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兒童現狀與對策2篇
時間:2022-01-20 09:36:35
導語:留守兒童現狀與對策2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第一篇
摘要:留守兒童現在的問題也有許多,缺乏父母的關愛,監護力度不夠,兒童自我保護意識不足,許多未成年人成為主要的犯罪群體,使更多的留守兒童遭受到傷害。本文對這一現狀進行了分析,并嘗試從制度層面給出了幾個對策。
關鍵詞:留守兒童;現狀;對策
留守兒童,是指一些父母外出打工,使他們單獨在家或者和老一輩人和其他親戚生活在一起,從而去缺乏父母關愛的兒童。為了解他們的生活現狀,2015年6月24日,我校組織調研小組針對新鄉市留守兒童現狀做了調研。
一、調查情況簡析
(一)調查對象集中在農村上學的小學生,其中有70%以上小學生均有單獨在家或者跟隨祖父輩生活過。其中有一半以小學生成績均為偏中等,另外25%小學生和父母同住,成績均屬優秀。而在調查所有小學生中有95%以上兒童不希望父母外出打工。
(二)調查中屬于留守兒童的有70%以上不喜歡上學,因缺少監督,其中20%以上不想上學,因學習成績不好。10%左右因朋友少而厭惡上學;剩余30%左右留守兒童大多性格內向,安于在學校學習。
(三)調查的所有留守兒童90%以上在生活上均有困難,希望父母能在家幫助自己,其中50%左右都是靠著祖父輩解決問題生活問題;5%左右是祖父輩有照顧兒童能力,能解決自身大部分能力。
(四)調查的所有的兒童中100%的兒童都希望在學生和生活中有困難時,能夠得到父母的幫助和解決,并且希望得到父母的關懷。
二、留守兒童存在的問題
(一)學習問題
留守兒童一般處于小學期間,正式接受教育的最佳時期,由于沒有父母的陪伴,缺乏父母的教育,同時也缺少了父母的監督,成績好了,沒人過問,得不到肯定與鼓勵。成績下滑了,得不到批評。許多兒童缺乏自制力,漸漸地使孩子對學習缺乏興趣,從而使大多留守兒童對于成績得不到足夠的重視。
(二)生活問題
留守兒童的一般生活條件是不容樂觀的,兒童時期正是一個人的發育時期,也是最需要營養的時期,而作為兒童并沒有這方面的意識,有些為了給家里減輕負擔,只要求吃飽就行,至于營養遠遠跟不上的。這其中微小的問題除了父母的觀察,一般人很少注意到。再加上一些農村缺乏一些基本常識,一些兒童生病得不到第一時間的治療,從而使問題更加嚴重。
(三)心理問題
兒童的自我調節能力一般不好,不管是在學校還是在其他方面受到委屈第一時間會想到的是自己的父母,而缺乏父母的孩子一般面對一些情況會膽怯,不敢去大膽的面對,因為缺乏父母的指導,受委屈了也沒人傾訴,從而選擇了沉默,不敢去嘗試一些努力,這個時候沒有父母或者其他人的調節時,漸漸的會使孩子變得孤僻、抑郁,嚴重影響孩子的心理發展這種心理的發展是對兒童非常不利的,而存在最多的問題就是許多孩子逆反心理越來越重,為了引起重視,顯得與眾不同,打架斗毆,吸煙喝酒,更是成為常態。
三、解決方案建議
(一)學校方面
小學的義務教育制不僅要在學習的教育,同時也要在生活上進行教育。在學習的教育方面不要因為學習成績而區別對待,對于成績不好的兒童更應加以教育。對于一些父母不在家的兒童,要給與重視,更加注重生活上的問題,給與關愛,借鑒其他學生父母的教育方法,手把手教育在生活上存在的問題。并且學校應開展心理咨詢,主動去咨詢和矯正一些兒童問題,尤其對于留守兒童的關心與關愛,減少他們的心理問題,給與正確的引導。同時給與外出打工的父母進行溝通,定期給兒童打電話進行關愛呵護。把一些存在的問題,給與外出父母反應。不僅如此還要教育兒童理解父母,讓他們外出明白父母的用心,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共同使兒童在學習上和生活上形成正確的發展方向。
(二)社會方面
留守兒童的生活與周圍的環境息息相關,由于家里缺乏父母的監督,許多留守兒童的課余時間都是在其他地方玩耍,因此更多的時間是在外的,而周圍的環境便會逐漸的影響他們,學校附近的網吧、電子游戲廳常常成為孩子聚集的地方,尤其是留守兒童。同時在缺乏正確的引導下,社會其他不好的風氣也會逐漸的影響他們的發展。因此對于留守兒童的關愛需要整個社會共同的努力,為留守兒童營造一個良好的生活環境,依法打擊附近不合格的網吧,社會各界力量都加大對未成年人的監督與保護。
(三)制度方面
強化政府職能作用。政府職能部門要重視和加強留守兒童的關愛工作,依法打擊對學生存在不利的行為。建立良好的政策加大對留守兒童的關愛。并對戶籍制度進行完善,讓更多父母能在打工的同時把兒童留在身邊進行教育。為“留守學生”健康成長盡心盡責,營造良好環境。加強宣傳監督。要加大對《義務教育法》、《未成年人保護法》等法律法規的宣傳力度,要強化對農民工子女政策實施過程的監督機制,杜絕城鎮學校對農民工子女歧視性待遇和收費,確保農民工子女教育政策落實,從制度上促進"留守學生"問題的解決。總之,關愛“留守兒童”不只是小事家事,更是國事,是關系民族未來發展的大事,需要全社會廣泛關注。因此,希望我們通過組織這次“關愛孩子傳遞愛心共享和諧”的關愛留守兒童活動,能引起全社會關注:奉獻您的愛心,牽手留守兒童。
[參考文獻]
[1]胡朝暉,王紅玉.農村留守兒童安全問題探析[J].西南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2).
[2]李新,張靜.農村留守兒童安全問題芻議[J].人民論壇,2012(3):83.
作者:劉一龍 單位:河南科技學院新科學院
第二篇
摘要:留守兒童由于平時得不到父母很好的照料,在身心上需要學校給予更多的呵護。“愛”他們,既要賞識他們,給他們自信,又要在他們犯錯、迷茫時,及時地給他們指明方向,讓他們學會擔當,學會堅強,這才是完整的“愛”。
關鍵詞:留守兒童;賞懲教育;教育策略
留守兒童現象已經成為當前教育的一大難題。由于長期缺少關愛和教育,使部分留守兒童成為學習困難生。關注留守兒童的教育與教學已經成為現代教育的重要課題。
一、留守兒童現狀調查研究與分析
隨著打工經濟潮的出現,我國社會出現了一個新的社會群體,這就是留守兒童。筆者學校地處城鄉結合處,父母外出打工的農村子女較多。其中父母雙方共同外出,孩子交由爺爺奶奶或其他親戚看護的約占每個班級總人數2%~10%。筆者從一年級到六年級一直執教的班級,留守兒童就占全班人數的10%,而且與以往人們印象中留守兒童不同,他們普遍家庭條件優越,父母均在外做個體私營,收入頗豐,并且均為獨生子女家庭。與孩子一起生活的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因為覺得孩子父母長期不在身邊,更是對他們疼愛有加,有求必應,即使犯了錯誤也下不了狠心責怪;在學校里,有些老師也因為他們的父母不在身邊,時常遷就;有時他們身上的毛病矯正因為得不到家長的及時配合,所以改正起來很困難,時間一久,老師也就聽之任之。這樣就導致這些孩子不僅學習習慣差,思想素質不高,甚至還可能染上了不良惡習。
二、問題診斷與解決策略
通過對留守兒童小學階段長達五六年的調查,筆者試圖從關愛的兩面———賞識與懲戒,來找尋解決留守兒童教育問題的最佳途徑。賞識教育,是小學階段常用的一種教育策略。而懲戒教育的話題,一直是教育界的熱點和爭議點。懲戒教育是一種高水平的教育手段,它是要喚醒孩子心中沉睡的良知,讓孩子敢于對自己的過失承擔責任。實際上這種教育是培養孩子的一種抗挫折能力。對于筆者班級的留守兒童,由于他們長期親情的缺失,以及祖輩的溺愛、縱容,使他們形成了表面自大實質自卑的矛盾心理特點。因此,既要通過賞識教育給他們樹立自信,又要有適時適度的懲戒教育,讓他們敢于承擔責任,避免重復錯誤,形成積極向上、勇敢樂觀的性格。
三、賞懲教育讓愛的陽光永駐
前蘇聯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教育教學的全部奧秘在于熱愛學生。”在教育教學中,教師不管用什么樣的教育策略,其出發點都應該源于對學生的愛。
(一)愛他就一定要賞識他
愛孩子就一定要賞識孩子,贊美他、支持他,培養他的自信心。從小培養孩子健康和樂觀的心態,比任何知識都重要得多。對于缺乏自信的留守兒童,更應如此。“夸張式的表揚”是筆者對班級里留守兒童常用的一種教育手段。小澤就是一朵夸出來的“奇葩”。在他爸爸媽媽出去打工的一年中,本來成績就不好的他,更是經常不寫或少寫作業,多次批評,總不見效。無奈之下,只好請“托管人”———他的爺爺到學校來配合老師工作。可是爺爺來了,對他不是打就是罵,沒有其他辦法。我想這樣可不行,還得換一招。于是,第二天,在他又少寫作業的情況下,我就搜尋他作業中的優點———字寫得好。我抓住這一點對其大加贊揚,甚至專門圈出他作業里寫得好的字,面向全體同學點評。看著他臉上露出的微笑,我趁熱打鐵又布置了當天的作業(量極少),但要求學生字寫得要好。結果可想而知,他是高質量地完成了。我又大加贊揚,并且還推薦他加入班里的黑板報小組。久而久之,有了自信的他漸漸改掉了不完成作業的壞毛病,成績也提高了很多。賞識導致成功,教師和藹可親、激勵向上的語言,能使自卑變成自信,這就是教師語言對學生引導的效果。對于一個成長中的學生,最好的禮物是給他多一些期待,多一些肯定,而不只是求全責備。然而,學會期待也不是輕而易舉的,它不但要我們的心里多一些愛,多一些耐心,更要多一些智慧。
(二)懲戒也是一種愛
中國有句古話,沒規矩不成方圓。小樹不修不成材,想要小樹長成參天大樹,你就要適時地對它的枝杈進行修剪。懲戒教育在孩子的教育中就起到了修剪的作用。筆者班里的留守兒童家庭經濟條件普遍優越,用一位家長的話,“我家什么也不缺,就缺管孩子的人。”孩子的眼睛是“雪亮”的,他們抓住了家庭的這一特點以及父母的愧疚感,常常我行我素,為所欲為。因此,適當地運用懲戒教育,不但能糾正他們的不良言行,還能讓他們明白責任的意義,形成堅強、勇敢的性格,學會擔當。1“.懲戒性的習作”觸動了留守兒童易感的心靈留守兒童由于祖輩的溺愛,往往做了錯事會習慣性地推卸責任。小愛是班級里出了名的遲到大王。每當遲到,她總能編出一大堆推諉的理由,“我奶奶起來遲了”、“我奶奶做飯慢了”……為了徹底改掉她這個毛病,當她再次遲到并且又把責任推到奶奶身上時,我說:“奶奶做飯遲了,慢了,老師不了解狀況,不如你描述出來吧?就以‘奶奶和早飯’為題吧。”帶著不情愿,小愛課間開始了作文“創作”。到了下午,她交給了我一篇100來字的作文,敷衍了事。我耐下性子,對她說:“奶奶做飯時的表情、動作,這些你都沒寫出來,你讓我怎么了解情況呢?要不,今晚你回家再想想,寫詳細些。記住必須和平時作文的字數相當!”第二天早上,我一上班就看到我辦公桌上靜靜地躺著她的“大作”。記敘很詳細,奶奶做早飯時的神情、動作也躍然紙上。看來,她真的感受到奶奶的不容易了。等我來到她面前,只見她低著頭,咬著嘴唇。我輕輕地摸著她的頭說:“看樣子,你經常觀察奶奶做飯吧。爸爸媽媽不在身邊,都是奶奶照顧你的生活起居,還要惦記你的學習,容易嗎?”此時,幾滴眼淚悄無聲息地流了下來,我知道無需贅言,一篇“懲戒性的作文”已經觸動了她的心靈。2“.懲戒性的陪伴”改掉了留守兒童不良的學習習慣由于無人督促或者督促不力,不能按時完成作業,這幾乎成了很多留守兒童經常犯的錯誤。我們班的小祥就是這樣的孩子。任課老師對他是“痛心疾首”卻又無能為力。在多次批評未果的情況下,我決定“陪伴”他做作業。在放學前,我先通過電話聯系了接送小祥的爺爺,告知情況并經得爺爺的同意。于是,當教室里就剩下我們倆時,我說:“你寫你的作業,我在旁邊批改作業,有不懂的問我。”他戰戰兢兢地點了點頭,我則若無其事地批改作業。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了,當他抬起頭來,膽怯地看著我時,我知道他作業寫完了。拿過來看看,還不錯。不是不能完成,完全是懶惰使然。接下來我便親自送他回家。這一次“陪伴”的有效期是一周,一周后他又犯了,于是我就再“陪伴”,如此反復較量了三次,從此他不寫作業的壞毛病徹底改掉了。
(三)“親情熱線”撥動了留守兒童脆弱的心弦
留守兒童由于長期遠離父母,對于親情的渴望非常強烈,也很希望爸爸媽媽以自己為榮。為此學校專門為這些留守兒童開通了“親情熱線”,使孩子可以定期向父母匯報自己的學習、生活情況,加強父母子與女間的情感溝通。小彬是一個極重親情、可又自我約束力較差的孩子。三天兩頭地惹是生非,每天與同學發生的“故事”不斷。為了改掉他的這個毛病,老師沒少費口舌,可是效果不顯著。于是,我與他遠在外地的父母商量,決定強制改掉他的這個壞毛病。當輪到小彬撥打父母電話時,我告訴他,他的父母得知他的壞毛病后很生氣,希望給他幾天時間改正。小彬聽后,帶著幽怨的表情看著我,我無奈地聳聳肩,說:“看你的了!”幾天里,小彬確實避免了不少與同學肢體上的沖突,可有些口角上的矛盾還是時不時地上演。我告訴小彬,爸爸媽媽知道他的進步很高興,希望他繼續努力。又過了幾天,本來每天都能和爸爸媽媽通話的小彬,跑過來找我,說他已經改好了,不會再和同學動手動腳動嘴了,讓他爸爸媽媽接電話。看著他急切的表情,我知道這幾天“親情熱線”已經讓他的內心不安,撥動了他那根渴求親情的心弦,這一點足以能夠改變他的不良行為。于是,我馬上撥通了他爸爸媽媽的電話,給他們自由交談的空間,看著孩子眉飛色舞地訴說自己的進步時,我覺得我這個短暫的“惡人”做得值了。其實,懲戒教育與賞識教育一樣,都是為了孩子能更好的健康成長。但是運用懲戒手段,須講究懲戒藝術,要把握好一個“度”。首先,要以愛心為前提,老師要公平公正地處理每一件事,讓孩子感受到老師對他的懲戒也是出于一種愛。其次,還要深入了解每一個留守兒童的家庭狀況、心理及性格特點等,處理問題時要就事論事,尊重孩子的人格,講究方式方法,講究說話藝術。另外,懲戒要合理,要有因,要考慮到學生的承受能力,不能“一棍子打死”,要給他們一個思考、緩沖的空間。其實,只要我們老師心中有愛、有學生,就一定能為留守兒童永遠地留住那燦爛的一米陽光!
參考文獻:
[1]范方.留守兒童家庭教育策略[M].長沙:中南大學出版社,2008.1.
[2]謝妮,申健強,陳華聰.農村留守兒童教育現狀研究[M].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2010.9.
[3]劉鳴春.淺談賞識教育與懲戒教育[J].遼寧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10.
作者:成善莉 單位:連云港市海州實驗小學
- 上一篇:農業技術推廣現狀與建設對策
- 下一篇:農業經濟的現狀與趨勢
精品范文
10留守兒童心理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