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劇藝術文化思考
時間:2022-02-23 03:58:00
導語:戲劇藝術文化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戲劇藝術教育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提高綜合素質。對學生來說,戲劇表演藝術的價值不僅在于動作協調、語言流暢、嗓音悅耳,更在于它能夠引導學生對人生進行思考和體驗。學生們通過舞臺實踐,比如參與小品、實驗話劇、情景歌舞劇等創作表演的實踐過程,從創作或改編劇本、背臺詞、排練、制作服裝、繪制布景到尋找恰當的道具、搭建舞臺、布置燈光等,在學習、探索與實踐的過程中,一方面提高了學生的表演、鑒賞、設計與動手能力,另外一方面,也加強了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與協作精神。因此,戲劇藝術的教學與實踐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全方面能力,同時提高綜合藝術素養,對戲劇藝術的教學與實踐進行研究與探索對于更高效率的開發學生潛能,更全面的培養學生的能力也具有相當重要的意義。本文通過闡釋戲劇藝術的基本特點,并結合實踐經驗,探討尋求更高效可行的戲劇藝術教學形式。
掌握特點:實踐過程中的熏陶
戲劇是綜合性藝術,因此戲劇藝術的教學與實踐也呈現出專業的多元化特點。演員、導演、舞臺設計、燈光設計、音響設計、布景技術、服裝設計、化裝設計、藝術管理等必須是以一種集體協作的形式完成教學實踐,是學生在實踐過程中相互學習,相互滲透,從而形成有機的演出流程。戲劇教學的重點在實踐演出上,因此我著重突出了演出實踐中的問題。例如:表演教學多元化模式的探索、燈光特效設備及技術解決方案等,做到全面布局、重點結果,形成實驗、演出、再實驗的一種良性循環模式,有效地解決了演出藝術活動和演出實踐中的各種難關。演出是門實踐的藝術,只有在演出實踐中不斷地磨練,學生才能逐漸地積累起經驗,才能更好地與課堂所學的理論有機地結合,也才能帶著問題進課堂。以形成一種良性的互動。因此我建立了學生參與教學與演出的專門計劃,按照教學大綱的總體規劃,有重點地布局學生參加實驗教學與演出。演出實踐機會的增加極大地促進了學生參與的熱情,使學生有機會在一線演出中實際操作,去觸碰各種問題,去協調解決問題。因此大大地增強了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實際工作的組織能力。正視實踐教學方面與專業演出水平的差距,在即保持我們原有藝術教學特點的基礎上,也實現了與專業行業標準的接軌,使我們的演出專業化過程更加流暢,也使學生在大學生活中得到藝術熏陶。
教學模式:合作方式下的學習
戲劇藝術的教學與實踐在中心組織結構的布局上也呈多元化的特點,教學、輔導、實踐呈現出一體化流程。根據專業教學特點和演出工作中的實際情況,我在教學模式上進行了一些新的探索,打破了以往主要以課堂講授為主的傳統教學模式,將學生分成幾個組,由各組的學生自己來導演、設計、制作、表演、宣傳、營銷,這種垂直式的教學模式大大地激發了學生的熱情,樹立了責任感,增強了創新意識,學生的創作實踐潛能被大大地激發出來,出現了一批由學生自主創作、制作和演出的項目。例如:2007大學生話劇比賽中獲得了表演三等獎、最佳導演獎和優秀組織獎,學生們的凝聚力和團隊合作力受到了大家一致的好評。我們通過實踐感到,教學模式需要不斷的探索和創新。此外,在平時的生活學習中,我也不斷引導學生多發掘身邊的故事作為素材進行創作,細心觀察生活,體驗各種人物。因此,當學校一名優秀教師因病突然去世時,學生就根據老師的真實事跡創作并表演的情景小品《老師,別走》,該劇獲得了2008年度市教委主辦的"為學為人為師"舞臺展示比賽的二等獎。
教學空間:特色布局中的體驗
在正式參加各類比賽之前,我設計將活動中心的音樂教室改建成小劇場,類似于專業的實驗劇場,參照了上海戲劇學院的黑匣子和新空間,一方面從鏡框式舞臺對傳統經典演劇體系的詮釋到伸出式舞臺對探索性戲劇形式的追溯,另一方面可以直接在實驗教學演出中進行實踐,非常有利于增強學生對戲劇劇場的感受。同時,燈光、音響、舞臺特效等設備能夠根據教學和實踐的特點,在不同的實踐空間科學配制與流動,做到資源整合合理、高效。在確保設備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提高設備資源利用與使用的效果。在2008年的第五屆上海大學生話劇比賽中以四川地震為題材的話劇《北緯三十度》就獲得了最佳舞臺創意獎,同時還拿到了表演三等獎,其中飾演六十多歲張大媽的一名大三學生還拿到了優秀個人表演獎。在高校開展戲劇藝術教育是一件具有困難但極有意義和價值的工作。戲劇表演課程是一門綜合藝術課程。
結語
當然,在高校進行戲劇表演實踐是面向全體學生的普及教育,并不是要求每個學生都成為專業演員,而是要通過戲劇表演藝術教育,培養學生美的心靈、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行為藝術,引導學生了解美與人類社會活動的關系,了解美與藝術的關系,了解美的本質,進而逐步養成自覺發現美、鑒賞美、創造美的人格特征和生活方式。
【參考文獻】
[1]《戲劇表演基礎》梁伯龍、李月主編文化藝術出版社
[2]《藝術心理學基礎教程》蘇琪編著山東大學出版社
[3]《舞臺設計創作論》徐翔著中國鐵道出版社
- 上一篇:通過電影欣賞加強素質教育思考
- 下一篇:剖析小學生數學作業設計和評價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