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組管理標準化與行為科學

時間:2022-09-25 05:13:00

導語:班組管理標準化與行為科學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班組管理標準化與行為科學

加強班組管理具體涵括兩方面的基本內容,即班組的硬管理與班組的軟管理。所謂班組的“硬管理”,就是通過制度、標準、規定有形的東西對成員進行約束性管理,班組管理標準化便是其中之一。班組的“軟管理”則是強調以人為本,注重人的心理、行為、感情、能動性和創造力的管理。在這方面,行為科學給予我們許多有價值的、發人深思的啟迪。

——個性差異管理

人的個性主要包括氣質、性格、能力等,人的個性差異是客觀存在的。因此,在班組管理的實踐中,我們應注意對具體人作具體分析和對待,正所謂“一把鑰匙開一把鎖”,切忌管理方法上的“單一化”。只有這樣才能使不同個性的人班組里揚長避短,盡其能地發揮作用。

在班組內的分工方面應注意把工作的要求和個人特點結合起來,掌握好分工的原則,注意分工的專業化、職業化、職務擴大化等原則。若成員在管理方面有所長,我們就盡可能讓他參與班組的計劃、成本、質量等班組內管理工作。為完成某一項工作而要組成搭配小組時,除應考慮本人業務水平外,還應考慮成員之間的個人關系、志趣等因素,避免不必要的摩擦與沖突。

由此可見,對班組進行個性差異管理,無疑是對班組管理人員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班組管理人中不僅要能解決技術、經濟方面的問題,而且要具有能解決人際關系,管理好有差異個性成員的技能。因此,在選拔班組管理人員方面,除應考慮本人的業務水平外,還應考慮本人在班組里的形象、組織協調能力、人際關系等因素。沒有一個高素質的班組管理人員,就不可能富有凝聚力的集體。

——注重激勵功能

激勵就是調動人的積極性,企業管理的職能從本質上說就是使人的積極性,創造性得到充分發揮,群體協同向上,為實現奮斗目標有效的運作。在這其中,一個重要的手段就是激勵。而在班組管理中,則更應注意激勵方法的應用,因為班組管理有操作性強、直接面對人的特點。

行為科學的激勵方法,強調物質鼓勵與精神鼓勵的密切結合和靈活運用。提倡職工個人目標與企業目標緊密結合的目標激勵,注重外在激勵因素(工資報酬,勞保福利等外部條件)和內在激勵因素(工作本身的興趣,成就感)等相結合。這些激勵理論在搞好企業班組管理,調動班組成員積極性方面值得借鑒。

例如,用工作本身激勵班組成員。在供電企業的檢修班組里成立TQC小組,對檢修進行全面質量管理,進一步提高檢修質量,為企業安全提供有力的保證。同時,在大小修中使用網絡技術優先化工期--費用,降低檢修成本,提高企業效益,這一方面實現了企業目標,另一方面使班組人員感到學有所用,真正從實際工作中體會到完成工作的意義、工作技能的多樣化,實現了自己的人生價值。相應地,為班組成員提供必要的進修機會,建立企業內部合理的流動機制,實行工資獎金向基層生產一線傾斜等政策,做到精神激勵和物質激勵,外在激勵和內在激勵并舉,這些都是調動班組成員積極性的有效手段。不防在實踐中一試。

再如目標激勵的應用。現在許多供電企業實行目標管理,首先確立企業總目標,然后層層分解,直到基層的班組。這就是要求班組管理人員把實現成員的個人目標(如資金,認可,成績等)與實現企業目標(經濟技術指標,安全指標和工作任務等)結合起來,在努力實現企業目標的同時,千方百計的創造條件使個人目標得以兌現。

在應用行為科學改善班組管理的過程中,應該隨時了解和掌握班組成員的需要,分析班組環境,以便在操作過程中協調目標,較好地兼顧個人利益和集體利益,具體注意中作好以下幾點:

1、了解和掌握班組成員的不同需求。人的積極性是以合理需求的滿足為基礎,由動機所推動。因此,弄清和滿足正當需求,就能夠有效調動成員的積極性。

2、利益兼顧。要兼顧企業、班組和個人的利益。

3、目標協調。達成企業、班組目標的同時,努力使個人目標得以實現。

4、注重激勵方法的多樣性和層次性,針對性。做到內在激勵與外在激勵相濟,物質激勵與精神激勵相輔,不同類型的人采用不同的激勵方法。

5、注意激勵的時效性和明確性。對有成績的成員應給予明確,及時的認可。

——強調管理溝通

溝通是指集體中人與人之間交流思想、觀點、態度、情緒和交換信息的過程。良好的溝通是班組管理的生命線。班組管理人中一方面要從部門領導獲取信息接收任務,另一方面要及時傳達貫徹落實這些任務和信息。須知,每項工作的完成都離不開交流與協作,因此與班組內良好的溝通環境是完成工作的重要保證。

溝通的目的在于維系班組的凝聚力和激發成員的積極性,統一意志,協調行動,這些不能單靠命令來實現,而應通過良好的溝通加快實現。溝通的基礎是要理解人,尊重人,關心人。要搞好溝通,必須注意以下幾點:

首先,在誠心誠意地交流思想、意見、感情,努力做到“以心換心”。

再者,克服不信任感、敵意、以及思想,知識方面的差異所形成的溝通障礙,對些應耐心、細心、誠心、滿懷熱情和信心,積極地創造環境和條件,逾越這些障礙,避免“話不投機半句多”的局面。

還有,要掌握有效溝通的技巧。可以巧妙地應用非語言溝通形式,俗話說:“此時無聲勝有聲”。

——正確對待沖突

群體沖突表現為人與人之間的意見分歧、爭論、對抗、斗爭以及關系緊張。對于沖突,我們應首先承認它的客觀存在。就拿改革來說,改革本身就是人們利益的重新調整,難免存在人與人之間的沖突。對此,我們要正確認識沖突,預防并正確處理沖突,積極引導有利于企業的建設性沖突,使思想活躍,善于想問題的成員敢于發表意見,最終完滿解決沖突,從較深層次上推進班組管理躍上一個新的水平。

同時,我們也應該清楚地認識到,若處理不好沖突,它的負面效應也是具有破壞性的,導致沖突的公開化甚至升級,最后總暴發而不可收拾。造成集體內沒有團結和諧、融洽的集體氛圍,使個人感到壓制、打擊等強制性手段,這樣可能導致沖突激化,最終事與愿違,而主要應通過溝通、教育、形象交換,加強民主管理等辦法來妥善地予以解決。

值得注意的是,沖突往往是由利益引起的,在利益的分配方面應盡量做到公開、公平、公正。比如,有豐厚利益的差事大家都比較愿意干。而其它則不然而,這就要求管理人員安排任務時注意均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