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與共治質量管理在骨科護理的應用
時間:2022-05-10 03:14:38
導語:參與共治質量管理在骨科護理的應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目的:探討“參與共治”質量管理模式在骨科護理單元中的應用與實踐價值。方法:醫院骨科自2019年1月起實施“參與共治”質量管理模式,2019年為實施后,2018年為實施前,實施前后各隨機選擇30例患者為研究對象,比較實施前后的管理效果。結果:實施后的基礎護理、病房管理、骨科專科護理、健康宣教、服務禮儀、護理安全、護理文書等評分,均顯著高于實施前(P<0.05)。實施后護士的理論成績及實際操作評分,均顯著高于實施前(P<0.05)。實施后患者護理管理期間不良事件發生率,顯著低于實施前(P<0.05)。實施后患者平均住院時間,顯著短于實施前(P<0.05)。實施后患者和護士對護理管理模式的滿意度評分,均顯著高于實施前(P<0.05)。結論:“參與共治”質量管理模式在骨科護理單元中的應用,可明顯提升護士綜合能力,提高護理管理質量,降低護理不良事件的發生,促進患者康復,從而實現護患雙方共贏局面,提高患者和護士對該護理管理模式的滿意度。
關鍵詞:參與共治;質量管理;護理;骨科
近年來,隨著人們物質生活條件的改善,人們對各種服務的追求也在不斷提高,所以護理安全問題成為當前醫院護理管理所研究的重點問題[1]。盡管醫院護理管理者通過改進安全管理措施等來加強護理安全管理,但實踐證明顯示護理不良事件仍時有發生,且呈升高趨勢[2]。造成這種結果的原因主要是多數護理人員對護理安全的認識不足,且未意識到護理安全與自身間的關系,其僅作為患者病情觀察者和醫囑執行者,缺乏主動服務意識和擔當意識[3]。所以如何培養護理人員主人翁意識,確保其始終堅持在護理工作第一線,積極采取有效措施來預防護理不良事件的發生成為當前亟需解決的關鍵問題[4]。“參與共治”質量管理模式則是一種由護理人員組成的質量管理框架,該管理模式讓護理人員從醫院共同利益與發展出發,并結合自身實際情況來解決問題,其可增加護理人員責任感,激發其工作潛能,有利于提高護理質量[5]。目前臨床有關“參與共治”質量管理模式的研究報道較少,多集中于“人人參與”模式的研究,且未對該管理模式進行系統化研究。為探討“參與共治”質量管理模式應用于骨科護理單元中的實踐效果,對此進行了研究。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醫院骨科自2019年1月起實施“參與共治”質量管理模式,2019年為實施后,2018年為實施前,實施前后各隨機選擇30例患者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研究對象獲悉此次研究方案的具體內容及具體操作流程,簽署知情同意書,并自愿參與研究,研究方案獲得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護士均為女性。排除標準:患者患有嚴重肝腎功能障礙或心腦血管等疾病、精神疾病、腫瘤疾病或中途退出者、依從性差等。實施后男18例,女12例;年齡為27~70歲。實施前男20例,女10例;年齡為26~68歲。研究期間護士無變化,實施前后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不顯著(P>0.05),結果具有可比性。1.2方法實施前實施普通護理管理,采用護理部—護士長—護士三層級的管理模式,護士按照護理部和護士長相關要求及醫院規章制度來執行護理工作等,護士在該管理模式中處被動狀態,缺乏主動性和積極性及參與性,機械性執行上級交代的各項工作。實施后實施“參與共治”質量管理模式。(1)成立“參與共治”質量管理委員會。由1名骨科臨床護士、1名教育護士、1名護士長及3名護士組成,骨科臨床護士任委員會主席。成員要求在醫院工作時間≥3年,考核合格,具有良好的溝通和交流能力。委員會主席負責骨科全面管理工作,并負責制定護理工作計劃和收集相關問題,定期組織委員會會議及任務分工等。護士長負責指導委員會主席嚴格按照醫院與護理部相關計劃來制定議事日程。教育護士負責臨床實踐和操作的培訓,臨床護士負責執行醫囑和護理措施等。委員會所制定的各項措施需要求小組成員嚴格執行,并做好監督管理工作。(2)每月舉行一次會議,發現和幫助骨科護理人員解決常見的護理安全問題,并分析護理資源利用的合理性,探討護理質量管理中需解決的相關問題。下次會議需對上次會議中提出的各項措施進行總結和反饋,并持續跟蹤相關問題解決情況。會議期間需對護理人員進行安全警示教育,并通過討論等來剖析近期所發生的安全事故,分析相關原因,讓護理人員切身感受到護理安全管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制定并完善《護理安全管理手冊》,同時歸納和整理骨科護理技術操作中重點知識,并對其進行匯編成冊。(3)委員會所制定的決策,需要求所有成員執行,同時委員會要帶頭執行最新決策,并加強骨科護理工作的監督和評價,定期記錄并反饋新決策實施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及效果。此外,委員會成員要加強對骨科護理工作的巡視,對相關問題進行匯總和分析,定期在委員會會議上進行討論,由集體討論產生最終解決方案。對質量管控過程中表現優異者給予一定物質獎勵,同時在年終考核和職稱晉升方面優先考慮。1.3觀察指標根據護理部相關要求,評價實施前后的護理安全管理質量,包括基礎護理、病房管理、骨科專科護理、健康宣教、服務禮儀、護理安全、護理文書等,滿分均為100分,100分為最佳護理質量[6]。統計實施前后護士考核情況,包括理論成績、實際操作等,采用試卷和實際現場操作完成,均為100分。記錄實施前后患者護理管理期間不良事件發生情況及住院時間。調查實施前后患者和護士對護理管理模式的滿意度,根據科室實際工作情況分別設計護士和患者滿意度調查表現,滿分均為100分,得分越高說明滿意度越高[7]。1.4統計學方法選擇SPSS25.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處理,計量資料采用(χ±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實施前后護理管理質量評分比較結果顯示,實施后的基礎護理、病房管理、骨科專科護理、健康宣教、服務禮儀、護理安全、護理文書等評分,均顯著高于實施前(P<0.05)。見表12.2實施前后護士考核情況比較結果顯示,實施后護士的理論成績及實際操作等評分,均顯著高于實施前(P<0.05)。見表2。2.3實施前后患者的護理效果比較結果顯示,實施后患者出現跌倒1例,實施前患者出現滑到4例、墜床2例、傷口感染1例,實施后患者護理管理期間不良事件發生率為3.33%,顯著低于實施前的23.33%(P<0.05)。實施后患者平均住院時間為(21.62±5.47)d,顯著短于實施前的(31.86±5.97)d(P<0.05)。2.4實施前后護患雙方的滿意度比較結果顯示,實施后患者和護士對護理管理模式的滿意度評分,均顯著高于實施前(P<0.05)。見表3。
3討論
本次研究中發現實施“參與共治”質量管理模式可明顯提升護士和患者滿意度。近年來,隨著臨床醫學和護理學的發展,護理人員學歷不斷提升,高層次人才也不斷增多,其對被認可和被尊重及發揮自身才干的需求越來越強烈。實施“參與共治”質量管理模式首先成立管理委員會,其組成成員通過競聘等方式產生,每位成員表現均十分優秀,具有較強團隊意識和合作意識及溝通等能力。“參與共治”質量管理模式的應用可充分發揮護理人員才干和創造力,讓所有有能力者能夠展示自我,做到天生我材必有用,增強護理人員成就感,進而提高其滿意度。此外,“參與共治”質量管理模式的實施可讓護理人員能夠參與決策,具有一定自主和決策權,從而提升其積極性和主動性,更好的為患者提供護理服務,避免護理不良事件的發生,促進患者康復,提升患者滿意度。“參與共治”質量管理模式的實施,可打破傳統護理管理模式,轉變護理人員角色,讓其轉被動為主動,極大的激發護理人員主動服務意識,促進其積極參與到科室護理管理中,發揮其特長。委員會在收集相關問題后進行分析和討論,制定出符合一線工作者實際的護理管理方案,從而有助于護理人員去執行,提高其執行力,保障護理管理質量。護理人員參與到委員會后,其既是決策者,又是參與者和執行者,讓其在整個護理管理活動中起到帶頭和監督作用,從而確保護理管理質量持續提升,讓患者得到實實在在的益處,提高患者滿意度。綜上所述,“參與共治”質量管理模式應用于骨科護理中成效顯著,符合當前新形式醫療服務發展趨勢。
參考文獻
[1]徐凌麗,湯磊雯,潘紅英,等.科室委員會在磁性醫院建設中的實踐與效果[J].護理與康復,2020,19(6):61-64.
[2]龐亞娟,李玉霞,王梅,等.上海市社區護士參與家庭護理工作的田野研究[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20,26(11):1406-1410.
[3]任安霽,潘思,鄧海駿,等.基于醫護到家平臺的護士參與“互聯網+護理服務”現狀調查[J].護理學雜志,2020,35(5):56-59.
[4]陸琴,莊一渝,朱陳萍,等.臨床護士參與共治在磁性醫院認證中的實踐[J].護理與康復,2020,19(1):71-73.
[5]涂瑩.基于磁性管理理念下共同參與式護理管理對提高護士團隊穩定性的作用[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9(9):1153-1156.
[6]李向麗,宋宗惠,葸英博,等.“參與共治”模式在護理安全管理中的應用[J].衛生職業教育,2019,37(6):146-147.
[7]丁新波,鄧瀾,胡芬,等.參與式培訓在ICU新入職護士培訓中的應用效果[J].中國當代醫藥,2019,26(8):177-179.
作者:徐春霞 陳亞娟 單位:紹興市中心醫院醫共體總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