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化工生產技術課程設計論文
時間:2022-02-08 09:47:00
導語:煤化工生產技術課程設計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煤化工生產技術相關課程是煤炭深加工與利用專業學生的核心課程,通過相關課程教學,使學生掌握煤化工生產的相關理論和主要生產技術,著重于培養學生的職業技能。本文從概述煤化工生產技術相關課程入手,對相關課程的信息化教學設計進行論述,期望對提高課程教學效果有所幫助。
關鍵詞:煤化工生產技術;信息化;課程設計
1煤化工生產技術課程概述
煤化工生產技術課程是對煤化工生產過程的原理和方法進行講授的課程,相關課程在煤化工專業課程體系中起著支柱作用。在相關課程建設中,要堅持以培養學生專業技能為目標,使課程教學符合煤化工崗位的職業標準要求,幫助學生掌握煤化工生產的相關原理、流程,并且具備一定實踐操作能力。但是,由于課程涉及的理論知識過深、操作技能過多,所以大幅度增加了教學難度和學習難度。同時,課程知識結構離散,缺乏理論與實踐的緊密聯系,難以滿足培養學生職業技能的需求。為此,必須重構課程的教學內容,重點講解與生產技能有關的核心內容,并且還要引入信息化教學技術,通過形象化、生動化的知識展現方式,幫助學生深入掌握知識重點與難點,提高課程的教學效果。
2煤化工生產技術信息化課程設計
2.1課程導入環節的信息化教學設計。課程導入是煤化工生產技術課程教學的重要環節,精心設計課堂導入環節,能夠吸引學生注意力,引導學生由淺入深、由簡入繁地學習知識,幫助學生順利完成知識遷移,激發學生學習探究的積極性。教師可將信息化技術引入到課程導入環節,通過直觀的視頻演示,讓學生理解和掌握新知識。如,在教學煤與水反應機理的內容時,該內容理論性較強,大部分學生感受枯燥無味。為改善這一教學現狀,教師可播放一段小視頻,視頻內容為“燒開水”,當水燒開之后,水沸騰溢出,此時火焰突然增大,但是當水溢出量越來越多時,火焰卻完全熄滅了。教師讓學生觀察這一現象,并總結出水的作用。2.2課程講授環節的信息化教學設計。煤化工歸屬于高危行業的范疇,為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可將企業實地調研所得的資料上傳到網絡教學平臺當中,或制成幻燈片,利用多媒體工具進行展示,讓學生通過對視頻及圖片的觀看,加深對煤化工生產的認識。教師在正式授課前,先給各小組布置任務,當講授到相應的內容時,可由各小組對查閱結果進行匯報,隨后由教師進行補充說明,同時,教師應收集一些與課程內容有關的視頻,在教學時為學生進行展示。例如,在對甲醇精餾進行教學時,三塔精餾工藝因過程較為復雜,只憑借對教材中給出的流程圖進行觀看,很難使學生理解,此時教師便可將預先準備好的視頻播放給大家看,從而加深了學生對整個工藝流程的理解和認知。通過信息手段在課程教學中的運用,不但能夠使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獲得進一步提升,而且還能使教學效果得以優化。2.3技能訓練環節的信息化教學設計。煤化工生產技術課程教學重在學生的職業技能培養,為了達到教、學、做一體化的效果,教師可在技能訓練環節應用信息化技術,利用仿真軟件設計闖關游戲,激發學生參與技能訓練的積極性。如,在講解空氣深冷分離操作內容時,教師可針對精餾塔控制方法、工藝流程以及空分精餾工藝流程等內容,設計成難度程度不斷提高的闖關游戲,讓學生通過小組合作的方式共同完成闖關游戲。若學生在某一闖關環節出現失誤,則會影響到空分產品的質量,所以要求學生必須認真完成各項操作。在闖關游戲中,軟件可自動計算學習小組全部通關的時間,并對本次教學任務的完成情況進行評定。教師要深入到學生之中進行巡回檢查指導,引導學生自主解決操作難題,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2.4課外學習環節的信息化教學設計。由于相關課程的知識內容多,僅僅依靠課堂學習是遠遠不夠的,所以教師應將課程教學由課內延伸到課外,利用信息化技術搭建網絡教學平臺,將其作為課堂教學的有力補充。教師可將教學課件、教學視頻、操作指導說明等上傳到網絡教學平臺上,與學生分享學習資料,方便學生通過網絡學習預習新知識、復習已學知識、拓展課本外知識,從而提高學生學習效率。在網絡教學平臺上,教師還可加入與本門課程相關的知識,及時更新煤化工行業發展動態,擴大學生的學習空間。同時,在網絡教學平臺上還需設置多個功能性模塊,如設置習題庫,讓學生自主檢驗學習成果;設置討論交流區,方便學生與學生之間、學生與教師之間的溝通交流,讓學生及時解決學習中遇到的難題。此外,教師也可以通過網絡教學平臺全面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從而制定針對性強的教學方案。
3結語
總而言之,信息化教學技術是一種輔助教學手段,將其應用到煤化工生產技術相關課程教學中,有助于提高課程的教學效果,降低課程的知識理解難度,幫助學生更加深入地掌握理論知識和職業操作技能。此外,在信息化教學技術的支撐下,還可將課程教學由課內延伸到課外,對加快相關課程教學改革起著重要作用。
參考文獻:
[1]顏雪琴,劉文玉,蔡金燕.以就業為導向的現代煤化工生產技術課程改革[J].才智,2015(07):96~97.
[2]童孟良,唐淑貞,劉絢艷.高職化工生產技術專業群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的探索與實踐[J].職業時空,2016(08):101~102.
[3]姜永琴.化工生產技術應用與煤炭的再加工探究[J].石化技術,2017(04):74~75.
作者:蘇慧鋒 韓雅楠 單位:1.神華內蒙古煤焦化公司 2.內蒙古烏海職業技術學院
- 上一篇:分數除法教學設計與反思
- 下一篇:機械設計課程設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