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環經濟教育制約與保障

時間:2022-05-09 10:26:08

導語:循環經濟教育制約與保障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循環經濟教育制約與保障

摘要:天津市近年來的社會經濟發展勢頭良好,但以大氣污染為首的各種環境問題也不容小覷,在生態文明建設的指導下,亟需全社會提高發展循環經濟的意識,因此,開展循環經濟教育就成為促進綠色環保和可持續發展的有效途徑之一。本文以天津市子牙循環經濟產業區為例,分析了建立循環經濟教育示范基地的有利條件和主要方式,以及在觀念、教育內容和形式、教育培訓的接待設施和管理制度方面的制約因素,最后提出組織、人員經費、制度、安全等方面的保障措施。

關鍵詞:循環經濟;教育;子牙循環經濟產業區

循環經濟是可持續的新經濟發展模式,在技術層次上,循環經濟是與傳統經濟活動的“資源消費—產品—廢物排放”開放型物質流動模式相對應的“資源消費—產品—再生資源”閉環型物質流動模式。其技術特征表現為資源消耗的減量化、再利用和資源再生化,其核心是提高生態環境的利用效率[1]。為了加強循環經濟理念宣傳,推廣循環經濟典型模式,通過循環發展帶動綠色發展和低碳發展,加快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提高生態文明水平,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教育部、國家旅游局制定了《循環經濟發展專項資金支持國家循環經濟教育示范基地建設實施方案》,通過“以獎代補”的方式,對國家循環經濟教育示范基地進行獎勵[2]。從國家層面已經有了對開展循環經濟教育的專項資金支持,依托天津市循環經濟發展現狀,利用天津市特有的產業經濟的條件,積極開展循環經濟教育工作,對落實節能減排工作,促進“美麗天津”建設具有重要意義。作為首批國家循環經濟教育示范基地,以天津子牙循環經濟產業區為例,對天津市開展循環經濟教育提出切實可行的建議。

1子牙循環經濟產業區概況

天津子牙循環經濟產業區位于天津市西南部靜海縣,距天津市區19km,距天津濱海新區核心區65km,距北京120km,距石家莊240km,距天津機場43km,距天津港75km,地處京津冀腹地,輻射西北,連接東北,覆蓋范圍廣,地理位置優越,區位優勢明顯[3]。產業區在2012年晉升為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是中日循環型城市合作項目,也是目前中國北方最大的循環經濟園區。同時,被國家發改委、工信部和環保部先后批準為“國家循環經濟試點園區”、“國家循環經濟教育示范基地”、“國家級廢舊電子信息產品回收拆解處理示范基地”、“國家進口廢物‘圈區管理’園區”和“國家循環經濟‘城市礦產’示范基地”。子牙循環經濟產業區總體規劃面積135平方公里,采取了“三區聯動”的格局進行發展,其中生產加工區21平方公里、林下經濟帶20平方公里、科研居住服務區9平方公里,形成了“靜脈串聯”、“動脈銜接”、產業間“動態循環”的循環經濟發展“子牙模式”。目前重點發展的五大產業包括廢棄電器電子產品產業加工、報廢汽車拆解、廢棄機電產品精深加工與再制造、廢舊橡塑再生利用、節能環保新能源。

2天津市開展循環經濟教育的意義

《“十二五”節能減排全民行動實施方案》、《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循環經濟的若干意見》提出,在全國建設一批技術先進、管理規范、示范作用強、循環經濟特征明顯的循環經濟教育示范基地。落實實施方案只有幾年時間,循環經濟已經不再單純是個抽象的概念,全國范圍內都開始迅速行動起來,在理論上、實踐上、政策體系和制度創新上都取得了重要突破,初步形成了循環經濟發展的政策環境和社會氛圍,凝煉出了一批各具特色的循環經濟典型和模式。但我國的社會經濟發展處于加速階段,各地區經濟發展不平衡的問題仍然存在,循環經濟從全局角度來看還處于發展的初級階段,未來還需要進一步落實到社會各界的自覺行動中,循環經濟模式和典型的推廣還需要進一步加強。開展循環經濟教育工作和知識普及活動,是推動相關企業了解借鑒本行業發展循環經濟的有效路徑,同時,加強對典型循環經濟企業或園區的宣傳,提升全社會對發展循環經濟的感性認識和參與程度,可以在最大程度上提高社會公眾、特別是廣大青少年學生對發展循環經濟重要性、緊迫性的認識[4],充分發揮出子牙循環經濟產業區國家首批循環經濟教育示范基地的教育示范作用。此外,加強循環經濟教育對園區提升管理和招商引資有積極的促進作用。

3開展循環經濟教育的條件分析

3.1區位條件

子牙循環經濟產業區位于天津市靜海區西南部,與河北省大城縣、文安縣接壤,地理位置優越。產業區距離天津市區19公里,距離北京市區120公里,距離天津濱海新區核心區65公里,距離石家莊240公里,距離天津濱海國際機場43公里,距離天津港75公里,具有良好的區位條件。同時,與京滬、京九、京廣、天津機場、天津新港形成了立體式、綜合化、現代化交通運輸網絡。

3.2產業條件

產業區具有可梯度建設的豐富資源和功能完備的產業基礎優勢。產業區現有循環經濟企業120家,年拆解、處理、加工各類工業固廢的數量已經達到150萬噸。園區每年可向國內國際市場直接提供大量原材料,其中包括銅45萬噸、鐵30萬噸、鋁25萬噸、橡塑材料30萬噸,其他材料20萬噸,較大的覆蓋全國各地的有色金屬原材料市場由此形成。實現了一二三產業間的交融,國際國內互通合作,產業產品完美對接,產業區內眾多企業內部都實現了“小循環”,一批具備深加工能力項目的企業之間實現了“中循環”,產業區也與社會之間形成了資源優勢互補的“大循環”。

3.3生態條件

產業區以循環、生態、便捷、宜居為理念,依托區內現有水系資源和自然濕地,依水而建,傍綠而生,統一建設集污水處理、中水回用、雨水收集、廢棄物處理等為一體的綜合節能環保系統。子牙河生態保護帶、林下經濟帶南北貫通,生態化社區與園林化廠區居住相容,“廠在林下、林在廠中”,林下經濟帶及周邊綠化總面積達到三千萬平方米,構建了園區與大自然的渾然和諧,形成了綠林碧水藍天的生態景觀。

3.4管理條件

產業區以科研服務中心為核心,共劃分為循環產業、科研服務、親水居住三個主要功能區,從經濟發展、資源循環利用、污染控制、園區管理等四個方面確定了32項發展指標,均達世界先進水平。產業區聚集了南開大學、天津大學等國內外多所高等學校、科研院所的多學科力量,形成了專業化的研發群體,目前建有再生資源研究所、循環經濟科技研發中心和青少年循環經濟教育培訓基地等,圍繞發展循環經濟、生態環境建設、清潔生產技術、資源綜合利用等課題開展科技研發和教育培訓,逐步形成了產學研結合的一體化、產業管理的信息化和規模經濟的科技化。

4開展循環經濟教育的方式和制約因素

4.1開展循環經濟教育的方式

通過已經開展循環經濟教育示范工作的園區的成功經驗,主要有以下三種方式:第一,政府推動是發展循環經濟、建設節約型社會的先導。從目前天津市循環經濟發展的實際來看,各級黨政,尤其是主要領導高度重視,并推動循環經濟實踐,是搞好循環經濟的關鍵。發展循環經濟作為一種新的以社會經濟效益最大化為目標的可持續經濟發展模式,在發展初期尤其需要政府推動。第二,企業互動是發展循環經濟、建設節約型社會的實現途徑。企業是國民經濟運行的基礎。追求經濟效益是企業節約資源、發展循環經濟的基本動力。企業實行“減量化、資源化、再利用”的清潔生產,實現企業之間、行業之間的資源互補和循環利用,既有利于降低成本,提高經濟效益,也培育了企業的社會責任。第三,社會聯動是建設節約型社會、發展循環經濟的基礎條件。建設節約型社會,發展循環經濟是涉及各行各業、千家萬戶的德政和民心事業,需要動員全社會的力量積極參與。要使環境保護、節約資源成為全民的主流意識,必須廣泛開展教育宣傳,形成社會聯動的機制。

4.2開展循環經濟教育的制約因素

子牙循環經濟產業區在循環經濟發展方面起點高、發展快、勢頭好,規劃建設有思路、有章法,各項工作開展得有聲有色。然而,該園區成立雖然已經有8年時間,教育示范工作還存在很多制約因素。第一,觀念認識尚需統一,園區企業培訓有待加強。園區尚未完全建成,還有部分區域處在建設之初,各項工作千頭萬緒,需要投入人力物力的工作還有很多,在園區內部及企業中還有對循環經濟教育認識不到位、工作開展不積極的情況,對園區物聯網等能源監測體系建設等公共基礎設施投入方面有的企業跟不上,內部培訓仍需要大力加強,以增大園區企業參與的主動性和積極性。第二,教育內容和形式需要豐富化和多樣化。通常園區開展循環經濟教育的主要內容涵蓋循環經濟法規、標準和發展概況、循環產業鏈發展概況、園區循環經濟規劃等,但內容有待于擴展和深化。形式方面尚需在直觀性、交互性方面挖掘潛力,另外,企業參與的教育項目還比較少。第三,教育培訓的接待設施和管理制度方面需要保障。在參觀車輛配備、園區及企業內部參觀路線的規范化、個人安全防護用品的配備能力、園區參觀線路的安全監控系統建設等方面要達到國家循環經濟教育示范基地的要求。另外,在安全防護、緊急安全疏散、教育參觀的管理制度等方面需要有更為詳細的規劃。

5開展循環經濟教育的保障措施

5.1組織保障

為確保循環經濟教育能夠有計劃、有組織地實施,可以組織成立發展循環經濟工作領導小組及其辦公室,明確分工。由市領導小組辦公室負責統籌規劃,以及市級教育、旅游等相關部門的組織協調,東麗區負責區級教育、旅游部門協調,子牙循環經濟產業區管委會組建專門的管理中心,設立了辦公室、接待中心、講解中心、咨詢中心、安保中心、法律服務中心等專職部門負責園區循環經濟教育的建設、運行和維護工作,配備專職人員開展教育宣傳活動的策劃和實施工作。同時,園區內參觀路線涉及的各企業由分管技術的總經理對本參觀點負責,該企業技術部為中心提供教育支持,行政部提供相應的后勤服務支持。

5.2人員經費保障

根據教育宣傳工作的實際情況,將年度循環經濟教育宣傳工作負責人員、材料、設施、維護的專項經費等列入年度預算。該預算經費由園區管委會主任親自負責,以保證專款專用。同時計劃積極爭取各級政府和社會團體對宣傳循環經濟教育的經費支持,并同樣做到專款專用。可能需要的工作人員為:管委會工作人員,保安加強高度的安保防范、配合使用多媒體演示,利用園區管委會陳列展廳展示等設施設備,贈予具有園區特色的、以環保理念為主線的各式紀念品等;同時每個參觀企業需要3~4名工作人員提供支持,與參觀人員互動交流。

5.3制度保障

為了循環經濟教育工作更好地開展,園區需要有全面的工作流程、培訓制度、安全制度。通過一整套完整的員工培訓體系,如新員工入職培訓、上崗資格證書培訓及更新、各部門的專業技術培訓,以及全體員工的安全/消防培訓、法律法規政策培訓,提高員工專業素質。同時,建立健全檔案制度,實時跟蹤各類信息的變更、規劃的調整、相關申報檢查考核記錄的整理歸檔以及相關圖片、音像資料的整理收集。除了制度保障之外,園區還應制定相關參觀接待流程,并針對參觀接待對象的不同性質選擇相應的宣傳媒介及內容,以確保達到環保宣傳教育,向參觀者展示園區循環經濟和企業節能減排的理念,傳播綠色環保觀念的預期目的。

5.4安全保障

在重點地帶和危險地段設置防護設施,配備專職、流動保安人員。制定高峰期游客安全處設預案和特殊情況安全處設預案。在參觀道路和各參觀企業內設置監控系統,參觀道路及通道處設置醒目規范的安全警示標牌,在參觀較集中區域配備消防栓,各工作場所都要配置滅火器。建立健全緊急應急救援機制,設立循環經濟教育基地醫務室并配備專門的醫務人員。在保障參觀、宣傳、科普的同時,制定規章制度,各參觀企業內設備及陳列展品未經接待人員授權禁止觸碰,使循環經濟教育工作建立起平安建設發展的長效機制。

作者:侯小菲 單位:天津社會科學院京津冀及城市群發展研究中心

參考文獻

[1]解振華.關于循環經濟理論與政策的幾點思考[J].環境保護,2004(01).

[2]關于印發循環經濟發展專項資金支持國家循環經濟教育示范基地建設實施方案的通知[J].再生資源與循環經濟,2013(05).

[3]田野,肖煜,宮媛.生態工業園區規劃研究——以天津子牙循環經濟產業區規劃為例[J].城市規劃,2009(S1).

[4]方方.循環經濟教育邁出關鍵一步[N].中國經濟導報,2012-07-19(A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