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勵教育在體育教學的應用

時間:2022-08-22 02:45:55

導語:激勵教育在體育教學的應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激勵教育在體育教學的應用

摘要:近年來我國正在大力推進教育改革進程,將素質教育作為日常工作的重點環節,體育教學是素質教育最關鍵的任務之一,能夠對學生的身體素質進行改善,并保證了高校學生有更廣闊的發展空間。現階段隨著體育教學的不斷創新與改進,激勵教育在高校體育教學中有著較好的應用實施效果,能夠激發學生的體育興趣,讓學生投入到體育學習當中,保證了高效的體育教學效率。為此,本文采用文獻資料法等,首先介紹了激勵教育在高校體育教學中的主要作用,并提出了激勵教育在高校體育教學中的應用策略,旨為有效促進高校體育教學的良性發展。

關鍵詞:激勵教育;高校體育;教學;應用

隨著我國高等教育的不斷改革,國家教育部門開始重視高校體育課堂的教學效率和呈現出來的教學效果,以爭取讓高校學生的身體素質能得到更快的提升,同時也倡導在高校體育教學中要注意對學生品德素養的教育。而作為一種有效的教學方式,激勵教育能夠讓學生感受到努力學習帶給自己的變化,通過教師定期的鼓勵能夠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得到一定的回報,這樣的教學方式能夠增強學生參與體育學習的積極性與參與性。這需要老師要將激勵教育與體育教學完美融合,以進一步提升高校體育教學的效率,保證高校體育教育能夠發揮出最大的作用。

1.激勵教育在高校體育教學的主要作用

1.1培養學生積極的學習態度。激勵教育的開展方式是比較多樣的,主要包括物質上對學生的激勵以及從精神層面對學生進行激勵。當學生在課堂上取得優異的表現時,教師可以進行適當的物質鼓勵,比如獎勵學生一些文具用品或體育用品,讓學生真切地感受到努力學習帶來的回報,也可以在語言上對學生進行意識和精神上的獎勵,學生也能夠得到適當的鼓舞,這些激勵教育能夠讓學生感受到自己在課堂上的價值,并讓高校學生了解到更多的體育知識,更加自如地運用相應的知識,在激勵教育的過程中不斷提升學生對體育運動的興趣,學生對體育運動的了解更多,從而養成更加積極的學習態度。1.2使學生發展得更加全面。全面發展一直是高校教育部門的主要教學目標之一,任何學校都希望自己培養出來的學生能夠適應更廣泛的領域,為國家的建設做出應有的貢獻,所以全面型人才的培養一直被教育部門所重視,體育教育能夠幫助學生提升自身的身體素質,適應多樣性的環境,還有一些體育運動能夠讓學生變得更加堅韌,所以體育教育是全面型人才培養中的一個主要環節,體育教學效果也決定了全面型人才的培養進程,激勵教育能夠讓學生在體育知識的學習上投入更多的興趣,對自己的身心進行鍛煉,從而在自身的身體機能和心理調節能力上都能夠得到適當的鍛煉,進而更全面地發展自己。1.3提升學生的道德品質和素養。素質教育覆蓋的范圍比較廣,不僅包括學生身體素質的提升,還包括對學生進行道德品質的培養,這兩方面的能力在參加體育運動的過程中都能夠得到鍛煉,體育運動包含的類型是比較多樣的,不僅包括個人形式的運動,還包括集體合作形式的運動,在個人形式的運動中,學生能夠保持旺盛的求生欲望,養成良好的競爭狀態,從而在學習生活中不斷提升自己,而在集體合作形式的運動中,學生之間能夠學會相互合作,并在合作的過程中充分發揮出自身的優勢,幫助集體獲得勝利,這些都是品德培養的重點,激勵教育能夠提升學生的參與度,有利于品德素養的培養[1]。

2.激勵教育在高校體育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2.1在教學過程中強調學生的主體作用。激勵教育不再講教學重點放在教師對知識的講解上,而是放在教室對學生的激勵方式上,教室應該不斷變換自己的激勵方式,讓更多表現優異的學生感受到回報,還能夠以此激勵課堂上不認真聽講的同學,提升班級的整體學習能力,所以教室在實施激勵教育的過程中應該充分考慮到學生對這種教育方式的接受能力,重視學生對教學效果的反饋,在強調學生主體作用的激勵教育中,學生能夠感受到自己學習能力的不斷提升,并對自己的學習能力有更加深刻全面地了解,所以教室在激勵教育的過程中應該重視學生的學習地位,不斷針對學情調整教學激勵方式。2.2高校體育教學覆蓋范圍要更加全面。體育運動的形式是比較多樣的,高校學生對運動的理解能力也是不同的,所以在高校體育教學過程中,教室應該首先對學生對不同運動的興趣和接受情況進行調查,并盡可能多的像學生展示不同形式運動的相關技能,讓更多的學生了解到不同形式的體育運動,盡量保證更加廣泛的覆蓋面。此外,激勵教育的還應該盡可能覆蓋到班級全部同學,通過對教學項目和教學方式的調整,讓更多的學生對體育課堂產生學習興趣,從而將激勵教育滲透到每一個教學環節,這樣的教學方式能夠讓更多的學生感受到激勵教育的重要意義,從而有利于激勵教育的順利開展[2]。2.3盡可能滿足高校學生的個性化需求。高校學生對不同形式運動的掌握能力是完全不同的,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會表現出非常明顯的差異性,教室應該重視不同學生對知識接受能力的不同,并定期進行相關分析,對學生的運動能力進行評估,針對學情制定不同的教學方式,并提出多樣化的考核評價機制,讓學生了解到教師對體育教學的重視程度,這樣的教學理念也能夠讓學生對體育課提起一定的重視,此外教師還應該設置較為完善的教學反饋機制,定期收集學生的反饋意見,并對一些個性化需求進行詳細分析,通過調整教學項目和方式滿足學生的需求,這樣的方式也能夠對學生起到激勵作用,推動激勵教育的發展[3]。2.4科學制定較為明確的體育教學目標。制定科學的教學目標是高校體育教學中非常關鍵的環節,能夠引導教師進行教學進度的制定,也能夠為教師的教學過程提供比較明確的參考,同時學生也能夠更加清晰地了解到教師的教學任務,從而更加適應教學進度,在激勵教育的過程中,教師通過對教學目標的設置能夠提供一個清晰地獎勵標準,配合教師完成教學目標且表現優異的同學就能得到相應的鼓勵,而且明確的教學目標能夠使得教學過程更加科學,在一定程度上減少學生的運動損傷,所以在激勵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該制定科學明確的教學目標,使得整個激勵過程有明確的依據[4]。2.5將師生之間的關系放在同等位置上。在學習的過程中教師與學生承擔的責任和義務是完全不同的,教師需要在教學的過程中起到傳授知識的作用,而學生需要知識進行吸收和理解,從而使得教師和學生都能夠更加適應教學和學習的環境,但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弄清自己應該承擔的工作,不應該讓自己完全掌握課堂,應該讓學生在被鼓勵的氛圍中享受知識,并真正體會到體育運動為自己的生活態度和學習方式帶來的積極改變,所以在激勵教育的過程中,教師應該將師生關系放在同等位置上,學會與學生相處,這樣學生才能夠感覺到激勵教育的重要作用,并在激勵教育的過程中找到與教師相處的正確方式[5]。2.6共同提高教師和學生的綜合素質。教學效果不僅與教師的教學素養有關,還與學生的綜合素質有十分密切的聯系,所以在激勵教育的過程中,教師還應該不斷提升自身素質并幫助學生提升綜合素養,使得師生能夠取得共同的提升和進步,激勵作用能夠為學生帶來學習的動力,讓學生感受到自己進步的過程,這樣學生能夠深刻認識到體育學習和體育運動為自身成長帶來的幫助,而教師通過不斷調整激勵方式逐漸適應學生的節奏,在一定程度上也提升了教師的授課能力,使得教師的教學方式變得更加靈活,能夠與學生起到相互促進的作用,在激勵教育的過程中不斷提升教師和學生的綜合素質[6]。

3.結語

綜上,激勵教育是教育改革以來比較受歡迎的一種教育方式,不僅對學生的學習成長有很大的幫助,還能夠對教師的教學方式進行一定的改革,健全教學評定機制并提升評定效果,學生能夠在激勵教育的學習過程中感受到前進的動力,并很明確地感覺到自己學習能力的變化,在激勵教育的過程中,教師應該不斷調整自己的教學方式,對一些表現優異的學生給予相應的鼓勵,不斷調整教學內容和反饋機制,促進激勵教育的不斷進步。

參考文獻:

[1]方芳.激勵式教育在高校體育教學中的應用[J].當代體育科技,2017,7(26):75-76.

[2]王曦.激勵式教育在職業院校體育教學中的應用意義探討[J].運動,2016,(10):84+50.

[3]安強.網絡時代激勵式教育在高校體育教學中的運用[J].當代體育科技,2016,6(27):107+109.

[4]張萬里.激勵式教育在中學體育教學中的應用[J].青少年體育,2018,(05):103-104.

[5]張利生.激勵教育在高職院校體育教學中的運用[J].教育與職業,2014,(33):189-190.

[6]陳紅剛.簡析激勵式教育在高校體育教學中的運用[J].運動,2016,(16):87-88.

作者:李富兵 單位:四川工業科技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