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產范文10篇

時間:2024-03-17 06:17:04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水產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水產

水產局水產工作匯報

年,全市水產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認真貫徹全國、全省農村工作會議精神,堅持以努力提高漁業綜合生產能力、積極構建現代漁業產業化體系、不斷強化水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力度和大力實施漁業資源保護為重點,堅持落實科學發展觀,通過積極爭取水產項目和扎實落實惠漁政策,實現了漁業增效漁民增收的目標,促進了全市水產業健康快速發展,全面完成了全年的水產工作目標和任務。

一、年工作成績

1.主要經濟指標比去年幅度有所增長。年全市水產養殖面積12.45萬畝,比上年增加500畝;水產品產量6.95萬噸,增長4200噸,增7.02%;水產業總產值22.7億元,增長3.8億元,增19.05%。其中漁業產值10.7億元,增4.48%;漁業工業產值4.5億元,增53.06%;流通服務業產值7.5億元,增26.09%。水產業增加值8.7億元,增10.41%,其中漁業6.3億元,漁業工業1.48億元,流通服務業1.1億元。漁民人均純收入達到10500元,比2010年增加900元,增長9.38%。

2.產業化經營水平不斷提升。水產品加工企業穩步發展,加工原料供應基本充足,產品銷售市場穩固,資金回籠快,效益明顯,全市漁業工業全年產值達4.5億元。其中水產品加工1.7萬噸,產值2.2億元。水產專業合作社和協會蓬勃發展,全市漁業專業合作社已經成立8家,流通服務業全年產值達到7.5億元。在水產品外銷、漁需物資的采購經營等方面發揮作用,增加效益,實現流通產值6.5億元。休閑漁業也將有較大發展,在檔次、規模上求發展、求效益,休閑漁莊近百家、產值達到1億元。

3.科技支撐作用有效發揮。“80:20”高產高效養殖模式普遍推廣,“兩鮊”(黑尾鲌、翹嘴紅鲌)養殖、“魚鱉混養”、淡水小龍蝦野生寄養、生物肥及微生態制劑等推廣使用率逐步提高。“兩鲌”示范總面積5000畝,池塘主養畝放1000-1200尾,畝利潤5000元;池塘套養畝放200尾,畝利潤500元;湖庫套養畝放50尾,畝利潤200元;經濟效益明顯。

4.水產品質量安全建設卓有成效。農產品質量安全法律法規經宣傳深入人心,水產品質量安全標準進一步落實,水產苗種生產、魚飼料魚藥等投入品的使用、成魚加工銷售實行全過程動態監管。升級改造市內陶家湖、東湖、八畝新鳳三個健康養殖示范場。建立超市水產品準入制度,為水產品質量安全提供保障。

查看全文

水產局述職材料

局各項工作在市委、市政府和市農業局的正確我局緊緊圍繞“增產、增效、增收”和構建社會主義和諧新漁村的總體目標,全面貫徹“大水產”發展戰略,堅持以保護和合理開發利用漁業資源為主線,以轉變漁業增長方式為重點,以確保水產品安全供給和漁民持續增收為目的立足市情謀發展,五年來。開發大水面,精養小水面,主抓名特優,不斷開拓漁業發展新思路、新途徑、新領域,為推動全市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加速農村經濟發展發揮了重要的作用。現將我局五年來的主要工作報告如下:

一、履行職能情況

漁業各項生產指標全面增長。截止年底,一以和諧發展為主題。全市實現養殖面積98萬畝,比年88萬畝增10萬畝,增長8%比上年增加2.5萬畝,增長1.3%其中水產常用水域養殖面積92.2萬畝,比上年增加2.5萬畝,增長1.3%;稻田野生龍蝦寄養等潛在養殖開發面積5.8萬畝,比上年增加4.23萬畝。水產品產量達到25.1萬噸,比年21萬噸增加4.1萬噸,增長18%比上年增1.2萬噸,增長4.5%漁業行業經濟總產值達24.9億元,比年13.5億元凈增11.4億元,增長3%比上年增4.2億元,增長20.4%漁業產值占農業總產值比重達14.1%比年13.8%提高了0.3個百分點。魚苗生產39.9億尾,比上年增2億尾,增5%;魚種生產6.3萬噸,比上年增加0.2萬噸,增3.6%;投放魚種5.9萬噸,較上年增加0.4萬噸,增6.8%;漁民人均增收5663元。占全市人均增收300元的42%漁業為全市農民人均增加純收入45.1元。連續五年來我市水產各項主要生產指標均位列全省第五,居荊州、武漢、黃岡、孝感之后,水產業已成為我市農業農村經濟的支柱產業之一。

漁業產業結構日趨優化。五年來我局共開展科技下鄉入戶和科技培訓等活動983次,二以結構調整為主線。并通過開展科技下鄉培訓活動成功推廣了美國斑點叉尾鮰、中華絨毛蟹、克氏原螯蝦、黃鱔、鱖魚、大口鯰、雜交才魚、湘云鯽、黃顙、銀魚等10個優勢養殖品種和水庫網箱養魚、湖泊圍欄養蟹、稻蝦共生、魚禽共生、魚蓮共生、魚+豬+沼氣結合、28放養模式、龜鱉生態養殖、種青養魚和工廠化流水養殖等10種高效養殖模式,使全市放養品種和養殖模式日趨優化。今年全市名特優放養面積達83萬畝,名特優產量17.2萬噸,實現產值13.65萬元,漁業一二三產業比例結構由上年的92.1%3.8%4.1%優化為82.2%10.2%和7.6%名特優水產品比重達68%比上年提高2.6個百分點。全市生態高效養殖模式總面積達到35萬畝。并形成八大養殖區域即:一是虹鱒魚、金鱒魚、三文魚等冷水性魚類養殖區;二是淡水白鯧、羅非魚、彩紅綢等熱帶魚養殖區;三是中華龜、中華鱉等龜鱉養殖區;四是斑點叉尾鮰、鱘魚等網箱養殖區;五是克氏原螯蝦、中華絨毛蟹等蝦蟹養殖區;六是湘云鯽、雜交才魚等新品種養殖區;七是黃鱔等池塘網箱養鱔養殖區;八是銀魚等人工放流養殖區。

水產板塊基地建設日趨完善。幾年來,三以規模漁業為主導。局按照“基地、文化、社會”三個建設一起抓的思路,使水產板塊功能得到充分顯現,五大板塊基地已基本形成。即:一是以京山為核心呈現出五大公司特色的生態龜鱉產業特種片。二是以鐘祥為核心呈現出六大推廣特色的網箱鮰魚產業漢江線。三是以沙洋為核心呈現出五大突破特色的湖田蝦蟹產業長湖圈。四是以東寶為核心呈現出四大發展特色的天然銀魚產業漳河園。五是以掇刀為核心呈現出五大基地特色的高效鯽魚產業中心區。五大水產板塊基地現已實現養殖面積50.37萬畝,占全市養殖面積的68%產量15萬噸,占全市漁業產量的56%產值12億元,占全市漁業生產總值的54.5%為增強我市水產品的市場競銷力,增加漁民收入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

漁業產加銷得到協調發展。加工活,四以加工增值為紐帶。則流通興;流通興,則產業旺。五年來,局始終把做大做強水產品加工作為我局的一項重要工作來抓。截止目前全市已發展9家水產品加工企業,其中年加工能力在10000噸以上的加工企業3家。今年我局通過招商引資已與年加工生產能力在1000噸以上的南湖藍天公司和東湖食品有限公司達成意向性協議,二個公司將分別落戶我市的鐘祥市南湖漁場和沙洋縣后港鎮,使我市水產品加工生產能力將可達到3萬噸以上,今年實現加工4530噸,創加工值4702萬元,同時我局在實施品牌戰略中還打造出11個水產品品牌,即:長湖牌魚糕、蛟龍牌魚糕、金星牌黃鱔、長湖風味魚、漳河保鮮銀魚、漳河虹鱒魚片、漳河銀魚干、楚龍滋露蝦仁、南湖魚糜、曹武蝦仁、長湖丁子魚。11個品牌產品都已進入了荊門超市,其中長湖牌魚糕、漳河銀魚干等產品今年還打入了武漢、上海、北京等大都市。長湖牌魚糕在年還獲得了第十四屆中國食品博覽會金獎。

查看全文

水產養殖病害預防

1魚塘清整與消毒

1.1魚塘清淤

魚、蝦、蟹等經1年的飼養后,池底往往沉積著大量的食物殘渣和排泄物,這些有機廢物經腐爛、分解后在池底形成淤泥,而淤泥是細菌很好的培養基。因此,當淤泥沉積到一定厚度時,必須及時清除。銀鯽類的出血病及羅氏沼蝦、青蝦等細菌性病害的發病率的上升與池底淤泥不及時清理有一定的關系。按國外對蝦養殖經驗來看,高密度蝦類養殖,最好每年將池底的1層浮泥予以清除,其目的也是去除細菌滋生所需的營養源。另外,淤泥中有大量的寄生蟲卵及孢子等,挖除多余的淤泥亦可大大減低侵襲性病害的發生率。一般來講,池底淤泥厚度只需15cm左右即可。這樣既使水體有一定肥度培育浮游生物,滿足水產養殖類對天然餌料的需求,又可減少致病菌的滋生場所和細菌密度。因此,每年對魚池清整時,必須清除池底多余的淤泥。

1.2池底曝曬與冰凍

池底每年需經15d左右的曝曬和冰凍,一是改良池底的土質,二是使池底淤泥中的致病菌和寄生蟲卵及孢子的密度下降。池底經曝曬和冰凍的魚池,養殖病害的發病率明顯下降。但池底干枯時間過長則易引起草荒。

1.3藥物清塘

查看全文

水產養殖病害

1魚塘清整與消毒

1.1魚塘清淤

魚、蝦、蟹等經1年的飼養后,池底往往沉積著大量的食物殘渣和排泄物,這些有機廢物經腐爛、分解后在池底形成淤泥,而淤泥是細菌很好的培養基。因此,當淤泥沉積到一定厚度時,必須及時清除。銀鯽類的出血病及羅氏沼蝦、青蝦等細菌性病害的發病率的上升與池底淤泥不及時清理有一定的關系。按國外對蝦養殖經驗來看,高密度蝦類養殖,最好每年將池底的1層浮泥予以清除,其目的也是去除細菌滋生所需的營養源。另外,淤泥中有大量的寄生蟲卵及孢子等,挖除多余的淤泥亦可大大減低侵襲性病害的發生率。一般來講,池底淤泥厚度只需15cm左右即可。這樣既使水體有一定肥度培育浮游生物,滿足水產養殖類對天然餌料的需求,又可減少致病菌的滋生場所和細菌密度。因此,每年對魚池清整時,必須清除池底多余的淤泥。

1.2池底曝曬與冰凍

池底每年需經15d左右的曝曬和冰凍,一是改良池底的土質,二是使池底淤泥中的致病菌和寄生蟲卵及孢子的密度下降。池底經曝曬和冰凍的魚池,養殖病害的發病率明顯下降。但池底干枯時間過長則易引起草荒。

1.3藥物清塘

查看全文

水產專業見習小結范文

年月,我從生物機電職業技術學院回到家鄉。在這段時間,我在企業上班的同時,開展了水產專業實習。實結如下:

通過快1年的實習,使我們參與到魚苗生產一線,拓寬了知識面,真正將所學的知識應用到實踐中,進而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為我們將來深入生產積累實踐財富。我們不但在學校學習了水產理論知識,而且通過這次實習,真正明白了“水產”的真諦并將其落實于具體操作,很好地填補了以前的空白。通過此次實習培養了我們的動手能力,同時還提高了我們艱苦奮斗、吃苦耐勞、團結協作的素質。最難得的是我們意識到水產養殖的“錢”景和自己肩負的水產使命。

1、鞏固所學水產專業知識

實習之前,在學校開展了一學期課堂學習。學習了《水生生物學》、《水產動物疾病學》、《魚類學》、《水產品加工》、《池塘養魚》等多門專業課程。在學校,還參加了班里組織的水生生物課外興趣活動小組。另外還做了各門課程課堂筆記。通過在校階段的學習,使我從一個水產專業“門外漢”入了門。回來實習期間,我鞏固了所學的水產專業知識,特別是溫習了在校所做的筆記和總結,使我水產專業技能得到提升。

2、應用所學專業知識于實踐

實習期間,我把所學知識應用到實踐中。在水生生物學地方,到“外婆家”,實地學習和應用。

查看全文

水產局工作計劃

2013年縣水產局將認真貫徹落實縣委、縣政府的各項決策部署,團結和帶領全局干部職工,奮力拼搏,努力實現全縣水產養殖業的新突破。

一、2013年全縣水產養殖業的總體思路是

以建設現代漁業示范縣為目標,加大對上爭取支持力度,加快標準化生態漁塘開發和整理改造;實施品牌和基地帶動戰略,建設萬畝優質漁養殖基地;實施科技入戶工程,建設省級漁業科技入戶示范縣;構建信息化服務體系,保障水產品質量安全;加強漁業專業合作社建設,提升服務水平;大力發展休閑觀賞漁業,盡快實現全縣漁業由傳統漁業向現代漁業的轉變。

二、主要工作目標

2013年全縣水產養殖面積達到4.6萬畝,水產品總量達到2.6萬噸,產值實現2.6億元,鞏固全縣淡水漁業在全省淡水漁業中的重點縣地位。

三、2013年的工作重點和具體措施

查看全文

水產養殖督查通知

各縣畜牧(水產)局、區農委:

按照農業部辦公廳統一部署和省農委“關于開展**年度水產養殖業專業執法行動的通知”(皖農明電【**】42號)要求,我市定于9月初開展水產養殖業專項執法行動督查。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組織領導

成立由分管漁業副主任為組長,水產技術推廣站、漁政站、水產品質量檢測中心組成的全市水產品質量安全執法專項行動領導小組。組長:姜曉天。副組長:陶洪明、薛蘭升。成員:孫強、遲海虎、曲春娟、龍熙陵、湯二紅。

各縣成立相應的水產品質量安全執法專項行動領導小組,切實抓好水產品質量安全執法專項行動。

二、督查方式

查看全文

水產養殖病害防治措施

1無公害水產養殖病害流行趨勢

根據初步的統計發現,近年來重慶市長壽區水產養殖中病害的種類有遞增趨勢,跨地區病害不斷出現,對長壽區水產養殖的安全性產生了影響;病害的識別和防范難度增加,與陸地養殖不同,水產養殖由于環境的特殊性,許多病害往往不能通過病征提前發現,預防工作比較困難;病害流行范圍增加,前些年由于水產養殖規模較小,病害分布范圍也相對集中。十八大以來水產養殖戶數量增加,各類水產養殖病害的流行范圍也呈現出擴大化趨勢;病菌的耐藥性增強,由于部分養殖戶盲目濫用藥劑防治病害,導致多種病菌出現耐藥性,普通藥物的防治效果大打折扣。

2水產養殖病害的發生原因

2.1水質問題引發病害。水質的優劣是決定無公害水產養殖質量和產量的決定性因素,但是卻容易被養殖戶所忽視。例如:沒有做好養殖池的保護工作,或是養殖基底內的衛生工作不徹底,一些垃圾被風刮到養殖池內,導致池水受到污染。還有的養殖戶不重視定期更換池水,隨著養殖時間的增加,魚的糞便、腐爛的魚食都會沉到池底,導致池內微生物增加,水質降低。如果養殖戶不能定期進行池水更換和池底清理,也會導致池水發腥、發臭,容易引發各種病害。2.2日常預防措施不足。日常管理不到位也是導致病害多發的重要因素。例如許多水產養殖戶平常不重視池水消毒工作,也沒有按照長壽區水產部門的要求定期進行檢疫工作,病害預防工作不到位。而一旦出現病害,又盲目用藥,向養殖池內投放各種藥物,不僅起不到良好的治療效果,甚至使池塘內生態系統更加紊亂。

3無公害水產養殖的病害防治措施

3.1細菌性病害的防治。重慶市長壽區水產養殖過程中多發的細菌性病害有爛鰓病、赤皮病和細菌性腸炎及細菌性出血病等。針對此類細菌性病害,應當以做好日常消毒工作為主。要做好池塘消毒工作,一般選擇在秋末收獲后,利用濃度較高的消毒劑進行徹底的清塘消毒。另外考慮到重慶地區土壤偏酸性,因此可以通過撒播生石灰的方式,起到中和與消毒的雙重效果。消毒后進行池塘暴曬,并晾曬約30d時間,對于細菌性病害的防治有很好效果;做好魚苗魚種的消毒工作,新引進的魚苗在消毒后方可投入池塘,從根本上杜絕細菌性病害的出現。3.2真菌性病害的防治。長壽區區真菌性病害主要以水霉病、鰓霉病為主,發生在冬春兩季。針對此類病害,通過減少魚體的機械損傷和魚體消毒以及向池水中潑灑水霉凈,硫醚沙星等藥物,可基本防治。如果病情較為嚴重,連續潑灑3~4次,可以提高病害的預防成效。3.3病毒性病害的防治。繼發感染細菌性疾病是養殖水產感染病毒病后死亡的主要原因。這類水產病主要有病毒性敗血癥等。雖然病毒性病害在水產養殖過程中發病率較低,但是這種類型病害的致死率較高,需要重點進行防控。在進行防治的時候,要做好相應的病毒病預防措施。清潔魚池,并用精碘進行消毒。在發病季節之前,進行精碘二次消毒。在已發病池塘內投入內服藥物采取中西藥結合進行防治。3.4寄生蟲病害的防治。清整魚池,注意消毒和殺菌處理;苗種消毒。在發病期使用消毒劑進行消毒,并且用內服藥喂食水產品。發病時進行殺蟲處理。如果確定為寄生蟲病害,還應當通過捕撈水產,檢驗其感染寄生蟲的種類,進而根據寄生蟲類型對癥施藥,采取內外結合方式,可以提高寄生蟲病害的防治效果。

查看全文

水產養殖病害預防的形勢探究

水產養殖病害防治的現狀探討

近年來,隨著我國水產養殖品種的不斷增加,我國水產養殖的面積也在不斷的擴大,隨之而來的水產養殖的病害也在不斷加多,這給水產養殖戶和水產品的安全都帶來了一定的影響,一些比較集中的地方甚至危及到了社會和經濟的穩定發展。目前水產養殖病害防治中有幾個方面的問題值得注意。一些常見病在一些地區仍在流行和大規模發生,比如草魚出血病、蝦病毒性疾病等。草魚出血病目前在我國東北、華中以及華南地區都有發生,這種病癥的死亡率超過了50%;一些新的養殖對象的疾病不斷出現,如黃鱔、鱘魚、河蟹、大鯢等,這些水產動物的養殖規模也在不斷的擴大,研究發現這些新的養殖對象很有可能被多種病原生物所感染,從而導致疾病的發生。如在稻田養殖小龍蝦就很容易發生病毒感染,從而造成大規模的死亡,給養殖戶帶來一定的損失;水環境污染是導致水產養殖病害頻發的又一重要原因。目前一些地區的水系或者是養殖水域的生態環境在不斷惡化,這使得水資源十分短缺,加上一些養殖戶在養殖的過程中濫用藥物,使得養殖池塘的水體出現富營養化較為普遍,這嚴重地破壞了池塘的生態環境,直接導致水產養殖災害的不斷發生。總而言之,目前我國水產養殖病害的現狀十分嚴峻,預防和控制的效果不容樂觀,需要政府部門不斷的引導,同時也需要養殖戶的高度重視。目前水產養殖防治的主要技術包含了免疫、藥物和綜合防控等技術。藥物防治技術目前是我國水產養殖中病害防治的主要手段,同時我國在水產疫苗的研發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現階段商品化的進程仍舊比較緩慢,因此需要政府和相關主管部門的高度重視與大力支持,不斷地推動水產疫苗的商品化進程。綜合防控技術主要是將環境調節、免疫以及養殖技術等進行綜合集成,然后應用到水產養殖的病害預防和控制之中。未來水產養殖病害防治的主要趨勢應當是以免疫預防為主體,生態和綜合預防措施相互結合的水產病害的預防與控制體系。

水產養殖病害防治的前景探討

一直以來我國都是水產大國,水產養殖的品種繁多且分布于大江南北,水產品的產量也處在世界首位。但總的來講,目前我國水產養殖的技術水平各地參差不齊、基礎設施相對落后,新技術和新產品以及新成果的轉化率比較低,水產養殖中出現的病害問題也不斷加劇,目前水產養殖病害已經成為了水產行業健康發展的制約因素,應當受到社會各界的高度重視。未來水產養殖的前景主要會表現出以下幾個重要的趨勢:針對重要養殖對象開展疾病預防,進行疫苗的研制與技術研究現階段我國針對少數重大水產養殖病害進行了疫苗的研究,如草魚出血病、海水魚弧菌病等,但和目前我國水產養殖病害防治的實際需求還有著一定的差距。未來我國水產養殖不僅僅要建立水產動物重要疫苗的研制體系,同時還要建立專業的疫苗生產設施,從而能夠更加廣泛地服務于廣大水產養殖戶,減少因為水產養殖病害而導致的經濟損失。建立水產藥物的研究平臺,創新新型水產藥物我國水產藥物一直是沿用獸醫學和人類醫學的研究成果,缺乏針對水產養殖對象的專用藥物的研究平臺和技術體系。所以建立水產專用藥物的開發和研究技術體系能夠有力地突破藥物篩選的模型,使得水產藥物的研發更加專業化和科學化,從而更好地保障我國水產養殖行業的健康發展,減少水產養殖病害,服務廣大水產養殖農戶增產增收。

針對水產養殖病害,養殖戶控制水產動物疾病的措施探討

水環境是進行水產養殖最為重要的生產要素,水環境的好壞直接影響到水產養殖病害的發展和流行,所以養殖戶做好水環境質量的控制對于養殖的成功十分重要。因此養殖戶應當做好以下幾點,首選要選擇合適的養殖模式和放養比例,充分地發揮不同養殖品種對于保持水環境的積極作用;做好科學的培水和施肥工作,確保養殖水體能夠具有豐富的水生浮游生物,從而更好地維護水環境的穩定;禁忌濫用藥物,大量的超劑量的用藥很有可能會致使水環境的微生物出現生態失衡。最后要多使用能夠改良水質的微生物制劑,比如酵母菌和光合細菌等,促進水環境的不斷改善,提升水產養殖的經濟效益。

查看全文

市水產養殖保護制度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了保護水產養殖,保障水產養殖者的合法權益,發展水產事業,滿足人民需要,根據憲法和有關法律,結合本市的具體情況,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本規定適用于本市管轄范圍內的漁業水域。

本規定所稱的漁業水域是指魚類、蝦蟹類、貝類的產卵場、索餌場、越冬場、洄游通道和養殖或增殖魚類、蝦蟹類、貝類、藻類以及其它水生植物的水域。

漁業水域內有經濟價值的水生動物和植物及其親體、幼體、卵子、孢子、種子等,均按本規定加以保護。

第三條本市漁業行政主管部門,負責組織各級水產、漁政監督管理機構實施本規定。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