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據市場及信息平臺的差異
時間:2022-01-27 03:54:23
導語:票據市場及信息平臺的差異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1票據的信用基礎薄弱。商業信用是金融市場發展的基礎,也是票據市場發展的基石,在票據市場中交易參與者一般都是跨行業、跨區域及跨國界的,因此,健康穩固的信用基礎是市場穩定發展的重要關鍵。大陸經過三十幾年的經濟改革中,“社會信用薄弱”一直制約著經濟的發展,如90年代初企業的“三角債”以及至今金融市場的“非法集資”、“財報造假”等問題。2沒有多元的市場參與者。健全的票據市場應該由眾多的參與者所組成,其中應包括公司企業、銀行、信托公司、財務投資公司、投資大眾、中介機構和中央銀行等。目前,大陸票據市場的主要參與者僅為政策規定的金融機構-企業法人、央行及少數事業法人,其它如中小金融機構和中小企業參與程度非常低。而扮演造市腳色的專業票據中介機構,以及一般投資大眾卻不得其門而入,將阻礙短期利率市場化的發展。3市場規模較小、交易工具單一。雖然近幾年經濟快速發展,大陸票據市場已頗具規模,但對貨幣市場的占比仍小。且市場規模若小,將不利于市場化的形成。因為市場越大,交易量越多,價格波動越小,市場將越有效率,市場化程度越高。現階段大陸只允許企業簽發商業匯票,并進行銀行承兌或者商業承兌,而不允許發行融資性商業本票,大幅限制了融資性商業本票的發展,使交易工具單一無法深化,制約了票據市場利率市場化的進程。4票據利率市場化的程度較低。在大陸現在規定貼現率在再貼現率下限的基礎上加點生成,貼現率形成機制尚不合理,不能真實反映市場的需求。無法形成票據市場利率市場化。5統一的交易保管結算系統尚未運行完善。目前,雖然有電子商業匯票系統上線,但在央行采取“積極穩妥,分布實施的”發展原則下,僅小部分銀行參與運行。而大部份銀行對票據的簽發、承兌、流通、轉讓和查詢、查復等仍然采取實物方式和原始手工交易方式,并未透過交易平臺或電子平臺處理整個交易流程。6缺乏作為市場造市者的中介公司。目前,大陸票據專營機構是商業銀行內的一個部門,并不被允許經營一級市場,而只能經營二級市場的票據買賣,資金的運用也受到銀行內部政策的分配。另外票據市場受到區域大與規模小的限制無法發揮綜效,因此,無法形成統一與具有規模的經營機制,不能發揮造市商的作用。大大阻礙了利率市場化的形成。7市場法規不健全。大陸的票據市場管理制度,隨著票據市場的發展,歷經不斷變遷過程,通常是由局部試點,再逐步推廣和規范。目前對于票據市場的管理制度主要有票據法、支付結算辦法、票據管理實施辦法等架構,但在實際操作中,違規經營的現象依然很普遍。
二、完善大陸票據市場的建議
1開放獨立法人的票據公司或企業。開放企業成立獨立法人的票據公司,其主要職能是擔任票據市場的中介商,發揮市場造市商的功能。借鑒先進國家票據市場的經驗,票據公司除了必須有足夠的市場的操作能力,能讓市場交易順利進行,而且還要有堅強的融資渠道網,以增大市場的廣度與深度。其定位不只是票據的經紀業務,且可自行從事自營交易業務,同時,還可對票據發行商提供經票據承兌及簽證后的融資業務。并與中央銀行緊密聯系,傳導央行貨幣政策等。2加快電子商業匯票系統的實施與改進。2003年大陸工商銀行籌建“中國票據網”,但該網站功能僅提供會員之間相互轉貼現及回購報價信息及查詢的服務,尚無法使金融同業進行票據在線交易和清算的服務。由于商業銀行近年對票據市場業務的日漸重視,2009年10月中國人民銀行的“電子商業匯票系統”(ElectronicCommercialDraftSystem,ECDS)正式上線,這標志著票據市場從“實體交易”跨入“無實體交易”的電子化時代。但其中還有許多的問題尚待改善,如票據電子簽章的法律保障;電子票據安全性較弱等,亟待改進。3建構社會信用管理系統。依據票據市場發達國家的歷史經驗,票據市場的穩步發展需以完善的信用管理為優先。因此,需借鑒先進國家的社會信用管理系統。第一,完善信用評等系統。大陸的信用評級制度發展尚未成熟,其評級的權威性不足。信用評級制度的發展,可參考信用管理健全國家的模式,大力引進專業技術及訓練專業人才,加快專業評級機構的升級。第二,改革聯合征信法律體系。盡早通過法律規范,使公共信息及征信數據合法化和普及化,提高信息流通的效率。第三,建立企業信用管理系統,提供市場參與者查詢、評估、信息揭露等功能的信用管理系統,使現階段票據市場信用不對稱風險降低。可參考臺灣聯合征信中心等。4促進票據市場參與者的多元化。發展一個效率與活力兼具的票據市場其關鍵在于市場廣度與深度,也就說參與票據市場的交易主體越多,例如,中小金融機構、中小企業、專業票據公司等,其成交利率更能反映實際市場資金供給與需求狀況,進而使利率更能貼近市場真實價格。5創新交易工具,擴大交易品種。創新并擴大票據市場的交易工具不僅使市場滿足資金需求者(Issuer)與資金提供者(Investors)不同的需求,而且使票據市場的投資者在資金分配上做最有利的選擇與分配,使雙方在交易中能產生真正市場價格。大陸票據市場的交易工具主要是以商業匯票為主,商業匯票包括銀行承兌匯票和商業匯票,它是以傳統的商品交易為基礎,但對融資性商業本票市場尚無法開展,應大力發展融資性商業本票市場。有計劃、有步驟、有條件地鼓勵資產資量較高、信譽較高的企業發行短期商業本票,從而擴大市場票據的總容量,增加做市商的貨幣投資工具。6逐步實現票據利率市場化,促進利率市場化的改革。隨著工商銀行在2007年1月推出以Shibor為基準加點為轉貼現利率已受到票據市場的積極的采用。因此,建議放開央行對票據對貼現利率的定價,其貼現率由買賣雙方參酌Shibor基點自主生成,以實現利率生成的合理性,提高定價與交易的效率。但為了進一步推動票據利率市場化,應當引入做市商制度,建立獨立法人的專業性的票據公司,其功能除簽證、承銷、融資保證、背書外,最主要是自營與經紀的功能,使票據公司成為做市商的交易平臺,讓買賣雙方自主入市,自動報價、自愿成交,沒有官方的干預與市場價格的壟斷,使其接近市場的真實利率。這有利建立統一的大陸票據市場利率,有益大陸票據市場利率市場化的形成。7完善法制建設基礎。盡快修訂完善的“票據法”。除修改關于票據承兌、貼現、轉貼現的有關內容外,同時開放融資性商業票據。另外將電子票據納入“票據法”的規范;修訂“票據管理辦法”、“支付結算辦法”、“商業匯票承兌、貼現與再貼現暫行管理辦法”及“貸款通則”中的規定。票據市場的發展對于大陸利率市場化扮演著關鍵的腳色,透過票據相關法律的設立與修訂,獨立中介商的成立,再加上電子商業匯票系統與單一交易保管結算系統等電子信息平臺的完善,相信中國票據市場的發展將越走越平坦。
作者:王柏程單位:單位:天津南開大學經濟學院國際經濟研究所
- 上一篇:釋解貨幣市場中的雙向開倉交易
- 下一篇:學法指導對學生語文素質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