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地保護范文10篇

時間:2024-01-28 19:55:18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耕地保護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耕地保護

耕地保護講稿

一、耕地保護情況

1、耕地保護

耕地保護是關系我國經濟和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全局性戰略問題。“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土地,切實保護耕地”是我國的三大基本國策之一。

(1)土地用途管制制度。《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第四條第一款規定:“國家實行土地用途管制制度。”該條第二款規定:“國家編制土地利用總體規劃,規定土地用途,將土地分為農用地、建設用地和未利用地。嚴格限制農用地轉為建設用地,控制建設用地總量,對耕地實行特殊保護。”

(2)耕地總量動態平衡制度。《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第三十三條規定:“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應當嚴格執行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和年度土地利用計劃,采取措施,確保本行政區域內耕地不減少;耕地總量減少的,由國務院責令在規定期限內組織開墾與所減少耕地的數量與質量相當的耕地,并由國務院土地行政主管部門會同農業行政主管部門驗收。個別省、自治區、直轄市確因土地后備資源匱乏,新增建設用地后,新開墾耕地數量不足以補償所占用耕地的數量的,必須報經國務院批準減免本行政區域內開墾耕地的數量,進行易地開墾。”

(3)耕地占補平衡制度。《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第三十一條第二款規定:“國家實行占用耕地補償制度。非農業建設經批準占用耕地,按照占多少、墾多少的原則,由占用耕地的單位負責開墾與所占用耕地的數量和質量相當的耕地;沒有條件開墾的或者開墾的耕地不符合要求的,應當按照省、自治區、直轄市的規定繳納耕地開墾費,專款用于開墾新的耕地。”

查看全文

落實耕地保護講話

同志們:

今天,縣政府召開全縣落實耕地保護與土地利用年度計劃執行責任制工作會議,主要是深入學習貫徹全省、全市落實土地利用年度計劃執行責任制工作會議精神,研究部署我縣土地利用年度計劃執行責任考核和下一步的國土資源管理工作。剛才,縣國土資源局利鵬同志通報了市政府對我縣20****年度耕地保護和年度土地利用計劃執行責任制的考評情況,并對2008年全縣耕地保護和土地利用計劃工作作了說明。我代表縣政府與各鎮簽訂了耕地保護與土地利用年度計劃執行責任書,進一步明確土地管理的責任。希望各鎮、各有關部門切實按照今天會議的部署和要求,認真抓好貫徹落實,努力推動我縣國土資源管理工作上新水平。下面,我就如何做好土地管理和利用工作,提三點意見:

一、認清形勢,切實增強做好土地管理和利用工作的責任感和緊迫感

國土資源管理是事關落實科學發展觀,事關我縣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的一項重要工作。縣委、縣政府歷來高度重視國土資源管理工作,一直把加強土地調控,落實耕地保護國策,促進土地節約集約利用,確保耕地占補平衡作為一項十分重要的工作來抓。近幾年來,我縣通過實施國家級土地整理、農業綜合開發、農田水利建設和中低產田改造等項目,新增和改造耕地15.3萬畝。特別是去年我縣與市政府簽訂土地利用年度計劃執行責任書以來,我縣各鎮、各有關部門認真執行土地利用年度計劃,嚴把土地閘門,層層落實土地資源管理責任,積極探索節約集約用地新模式,努力拓寬補充耕地渠道,不斷完善土地利用計劃管理手段,土地管理、利用和保護工作取得了良好成效,全縣基本農田保護率始終保持在90%以上。20****年度我縣土地利用計劃執行情況經市政府考核評為達標,同時在單項考評中獲保護耕地獎。但是,由于諸多因素的影響,我縣在土地管理和土地利用上,還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一是土地利用規劃滯后。我縣現行的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仍是1996年編制的,跟不上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導致土地用途管制制度落實不嚴;建設規劃改動隨意性較大,用地項目選址不科學,難以提高土地利用價值,甚至土地、城市建設、產業發展、生態建設等規劃之間存在沖突、脫節現象;工業園區和市政建設用地未有整體詳規,出現新增土地需求與供地不足的矛盾,部分建設項目無法供地;村、鎮建設沒有統一規劃設計,農村舊宅基地難以調整,造成土地資源浪費。二是土地開發利用粗放。一些單位和個人不能正確處理土地開發利用和生態環境建設的關系,一些項目用地特別是工業項目多占少用,盲目圈占土地,集約化水平不高,投資強度、單位產出率低。三是土地管理有待規范。基本農田保護職責還不夠細致,違法占用耕地建房、違章建房、私搭亂建等問題時有發生,等等。這些問題,直接影響我縣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對我縣科學發展構成潛在威脅。

土地是民生之本、發展之基。我縣要加快工業園區基礎設施和城市建設,做強做大經濟“蛋糕”,實現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必須提供有效的土地資源保障。省里已將我市定位為生態發展區,對土地利用管理工作的要求將更高、責任更大、任務更重。這次簽訂的責任書就新增加了政府主要負責人對行政區域內的耕地保有量負總責、確保補充耕地質量和避免耕地丟荒浪費等相關內容,對土地利用和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我們必須認識我縣國土資源管理工作的新形勢、新任務,切實增強做好土地管理和利用工作的責任感和緊迫感,堅持“在保護中開發,在開發中保護”的原則,嚴格執行國土資源巡查制度,嚴厲打擊違法圈占土地、占用耕地建房等違法用地行為,做到資源開發和節約并舉,把節約放在首位,實現集約高效利用土地資源,充分保護好、利用好每一寸土地。

二、從嚴要求,堅決執行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和土地利用年度計劃

查看全文

耕地保護責任制

為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深化改革嚴格土地管理的決定》(國發〔200〕28號),深入落實“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實保護耕地”的基本國策,按照《**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各市政府耕地保護責任目標考核辦法〉的通知》(皖政辦〔200〕70號)和《印發各縣區政府耕地保護責任目標考核辦法的通知》(蚌政辦〔**〕84號)要求制定本辦法。

一、區政府成立耕地保護責任目標考核領導小組。區長為組長,分管副區長為副組長,國土分局、農委、財政局、監察局、統計局、目標辦等部門為成員單位,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區國土分局。

二、鄉(鎮)人民政府對《蚌埠市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以下簡稱《總體規劃》)確定的本行政區域內耕地保有量和基本農田保護面積負責,鄉(鎮)長為第一責任人。

三、國土分局會同農委、統計局等有關部門,根據市政府下達給我區的耕地保有量、基本農田保護面積、土地開發復墾整理新增耕地面積等目標任務和《總體規劃》確定的相關指標以及生態退耕、自然災害等實際情況,對各鄉、鎮耕地保有量和基本農田保護面積提出考核指標建議,報區政府批準后,作為各鄉、鎮政府耕地保護責任目標。

四、耕地保護責任目標考核遵循客觀、公開、公正的原則。考核的標準是:

(一)耕地保有量不得低于市、區政府確定的耕地保有量。

查看全文

耕地保護工作講話

同志們:

這次會議的主題是按照《國務院關于深化改革嚴格土地管理的決定》(國發〔**〕28號)和《省政府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深化改革嚴格土地管理決定的實施意見》(浙政發〔**〕13號)這二個重要文件的精神,進一步做好我省耕地保護工作。會上同志們交流了情況,學習了省廳的15號、16號文件,討論了即將出臺的其它配套文件,提出了不少有益建議和意見。對這些意見,我們回去后再進行整理和研究,將好的內容體現在省廳正在制訂的規范性文件中。我認為以后是應該建立一些制度,針對一些具體問題、熱點問題等,適當時候召集幾個人坐下來研究,每次解決一、二個問題。只有這樣才能系統的指導我們的工作。現在,結合會議討論的情況,再強調幾點意見。

一、統一思想,提高對耕地保護工作重要性的認識

耕地保護是國土資源管理系統一項非常重要的工作。因為它關系到糧食安全、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問題,關系到浙江構建和諧社會、建設平安浙江問題。《國務院關于深化改革嚴格土地管理的決定》和省政府《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深化改革嚴格土地管理決定的實施意見》,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從不同角度對進一步加強耕地保護工作提出了明確的要求,這是在認真總結我國我省土地管理工作的實踐,經過慎重研究而提出的,是全面落實最嚴格的用途管制制度,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的一項十分重要的舉措。一定要把我們的思想統一到《國務院關于深化改革嚴格土地管理的決定》上來,統一到省政府的貫徹實施意見上來。站得高、看得遠。站在一定的高度才能看到問題,既能看到大的,也能看到小的。對耕地保護工作的重要性,我們一定要有深刻的認識,要在提高認識的基礎上來統一思想。我們一定要有這種眼光,在這樣的認識基礎上來把握我們自身的工作,真正把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落到實處。

二、結合實際,抓好工作落實

根據今年的耕地保護任務,各地要著重抓好以下幾方面工作:

查看全文

耕地保護檢查方案

為貫徹落實國土資源部、農業部、國家統計局(以下簡稱國家三部局)關于《年度省級政府耕地保護責任目標履行情況檢查工作方案》的通知(以下簡稱《檢查工作方案》),按照省國土資源廳、市國土資源局的統一部署,結合我區實際,就做好國家三部局關于耕地保護責任目標履行情況的迎檢工作,制定以下工作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在區委、區政府的領導下,堅持“全面推進,突出重點,分類指導,鞏固提高”的方針,實行全面動員,全面部署,目標到位,責任到人,確保我區耕地保護責任目標履行情況順利通過國家三部局的檢查驗收。

二、工作措施

(一)成立組織,加強領導

為了做好迎檢組織工作,成立以分管副區長為組長,各相關局委主要負責人為成員的迎檢工作領導小組(附件1)。各成員單位要充分認識迎檢工作的重要性,將其作為近期工作的重中之重,明確責任,加強協調,集中精力,確保圓滿完成迎檢工作。

查看全文

耕地保護檢查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在區委政府的領導下,堅持“全面推進,突出重點,分類指導,鞏固提高”的工作方針,實行全面動員,全面部署,目標到位,責任到人,保證耕地保護責任目標履行順利通過國家三部局的檢查驗收。

二、工作措施

(一)成立組織,加強領導

為了做好迎檢組織工作,成立以分管副區長為組長,各相關局委主要負責人為成員的迎檢工作領導小組(附件1)。各成員單位要充分認識迎檢工作的重要性,將其作為近期工作的重中之重,明確責任,加強協調,集中精力,確保圓滿完成迎檢工作。

(二)做好宣傳工作,形成迎檢氛圍

查看全文

耕地保護工作講話

同志們:

首先要衷心感謝大家這些年對我工作的大力支持。今天我參加討論,深受啟發。剛才延華、劭健都發表了意見,我完全贊同,沒什么可補充的。一定要我講,恭敬不如從命,講兩點個人意見,供大家參考。

第一點,今天我聽了一天,一個總體的感覺是大家都在認認真真學習文件、研究問題,有的意見很好,對大家進一步貫徹落實國務院、省政府文件精神,做好今年的耕地保護工作一定會起到很好的作用。我們在研究問題的時候,是不是一定要把握好兩條最基本的準則:一是我們想的、做的一定要符合法律、法規,依法辦事。我們要經常思考、經常覺悟,就像孫文盛部長說的“事看兩面,話說兩句,常思常悟”。而思考的基礎就是學習。學習、研究法律法規必須和日常工作的實踐聯系起來,才能學深、學透、用好。二是我們今天想的辦法,做的事情,必須要承擔歷史的責任,要經得起歷史的檢驗,經得起法院的訴訟。我是最怕繁的人,能簡則簡是對的,但必要的程序環節,特別是預防今后不測、不理解的事,我們寧愿苦些、累些,切不可度一時痛快,留下很大的后遺癥,給以后的工作、處理問題帶來麻煩。這一點我們一定要理解。譬如,現明確規定“審批用地必須在農用地轉用控制的規模內”,如超出規模,就要承擔責任。承擔責任的過程,也就是我們今天做的能否經得起歷史的檢查的過程。省廳15號文件中提到的“擬盤活的農用地轉用指標的地塊”,必須是實實在在找得到的,老百姓還能繼續耕種的地塊。否則,不僅要承擔違法用地、管地帶來的責任,而且這個政策會缺乏生命力,發揮不了作用,盤活這方面指標也就成了一句空話。我們一定要吸取以往的經驗教訓,防止在掌握、執行政策過程中出現的偏差。我在黨性分析中也進行反思:在研究折抵指標政策過程中,思考鼓勵整理方面的多,而對其資源的消耗、如何控制折抵使用節奏這點上確實見識遲了。前幾年,農用地、耕地占用規模過大,助長了一些地方的用地粗放。**年,全省各地上報的折抵指標使用量竟然要超46萬畝,剎了一下,但去年上半年大部分還是批了。如果當年我們覺悟早點,一手鼓勵土地整理,另一手同時控制速度,指標使用控制嚴點,倒過來講,現在的用地可能就會不一樣。省廳今年的15號、16號文件的出臺,是針對我省建設用地緩解難的局面考慮的,但我們在執行過程中,要操作好,管得住,以確保經得起歷史的檢驗。再譬如征收集體土地,必須嚴格按照征地程序進行,要有告知、有確認,告知確認可以召開村民會議或村民代表大會作為載體,有簽到單,又有會議記錄,到哪里都說得清楚。去年,我到國務院法制辦去解釋關于黃巖自來水廠的征地問題,涉及的焦點是是否經過“兩公告",我們一定要汲取教訓,平日工作時,公告不僅要在村務公開欄里張貼,還要拍個照片,讓共同參與和見到的人簽個證據,這在法律程序上并沒有作這樣相對固定的具體的規定,但從我們的實踐經驗來講,盡管多了點要做的事,卻會使我們的工作踏實,有據可查。所以,我們在研究問題時,有些事情看起來是多余的,可以一以簡之,但作為從經得起歷史的檢查和法律訴訟的角度看,絕對是值得的。

第二點,就幾個具體問題向大家解釋一下。

第一個問題,為什么要建A、B、C、D、E這么多庫,客觀上是宏觀控制的手段和辦法變了,我們在管理上也必須與時俱進,適應這種變化。實際上我還在考慮A庫還要分成兩個庫,A庫同樣是使用計劃指標,但按目前的指標管理辦法,有些是國務院和國家部委批準的項目,指標由中央直接解決的,有些項目用地雖報國家審批,但指標是由地方解決的。如不分開,那我們今后在統計的時候就會遇到困難,容易造成使用計劃指標量大于下達的指標規模的誤會,帶出超計劃批地之嫌疑。所以,A庫里面還要把使用國家指標和省下達指標區分開來,以變化了的情況來建庫。B庫今后實行指令性額度控制,對應的是省下達當年額度內的土地整理折抵指標。C庫是違法用地補辦手續使用的土地整理折抵指標,哪些是補辦的,也說得清楚。D庫是建設用地復耕后形成的指標。E庫是盤活農用地指標,用的是28號文件上的一句話:新增建設用地的控制權在中央,盤活存量建設用地的責任和利益歸地方。但到底盤活的是何來的指標,又用到何處去了,要一對一,逐宗找得到相應的地塊和批文。建立這些庫的目的是便于管理,經得起歷史的檢查,帳目清楚,說的清楚,管理是嚴格的,工作是做得規范的。就像過去我省的折抵指標,管理有帳冊,使用由農轉用嚴格審查的,國土資源部至今還是基本認可的,否則就不可能再允許我們使用這類指標,后果是可想而知的。所以大家在思考問題的時候,都要設身處地的思考,要明白自己肩上的擔子有多重,來龍去脈要說得清楚。建這么多庫,為的是認真貫徹落實國發〔**〕28號文件,并更好地為浙江經濟和社會發展真正起到保障作用。希望大家理解。

第二個問題,違法用地補辦的問題。原來簽訂的征地協議算不算數?我的觀點要區別兩種情況,一種是農轉用、征用都已經依法批準并經“兩公告”和補償落實。具體供地上的違法用地補辦,就應按照完成征地程序后的供地環節補辦來理解,需要公告的是補辦供地結果,而不是重新公告征地,就也無須再探討這一問題。另一種是未依法辦理農轉用、土地征收手續的,這就要求重新征地的,必須按照現行政策給予補償。因為原先簽訂的協議是私下的,沒有經過合法批準,補辦是要求省政府正式批準征地,省政府只能按照現行政策法規批準用地。所以,聽證、補償必須按現行政策法規到位。省政府13號文件規定,不征求農民意見,不能征地。我們不能違反這些程序。這里還要特別說明的一點是違法占用基本農田的,原則上要堅決予以拆除,至于其中某些由政府推動,拆除損失確實較大,反會在群眾中造成較大負面效應的,報國務院是不可能獲批準,須慎重決策,至少在規劃依法修編前,不能予以補辦。

查看全文

全鄉耕地保護工作計劃

為了貫徹“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實保護耕地”的基本國策,切實加強我鄉耕地保護工作,合理利用土地,切實保護耕地,確保耕地總量不減少、用途不改變、質量有提高。結合我鄉實際,制定鄉2016年度耕地保護工作計劃。

一、總體目標

堅守耕地紅線、貫徹落實耕地保護制度,大力推進高標準基本農田建設、耕地占補平衡及永久基本農田劃定工作,做好耕地占補平衡工作,禁止耕地“非農化”,確保耕地數量不減少,質量不降低。

二、具體措施

(一)分解下達2016年度耕地保護責任目標考核指標。及時將耕地及基本農田保護責任目標下達到各鄉,明確耕地保護的責任和義務,確保耕地質量不減少,質量有提高。

(二)做好鄉“十三五”耕地保護責任目標終期考核。2016年為“十三五”耕地保護責任目標的實施情況的開局之年。我鄉要履行耕保領導小組成員單位職責,進一步落實耕地保護共同責任機制,細化完善耕地保護責任目標責任考核工作,配合鄉考核辦完成對各村耕地保護責任目標的中期考核,并密切配合鄉耕地保護領導小組對各村的耕地保護責任目標終期考核。

查看全文

耕地保護存在問題

一、必須解決認識上問題

1.要摒棄發展經濟與保護耕地“對立”觀點。有些地方片面強調發展經濟的重要性,認為保護就抑制了發展,要發展就須占用耕地。因此,為了發展不惜以犧牲子孫后代的利益為代價。在這種錯誤觀念的指導下大量耕地被占用來搞開發,造成耕地銳減。須知只有保護好耕地,有計劃有步驟的開發建設才能促進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兩者是相輔相成而不是對立的。

2.要克服“無所作為”觀點。有些地方,特別是資源相對貧乏的地方,在處理土地供需矛盾時,不是積極主動想辦法解決,而是產生畏難情緒,消極應付,無所作為。這不但會耽誤經濟發展的時機,也不利于促進耕地的保護。因為經濟發展了,實力壯大了,反過來又能保障耕地補充建設資金的落實,促進耕地保護工作。

3.宣傳、貫徹、執行好黨的方針政策。要充分利用廣播、電視、報刊等媒體和信息渠道,大力宣傳黨的一系列扶持“三農”的方針政策,力求做到家喻戶曉人人皆知。在宣傳的同時要貫徹、執行好黨的方針政策,包括土地長期承包不變的政策、兩用地自主經營的政策、允許土地集約經營政策、種糧補貼政策、基本農田保護政策、耕地征用和補償政策、失地職工的就業和生活保障政策等,以調動和激發職工經營好承包地的積極性。

4.大力開展“珍惜每一分土地”為主的思想教育。要學習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法》,教育職工樹立“珍惜土地光榮,浪費土地可恥”的觀念。

二、必須切實解決現實存在問題

查看全文

耕地保護現狀對策分析論文

論文關鍵詞:永州耕地糧食建設

論文摘要:通過實地調查和統計分析方永州市耕地保護現狀以及耕地保護中存在的實際問題,明確了耕地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明確了保護耕地的現實意義,提出了相應的保護耕地對策和建議;糧食安全問題已向人們發出警告,保護耕地刻不容緩,耕地保護的問題不僅存在于永州,還廣泛存在于全國各個省市縣,因此,如何在全國范圍內建立一個有效的耕地保護體制,將是我國今后很長一段時間內的工作重點。

一、03年到06年耕地保護狀況及面臨的困難

首先,耕地保有量穩中有增。一是新增耕地超過建設占用耕地。2006年與2003相比,永州市新增耕地比建設占用耕地多0.3065萬畝。二是耕地保有量增加。永州市2006年耕地保有量為513.7382萬畝。比與湖南省政府簽訂的目標責任面積增加0.4343萬畝,完成了湖南省政府下達的耕地保護責任目標任務。其次,基本農田保護基礎工作有所加強。一是完成了基本農田數據庫建設。二是落實基本農田保護制度。建立、健全和完善了各項法律制度。及時掌握了全市基本農田保護動態情況,確保了基本農田面積不減少。三是開展了耕地保護情況調研。對發現的問題,及時督促縣區加以整改,增強了縣區保護耕地的意識和責任。第三,實現了耕地占補平衡目標。建設占用耕地嚴格控制在省下達的年度計劃指標內,從源頭上保護了耕地。同時,凡經批準的建設占用耕地的項目,一律實行了先補后占或按規定的標準足額繳納了耕地開墾費,嚴格執行了補充耕地與建設用地項目逐一掛鉤制度,確保了占補平衡目標的實現。第四,認真實施土地開發整理。2006年,永州市全市實施土地整理項目12個,爭取國家、湖南省投資6397萬元,整理面積3164.19公頃,新增耕地471.12公頃,使2萬人受益。第五,違法違規占用耕地案件得到嚴肅查處。2006年,永州市共查處土地違法案件369宗,其中違法占用耕地29.61公頃,查處率100%。鄉鎮、村組企業違法違規占用耕地18宗,面積9.5公頃,100%查處并結案;農村村民違法違規占用耕地建房357宗,面積15.5公頃,大部分已處理到位。

同時,耕地保護中面臨著人均耕地面積少、項目建設占用耕地面積逐年增大、農業結構調整和退耕還林減少耕地多、亂占濫用耕地現象比較嚴重、耕地質量下降等困難和問題。

二、對策建議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