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療額葉膠質瘤手術室護理研究

時間:2022-01-30 02:50:57

導語:治療額葉膠質瘤手術室護理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治療額葉膠質瘤手術室護理研究

摘要:目的探討舒適護理在采用顯微手術治療額葉膠質瘤手術室護理中的應用效果。方法選取本院2014年8月~2017年8月收治的60例接受顯微手術治療的額葉膠質瘤患者,按照入院順序經隨機數字表法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各30例。對照組僅給予常規護理,觀察組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給予舒適護理。對比兩組患者不同時間點血壓水平、焦慮評分及術后護理滿意度。結果兩組t1時間點的收縮壓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t2、t3時間點的收縮壓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兩組患者術前的焦慮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術后兩組患者的焦慮評分均明顯降低,且觀察組低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96.67%高于對照組的80.00%(P<0.05)。結論將舒適護理應用于采用顯微手術治療額葉膠質瘤的手術室護理中,效果顯著,可改善生理指標,減少術后的焦慮,提高護理滿意度。

關鍵詞:舒適護理;額葉膠質瘤;手術室護理

大腦額葉區對人體計算、語言、情感起支配作用,額葉膠質瘤的形成會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1,2]。目前,顯微手術已作為治療額葉膠質瘤的常規手段[3]。影響術后康復的因素有病理類型、年齡、體質、護理依從性等[4]。舒適護理以“以人為本”為護理理念,旨在尊重、理解和關懷患者的基礎上為其提供科學、專業、溫馨、周到的人性化服務。本文選取本院收治的60名額葉膠質瘤患者進行對照研究,探討舒適護理在采用顯微手術治療額葉膠質瘤手術室護理中的應用效果。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取本院2014年8月~2017年8月接收的60例額葉膠質瘤患者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①所有患者均經顱腦MRI確診;②均經顯微手術治療者;③患者知情并同意本次研究。排除標準:①合并嚴重臟器功能障礙者;②存在凝血功能異常者;③認知功能障礙者;④合并高血壓、糖尿病者[5]。按照入院順序經隨機數字表法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各30例。觀察組男性18例,女性12例;年齡23~59(43.12±5.38)歲;對照組男性16例,女性14例;年齡31~57(42.06±4.94)歲。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1.2方法。1.2.1對照組。給予常規手術室護理。包括醫護人員詳細了解患者的個人資料(個人信息、疾病史、心理狀態等);術前給予患者手術操作流程、注意事項、術后護理方法、體位訓練等方面健康教育;給予患者心理疏導,通過講解成功病例、分散注意力或關懷支持等方式,給予術前皮膚、腸道準備;給予術中指標檢測、傳遞器械等,給予術后持續的心電監護、生命體征及四肢活動監測;做好呼吸道管理,預防肺部感染的發生;提供相關用藥指導、并密切監測并發癥發生情況;做好生活護理,妥善固定引流管,觀察引流量及顏色的變化。1.2.2觀察組。1.2.2.1術前護理。護理人員積極、主動地與患者進行溝通、交流,耐心傾聽其內心的想法,對于自我感覺焦慮、緊張的患者,應給予針對性地心理開導,詳細向患者講解顯微手術的治療目的、治療方法、操作流程、注意事項、預期效果等,幫其建立治療疾病的自信心,必要時可通過播放舒緩的音樂緩解緊張的氣氛,從而緩解焦慮、緊張等不良情緒。1.2.2.2體位護理。麻醉前,在征詢患者意見的前提下,選擇較為舒適的體位;麻醉后,護理工作人員協助患者取合理的手術體位接受手術治療,在此過程中,應避免患者的身體部位過于暴露,并在手術中定期檢查患者的受壓部位,避免其在長時間的手術過程中,出現局部血液循環不暢等現象。1.2.2.3麻醉期間護理。麻醉前,通過通俗易懂的語言向患者詳細講解麻醉后機體的正常狀態及手術中潛在的問題,使其提前做好心理準備,并避免與患者之間交談與手術無關的話題。密切監測患者的生命體征變化,指導患者科學的深呼吸方式,從而有效減輕不適與疼痛感,時刻做好術中意外情況的應急準備,避免醫護人員在操作中出現慌張,加重患者的心理負擔。1.2.2.4術后舒適護理。使患者盡快蘇醒,使用溫鹽水擦拭掉患者皮膚上殘留的血跡和其他污跡,并為其穿好衣物,詢問患者術后的身體狀況及感受,并給其講述手術的成功之處。在推送患者至病房的過程中,盡量保持動作輕柔,并注意切口的保護及引流管的固定。1.3評價指標。1.3.1不同時間點血壓。分別于術前一天訪視(t1)、術前(t2)、和術后2天(t3)監測患者血壓。1.3.2術前、術后焦慮評分。采用Zung焦慮自評量表(Self-ratinganxietyscale,SAS)分別于術前訪視時和術后48h進行測評,采用Likert4級評分法進行評分;SAS的得分乘以1.25為問卷總積分,總積分>50分被評為焦慮。1.3.3護理滿意度。采用院內自制量表對患者的護理滿意度進行評價,內容包括服務態度、操作技能、專業水平和患者舒適度等。量表共20個條目,均分為非常滿意、滿意、一般、不滿意、非常不滿意5個等級,按5、4、3、2、1依次計分,總計100分,由研究者親自發放量表,并詳細解說本次研究的意義,患者通過無記名方式自行填寫后于15min內收回。共發放60份,回收有效問卷60份,分為非常滿意(得分>80分),滿意(得分在60~80分之間)和不滿意(得分<60分)3個等級,滿意率=非常滿意率+一般滿意率。1.4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22.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用(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例(%)表示,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不同時間點血壓比較兩組t1時間點的收縮壓沒有差異(P>0.05),觀察組t2、t3時間點的收縮壓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1。2.2兩組患者術前、術后焦慮評分比較兩組術前的焦慮評分比較無差異(P>0.05),術后兩組患者的焦慮評分均降低,且觀察組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2。2.3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比較觀察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96.67%高于對照組的80.0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3討論

額葉膠質瘤作為臨床上常見的中樞神經系統腫瘤疾病,具有生長速度快、病程短等特點,其治療效果受到患者性別、年齡、癲癇、腫瘤類型、腫瘤密度、手術方式、手術次數和術后治療等多種因素的影響。多數患者在術后會出現記憶力下降、自理能力降低和抑郁等精神障礙,因此,術后科學、有效的護理措施是改善患者心理健康、恢復機體神經功能和提高生活質量的重要保障。舒適護理在因人施護、因病施護、因需施護等干預原則下,根據患者的不同文化背景和焦慮抑郁情況進行針對性的護理,是順應現代護理模式轉變的必然結果[6,7]。患者術前血壓升高與術前的焦慮、緊張相關,與常規護理注重緩解患者病情相比,舒適護理更加注重于與患者的交流,讓患者提前了解手術室的過程、準備項目,并且認真地回答患者的問題,讓患者對手術更加充滿信心,從而減少因手術產生的應激反應。既往研究表明,通過舒適護理能夠降低患者的應激表達物白介素-6的水平。血壓是應激反應的一個重要指標,通過術前一天的訪視,觀察組患者的血壓升高水平更低,有力地保證了手術的安全[8]。本研究結果顯示,經比較,兩組t1時間點的收縮壓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t2、t3時間點的收縮壓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這表明舒適護理可有效改善額葉膠質瘤患者術前、術后的血壓水平。手術開始前對患者進行安慰、簡單地交流、播放輕松的音樂、與患者交流合適的體位減輕不適感,都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患者的應激反應,能維持血壓比較小的波動。術前的心理安慰以及手術前親切的交談,手術過程中的舒適護理都能降低術前的緊張,減少患者在手術過程中的應激反應,有利于患者的恢復。本文研究結果顯示,兩組術前的焦慮評分比較無差異(P>0.05),術后兩組患者的焦慮評分均降低,且觀察組低于對照組(P<0.05),表明舒適護理可有效改善額葉膠質瘤患者的負性情緒。陳燁等[9]的研究也發現在顯微手術治療額葉膠質瘤手術室護理中應用舒適護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生理指標,降低其術后的抑郁、焦慮情緒,此結果與本文研究結果相符。不少研究結果都顯示,接受舒適護理的患者的滿意度高于接受常規護理者[10],然而患者的滿意度不僅是受護理質量影響,手術效果、疾病的預后等原因也會影響患者的主觀滿意度。

本研究觀察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96.67%高于對照組的80.00%(P<0.05),表明舒適護理干預在日常護理的同時,充分體現了“以人為本”的護理服務理念,通過站在患者角度盡可能地滿足其所需,盡可能地取得患者的理解和配合,從而有利于手術操作以及術后的身體的康復。綜上所述,舒適護理應用于采用顯微手術治療額葉膠質瘤的手術室護理中,效果顯著,可改善生理指標,減少術后的焦慮,提高護理滿意度,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作者:馮其云 譚廣艷 單位: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博爾塔拉州人民醫院手術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