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信息化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時間:2022-06-20 02:46:01
導語:教育信息化存在的問題及對策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前言
21世紀以來,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和廣泛應用,改變著人們的生活習慣以及學習方式,我國《2010-2020教育信息化規劃綱要》明確了“信息技術對教育發展具有革命性的影響”。提出十二五期間重點建設“三通兩平臺”。在此背景,各高等學校也高度重視教育信息化的發展,把教育信息化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不斷加大投入改善辦學條件,不斷加大資金投入,加快軟硬件建設步伐,努力提高師生信息素養,提高信息技術在學校教育和管理中的應用水平,教育信息化建設取得了長足的發展。
1.思想有待進一步解放。主要體現在:(1)重硬件投資,輕軟件建設。認為硬件是有形的,是能夠馬上見效益的,忽視了軟實力也就是與硬件相匹配的軟件建設。(2)對教育信息化重視程度不足,沒有深入理解高校信息化建設對高等教育事業發展的積極作用,傳統的管理理念和思維方式,嚴重制約了高校信息化的建設和發展。(3)理論研究成果脫離實際。主要是因為從事設計的技術人員大多不是教育一線人員,從而導致設計出來的作品與教育脫節。2.信息化人才匱乏。信息技術更新速度快,要充分發揮效益,必須要有高素質的信息化管理人才。教育信息化需要能擔任信息系統的設計和維護方面的技術人才,以及各種管理軟件的集成和開發人才,一般理工院校雖然不乏這方面的人才,但他們大都位于教學崗位,不從事業務管理。我國高校信息化建設所急缺的,是既掌握一定的信息技術,又具有一定管理能力和業務素質的復合型人才。3.技術應用問題。如何避免信息化系統互補連通,避免“信息堡壘”現象;如何將信息技術正確合理地應用到教育信息化過程等問題還沒有得到很好的解決。主要表現在:一是一線教師缺乏足夠的培訓,信息化知識不足以實施信息化教學過程;二是學習者學習方式問題,在學習過程中不能靈活利用信息技術,導致理論和實踐存在嚴重脫節現象的出現,使得信息技術的運用沒有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4.信息化進程對受教育者思想的雙面性影響。現代信息化環境下的信息工具,對當代青年大學生的影響具有雙向作用。當前信息工具對人們的影響來自于信息工具的現代化,目前“互聯網”和“手機”已成為大學生們日常生活、學習和交際的重要工具,成為他們日益發展和不斷進取的有力助手,但同時,隨著應用這些信息工具程度的加深,大學生產生了依賴作用,甚至產生了很多的負面作用,由此產生的思維變異和心理失衡也隨之而來。
三、教育信息化進程中存在問題的對策探究
1.加強基礎設施建設的利用與更新,統籌規劃,分步實施,重視前期整體規劃工作。在此基礎上,合理規劃、盡量做好能夠適應現代教育發展需要的整體性建設規劃,使教育信息化建設既能夠解決當前本地區教育的實際需要,同時,又能為信息化教育發展留出一定的空間,以滿足因信息技術手段更新或教育模式轉變而產生問題時進行進一步發展或改革的需要。2.大力開展培訓工作,培養教育信息化所需人才。高等教育信息化建設必須樹立以人為本的思想,加大信息化人才隊伍培養的力度,全面提高師生的信息素養。具體包括以下幾個方面:一是進行全員培訓,樹立信息化思想,增強信息化意識,提高信息素養,二是注重培養學生信息能力與信息素養,三是加強高校教師的信息技能培訓。3.努力使硬件、軟件設施與教育應用緊密結合,更加關注軟件建設。在教育信息化進程中重視教育技術在實際教學過程中的教學效果反饋,通過分析反饋結果形成的原因,找到教育信息技術在教育應用過程中出現的問題與解決方法,在此基礎上進行教育方式、教學方法的改革。與此同時,重視教育軟件的開發與利用,使得教育信息化能產生出更加豐厚的教學效果。目前全國正在進行的信息化教學大賽,各個高校可以積極參與,通過比賽提高教師信息化素養。4.積極適應現代信息化環境,努力創新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充分利用現代信息化環境的優勢,創新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根據高等教育實際,開展網上思想政治教育活動,將校園網建設成為對大學生吸引力強、大學生參與面廣、大學生樂于參與的信息交流平臺,從而推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水平的不斷提高。
本文作者:盧明星工作單位:河南護理職業學院
- 上一篇:社會市場制約機制的建立
- 下一篇:學生道德教育論文(共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