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產品范文10篇

時間:2024-01-21 08:31:14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動物產品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動物產品

動物產品追溯體系的策略研究

一、我國動物標識及動物產品追溯體系建設已取得的成效

我國動物標識及動物產品追溯體系建設基本上可分為兩大階段,即2001—2010年的動物標識及疫病可追溯體系建設階段和2011年以來的動物標識及動物產品追溯體系建設階段。其中,第二階段建設是對第一階段建設工作的深化和拓展。

1動物標識及疫病可追溯體系建設階段:重在動物疫病防控自2001年以來動物標識及疫病可追溯體系建設在經歷了系統設計和技術攻關、四省市(四川、重慶、北京和上海)開展追溯試點工作以及市場流通牲畜必須佩帶二維碼標識等3個發展階段后,于2007年進入全面推進階段。該時期以動物標識及疫病可追溯體系建設為中心,其建設主要依靠政府主導推進。主要表現為:

(1)動物標識及疫病可追溯體系建設的資金主要來源于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據不完全統計,自2007年起至2009年底,全國累計采購動物標識22億套,財政投入4.4億元。

(2)動物標識及疫病可追溯體系建設的組織和人員保障由各級獸醫主管部門提供。

在政府主導推動下,我國基本建立了一個符合國情和國際慣例及技術要求的追溯體系框架:

查看全文

動物產品安全的影響及防范措施

動物產品質量安全受環境的影響較大。環境中的農藥化肥污染、工業“三廢”污染等都會對動物產品質量產生影響。在種植過程中,施用違規農藥化肥或農藥化肥施用過量,都會導致農藥化肥大量殘留在作物上,將其制成飼料后,造成動物產品污染;在被工業“三廢”污染的環境中,有毒有害物質先在植物或浮游生物體內富集,在食物鏈中一層一層向上傳遞,最終傳遞給人類,對人體健康造成損害[2]。飼料中科學、合理地添加各種微量元素能促進動物的生長。如在產蛋雞日糧中添加鈣、磷等能提高產蛋量;在飼料中合理添加硒、銅、鋅等能促進豬只生長,少量添加砷能使其皮光毛亮等。但一些不法生產廠家及經銷商,為了謀求高額利潤或搶占市場份額,過量添加某些微量元素。大量添加的這些微量元素,不僅會在動物體內聚集,通過動物產品傳遞給人類而危害人體健康,其隨著排泄物排出體外后,更會造成環境污染,對人類造成傷害。全世界共有300多種動物傳染病,其中可直接感染人體,對人造成損害的人畜共患病有100多種。其他非人畜共患病雖然不能直接侵害人體,但其分解可能產生的某些毒素,會間接造成人體傷害。我國,特別是部分相對偏遠、落后地區,由于檢疫制度執行不嚴或檢疫疏漏而造成人們誤食病、死動物或其產品,繼而引發疾病的事件時有發生。一些不法分子為了牟取暴利,私自將患病的畜禽屠宰銷售,這不僅給人們食肉安全造成嚴重威脅,更給疫病的流行傳播帶來了風險隱患,極大地破壞畜牧業的健康發展。

目前,我國動物產品質量相關法律主要有《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動物防疫法》《農產品質量安全法》等,隨著這些法律、法規的實施,對保障動物產品質量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實際的監管過程中,涉及部門眾多,各部門職責不同。只有各職能部門都充分發揮自身作用,加強監管,才能保證動物產品的安全。因此,要在加強立法的同時,強化政府監督、加強行業自律及社會監督,建立起一個以法律為主、道德為輔的動物產品質量安全誠信管理機制,形成“法律保障、政府監管、企業負責、公眾參與”的動物產品安全監管新局面[3]。先進的動物產品檢驗、檢測手段和體系是動物產品監管的前提和基礎。只有準確進行動物產品藥物、添加劑等物質的檢測,才能確保動物產品市場的安全運行,才能保證消費者的安全。目前,我國動物產品檢驗手段相對落后、設備缺乏、費用較高都成為制約動物產品檢驗、檢測發展的重要原因。因此,國家要加大資金投入,系統培訓人員,提高檢測水平,建立健全動物產品質量檢驗、檢測體系,把造成動物產品不安全的因素消除在最初階段。風險分析和預警是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措施。監管部門通過收集動物產品質量安全相關信息進行風險分析,找出動物產品中風險最大的因素。在實際監管過程中,對該因素進行檢測及風險評估。將風險評估的結果應用在日常管理中,對可能出現的食品安全問題及事故進行及時預報和處理,從而達到預防和減少動物質量安全風險的目的[4-5]。同時,應逐步建立起一個能夠互聯、互通,資源可以共享的動物產品安全信息平臺。通過該平臺,相關部門能夠及時向公眾公布動物產品質量安全有關信息,收集有關建議,正確引導消費,從而提高公眾的食品安全意識,減少動物產品安全事故的發生,全面提高我國動物產品質量安全監管效率[5]。

本文作者:黎曉林工作單位:廣西壯族自治區欽州市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

查看全文

淺談動物保護壁壘給予動物產品出口啟迪論文

關鍵詞:貿易壁壘;動物福利;農場動物

內容摘要:文章指出我國應一方面完善動物福利法規,加強行業領導,多方位地開拓國際市場,另一方面積極利用并參與制定WTO相關規則,反對他國濫設動物福利壁壘。從食品安全和人道主義角度看,動物福利的規定是合理的,但一旦進口國濫用本國的動物福利法,就演變為動物福利壁壘。動物福利壁壘也對我國畜禽產品、水產品和中藥出口構成威脅。

動物福利內容和動物福利壁壘

動物福利概念是休斯(Hughes)于1976年提出的,指動物與其環境相協調一致的精神和生理完全健康的狀態。1990年,臺灣學者夏良宙把動物福利概括為“善待活著的動物,減少死亡的痛苦”。

動物福利立法最早起源于英國,1822年英國馬丁提出的禁止虐待動物的議案——“馬丁法令”獲得了通過,這是世界上首次以法律條文的形式規定了動物利益,保護動物免受虐待,是動物保護史上的一座里程碑。目前,世界上已有100多個國家和地區制定了較為完善的動物福利法規,如歐盟、美國、加拿大、日本、新加坡、中國香港、中國臺灣等,這些法律大都是以英國動物福利法為基礎制定的。

動物福利法中的動物通常可分為六類:農場動物、實驗動物、伴侶動物、工作動物、娛樂動物和野生動物,其中農場動物與國際貿易的關系最為直接密切。農場動物福利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內容:

查看全文

動物產品貯藏后檢疫問題分析

摘要:在畜禽產品生產過程中,做好妥善的貯藏工作是保障動物制品科學供給的關鍵。但隨著貯藏時間的增長以及國家法律法規條款的變化,如何做好貯藏動物制品的檢疫檢驗工作,就成為現階段我們需要重點攻克的難題。現階段關于動物產品貯藏后的檢疫工作還存在很多問題,主要表現為各項法律法規難以實施和操作,缺乏有效的技術支撐,產品質量難以有效把控,對這些問題就需要我們從加強產品貯藏后的檢疫工作措施入手,通過規范開展檢疫,完善相關檢疫流程,對檢疫工作作出有效調整,多方面提升動物產品貯藏后的檢疫工作質量和工作效率,保證市場當中的貯藏物制品的安全。

關鍵詞:動物產品;貯藏檢疫;存在問題;工作對策

現階段市場當中的動物產品的流通渠道不斷增多,并逐漸呈現多樣化態勢,市場當中存在諸多形式的動物產品,既包括了剛剛屠殺的新動物制品,也包括了貯藏后銷售的動物制品。現階段,我國關于貯藏后動物產品的檢疫工作而沒有進行進一步的明確規范,貯藏的動物制品在進入市場之前如何開展針對性的檢疫已經成為現階段保證動物制品安全的關鍵。

1動物產品貯藏后檢疫存在的問題

1.1動物檢疫規定難以實施

現階段我國動物檢疫的相關法律法規中,關于動物產品貯藏后的檢疫還沒有明確規范。有些檢疫條例在執行過程中,由于缺乏相應的細則,宏觀性較強,執行難度相對較大。尤其是在動物產品貯藏后腐敗變質情況的判定上缺乏實際操作標準,無法通過現場檢疫對動物產品的變質情況進行有效判定,更不能夠通過肉眼來觀察該批次的貯藏洞制品是否存在病原攜帶的情況。

查看全文

有關動物產品質量安全監管通知

各村(居)、養殖場:

為認真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動物防疫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法》等法律法規,全面加強我鎮動物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嚴厲打擊動物產品質量安全違法行為,保障廣大人民群眾消費安全和身體健康,確保畜牧業生產的有序發展。現結合我鎮動物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通知如下,請遵照執行。

一、認清形勢,統一思想,加強動物產品質量安全組織領導

近期央視曝光的雙匯“瘦肉精”事件,使動物產品質量安全成為全社會關注的焦點。食品安全工作,按照“屬地管理”落實責任,農業(畜牧獸醫)部門是《食品安全法》確定的食品安全監管部門之一,承擔著從動物產品生產環節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責任。畜牧獸醫站從維護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促進畜牧業經濟可持續發展出發,充分認清當前動物產品質量安全面臨的形勢,進一步統一思想、提高認識、明確責任,增強做好動物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的責任感和緊迫感,切實覆職盡責,將法律法規確定的各項職責不折不扣地落實到實處;要明確目標,提高動物產品質量安全意思,采取有效措施,進一步加強畜禽養殖場和牲畜屠宰場(點)的監管,加大畜禽和畜禽產品的檢疫和檢測力度,強化畜牧業投入品經營使用環節的管理,對畜牧業生產的全過程實施全面監管,有效防控重大動物疫病,確保動物產品質量安全。

為全面做好年我鎮動物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我鎮成立“拿口鎮動物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領導小組”,負責統一部署動物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并制定實施方案,明確目標、任務和責任。

拿口鎮動物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領導小組名單:

查看全文

加強動物產品質量監管工作意見

為認真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動物防疫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法》等法律法規和省、市食品安全工作會議精神,全面加強我縣動物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嚴厲打擊動物產品質量安全違法行為,保障廣大人民群眾動物源性食品消費安全,確保畜牧業生產的健康發展。現結全我縣動物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實際,就全面加強2010年我縣動物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制定如下意見,請遵照執行。

一、統一思想,提高認識,加強動物產品質量安全組織領導

畜牧獸醫部門是《食品安全法》確定的食品安全監管部門之一,承擔著從動物產品生產環節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責任。畜牧獸醫部門一定要從維護人民群眾根本利益、促進畜牧業經濟可持續以展出發,充分認識當前動物產品質量安全面臨的形勢。進一步統一思想、提高認識、明確責任,增強做好動物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的責任感和緊迫感,要履職盡責,將法律法規確定的各項職責不折不扣地落實到實處,要明確目標,提高動物產品質量安全監管意識,采取有效措施,進一步加強動物養殖場、屠宰場的監管,加大畜禽和畜禽產品的檢疫和監測力度,強化畜牧業投入品經營使用環節的管理,對畜牧業生產的全過程實施全面監管,有效防控重大動物疫病,確保動物產品質量安全。

為全面做好2010年我縣動物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我局成立動物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領導小組,負責統一部署全縣動物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并制定工作方案,明確目標、任務和責任。

縣動物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領導小組名單:

二、明確目標,強化措施,切實保障動物產品質量安全

查看全文

世博會動物衛生及產品安全監管工作方案

編者按:本文主要從指導思想;工作目標;工作內容;保障措施幾個方面進行闡述。其中,主要內容包括:維護公共衛生安全為宗旨,以保障供世博會動物衛生和動物產品安全為契機。按照“強化源頭監管、完善產銷對接、建立區域互動、保證全程監督”要求,進一步規范動物飼養、屠宰、經營、隔離、運輸以及動物產品生產、經營、加工、貯藏、運輸等環節的安全監管行為,強化措施,重點監控,點面結合。工作內容,世博會供應基地的登記備案、養殖基地的監管、屠宰加工場、冷庫監管、運輸環節監管等確保上海世博會期間全市不發生重大動物疫情和重大動物產品安全事件,確保供應上海市場動物衛生、動物產品安全。具體材料請詳見:

世界博覽會將于2010年5月1日至10月31日在上海舉行。為切實履行動物衛生和動物產品安全監管職責,確保不發生重大動物疫情和畜產品不發生重大安全事件,根據農業部辦公廳《關于印發2010年上海世博會動物衛生及動物產品安全監管工作方案的通知》(農辦醫〔2009〕62號)精神,結合我是市實際,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維護公共衛生安全為宗旨,以保障供世博會動物衛生和動物產品安全為契機,認真貫徹落實《動物防疫法》、《農產品質量安全法》、《重大動物疫情應急條例》、《獸藥管理條例》等有關法律法規,按照“強化源頭監管、完善產銷對接、建立區域互動、保證全程監督”要求,進一步規范動物飼養、屠宰、經營、隔離、運輸以及動物產品生產、經營、加工、貯藏、運輸等環節的安全監管行為,強化措施,重點監控,點面結合,全面提升全市動物衛生及動物產品安全監管水平,確保世博會期間全市動物衛生和動物產品安全。

二、工作目標

總體目標:確保上海世博會期間全市不發生重大動物疫情和重大動物產品安全事件,確保供應上海市場動物衛生、動物產品安全。具體要求如下:

查看全文

動物防疫證照填寫制度

你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動物防疫法》及有關法規、規章的規定,我部統一設計并監制了一批動物防疫證照。為規范動物防疫證照的填寫和作用,特制定本規范。

一、動物防疫證照填寫和使用的基本要求

1、出具證照的機構和人員必須是依法享有出證職權者。動物防疫證照須按規定簽字蓋章方為有效。

2、嚴格按適用范圍出具動物防疫證照,混用無效。

3、涂改證照無效。

4、證照所列項目要逐一填寫,內容簡明準確,字跡清晰。

查看全文

當代衛生監管的法律制度研究

本文作者:周科工作單位:江蘇省動物衛生監督所

2012年3月底,農業部在北京召開全國動物衛生監督法制工作研討會,獸醫局有關領導根據近幾年《動物防疫法》的貫徹實施情況在會上強調指出,動物衛生立法工作要隨著監督管理工作的需要不斷創新,抓緊制訂適合我國國情的動物衛生監督法律體系框架是當前我們所面臨的一項重要任務。為此,本人根據長期從事動物衛生監督管理工作所積累的感受和認識,結合國內外相關部門在行業管理方面的成功做法,從市場準入的角度,就創新我國動物衛生監督法律制度進行了粗淺思考,提出動物衛生監督應全面建立市場準入制度的初步構想,并對動物衛生監督市場準入制度的基本概念、基本特點、基本內容和實施步驟進行了簡要概述,供同行在制訂適合我國國情的動物衛生監督法律體系框架時借鑒參考。

1動物衛生監督市場準入制度的基本概念

2001年我國加入WTO后,市場準入制度已成為政府管理市場和經濟的一項基本制度,我國政府的相關部門,為適應國際貿易需要,依據各自的職能,對參與市場的主體(單位或個人)和客體(產品等)提出了嚴格要求,即對符合規定條件的主體和客體才準予進入市場,以提高參與市場的主體的素質和客體的質量。因此,為提高動物飼養、屠宰、經營、運輸和動物產品生產、經營、加工、貯藏、運輸等活動參與者的素質和保證進入市場的動物、動物產品的質量,應全面建立我國動物衛生監督市場準入制度,即為確保動物和動物產品質量安全,對具備規定條件的單位和個人,才能允許其進行動物飼養、屠宰、經營、運輸和動物產品生產、經營、加工、貯藏、運輸等活動,對具備規定來源的動物、動物產品,才能允許其進入市場流通銷售的一種動物衛生監督管理制度[1]。

2動物衛生監督市場準入制度的基本特點

動物衛生監督市場準入制度是一項全新的制度,是突破現有法律規定的創新性制度,具有以下特點。

查看全文

動物安全監管和動物疫病防控工作通知

編者按:春節期間,動物產品消費量增加,各地要強化動物重大疫病監測。根據近期免疫效果監測暴露出的問題,及時制定整改措施。切實做好節日期間動物重大疫病防控工作、嚴格執行動物及動物產品準入管理,確保動物產品消費安全。目前,我市已全面實施了入市動物及動物產品“指定道口進入制度”和檢查站簽章管理制度。完善應急機制,做好突發事件防控。做好應急物資儲備、應急技術儲備和應急隊伍儲備。防止外疫傳入,確保春節及兩會期間動物及動物產品安全和人民群眾的消費安全。具體材料請詳見:

各區縣(自治縣)畜牧獸醫主管部門、委屬有關單位:

為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和市委、市政府的一系列部署,有效控制重大動物疫病的發生,保障春節期間畜產品市場的有效供應,保障食品消費安全和人民群眾身體健康。根據農業部相關文件精神,結合我市實際,現將今冬明春重大動物疫病防控和動物產品安全監管工作有關要求通知如下:

一、切實做好節日期間動物重大疫病防控工作。冬春季節是高致病性禽流感、牲畜口蹄疫等重大動物疫病易發、高發季節,各區縣要進一步落實封閉飼養和消毒滅源等綜合防控措施,加大疫情監測預警和流行病學調查力度,指導規模養殖場戶加強防疫管理,防止疫情傳播。要切實加強監測工作,進一步加大動物衛生監督執法力度。春節期間,動物產品消費量增加,各地要強化動物重大疫病監測。根據近期免疫效果監測暴露出的問題,及時制定整改措施。對抗體水平不合格的畜禽和新補欄畜禽,各地要及時開展補免工作,確保應免盡免,不留空當。要強化動物衛生監督執法工作,全面加強各環節監管,尤其是流通環節的監管,對屠宰場、肉品市場、活禽交易市場等重點環節要加大查處力度,為動物產品質量安全提供有力保障。節日期間至少要開展一次集中檢查行動,進一步加強動物及其產品養殖、屠宰、經營、運輸、貯藏等環節的監管工作,及時查找漏洞、消除安全隱患。要加大違法案件查處力度,嚴厲打擊經營病死動物及其產品的違法行為。

二、嚴格執行動物及動物產品準入管理,確保動物產品消費安全。目前,我市已全面實施了入市動物及動物產品“指定道口進入制度”和檢查站簽章管理制度,各地要按照渝府發〔2009〕101號文件規定,指導、督促指定道口動物衛生監督檢查站把工作落到實處。公路動物衛生監督檢查站要堅持24小時值班制度,嚴格履行職責,對于不符合準入條件的動物及動物產品,要嚴禁入市,堅決查處,嚴把動物及動物產品準入關,充分發揮檢查站的防疫屏障作用,防止外疫傳入,確保春節及兩會期間動物及動物產品安全和人民群眾的消費安全。

三、完善應急機制,做好突發事件防控。春節期間,各地要制定動物重大疫病防控專項預案,加強應急值守,堅持24小時值班和領導帶班制度,建立和落實責任制和責任追究制,責任落實到崗到人。進一步強化各項應急準備工作,完善應急預案,規范應急程序,做好應急物資儲備、應急技術儲備和應急隊伍儲備。市縣兩級獸醫工作定點聯系組組長要保持24小時手機暢通,責任區縣一旦發生重大動物疫情,應立即趕赴現場,督促和指導當地按“規定程序”處置疫情,防止擴散蔓延,確保生產和流通穩定。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