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寶村實踐經驗與啟示
時間:2022-01-10 11:42:17
導語:淘寶村實踐經驗與啟示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淘寶村發展涌現出浙江臨安、江蘇沭陽、山東曹縣三個電商發展模式,其中作為省級貧困縣的曹縣,其發展經驗更值得關注。通過分析曹縣電商發展情況,總結曹縣發展經驗有農村能人帶動、政府積極推進、產品結合區域優勢,進而提出淘寶村發展啟示:發揮政府推進作用,營造可持續的電商發展環境;引進人才和就地培訓相結合,培育電商經營主體;結合產業基礎,提升產品競爭力。
關鍵詞:淘寶村;曹縣;農村電商
淘寶村是指活躍網店數量達到當地家庭戶數的10%以上,且電子商務年交易額達到1000萬元以上的村莊。從2009年的3個,發展到2019年的4310個,中國淘寶村經歷了快速增長的十年。淘寶村的發展具有巨大的經濟社會價值:增加農民收入,帶動返鄉就業創業,推動農村脫貧致富,促進鄉村振興等。
1曹縣電子商務發展概述
山東曹縣是省級貧困縣,長期受地理區位、交通設施、人口數量與素質、人才與勞動力流失、工業化基礎等不利條件的限制,在過去相當長的時間里社會經濟發展水平相對落后。目前,據阿里研究院報告顯示,2018年,曹縣淘寶村數量達到113個,電子商務銷售額達到了158億元,電商企業3850家,網店5萬余家,電商帶動20萬人創業就業,其中5萬返鄉創業人員,成為全國第二個“超大型淘寶村集群”、全國最大的演出服產業集群[1]。曹縣農村電商發展大致可分為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電商帶頭人“以點帶面”形成示范效應。2008—2010年,曹縣的一些農民利用互聯網銷售影樓服飾,紛至沓來的訂單讓村民紛紛效仿,電商創業氛圍快速興起。第二個階段,政府推進“快速發展”。2013年,大集鎮人民政府發現這一現象并予以高度重視,出臺相關政策,讓從事電商的農戶受到了極大的鼓舞。之后,大集電商在曹縣推廣,并進一步影響菏澤市其他區縣。2015年,菏澤市人民政府出臺了電子商務發展三年行動計劃,倡導通過發展電商實現“科學趕超,后來居上”。第三個階段,“生態化、集群化”發展。隨著電商創業人群日益擴大,電商銷售規模的增長和經營能力的提高,曹縣電子商務生態環境日趨成熟,客服、攝影、美工、運營、倉儲、包裝、物流等電商服務公司應運而生;在市場的推動下,從單一家庭手工作坊式的生產形態,逐步過渡到原材料供應商聚集、創新設計人才涌入、產品種類多樣化、產品質量提升、加工規模升級、生產覆蓋區域擴展、企業化率提升的產業集群化形態。
2曹縣淘寶村發展經驗
2.1農村能人帶動,擴大示范效應。20世紀90年代初,曹縣大集鎮丁樓村有一些零散的小作坊從事影樓布景和攝影服飾加工,靠“肩扛背挑”到外地去推銷。2010年底,有三戶村民嘗試著通過淘寶網開設網店銷售演出、攝影服,源源不斷的訂單吸引鄉鄰親友、返鄉大學生加入開網店的熱潮,演出服飾的生產規模迅速擴大、新開網店數量急速增加,大集鎮搭上了快速發展的電商快車。中國鄉村的“熟人”社會為電商傳播提供了天然的交流網絡,使得電商知識呈現幾何倍數傳播,這是“淘寶村”發展的社會因素[2]。在個體淘寶創業行為的帶動下,村民對電子商務的認知度不斷提升,不斷吸引一些大學生返鄉創業。鄉鄰看到開網店能掙錢,紛紛效仿開起了網店,就連鄭州、商丘、菏澤等大中城市也有人攜家帶口前來創業。至此,曹縣電商逐漸形成以農村能人、返鄉大學生帶動農村閑置勞動力為主的經營主體,呈現星星之火燎原之勢。2.2政府推進,培育電商生態環境。電商的發展離不開政府的支持和推動,在農村電商發展中,政府在基礎設施建設、社會動員、人才培訓、出臺優惠政策和電商平臺合作等方面發揮積極作用,培育和完善電商發展生態環境。2013年以來,大集鄉政府順勢而為,成立淘寶產業發展辦公室,提出了“打造中國淘寶之鄉”的發展目標,出臺了《關于鼓勵電子商務經濟發展的優惠政策》,從資金扶持、人才引進、物流配送、證照辦理等方面給予鼓勵、支持和引導。具體做法有:一是積極推進縣級電子商務服務中心、鎮級電子商務服務站,村級電子商務服務點,三級服務體系建設。目前,曹縣建成縣、鄉、村三級服務站點625個,覆蓋了全縣80%的行政村。二是發揮支部+電商治理功能,淘寶村里的帶頭人成為村支部成員,發揮引領帶頭作用。三是積極推進互聯網普惠金融,與螞蟻金服簽訂合作協議,每年可向曹縣投放資金10億元以上支持曹縣電商創新創業。四是不斷完善路、電、網、物流等基礎設施建設,為電商發展奠定基礎。五是對從事電商的人員進行創業就業指導和培訓。六是線下電商產業園和線上特色館建設。建成一批集網上商品交易、物流配送、融資支持、綜合服務、人才培訓于一體的電商產業園區。2019年,在京東平臺申請“中國特產•曹縣館”,助推農產品上行;在阿里巴巴國際站,申請“中國木制品跨境電商產業帶”;在騰訊平臺,籌建61個縣直部門線上政務大廳,為村民提供便民服務[3]。曹縣政府把大學生、返鄉農民作為電商經營主體,吸引物流、美工、金融等服務商進入,為電商發展提供環境。首先,鼓勵在外務工青年、大學生回鄉創業,并為村民提供電商培訓,提高網商能力。在外接受互聯網思想的務工青年和大學生在農村電商發展中發揮積極的帶動和引領作用。其次,吸引美工、運營、金融、物流等服務商及人才入駐曹縣。再次,設立電商扶貧基金,每年財政撥款300萬元解決村民創業資金問題,為電商貧困戶發放小額擔保貸款,解決資金周轉難題。最后,聘請淘寶講師和專家學者、研究人員到曹縣授課和調研,吸引高端人才入駐曹縣,為曹縣電商出謀劃策。2018年以來,曹縣已經組織了150余期培訓,超過10000人次,新增店鋪超過3000個。2.3產品緊密聯系地方資源。目前曹縣電商產業呈現“3+1模式”,即三大產業集群加一個跨境電商產業帶。主要銷售的產品有以大集、閻店樓等鄉鎮為產地的演出、攝影類服飾產品,網絡銷售占淘寶、天貓的60%以上,被阿里巴巴公布為“中國最大的演出服產業集群”;以普連集、青菏辦等鄉鎮為產地的桐木板材、家具、木質工藝品等林木加工產品,網絡銷售占淘寶、天貓的40%,占京東的1/2;以蘆筍、黃桃、燒牛肉等為主的曹縣特色農產品。逐漸形成以演出服飾、林木產品加工及特色農產品為主的三大農村電子商務產業集群。一帶即木制品跨境電商產業帶,曹縣木制品跨境電商銷售額占全國的11%以上,成立“阿里巴巴(跨境電商)曹縣運營中心”,建設“中國木制品跨境電商產業帶”,是中國唯一一個木制品跨境電商產業帶。
3曹縣淘寶村發展啟示
3.1發揮政府推進作用,營造可持續的電商發展環境。政府在淘寶村建設中的作用主要體現在基礎設施建設、社會動員、人才培訓、金融支持、政策扶持等方面。首先,營造農村電商可持續的發展環境。從基礎設施建設、稅收優惠、財政傾斜等方面優化農民創業環境。淘寶村作為一種新型的農村電商模式,具備可復制性、集群性、內生性、包容性等特征,結合本地經濟特色,找準適合當地的農村電商模式,培育挖掘電商創業典型,積極總結推廣,帶動更多農民在家門口創業就業。其次,幫助解決淘寶村發展中的難題。農村電商發展中主要面臨的問題有缺乏網店建設及運營技巧、產品質量及標準問題、網絡營銷經驗不足、資金缺乏及物流配送等問題。引進人才不如就地培訓當地有互聯網經驗的年輕人,號召進城務工的年輕人和大學生回鄉創業,讓他們成為農村電商的主力軍。3.2引進人才和就地培訓相結合,培育電商經營主體。為解決電商和設計專業人才的缺乏,曹縣積極引進電商、網店美工、服裝設計等人才,鼓勵大學生返鄉創業,提供資金和政策支持。首先,建立大學生農村電商創業扶持優惠政策,鼓勵大學生回鄉創業。比如對畢業三年以內的返鄉學生給予資金獎勵和貸款扶持等。同時建立人才孵化園,讓有經驗、有能力、有責任心的優秀大學生網商帶領農民向電商從業人員轉變,并作為創業導師,提供一對一師徒幫帶服務。其次,和電商平臺合作,對當地創業村民進行培訓。積極參與電商平臺的扶貧計劃,比如阿里農村淘寶、淘寶匯吃、特色中國、滿天星、產業帶等。最后,由政府或行業協會牽頭,與高校科研院所、電商平臺與服務企業、品牌企業建立長效合作機制,為電商發展提供智力支持。3.3結合產業基礎,提升產品競爭力。結合本地產業特點,面向細分市場,開發具有區域優勢的產品,走品質提升與企業化運營的發展路徑,避免同質化惡性競爭。以“演出服”為關鍵詞在淘寶中檢索,發貨地為山東的網店大概有4500家;按銷量排序后,出現在搜索結果前100位的網店有49家來自山東菏澤。但是通過對網店的分析發現,產品質量不高、設計雷同、盜圖現象嚴重、低價沖量、盈利空間有限、品牌意識不強等問題比較突出。鑒于此,農村電商發展中應加強村民品牌意識,提升產品質量,樹立地方品牌優勢;成立行業協會,建立產品標準體系,規范市場競爭,提升整體網店運營能力,塑造健康、可持續發展的農村電商生態環境。
作者:崔艷紅 單位:鄭州升達經貿管理學院
- 上一篇:建筑工程管理造價控制的重要意義
- 下一篇:高層辦公建筑的設計理念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