增值稅發票,由外貿公司辦理退稅手續。第三,掛靠人根據需要,安排、指揮外貿公司支付國內生產廠家貨款的時間和金額,以及出口業務中各種費用支付的時間和金額。第四,以某種事先的約定方式,將扣除費后的出口業務利潤和退稅款轉到掛靠人名下。
2.掛靠出口業務特點。從上述“外貿”業務的過程不難看出,該類業務操作所反映出的關系是較為復雜的。掛靠人是出口業務幕后真正的控制人,外貿公司是名義上的操作人,的實質,自營的形式。
為什么一項非常明顯的出口業務要做得如此復雜呢?關鍵問題在于出口退稅。國家規定,出口應由委托方辦理退稅手續并享有退稅的利益,方不能辦理退稅。而大多數的掛靠人根本沒有開具增值稅發票的資格,而他們又想獲取退稅的好處。于是,就讓外貿企業與國內生產企業簽訂形式上的《出口商品供貨合同》,國內生產企業直接向外貿公司開具增值稅發票,由外貿公司辦理退稅手續,再將退稅款轉到掛靠人名下。一項原本應為“”的業務,在實際操作中卻變成了外貿公司完全的“自營”方式。
二、特殊出口業務形成的原因
掛靠出口業務最早產生于從專業外貿公司游離出來的外貿個體戶,當時一方面,由于外貿公司因體制僵化、經營呆板,包袱沉重,經營日趨艱難,缺乏吸引力,另一方面,在市場經濟的影響和巨額利潤的誘惑下,外銷業務員覺得自己在國有企業干吃了大虧,“辛辛苦苦十幾年,不如自己干半年”,紛紛將公司業務轉成個人掌控,但當時因外貿經營門檻太高,一般無法取得進出口權,所以,有的名為公司職工,實際將業務在外掛靠,個人牟取利益;有的干脆辭職,將業務帶走,掛靠某個公司單干,當時公司即使采取再優惠的政策,也不可能讓業務員將一單業務利潤的99%甚至更多拿走,而在外掛靠,只需交給外貿公司1%甚至千分之幾的費,則可以輕松將其余利潤全部拿走。
對外貿公司來說,業務員將業務紛紛帶走,經營就更加如履薄冰,不得不靠進出口權這塊無形資產來開拓業務,手續費降至千分之幾,甚至有的不要費,有的還代墊貨款或退稅款,目的是上進出口規模,從某種意義上講,規模也是一種效益,如:有了一定規模才能評為重點出口企業,就能享受各種優惠政策,這些會促使更多的人上門。所以,就有了甘心情愿“為他人做嫁衣裳”的企業,也就有了“真假自營”的現象。
雖然2004年頒布了《對外貿易經營者備案登記辦法》,外貿經營權的獲取由審批制全面轉為登記制,外貿經營門檻大幅降低,獲得進出口自營權的生產企業快速增長,但是掛靠業務依然有存在和發展的空間,并且還十分活躍。究其原因有以下幾個方面:
(1)外貿進出口經營權從登記制變為備案制,明確規定個人可以進行外貿進出口業務,但是,出口退稅政策卻沒有大的改變,仍然要求個人只有注冊為個體工商戶、個人獨資企業或合伙企業,且必須是一般納稅人,在進行稅務登記后才能辦理出口退稅,實際工作中操作較困難。(2)出口量較小的情況下,重置外貿功能所支出的成本可能比外貿企業的費還高,其經濟效益不一定高于通過委托外貿企業出口的方式。海關、商檢局、外管局、商務廳、技術監督局、工商局、稅務局、商會等各個管理部門的注冊、年審、培訓、稽查、軟件、會費,一樣也不能少,這方面的費用每年估計大約在5萬元左右。如:加入任何一家商會(五大進出口商會)的注冊費是8000元,以后每年的年會費根據上年的實際進出口額收費,最低收費是4000元。不加入商會,企業就無法參加廣交會,就不能出口某些商品。再如:各部門年檢時,又要求出具由會計師事務所出具的年審報告,而取得這樣一份報告至少也要3000元。各部門不僅要求有經過專門培訓、持證上崗的專業人員,如加工貿易申報員,核銷員、退稅員、辦稅員,還要購買各種申報軟件等等,每項費用少則幾百,多則幾千。(3)企業在國際溝通方面具有相對優勢,熟悉外貿運作流程、國際貿易慣例和海外市場,這些優勢是在長期實踐中積累的,并非短時間內可以獲得。而相當部分的擁有外貿經營權個體企業直接出口時才發現遇到的種種客觀困難所耗費的精力與財力比預想的要大的多,而借助大型外貿公司的知名度和商業信用,以及熟練的業務技能,可得到優惠便利,節省辦公費用,騰出更多精力和時間去開發客戶和貨源。在這種情況下,掛靠者甚至在自己家中用一臺電腦即可完成外貿交易。這種自由的SOHO(small-homeoffice-home)方式頗受有經驗的外貿人的歡迎。
三、特殊出口業務存在的問題
表面看來,掛靠出口對雙方都有利,掛靠人利用外貿企業的信譽、經營資格謀求更多的利益;外貿企業從掛靠人的經營活動中取得一定利益。但仔細分析便會發現其實雙方享受的權利與承擔的風險是不對等的。被掛靠外貿企業只享有收取相對較小數額收益的權利,但卻承擔了相當大的風險,體現在:
1.以外貿企業名義對外簽訂收購及外銷合同,工廠向外貿公司開具發票,外貿辦理退稅,在法律上證明外貿公司已經收到等額的貨物,必須履行支付等額貨款的義務。若發生外商不支付外匯、掛靠人員將資金境外轉移、工廠貨物有問題等無法履行等情況時,外貿企業就會陷入法律糾紛,打起官司來外貿公司必輸無疑。無數例子已經證明而且一直在證明這點。
2.增值稅發票產生的風險。從上述掛靠業務的流程可以清晰的看出,掛靠人是真正的操盤手,外貿企業只能從發票上看到工廠名稱、產品的名稱,不知道工廠的情況,更不知道貨物是不是該工廠生產的,若這期間有代開、虛開增值稅發票、購買假發票等行為,將給外貿企業帶來巨大危害。
3.出口退稅上的風險完全由企業承擔。外貿公司只做外銷單據,從不跟外商聯系,典型的不見出口貨物、不見供貨貨主、不見外商,這種“三不見出口業務”,是國家長期以來嚴格禁止的,一經發現要嚴厲處罰。如果辦理出口退稅,單證出現問題,涉嫌騙稅,那么企業就要全部承擔因出口騙稅引起的所有懲罰,情況嚴重,可能停止企業的出口退稅資格,所有應退稅資金成為呆賬,而導致企業崩潰。
4.稅收方面的風險。掛靠業務的利潤和退稅款除費外,全部歸掛靠人,這些所得應該繳納個人所得稅,在實際工作中,掛靠人用尋找搜集來的各種發票(甚至是虛開的發票)、支付假傭金、支付勞務費等花樣繁多的手段將利潤拿走,個人所得以外貿公司各種費用的形式轉化了,偷逃了大量的個人所得稅,外貿公司既有協助他人偷漏所得稅而受到稅務機關處罰的風險,也有不按規定取得發票受到稅務機關罰的風險,另外,外貿公司的費所得,因做成自營,賬面已經顯示不出來,也漏交了營業稅、城建、水、教育費附加,存在被處罰的風險。
5.“掛靠”經營方式雖然不是企業自營業務,但為了拿到出口退稅,必須在形式上符合國家的會計制度和稅收法規的要求,賬面必須按自營業務來進行核算,違反了會計真實性原則,財務賬面所反映的不是經濟業務的實質,外貿企業只是一個票據流轉中心,一臺收匯機器、付款機器、退稅機器,很多財務分析指標失去其真正意義的。
篇6
關鍵詞:出口信用保險;外貿企業;面臨問題
出口信用保險作為國際通行的貿易促進手段,對世界經濟貿易全球化過程的加快起著不可低估的推進作用。據統計,目前全世界擁有出口信用保險機構的國家和地區已超過60個,10%以上的世界貿易總量都是通過出口信用保險承保完成的。一些發達國家出口信用保險的覆蓋率已經達到20%~30%左右,甚至有些國家已達到40%以上。
隨著我國“一帶一路”經濟戰略的實施,目標出口國逐漸轉向新興國家,由于部分國家的財政危機和新興市場國家信用等級的不明確性,使我國出口企業面臨很高的出口收匯風險以及出口信用風險。由此,出口信用保險作為出口風險管理過程中最為重要的管理方式之一,越來越受到出口企業的重視。因此了解出口企業利用出口風險現狀以及投保過程中面臨的問題,提高出口風險投保滲透率,從而擴大外貿出口業績是本研究的目的所在。
一、 我國出口信用保險發展現狀
為了支持我國企業“走出去”,構建開放型經濟新格局,中國信保一直致力于發展海外投資保險和海外租賃保險,打造有國際競爭力的跨國企業,深化與各國的互利合作。2008年經濟危機以來,中國信保滲透率大幅增加(如表1為我國出口信用保險2005年-2015年的滲透率),從2008年的4.4%,增加到2015年的19.17%,一直呈上升趨勢。我國出口信用保險雖然起步較晚,但發展到目前為止,已經超過世界平均15%的水平。即便如此,中國信保的滲透率仍然與某些發達國家存在很大差距,例如法國、德國等發達國家的出口信用保險滲透率已經達到40%左右。這說明我國出口企業國際貿易風險意識還比較淡薄,我國出口信用保險的作用還未充分發揮。
為落實國家十大產業振興規劃及相關產業政策,中國信保確立了機電、高新技術、汽車、輕工、紡織、農產品和醫藥等七大重點支持行業,采取積極的承保政策,承保資源優先向七大重點行業傾斜,引導企業調整出口產品結構。近兩年,除輕工業制品外,其他六大行業的承保金額都有所增加,而輕工業制品的承保金額下降了23.7%。機電產品一直保持我國出口第一大類產品的地位,因此中國信保對機電產品的承保額也是增幅最大,約增加26.3%。中國信保除了支持制造業的出口外,還積極探索對服務貿易出口業務的承保。目前,已經為飛機維修、項目咨詢、芯片測試等出口提供了風險保障。
十幾年來,中國信保實現了較大發展。承保業務范圍覆蓋亞洲、非洲、歐洲、北美洲、拉丁美洲和大洋洲。針對復雜多變的國際貿易形勢,特別是部分外貿企業實力不強、無力接單等問題,中國信保進一步加大對新興產業、自主品牌、自主知識產權等方面的支持力度。在國別的承保上,中國信保在鞏固企業傳統出口市場的同時,持續加大對重點新興市場的支持力度。
二、 我國外貿企業出口信用保險存在的問題
(一)保險種類單一
由于我國出口信用保險制度還不健全,一直采用“統保”方式進行,與發達國家相比,保險種類相對較少。從出口信用保險的擔保業務看,美國的擔保業務分為三種:一是招商展覽會保險。這種保險是在企業參加境外招商會30日后,會議參加費的65%由保險公司支付;二是純粹保險。外貿企業對某國際市場的調查費用,由國家擔保;三是一般保險。出口企業在開拓市場5年內,都可以享受的一種保險擔保。而我國的擔保業務只有融資擔保和非融資擔保,而且大多數服務于大型企業或大型機電設備出口。可以看出我國出口信用保險種類少且較籠統。
(二)投保費率較高
目前我國出口信用保險費率的制定比較宏觀,分類比較籠統,且相對較高。例如短期出口信用保險費率,法國三年的平均保險費率僅在0.1%-1%之間,而在我國一年短期出口保險費率平均就達到了1.5%。風險較大的國家或地區,保險費率會更高,保險費用越高,參保的企業就越少,出口信用保險滲透率就會更低。較高的保險費率還會增加企業的成本,導致出口商品價格上漲,從而影響企業的國際競爭力。
(三)投保程序復雜
發達國家從申請出口信用保險到保險合同簽訂,平均僅需5天,而我國一般則需要1個月左右,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的出口信用保險投保程序十分繁雜。一方面,申請時間過長,不僅會使外貿企業放棄參保,而且會導致外貿交易錯過最佳時機;另一方面,復雜的申請業務,需要投入大量的物資和人力,必然造成保險費用上升,而且降低了投保業務處理的效率。
(四)信用評價系統未完備
法國的COFACE出口信用保險公司在全世界對63個國家設立了情報聯盟系統以及37個國家信用聯盟系統。法國COFACE利用這兩個系統為企業提供精確的信用評價情報以及風險情報信息。而我國信用評價系統是在2002年開始使用,由于起步較晚,我國信用評價系統還相對落后,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采集情報路徑僅84個,目前為止為企業提供情報信息數量僅約700萬條。這充分說明中國信保信用評價系統與發達國家的差距非常大。
篇7
【關鍵詞】外貿企業;出口;退稅
一、外貿企業出口退稅的程序與步驟
1、下載外貿企業出口退稅申報系統和出口退稅網,安裝后通過系統維護進行企業信息設置。
2、通過退稅系統完成出口明細申報數據的錄入、審核。
3、取得增值稅發票后在發票開票日期30天內,在“發票認證系統”或國稅局進行發票信息認證。
4、通過退稅系統完成進貨明細申報數據的錄入、審核。
5、通過系統中“數據處理”的“進貨出口數量關聯檢查”和“換匯成本檢查”后生成預申報數據。
6、網上預申報和察看預審反饋。
7、在申報系統中錄入單證備案數據。
8、預審通過后,進行正式申報,把預申報數據確認到正式申報數據中。
9、打印出口明細申報表、進貨明細申報表、出口退稅申報匯總表各2份;并生成退稅申報軟盤,軟盤中應該有12個文件,并在生成好的退稅軟盤上寫上企業的名稱和海關代碼。
10、準備退稅申報資料,到退稅科正式申報退稅;企業到退稅機關辦理退稅正式申報,退稅機關審核軟盤及報表和資料合格以后,企業將軟盤和資料及一套退稅申報表交給退稅機關,退稅機關會將一張退稅匯總申報表簽字蓋章后返還給企業。
正式申報退稅即完成。
11、稅款的退還。稅務局得到退稅的批復之后,會將數據上傳到稅網,同時系統自動發送電子郵件。企業看到后,可以到“數據管理”—“退稅批復”欄目中查看。點擊某條批復的數據,顯示注意事項。點擊“下一步”,會顯示“出口貨物稅收退還申請書”的內容,企業應仔細核對開戶行與帳號是否準確,打印3份。根據注意事項的相關內容,在打印出的表單中蓋章,交到退稅科,由退稅機關辦理退稅。
二、外貿企業出口退稅賬務處理
外貿企業收購出口的貨物,在購進時,仍按財政部(93)財會字第83號《關于印發企業執行新稅收條例有關會計處理規定的通知》的有關規定進行會計處理,即應按照專用發票上注明的增值稅額借記“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科目,按照專用發票上記載的應計入采購成本的金額,借記“物資采購”等科目;按照應付或實際支付的金額,貸記“應付賬款”、“應付票據”“銀行存款”等科目。貨物出口銷售后,結轉商品銷售成本時,借記“主營業務成本”科目,貸記“庫存商品”科目;
按照購進時取得的增值稅專用發票上記載的增值稅額與按照《通知》(注,指《國務院關于調低出口退稅率加強出口退稅管理的通知》,下同)規定的退稅率計算的增值稅額的差額,借記“主營業務成本”科目,貸記“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轉出)”科目。
外貿企業按照規定的退稅率計算出應收的出口退稅時,借記“應收出口退稅”科目,貸記“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出口退稅)”科目;收到出口退稅時,借記“銀行存款”科目,貸記“應收出口退稅”科目。
自營出口應稅消費品的外貿企業,應在應稅消費品報關出口后申請出口退稅時,借記“應收出口退稅”科目,貸記“主營業務成本”科目。實際收到應稅消費品退回的稅金,借記“銀行存款”科目,貸記“應收出口退稅”科目。發生退關或退貨而補交已退的消費稅,作相反的會計分錄。
三、外貿企業出口退稅計算及賬務處理
舉例例如:某進出口公司2006年3月購進服裝5000件,增值稅專用發票上注明金額為7.75萬元,出口至美國,離岸價為1.3萬美元(匯率為1美元=8元人民幣),服裝退稅率為13%,試計算該公司當月應退稅額。
應退增值稅稅額=77500×13%=10075(元)轉出增值稅額=13175-10075=3100(元)購進貨物時,借:物資采購
77500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13175貸:銀行存款
90675貨物入庫時,借:庫存商品——庫存出口商品 77500貸:物資采購
77500出口報關銷售時,借:應收賬款104000貸:主營業務收入——出口銷售收入104000結轉商品銷售成本,借:主營業務成本 77500貸:庫存商品77500進項稅額轉出,借:主營業務成本
3100貸: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轉出)
3100計算出應收增值稅退稅款,借:應收出口退稅10075貸: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出口退稅)
10075收到增值稅退稅款時,借:銀行存款
10075貸:應收出口退稅(增值稅)10075綜上可看出,出口貨物退免稅是國際貿易中通常采用的,并為世界各國普遍接受的稅收政策,其目的在于鼓勵各國出口貨物公平競爭。在我國,擁有出口經營權的大致分為生產企業和外貿企業,我國對有出口經營權的外貿企業自營出口或委托其他外貿企業出口貨物,對其增值稅實行免稅并退稅的退稅政策。所謂免稅,就是出口環節免交增值稅,退稅,就是對出口環節之前負擔的增值稅予以退還。退稅政策的本質是出口環節免稅,但是其進項稅可以抵扣。針對外貿企業,出口退稅的具體計算方法采用先征后退的辦法。由于實際稅負并不能達到征收率的水平,國家稅務總局根據不同產品的稅負,制定了不同的退稅率,以實現出口產品的零稅負。
參考文獻
篇8
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進程的加快,特別是入世后,我國面臨的公平貿易形勢日益嚴峻,已經成為制約我國外貿出口的一個瓶頸。主要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一是我國已經成為國外反傾銷的重點目標,截至2004年2月底,共有34個國家和地區對我國出口產品發起反傾銷和保障措施調查共計627起,共涉及我4000多種產品,影響我出口貿易高達180億美元。2000年以來,四川省先后有冷軋板、熱軋板、焊管、釩鐵和生絲、彩電、聚酯切片等7種產品被美國、印度和歐盟反傾銷調查,涉及金額5億美元,居全國前茅,而正在進行的長虹彩電反傾銷案涉案金額多達4.48億美元,是全國最大的反傾銷案之一。二是各種貿易壁壘,特別是技術性貿易壁壘對我影響更加嚴重,且呈現難以應對的趨勢。近年來,我國每年有500多億美元的產品受到技術性貿易壁壘的影響。四川省先后有蜂蜜、蔬菜、豬肉、鹽漬菜等受到限制,金額達數千萬美元。隨著對外貿易的不斷擴大,技術壁壘、通關環節壁壘、檢驗檢疫壁壘、環保壁壘、知識產權壁壘等問題越發明顯。
針對這一嚴峻形勢,以出口重點企業為主的行業商會是重要的應對措施之一。目前,四川省已建立了省絲綢、腸衣、蔬菜等三個商會。這三個商會共有會員260余家,2003年出口合計約3.5億美元,占全省出口總額的10.9%。此外,四川省外經貿廳還積極支持中國機電進出口商會建立了彩電分會,今年還將建立豬肉、磷化工等商會。樂山、德陽、宜賓等市也在積極探索在本地區建立行業商會。
外向型行業商會如何發揮獨特作用?
外向型行業商會可以在哪些方面發揮其獨特的作用呢?通過對溫州等沿海發達地區行業商會的學習和了解,特別是對四川省已建行業商會實踐經驗的總結和思考,行業商會在外經貿事業中的作用可以用概括為擴大出口的新措施,招商引資的新途徑,外經合作的新形式,公平貿易的新平臺,統籌發展的新思路。
調查研究 商會要以科學的發展觀統觀全行業發展,熟悉行業生產經營情況,指導企業合理擴大再生產規模和進行結構調整,避免因盲目上馬而造成的惡性競爭;
橋梁紐帶 商會是政府與企業之間,以及不同企業間的橋梁和紐帶,有上情下達、互通有無的功能;
信息交流 商會不但是信息匯集的結點,同時也是信息交流的平臺。可以通過建立網站、創辦刊物等多種形式,實現信息流通的作用;
宣傳培訓 商會可及時宣傳報道本行業發展的熱點、難點和突破性進展,以及國家有關法律和產業政策,幫助企業了解并掌握最新資訊。同時,可以強化專業培訓,為企業培養復合型人才;
行業自律 通過制定行規行約,商會可加強行業自律,維護企業合法權益,制止不正當競爭行為;
打造品牌,制定行業標準,商會可整合全行業力量,推陳出新,提高產品的質量和檔次;制定行業標準或提出制定標準的建議。
維護權益 在企業遭到反傾銷調查和貿易壁壘限制時,組織企業積極參與應訴;同時,在進口產品對國內產業造成損害時,組織企業參與申訴,保護并促進國內產業的發展。
建立外向型商會的原則與具體措施
行業商會既涉及外貿,又兼有內外貿協調發展的雙重功能,是一項系統工程。有鑒于此,政府有關部門應通力協作,為行業商會的建立和運行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
由于各行業、企業的情況和意向各有不同,建立商會之初,政府既要積極引導,但又不能操之過急,必須等待條件成熟再逐步建立。
在廣泛調查研究的基礎上,盡快出臺一個支持外向型行業商會的辦法,促進其健康發展,并發揮其作用;協助商會做好應對反傾銷和貿易壁壘工作,運用WTO規則,維護行業自身合法權益;與行業商會建立固定的聯系渠道,定期或不定期向商會提供一切必要的貿易信息;在中小企業開拓國際市場資金安排和配額、許可證的分配時,考慮行業商會的意見;積極組織商會會員到國外參展、辦展,開拓國際市場;為會員企業培訓涉外人才。
篇9
關鍵詞:綠色壁壘;出口;對策
一、引言
隨著經濟全球化浪潮的興起和貿易自由化趨勢的發展,以及進口關稅稅率不斷遞減,各國的貿易壁壘的種類和形式發生了變化,綠色壁壘作為一種貿易保護主義新形式應運而生,并具有愈演愈烈之勢。隨著我國對外貿易的發展和加入WTO時間的日益臨近,加強綠色壁壘對我國外貿出口影響及對策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論和現實意義。
二、綠色壁壘對我國外貿出口的影響
當前的綠色壁壘是根據各國國內的環保水平和標準來設置的。發達國家經濟比較發達,資金實力比較雄厚,技術比較先進,環保意識也比較強,環保的水平也比較高,環保標準也就更為嚴格。而我國作為一個發展中國家,經濟發展水平低,缺乏應有的環保技術和資金,環保投入嚴重不足。同時,人們的環保意識不強,國內環保法規與發達國家相比也存在很大差距。因而發達國家所設置的綠色壁壘對我國外貿出口所產生的負面效應遠大于正面效應。其沖擊和影響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對產品競爭力的影響
綠色壁壘在很多場合下,并不表現為對產品市場準入的直接限制,但通過綠色技術標準的設置使我國出口產品成本大為增加,削弱該類產品國際競爭力。我國外貿企業為了獲得國外綠色標志,一方面支付大量的檢驗、測試、評估、購買儀器設備等間接費用;另一方面,發達國家通過對我國出口貨物征收綠色關稅,使這些產品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喪失價格優勢,削弱我國外向型企業國際市場的價格競爭能力[1]。
2.出口產品種類減少
發達國家所設置的綠色壁壘涉及的內容相當廣泛。從橫向上看,涉及我國出口的農產品、食品、機電產品、紡織服裝產品、醫藥品等眾多產品類別;從縱向上看,涉及我國出口產品的生產、加工、包裝以及廢棄后的處理等眾多環節。任何一個品種在任何一個環節如若不能符合壁壘中要求的標準,就會遭到其他國家市場的抵制。而我國的出口產品又很難在短時間內完全符合這些苛刻的標準,所以大批產品會喪失原有的出口份額。有關統計資料表明,我國每年大約有74億美元出口產品因受到綠色壁壘的阻擋而出不去。其中,農產品出口受阻的品種增多,受阻的農產品從蜂蜜到凍雞,進而延伸到整個畜產品和水海產品。2004年8月13日歐盟出臺了《電子垃圾處理法》,該法規涉及了十大類近二十萬種產品,幾乎涵蓋了所有電子信息產品,我國目前出口的電子信息產品中大部分含有6種被限制使用的物質,而絕大多數企業很難在短時間內實現有害物質的替代,達到法規中的產品環保標準。
3.對我國國內市場的影響
由于我們能夠直接拿來作綠色壁壘的環境保護法規、標準很少,環境保護門檻較低,必然造成低標準的外國產品大量涌入,沖擊國內市場。不少國家進口食品的衛生質量低劣,歐洲牛奶二惡英事件與法國洋酒牛血粉事件便深刻地暴露了這個問題。
三、我國打破綠色壁壘的對策
1.加強相關理論學習
應加強相關理論與宣傳部門的人員對主要發達國家和地區的環保法規、技術標準、限制措施等綠色壁壘的系統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并預測其發展變化的趨勢。在此基礎上加強對綠色壁壘及相關知識的全方位立體性宣傳介紹,使全社會特別是外貿企業或準備從事外貿的企業及為外貿提供貨源的地方政府和企業,在環保和環保的投入上增強自覺性和緊迫性的意識,樹立綠色觀念,為打破綠色壁壘創造寬松的社會文化環境。這是打破綠色壁壘的前提和基礎[2]。
2.建立健全環保法律法規,強化環保執法的力度
環境保護本身是一個社會性的問題,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問題和利益。要使我國的環境問題得到有效控制,同時增強我國綠色產業的國際競爭力,使綠色產品和技術走出國門,必須加強政府宏觀調控的力度,從財政稅收、信貸等方面大力扶持那些科技含量高、附加值大、能耗低、污染少的產品和產業的出口,而對不符合環境保護要求,技術水平低,資金利用率低,污染較嚴重的產品或產業加大懲處力度,并根據其實際情況,實行關、停、并、轉、遷,使企業既有來自于經濟利益方面的動力,又有來自于行政、經濟和法律方面的壓力。這是我國政府在打破國際貿易綠色壁壘,促進我國外貿出口的當務之急。
3.實行綠色營銷策略
企業一方面要適應國際市場綠色消費的潮流,另一方面要考慮到企業利益、社會利益的統一,短期利益、長遠利益的統一,承擔更多的社會責任,樹立良好的形象。從保護環境、反對污染、充分利用資源的角度出發,通過市場調查、產品開發、產品定價和分銷以及售后
服務等一系列經營活動,滿足消費者的綠色需求,實現自身盈利。除了要在經營管理的全過程中實現綠色化之外,還要通過公共關系活動向公眾宣傳企業的綠色信息,引發公眾對企業綠色行為的認同感,樹立起企業的綠色形象[3]。
4.建立綠色壁壘的預警機制
政府有關部門應盡快建立國外技術性壁壘的預警機制,加強對國際及外國環保認證標準的研究,及時收集、整理、跟蹤國外綠色壁壘和綠色壁壘措施,建立綠色壁壘信息中心和數據庫,并及時地將信息反饋給有關部門和企業,為企業應對綠色壁壘提供指導和服務。
參考文獻:
[1]蔡永彤.國際貿易中“綠色壁壘”的成因及應對措施[J].遼寧經濟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4(1)
[2]朱瑞敏.創新——海爾文化的靈魂[J].中國民營科技與經濟,2000(2)
[3]羅丹.綠色壁壘與中國農產品貿易[J].經濟縱橫,2000(3)
篇10
1.主要目標市場的綠色壁壘狀況
在傳統貿易壁壘作用不斷弱化的背景下,發達國家及受綠色壁壘擴散效應影響的發展中國家,把綠色壁壘作為貿易保護的主要手段。我國作為最大的外貿出口的發展中國家,面臨著極大的挑戰。目前,我國的外貿出口正遭受不斷擴展的綠色壁壘的影響,據統計,2008年全年WTO主要成員向WTO通報技術性貿易壁壘(TBT)1214項,其中農食產品、機電產品、化學品影響最大,分別占通報總數的30%、23.4%、14.5%。廣西作為西部大開發的省份之一,相對于沿海發達地區如江蘇、廣東、浙江來說,遭受綠色壁壘所帶來的損失的絕對金額是相對較小的,但是損失的比例是很高,以2002年為例,廣西遭受國外TBT的損失就超過當年出口總額的12%[1]。隨著中國―東盟自貿區這一平臺的如期建成,北部灣經濟區的健康有序發展,廣西作為連接國內和東南亞的重要通道和交通樞紐,外貿發展潛力巨大,在此過程中,受綠色壁壘影響也將不言而喻。
東盟、歐盟、美國、巴西、澳大利亞、日本是我國主要的貿易伙伴,其中歐盟、美國、日本、澳大利亞這些發達國家是設置綠色壁壘的主要國家和地區。
歐盟是最早意識到利用綠色壁壘的組織,其制定的綠色壁壘標準最苛刻,綠色壁壘運用到的范圍也是最廣的。其他國家的產品要進入到歐盟市場,必須至少滿足下列三個條件之一:第一,要獲得歐盟安全認證標著CE,才可出口與人身安全有關的產品;第二,產品涉及到歐盟指令的,要符合指令要求并通過一定的認證,才可在歐盟市場上流通;第三,要符合歐洲標準委員會的認證標準,即歐洲標準。歐盟有統一的技術、法規體系,其成員國也各有各的嚴格的標準,他們可按照對自己有利的標準來選擇進口的產品。以對歐盟出口的農產品為例,2007年4月歐盟茶葉委員會了歐盟及德國茶葉新農殘標準,增加了10個農殘項目并更新了其他10個農殘項目的新限量。茶葉農殘項目,更新后達227項,目前儀器最低檢測底線的標準限量就有207個,占總項目的91.2%。這些標準的實施,直接影響到廣西農產品的出口。以廣西的產茶大縣――昭平縣為例,截止到2009年該縣茶園面積達到12.5萬畝,干茶5500噸,總產值3.85億元。在出口過程中,一旦遭受歐盟的綠色壁壘,損失將是無法計量的。
美國是各種貿易壁壘最多、體系最為復雜的國家。以技術標準和法規為例,美國的技術法規和標準幾乎涉及到生產、社會生活各個層面,已制定的技術法規和條例達2300個,很多都屬強制性法規和標準。美國不僅要求進口的產品符合ISO9000系列標準,同時還附加了許多附加的條例規定。我國成為美國綠色壁壘限制進口最多的國家。例2002年1月到3月,我國被美國藥品管理局扣留的產品12025批次,占被扣留總數的94.8%。
日本從2006年5月底開始針對食品實施食品殘留農業化學品的“肯定列表制度”,規定了所有食品中的農業化學品殘留量,限量的標準更為嚴格,設限數量大幅增加,檢測項目成倍增加。我國農產品、食品出口的第一大市場是日本,中國農食產品出口總量的32%都是銷往日本,“肯定列表”制度的實施大大提高了我國出口農產品的技術門檻,直接影響到將近80億美元的出口額。多年來果蔬菜罐頭一直都是廣西的大宗出口商品,目前,由于農殘超標等原因,加上日本的“肯定列表”制度,使得年創匯3000萬美元的罐頭出口貿易遭受嚴重打擊。
2.綠色壁壘對廣西外貿出口的影響分析
2.1 對廣西出口地理貿易方向的影響
從出口的洲際區域情況看,廣西的外貿出口市場主要集中在亞洲、歐洲、北美洲,外貿出口額占總出口額的80%左右,其中亞洲從2006年至2011年連續7年來穩居第一位,所占比重在60%以上(見表2.1),而歐洲和北美洲的比重逐年下降。
從出口的國家和地區的情況來看,2011年1-11月,東盟、美國和歐盟分列廣西前3大貿易伙伴,廣西對著三大貿易國(地區)的出口較上一年漲幅分別為33%、19.4%、-7.7%,雖然受到歐洲債務危機的影響,對歐盟的出口額有所下降,但是這三大國家(地區)對廣西經濟的發展仍然起著重要的穩定作用。出口國家中,對越南、巴西、澳大利亞、印度的出口成為新亮點,尤其是對越南的出口,從2007年對其出口額占出口總額的27.8%,上漲到2011年的47.8%,漲幅72%。從1999年始越南已經連續13年來成為廣西第一大出口國。
表2.1 廣西與三大洲出口額占總出口額的比重情況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2010年 2011年
亞洲 60.00% 62.00% 64.0% 68.0% 71.30% 76.00%
歐洲 18.10% 16.50% 15.30% 12.10% 10.00% 8.40%
北美洲 12.00% 11.60% 9.90% 10.40% 9.10% 7.50%
數據來源:廣西南寧海關統計數據整理
可見,廣西外貿出口國較集中,其中如歐盟、美國、日本、澳大利亞等發達國家,都是綠色壁壘的積極倡導者和實踐者,他們大多數都是“WTO貿易與環境委員會”成員。他們往往通過制定相關的環保法規標準來設置貿易壁壘,限制低于其本國標準的產品進入,廣西許多出口產品往往因達不到他們的“綠色標準”,而經常被排擠在國際市場之外。廣西產品出口的地理貿易方向決定了廣西外貿企業不得不直接面臨綠色壁壘的威脅。
2.2 對廣西行業外貿出口結構的影響
從商品結構來看,廣西外貿出口中的農產品、機電產品占主要比重,同時這兩行業出口也是最易受到綠色壁壘影響,下面分別從這兩個方面進行分析:
(1)對農產品的影響
農產品的生產、使用、消費和處理與環境有著直接的、密切的關系。我國農產品往往受到嚴格的衛生檢疫制度、農產品生產和加工技術標準、農藥及有毒物質殘留量、包裝、動植物物種保護這幾個方面的影響。
從包裝材料、包裝技術來看,目前廣西的環保產業還處在初始階段,農產品在生產裝上,幾乎都是采用傳統的包裝。而國際上是按照發達國家國內的消費偏好和資源條件等來確定的綠色包裝制度的,規定禁止使用對人類健康和環境有害的材料,強制包裝材料的再循環利用。這在一定程度上使廣西農產品受到限制。
從檢驗檢疫制度來看,廣西農產品在生產、加工環節等技術標準與發達國家存在很大差異,從而農產品中的農藥及有毒物殘留量標準達不到發達國家要求的標準,進而導致廣西水海產品、種植產品、畜產品等屢屢遭到禁入、退貨或索賠。并且發達國家可隨時根據本國的情況來制定新的規定,這種情況將會長時間存在。
從生產和加工技術標準來看,廣西的生產和加工技術標準還達不到發達國家強制要求的標準,歐盟市場不允許廣西的牛肉進入;另外美國也禁止牛肉、豬肉、龍眼、蘋果、柑桔、香梨的進口。
(2)對機電產品的影響
在中國傳統的出口貿易中,機電產品是中國第一大類出口商品[2]。廣西也不例外,機電產品一直以來都是廣西外貿出口的大宗貿易商品,是主要的外匯創收來源。廣西機電產品近5年來的出口增長率都高于全國,呈現良好的態勢,特別是2009年,全國機電產品的增長率為-13.4%,而廣西機電產品的增長率卻高達40.4%(見圖2.1)。
圖2.1 廣西機電產品與我國機電產品增長率情況(2007-2011年)
數據來源:廣西南寧海關數據統計與我國海關數據統計整理
隨著廣西機電產品出口增長,廣西的機電產品在外貿出口中受到越來越多的阻礙。2007年廣西機電產品的增長率58%,而到2011年下降到39%。這一方面是由于產業結構的調整整個大環境的影響,但是發達國家的綠色壁壘措施,也是給廣西機電產品的出口帶來巨大的困難的一個重要影響因素。如工業品要進入歐盟市場必須獲得CE標志,從1996年1月1日起歐盟各國拒絕未貼CE標志的產品進入。另外,環保要求、技術標準和法規、安全認證和質量認證及包裝和標簽等方面對機電產品的影響較大。如日本則制定了名目繁多的多高于國際標準的技術標準來限制機電產品進口;美國也設置了針對機電產品的控制放射性的健康與安全法。
2.3 對廣西外貿出口增長速度的影響
從我國加入WTO以來,廣西外貿出口一直保持兩位數的速度增長,特別是2007年和2008年,外貿出口增長強勁,增長率分別達42.3%和43.8%(見表2.2)。但是2008年后,一方面受金融危機的影響,廣西外貿出口疲軟,增長幅度開始回落,2009年達近十年來最低,比重為13.9%。
表2.2 廣西外貿統計(單位:億美元)
年份 進出口總值 出口 出口占進出口總額比重(%) 累計比上年同期±%(出口)
2002 24.3 15.08 62.1 22.0
2003 31.92 19.70 61.7 30.7
2004 42.88 23.96 55.8 21.6
2005 51.83 28.77 55.5 20.1
2006 66.74 35.99 53.9 25.1
2007 92.78 51.13 55.1 42.3
2008 132.4 73.5 55.5 43.8
2009 142.5 83.7 58.7 13.9
2010 177.4 96.0 54.1 14.7
2011 233.3 124.6 53.4 29.7
數據來源:廣西南寧海關統計數據整理
另一方面,環境與貿易問題越來越受到各國的關注,影響國際貿易的環境標準法規也將日益增多。隨著經濟區域化與貿易自由化趨勢進一步加強,廣西參與國際貿易的機會越來越多,目前綠色壁壘擴展效應不斷增強,廣西與其他國家地區的貿易摩擦不可避免。總的來看,除了2007年和2008年廣西外貿出口速度達40%以上,其后廣西外貿出口增長速度下滑幅度較大,雖然在2011年有所回升,但是總體上廣西外貿出口的增長速度還是呈下滑并緩慢的增長的趨勢。廣西外貿出口速度受到綠色壁壘的影響已成為不爭的事實。
3.廣西應對綠色壁壘的措施及建議
綠色壁壘已經成為當今各國不容回避的問題,綠色壁壘的產生從本質上來說是經濟與環境不可調和的矛盾沖突導致的,廣西要解決外貿出口的所遭受的綠色壁壘問題,必須要進行經濟增長模式的根本性變革,擯棄傳統粗放型的增長方式。而循環經濟就是一種集經濟增長和環境保護于一體的可持續發展模式[3],是解決綠色壁壘問題的根本途徑。
3.1 宏觀層面
(1)要加大發展循環經濟的宣傳力度
要使得循環經濟觀念深入人心,廣西各部門應當通過各種媒體渠道,大力宣傳發展循環經濟,開展各種促進循環經濟觀念認可的活動,倡導消費者在生活中注意綠色消費和垃圾分類;倡導廣西企業在生產中使用低耗、節能和清潔的生產技術,對產品的進行循環可利用處理,發展綠色產業,進行綠色營銷。在全社會中營造綠色環保的觀念,為廣西發展循環經濟創造良好的社會氛圍。
(2)要不斷調整和優化經濟結構,大力發展新興產業
加快調整產業結構、產品結構和能源消費結構是發展循環經濟的重要途徑。廣西應根據資源條件和區域特點,用循環經濟理念指導產業轉型、區域發展和老工業基地改造,利用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和廣西北部灣經濟開發區建設的契機,帶動全區經濟結構的調整。加快以高新技術產業、信息化產業帶動傳統產業,改造傳統產業的落后工藝、技術的步伐,走上新型工業化的可持續發展道路。
(3)加快環境保護地方立法步伐,嚴格環保執法
當前我國的環境保護立法還不夠完善,環境法規標準不建全,同國際貿易與環境立法相比還有很大差距。廣西應該按照國際標準,符合我國的環境法律法規,制定和完善與地方資源條件和貿易環境狀況相一致的地方環境保護法,縮小與發達國家,尤其是廣西貿易伙伴的環境保護水平的差距。綠色壁壘的產生伴隨著一系列的法規,技術標準的制定,廣西只有通過完善地方環境立法,才可為突破綠色壁壘提供法律上指導。另外,應該嚴格執行環保法,對造成環境污染和環境破壞的主體進行嚴厲的懲罰,逐步形成環境污染“抱團”共同治理,增收環境污染費用的環境管理機制。
(4)應建立產品綠色貿易壁壘的預警和應急處理機制
廣西頻繁遭受綠色壁壘打擊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信息不對稱。一方面,廣西政府應該建立關于綠色壁壘信息網,收集最新其他國家關于綠色壁壘技術法規標準的信息,另一方面,對于外貿企業已經獲得了信息,但是出口仍然受阻的情況,政府相關部門應在分析收集到的信息、數據,及時預警并采取有效應急措施,幫助外貿出口企業更好應對綠色壁壘。
(5)財政金融部門加大對綠色產業資金投入,給予綠色產業優惠的鼓勵政策
政府要大力扶持那些科技含量高、低耗能、高附加值、少污染的產品和產業的出口;把環保因素作為銀行信貸的考慮的重要條件,拒絕污染型產業和產品項目的信貸支持;進行廣西“綠色銀行”的試點,支持綠色行業發展;通過外匯儲蓄采購或引進急需的環保設備和技術。
3.2 中觀層面
(1)行業協會加強與國內外行業組織的聯系與溝通,積極參與談判
行業協會是比政府更加了解行業情況,它們是同行業企業利益的代表,了解企業的競爭能力、產業狀況和面臨的問題。因此它們能夠正確及時的了解行業狀況制定與實際情況相符的產品環境標準。隨著政府對企業的干預或指導逐漸減弱,社會民間組織,如行業商會或協會對企業的指導作用將會更加凸顯。廣西行業協會應積極組織會員間、國內外行業組織間的交流與溝通,盡快與海外接軌,充分了解國際慣例,向廣西企業傳授海外市場經驗,積極參與綠色壁壘糾紛談判,做好對綠色壁壘的認識與應對。
(2)行業協會應當提供行業內咨詢、培訓和信息等多元化的服務[4]
行業協會首先可為行業內人員提供相關的技術培訓,幫助企業引進相應符合環境標準的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加強企業技術改造。其次,行業協會由于更加了解企業情況,因而收集的信息業更具專業性,信息的傳遞和反饋也更加迅速。因此,行業協會可以為企業提供一個付費的信息平臺,通過收集最新的綠色壁壘信息,及時向政府和企業公布。再次行業協會可作為企業與科研院的中介,幫助企業進行技術攻關,提高企業的技術水平,并就企業遭受綠色壁壘制定對應的措施與長遠的發展計劃。
3.3 微觀層面
(1)企業應積極申請國際環境標志認證,開展自身環境標準建設
目前國際環境標志認證已經成為國外對企業環境行為的規范和評估,申請國際環境標志認證、擴大環境標志產品的范圍、縮短與發達國家的差距以取得進入國際市場的綠色通行證, 繼而提高產品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和出口效益, 這是企業面對 WTO 的環境政策,打破國際貿易中“綠色壁壘”的重要工作[5]。企業在積極申請國際環境標志認證的同時,應開展自身環境標準質量評價體系建設,使自身的環境標準與國際標準一致或高于國際標準,規范對自身產品的生產,主動應對綠色壁壘。
(2)企業應加強企業全生命周期環境成本管理
企業在產品生命周期的各個環節,應該通過環境審計對發生的成本進行確認、計量、記錄和報告,評價產品設計、生產、使用到報廢給環境造成的負載,分析資源的利用和廢棄物排放情況,提出多種可行性方案,選擇最適合企業控制生命周期的環境成本又能使環境協調發展的法案。這可為企業打破綠色壁壘提供了直接、有效的方法。企業在控制產品生命周期的環境成本,可通過清潔生產的方法,實現環境成本控制的同時提高產品的質量,走循環發展道路,積極應對綠色壁壘[6]。
(3)企業應實現綠色市場多元化,開發綠色產品,開展綠色營銷
隨著環保意識的不斷增強,綠色產業正方興未艾,它的興起帶動了綠色產品的開發、綠色營銷和綠色市場的形成。據估計未來10年綠色產品將會主導全球市場,廣西企業應該順應這一綠色潮流,投入到綠色產品的開發中,使產品的設計、包裝、質量達到各種環境、技術、衛生安全標準,滿足綠色消費者的需求。同時開發符合不同消費群體的環保成本低、質量高、符合國際環境標準的綠色產品,實現市場多元化發展。
參考文獻:
[1]蔣紅彬,李斌勇.綠色貿易壁壘對廣西農產品出口的影響極其法律對策[J].廣西社會科學,2006,127(1):99.
[2]李莎莎.綠色壁壘對中國出口貿易可持續性發展影響的實證分析[D].湖北:武漢理工大學,2006.
[3]柳楊青,楊文進.產業演進中的循環經濟[J].中國地質大學學報,2008,8(6):23.
[4]陳擘.應對綠色壁壘中的行業協會職能研究―以浙江外貿為視角[J].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9,25(12):122-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