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學教學對醫學生科研素養的影響

時間:2022-10-22 11:37:31

導語:生理學教學對醫學生科研素養的影響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生理學教學對醫學生科研素養的影響

【摘要】針對生理學教學中培養醫學生科研素養的價值進行分析,能夠創新生理學教學的方式,是提升生理學檢查質量的有效途徑,對學生未來發展也能夠產生重要影響。根據生理學教學的內容,提出醫學生科研素質培養的具體路徑,為醫學生創設一個全新的學習環境,以實現醫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提升。

【關鍵詞】生理學教學;醫學生;科研素養

科研素養包含科學知識、研究能力、創新意識以及科研道德等等。生理學作為一門實驗性特點突出的學科,為醫學專業學生必修的課程之一。人們無數次的探索、研究、假設及反復驗證,才能夠得出結論,為時代的發展與社會的進步帶來源源不斷的動力。創新可謂是民族發展之魂,而科研素養的培養,則能夠為社會的發展提供更多人才,為當前教育工作中所需要研究的重要內容。文章將根據生理學教學的現狀進行分析,希望能夠對相關研究活動帶來一定借鑒價值。

1.生理學教學中培育醫學生科研素養的價值分析

生理學教學中培育醫學生科研素養,能夠提升教學的質量,使學生的學習模式得到轉變,更加積極的投入到學科問題分析及探究活動,更好的適應時代及社會發展需求。1.1提升教學質量。傳統的生理學教學模式中,多處于教師講解、學生傾聽的狀態下,對學生科研素養培訓的重視程度不足[1]。在知識更新速度加快的環境下,一些教師會重點講解一些基礎性理論,但是對其探究活動及科研成果略講或者不講,難以使學生以發展的眼光看待問題。學生處于機械性的學習模式下,相關知識的掌握效果不佳,整體生理學教學的質量受到影響。1.2適應社會發展?,F代社會與時代對人才的要求不斷增加,很多學生盡管掌握了生理學知識,但是由于其創新意識、探究意識不足等,也難以滿足用人單位的要求。生理學教學中醫學生科研素養的培育,則能夠鼓勵學生積極探索,彰顯學生的課堂學習主體地位。在學生學習的過程中,能夠創設一個良好的思考平臺,對學生科研素養的逐步形成,未來的發展均能夠產生重要影響。

2.生理學教學對醫學生科研素養的培育對策

2.1引入科研故事,激發學生興趣。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是授予探索生命奧秘、推動醫學發展的科學家們的至高榮譽,每一項發現的背后都蘊藏著豐富的人文財富[2]。生理學教學中,教師可以將相關的故事引入其中,為學生講解諾貝爾獎的相關故事,使枯燥的課堂教學氛圍變得更加活躍、生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潛移默化中培養學生科研素養,保持學生的科研態度。比如在指導學生學習胰島素生理功能前,教師則可以為學生講解將班廷發現胰島素并因此獲得1923年諾貝爾獎的故事。故事講解中需要適當滲透相關信息,比如諾貝爾獎對于年輕人而言并不是遙不可及的,而是需要積極的探索,堅持不懈的努力。在講解胃內消化知識期間,則可以引入2005年諾貝爾獎生理學得主馬歇爾和沃倫的故事,為學生介紹馬歇爾“以身試菌”的獻身精神。2.2保持自身素養,發揮示范作用。教師個人的形象、專業能力以及科研態度等,會直接影響學生的意識狀態。教師需要發揮“以身作則”的示范作用,保持良好的職業素養。教師需要積極學習最新的科研理論,積極參與各項科研活動。將自身的科研內容或者成果與學生分享,鼓勵學生討論。將最新的理論研究內容帶入到課堂中,引導學生思考,提出問題等等。2.3開展實驗活動,鼓勵學生實踐。實驗研究是驗證學生假想的重要途徑,教師需要鼓勵學生開展實驗活動。比如可以以小組為單位,自主設計問題、設計實驗且實施實驗論證。小組合作方式下能夠檢驗學生的合作能力,增加學生之間的交流,對學生科研素養的形成能夠產生重要影響。在學生合作探究完成之后,則可以通過PPT等方式進行匯報,接受教師與同學的提問。論文的撰寫也能夠檢驗學生的總結能力、表達能力及思維能力等,使學生的科研素養得以提升。針對于一些難以開展的實驗活動,還可以將慕課、微課等方式融入其中,以多媒體技術呈現相關的實驗項目,清晰或者放大展示實驗細節等,為學生創設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

3.小結

生理學教學中醫學生科研素養培育的價值突出,需要堅持循序漸進的思想,創新教學的方式。教師需要為學生創設一個良好的學習平臺,鼓勵學生思考,引導學生探究,使學生逐步形成良好的科研素養。

參考文獻:

[1]唐文清,劉延云.心理學專業人體解剖生理學課程教學質量提升策略探討[J].大學教育,2019(01):52-54.

[2]王有基,徐鎮.多軌教學模式在水生動物生理學課程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校外教育,2019(03):145.

作者:王延柯 單位:南陽理工學院張仲景國醫國藥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