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組合作信息技術論文

時間:2022-03-07 06:06:50

導語:小組合作信息技術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小組合作信息技術論文

一、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信息技術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也是至關重要的。只有讓學生對這門課程產生了興趣,才能激活學生的思維,使他們主動去探究問題、解決問題。那么,如何在信息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呢?首先,教師應該在講課過程中盡量穿插一些有趣的教學環節,也可以在教學過程中給學生適當放松的機會,比如在某個教學任務完成以后,可以讓學生休息一下,玩個小游戲。其次,教師要及時鼓勵表現好的學生,讓他們對教師的表揚產生一種期待,重視信息技術課,積極準備,認真表現。最后,教師應該結合信息技術課程使用電腦這一優勢,給學生展現更豐富的內容,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許多學校在信息技術課程開展的過程中,已經連上網絡,這就使信息技術這門課程更加具有優勢。因此,教師必須好好把握并充分利用這一資源。

二、充分利用小組合作學習

在教學過程中,學生的學習水平是參差不齊的,因此教師要充分尊重學生的差異性,爭取通過小組合作學習提高他們的成績。在學習的過程中,有些學生可能跟不上教師講解的進度,而又羞于主動去問教師,久而久之與其他學生的差距越來越大,對信息技術也逐漸失去興趣。鑒于這種情況,在信息技術教學過程中實行小組合作學習,能夠通過學生之間的互幫互助激發學生的內部學習動力,形成互幫互助、互相促進的學習風氣。這樣既能減輕教師的教學負擔,也能給學生更多的自主學習的空間。每個小組成員中起到帶頭作用的學生,是教師的小助手,既幫助教師,也幫助同學,同時又能提高自己的能力。此外,在信息課上不同學生表現出不同水平,教師在進行學習小組劃分時,要費一番心思。首先小組的劃分要兼顧不同層次的學生,讓學優生帶動學困生,在較短時間內提高學習效率。其次,每個學習小組的人員數要適中,一般在5人左右比較好。最后,選擇一些能力強、責任心強的學生做小組長,這樣會收到良好的效果。

三、教學內容應具有可拓展性,保證部分特長生有所突破

信息技術課程是一門發展較為迅速的課程,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能把重點放在知識點的講解上,畢竟信息技術的更新比較快,信息技術課堂更應該培養學生的信息技能,培養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不僅要講授知識,更要傳授方法,培養能力。在有限的教學時間內,教師既要掌控課堂,又要給學生足夠的自由,讓學生自己有效利用教師給予的一定數量的自由時間,去發揮自己的優勢,去拓展知識。例如,本人在給學生講解“在Word中插入表格”這一小節內容時,首先按部就班地要求學生插入表格,對表格的高度、邊框、底紋等內容進行設置。對于這部分知識的學習,不同的學生可能表現出不同的水平,教師要對不同水平的學生提出不同的要求,讓一些基礎差的學生實現基本的目標,讓能力強一些的學生在完成教學目標的同時,進行一定的嘗試,做得更出色一些。

四、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提升教師自身的魅力

在信息技術教學過程中,師生之間的關系也非常重要。緊張的師生關系下的課堂教學,不利于三維教學目標的實現。而和諧、民主的師生關系下的教學,能夠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讓學生更信任教師。新課程改革提倡教師和學生建立新型的師生關系,要求師生之間民主、平等、互助和互相尊重。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首先需要教師關愛學生,同時又嚴格要求學生。教師只有以對學生的愛為出發點,才能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教師只有在學習上對學生嚴格要求,才能真正得到學生的欽佩,學生才能真正“親其師,信其道”。其次,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也離不開教師專業水平的提升。業務素質高的教師才能促進學生進步,才能真正得到學生的認可。教師應該在課堂教學中表現出良好的專業水準,要對業務精通,善于體現出自己的教學藝術,從而得到學生的認可。總之,在信息技術教學過程中,教師要不斷更新觀念,營造適合學生發展的教學環境,使一些看似枯燥的知識變得生動有趣,還要給學生較為充足的自由發揮空間,從而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能力。

作者:王志華單位:河北省秦皇島市盧龍縣劉家營鄉劉家營小學