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產品冷鏈物流的應用透析
時間:2022-07-18 05:21:00
導語:水產品冷鏈物流的應用透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1.湖北省洪湖市水產品發展現狀
湖北省地處我國中南部,平原、水域面積廣闊,使淡水魚產品的生產具有得天獨厚的條件。洪湖市全市面積2900平方公里,湖泊面積就有628平方公里,在此我們采集了洪湖市水產品發展的幾個階段來展現洪湖市水產品的發展狀況。
1994年洪湖市的淡水產品的產量就已經躍居湖北省第一位縣市,直到現在洪湖市的產量仍位居第一。但是洪湖的淡水魚的發展依然存在很多問題。
2.存在的問題
數據表明:淡水魚的巨大產量無疑會給洪湖市帶來巨大的經濟效益,但是在產品的生產養殖與運輸方面存在著很大的損失和浪費。據該市2003年和2010年官方數據顯示,2003年洪湖市的淡水魚產量為16.6萬噸,但是由于養殖制度存在的風險與冷藏保鮮技術的落后以及市場信息機制的不完善而導致的淡水魚損失達到4.4萬噸之多,而2010年因為水災沒有得到有效的控制所導致的直接經濟損失達15億人民幣。
二、具體問題分析
1.養殖制度
洪湖市采取的是傳統的一年一收制的養殖制度,每年的3-4月份為投放魚苗時期,12月-次年1月為收獲時期,具體的時期如下圖所示:
圖一中所示:每年的6-8月是我國淡水養魚生產的黃金時期同時也是養殖的高風險期,倘若在生長黃金期出現養殖風險帶有大量的死魚現象的話,最終會使得漁民損失嚴重甚至顆粒無收。而在次年的一月大概就是春節前夕是水產品供需的高峰期,同時也是市場供需極不穩定的時期,倘若漁民所掌握的供需信息失真,那么將會直接影響漁民的經濟收入。
2.水產品的經營模式
雖然說洪湖市是淡水魚生產的集中生產區域,但是大部分呈現出分散經營、生產規模小的問題。具體的傳統生產模式如下:
由圖二所見:整條水產品的供應鏈節點冗多且經營分散,但是總體規模宏大的水產品基地卻無法形成規模經濟效益,并且在上圖中的物流企業物流設施和技術落后,缺乏足夠的冷藏保鮮車,從而嚴重束縛了洪湖水產品市場半徑的擴大,從而也會直接的影響漁民水產品的投資增產。為此我們急需尋求一種可行性方案來降低物流成本提升供應鏈整體價值。
三、應用研究
1.冷鏈物流推動養殖制度的改進
鑒于上述圖一所顯現的問題,我們可以采取冷鏈物流的方式來改進養殖制度。從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有效的規避傳統的養殖制度所帶來的養殖風險問題,其具體的改進流程如下:
從上圖中可以得出,改進后的養殖制度將8月(我國的法定休漁期和傳統養殖制度風險期)作為新型養殖制度的收獲期,不僅可以有效地規避傳統養殖制度的養殖風險而且此時的市場需求極大,水產品的價格也非??捎^。而要在8月的高溫夏季收獲淡水魚,也是有很大弊端的,即低溫長途運輸問題。這樣冷鏈物流在其中就會扮演很重要的角色,冷鏈物流的低溫冷藏車可以有效地解決上述的運輸問題。即便是部分傳統養殖制度的水產品的收獲要想運輸到南方地區也需要冷鏈物流的介入方可成功。為此我們可以下結論:冷鏈物流不僅改變了傳統的養殖制度,降低了水產品的長途運輸所帶來的損失而且可以擴大市場半徑,使水產品的生產無后顧之憂。
2.經營模式的改進
從圖二中我們不難得出:目前洪湖市水產品的供應鏈呈現出分散經營,配送和運輸無法形成規模經濟。為此我們有必要解決以上模式帶來的物流成本高、供應鏈節點企業附加值低的問題,以下是經過冷鏈物流介入的經營模式的改進:
上圖表明改進后的經營模式消除了多余的供應鏈節點,并且采用集約化的生產、大型漁場集中采購、與第三方物流專業化運輸,從而實現了其規模效益。同圖二中傳統的經營模式相比,改進后的經營模式最大的不同在于將信息化融入整個供應鏈環節。從而實現了從漁民到消費者間的信息雙向交流與共享。信息的可靠性大大增加。市場風險也會隨之降低。
3.信息共享機制
從圖一中可知,傳統的養殖制度在收獲之期的市場供需狀況非常不穩定,即使是在改進后的養殖制度也會出現相關的水產品供需風險,這樣就需要建立信息共享機制來降低水產品冷鏈物流的損失,為此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考慮:首先要建立市場信息雙向交流機制,將消費者市場供需狀況及時反饋給供應商和大型漁場。其次在第三方物流節點處共同建立低溫冷藏倉庫,從而可以防止暫時的缺貨與水產品供應過剩、較好地適應市場供需狀況。最后加強供應鏈節點間的合作伙伴關系,加大冷鏈物流設備與技術的投資,使水產品供應鏈獲取最大的價值。
四、結語
冷鏈系統建設是一項巨大工程,需要借助政府和行業龍頭企業的通力合作共同推動冷鏈物流設備的更新和技術的進步,從而全面提升水產品冷鏈物流與供應鏈的管理水平。即便是改進后的供應鏈在近期內也會出現效益成本的背反現象,但是從長期的發展來看在冷鏈物流介入后必然在成本優化和居民收入提高方面有所進步。
- 上一篇:加強工業崛起推進縣域發展小結
- 下一篇:小議當前房價與和諧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