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融合下開放教育教學改革與實踐
時間:2022-11-19 03:33:55
導語:深度融合下開放教育教學改革與實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2017年,遼寧廣播電視大學提出開放教育與高職教育深度融合的發展戰略,教育深度融合的核心在于教學的深度融合。為此,基于網絡的開放教育教學改革勢在必行。通過比對開放與高職兩種辦學體系的教學特色和優勢,彼此相互滲透,取長補短,實現兩種教學的有機結合,進而發現提高教學質量的新動力。并借由教學融合契機,探索以機制建構為基礎,現代化技術運用為手段,教育資源整合共享為保障,集兩種辦學優勢為一體的開放大學建設之路。
【關鍵詞】開放教育;高職教育;教學融合
一、開放教育教學改革的探索
(一)對兩種教學方式進行特色分析
開放教育教學改革的目標是通過比對開放教育和高職教育教學的特色和優勢,彼此之間取長補短,相互滲透,既形成開放教育教學發展的新動力,又有助于開放教育教學質量的全面提高.
(二)開放教育省開課教學特色分析
省開課程是指開放教育中考試主管單位為省電大的課程,包括電大教學中所有非統設選修課和部分統設選修課。針對這類課程,省電大具有完全獨立自主建設課程教學資源的權力,在教學手段的選擇,教學資源的建設,教學過程的開展具有更大的靈活性和獨立性。電大課程的網上教學活動主要依靠Moodle平臺開展,Moodle平臺具有強大的課程界面設計開發功能。通過Moodle平臺中各類模塊的添加,可設計出滿足學生各方面學習需求,方便學習操作的課程頁面。
(三)開放教育教學改革的思路
保留開放教育省開課程必講教學部分的基礎上,融入體現髙職教學優勢的教學部分,借由Moodle平臺強大的網頁開發功能,設計出一套既體現開放教學特色又具有高職教學優勢的課程模板。并以項目的方式,推動融開放和高職優秀教師為一體的網絡教學團隊的創立,最終實現兩種教學優勢的疊加,提高開放教育教學效果。
二、開放教育教學改革的實踐
(一)教學內容的融合
遼寧廣播電視大學根據多年開放教育經驗,經過充分分析學生對省開課程學習需求,最終確定開放教育教學中必講教學內容。在此基礎上,融入高職教育中能夠體現教學資源豐富、師生互動性強等特點的“電子教案”和“網絡教室”。并參照高職教學進程安排,將開放教育網上教學進程設計為“課前教學準備”“課堂在線講授”“課后任務布置”3個教學時段,強化教學過程的完整性,同時將具有相同教學目標的教學內容以模塊化的方式劃分到相對應教學時段里,提高學生網上資源查找的便捷性。
(二)教學規范的融合
規范的制定能夠使教師明確各類教學資源的建設標準,從而確保其在正確的指導下開展教學活動,進而保證教學資源的建設質量,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W。遼寧廣播電視大學開放教育教學規范的制定過程中,融入了高職教學中有關教案編寫和課堂教學等規范要求,確保開放教育的教學質量與髙職教學質量要求一致。既實現教學規范的融合,又做到“嚴把教學質量關”。
(三)教學師資的融合
遼寧廣播電視大學以課程為單位,通過項目形式創建開放教育課程網絡教學團隊。遴選出高職和開放教育的優秀師資組成課程團隊,探索其在遠程協作機制基礎上,進行融文本資源、網絡資源、移動資源和遠程交互為一體的立體化教學設計研究的教學模式創新。團隊的目標是不斷優化教學內容,打造出一系列國開Moodle學習平臺的在線精品課程,并借由團隊運行過程,加深彼此之間教學方式和教學手段的了解,邁出了師資融合的第一步。
三、前景展望
(一)課程試點,探索教學融合的機制
教學的基本單位是課程,課程融合也就是教學融合的基礎。在不影響教學秩序的前提下,篩選出一些開放教育和高職教育共設的課程進行網上教學改革試點,一方面,共設課程可以進行教學資源和師資的共享和統一,確保教學內容和教學主體的一致性,降低了教學融合難度,能確保較快地探索出兩種教學融合的機制;另一方面,共設課程融合研究也可為以后進行共設專業融合,甚至是教育融合研究提供可參考的理論基礎和實踐經驗。
(二)移動教學,提高學生教學參與度
4G時代各類移動智能設備普及,教學模式應適應潮流呈現相應的改變,移動化、便捷化、個性化應成為教學的主要考核指標。將電大的網上教學與移動智能相結合,借助手機、平板電腦等智能終端進行的網上教學活動,使“隨時學、隨地學、隨心學”成為電大網上教學新的代言詞,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從傳統的“等待學習”變為“主動學習”,應是未來一段時間內電大網上教學改革的重點發展方向。
【參考文獻】
[1]趙云龍.“一體兩校”融合型高校科研項目過程管理研究[J].電大理工,2017⑴:56-58.
[2]蒲梅,阮小偉,余救瑤.基于Moodle平臺的數字化資源建設新模式研究一以重慶廣播電視大學為例[J].數字教育,2017(2):42*45.
[3]季廣輝.基于混合式的遠程教與學設計及質量保證探索實踐——以河南廣播電視大學為例[J].濟源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6(2):3943.
作者:李靜然 陳晨 單位:遼寧廣播電視大學
- 上一篇:班級管理中怎樣培養學生健康心理
- 下一篇:新形勢與舊積弊影響下教育教學現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